<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4日,女儿安排我们去北京故宫参观。前两次来故宫,我都是从端门进入的。但女儿说:“从端门进,要经天安门广场,游客多不说,还要预约,并且要多过几道安检,浪费时间。我们从午门进故宫如何?”我说:“哪里方便,我们就从哪里走,听从你的安排。”女儿便带我们在金鱼胡同站下地铁,绕东华门(因东华门只出不进),从午门进入故宫。</p> <p class="ql-block">来到午门前的检票口,真是人山人海啊!午门的十几个检票口全部站满了人。我们站在挤挤攘攘的人群中排队,大约半小时后才通过了安检。幸好我们在这里只需排一次队就能进宫内,如果从端门进,这时还不知道在哪里排队呢。我不由得为女儿的英明决策竖起了大拇指。</p> <p class="ql-block">前两次来故宫,都是跟着同事和导游来的,导游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虽然不用操心,但一趟走下来,啥也没弄明白。今天再次来故宫,面对如此庞大的建筑群,我跟头次来一样,竟然不知道从哪里看起。到是第一次来故宫的女儿说:“现在参观中轴线的人太多,我们先边上后中间,跟多数游客错开进行。况且,我提前预定了几个小宫殿的展览,都在东面,我们就先从东边看起吧。”</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来到东边的文华殿。文华殿正在进行“犍陀罗艺术展”,该展览分为“芳香国:多元文化下犍陀罗文明的诞生”、“犍陀罗艺术的辉煌”、“犍陀罗艺术的余晖”等三个单元进行。 据说这是截至目前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展出的作品都是2-10世纪古希腊、古印度和波斯国的一些神、佛、菩萨等的岩雕作品。我们对此文化不太了解,便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后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出了文华殿,前行不多远,我们看到一个“故宫餐厅”,虽然才上午11点钟,我们担心正点吃饭的人会很多,于是想打时间差,趁早把午饭吃了。可来到餐厅门前,里面早已坐满了人。我们被拦在门外,等里面走了一波人后,才让我们进去。坐定,看看菜单,其实也没什么食物,就是些面条和盖浇饭之类,我们点了土豆牛肉、咖喱牛肉、宫保鸡丁三种不同的盖浇饭,一人一份。端上桌,发现份量好少,吃一口,味道也不咋地,但三份共要160多元,贵的吓人。</p> <p class="ql-block">走出餐厅,我们来到斜对面的钟表馆。这是女儿提前预约,出了10元门票的展览馆。钟表馆位于奉先殿内,里面展出的都是十八世纪中外制造的各式钟表。我国古代多以日晷、漏壶计时,十八世纪,欧洲的机械钟表开始传入我国,这些钟表计时准确、造型精美、色彩绚丽,还有优美的音乐、逗人的演技和各种吉祥的寓意,深得帝后门的喜爱,于是取代了传统的计时器。清宫旧藏的钟表大部分留存至今。钟表馆展出的是这些钟表中的精品,有铜壶滴漏、紫檀木楼阁式大更钟、硬木雕花楼式自鸣钟、铜镀金写字人钟、铜镶金雄鸡动物座楼阁式表等,也有法国、英国等国的各式精品钟表。</p> <p class="ql-block">离开钟表馆,我们来到珍宝馆。进入珍宝馆也要预约,出10元钱的门票。进入珍宝馆后我们看见一个雕满彩龙的壁照,这就是故宫的“九龙壁”。它在故宫皇极门的南侧,是清朝乾隆年间,用270块烧制的黄、蓝、白、紫等颜色的琉璃塑块拼接而成的。照壁上的九条巨龙设计精巧,造型独特,神姿各异,腾跃于祥云之中,鳞光闪烁,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顺九龙壁前行,就可以进入分设在故宫东北角皇极殿西庑、养性殿、乐寿堂和颐和轩里的珍宝馆了。馆内有各色宝石,金银器皿,珍珠翡翠,还有金丝凤冠、象牙玉雕,各类珍宝举世无双;最为突出的是那座镐多塔玉雕,居然重达5000公斤。</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便到了宁寿宫。光绪年间对宁寿宫进行了修饰,慈禧晚年在这里居住了十九年。在往前,是光绪宠妃珍妃的葬身之地珍妃井。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又担心八国联军糟蹋珍妃,临行前将珍妃处死,扔进了井里。回宫后谎称珍妃是不甘受辱,自己投井的。现在我们看到的珍妃井很窄很小,是后期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到这里,东边的宫殿我们基本参观完毕,我们来到东北边的故宫文创中心。文创中心的纪念品和实用产品,是融合中华优秀文化底蕴的故宫文创研发出来的。有很多实用的口红、珠宝、手工制品等消费品,符合当前年轻人的要求。女儿在此购买了一些故宫文创开发的冰箱贴,看着着实不错。</p> <p class="ql-block">从文创中心出来往西行,我们来到一个人员聚集的地方,这里有很多亭台楼阁和古松古柏,女儿说:这就是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有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了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在御花园漂亮的千秋亭前,我看见有七八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坐在亭前的楼梯上合影留念。他们大概是一家三代吧?反正男女老少都有。以前来北京时,会看到很多外国人,但这次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外国人聚在一起。是不是疫情后放开不久的原因呢?</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的人太多,疫情后,我已不习惯老呆在人多的地方,于是赶紧往前走,来到了西六宫。西六宫是明清妃嫔们居住的地方,现在很冷清,游客也不多。看着这些梁上的彩画都退了色,萧条凄凉的院落,想想古代那些看似雍容华贵,却一辈子呆在这里寂寞难耐的妃嫔们,真是令人怜惜。</p> <p class="ql-block">我不由得加快步伐离开了这里。突然眼前豁然开朗,抬头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耸立在眼前,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着光 ,原来我们来到了故宫中轴线上的太和殿。太和殿下有高8米多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听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登上三层基座,来到太和殿前宽阔的平台,平台上放有日晷、嘉里各一个,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这些都是皇权的象征,放在宫外,我们可以一览无遗。太和殿内我们却看不太清楚了,因为大门前不仅站满了人,而且整个宫前还被栏杆围起来了,我踮起脚隐隐看见宫内有一个雕镂金漆的宝座和宝座周围的六根蟠龙金柱。唉,为什么要用栏杆围着不让进呢,记得以前是可以进去的呀。</p> <p class="ql-block">出了太和殿,绕过中和殿、保和殿,来到乾清宫。乾清宫在明清时期是皇帝的寝宫,皇帝在这里处理政务,召见大臣,接见外国使臣及内廷受贺和举行家宴。</p> <p class="ql-block">离开乾清宫,绕过交泰殿和坤宁宫,我们又回到了御花园。</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的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都和太和殿一样,门前人多不说,周围都被栏杆围着,看不清里面的模样,我们都点到为止。</p> <p class="ql-block">到此,故宫我们基本参观完毕了。以前我对故宫宫殿的方位和建筑用途始终没弄清楚,今天通过有规律的参观,总算对一些主体建筑有了初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故宫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p> <p class="ql-block">穿过御花园,我们来到神武门,神武门是故宫的北大门。走出神武门,我回眸远望:感觉整个故宫无处不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严,无处不显示皇家的雍容华贵与典雅,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但今天所承载的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凝结而成的璀璨瑰宝。</p> <p class="ql-block">文字:小青</p><p class="ql-block">制作:小青</p><p class="ql-block">摄影:小青、女儿、老公</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06.0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