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印象二阳</p><p class="ql-block">原创:高松寿</p><p class="ql-block"> 五一节小长假,给人们一次身心放飞的机会,全国各个景点爆发出火热气氛,好象疫情彻底结束了,于是乎,一个个吃撑,喝蒙,玩疯。小假结束,上班族一如既往,按部就班,显得自然平静。</p><p class="ql-block"> 然而,平静的生活没多久,又被新冠病毒给打破了。先是以前未阳的人出现症状,接着以前阳过人也阳了,并且势不可挡,这时大专家们发话了,一波新的疫情又来了,并将以前未阳而现在阳了的称为首阳,曾经阳过而今又阳了的称为二阳。于是乎二阳上了热搜榜。于是乎二阳成了一个新的名词。百度称,“二阳”指初次感染者在彻底康复几个月后,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检测再次呈阳性,且绝大多数出现发热等症状。</p><p class="ql-block"> 巧的是中国自古就有二阳一词,但彼二阳非今二阳,概念完全不同,不能同日而语。现将以前二阳回顾一下。</p><p class="ql-block"> 二阳,汉语词语,表示依次生发的两个阶段的阳气,出自《灵枢经.经脉》。这有两个概念:</p><p class="ql-block">1.指《易》卦中二个阳爻,表示依次生发的两个阶段的阳气。2.中医指十二经脉中的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p><p class="ql-block"> 既然如此,今不再讨论古二阳一说。话说5月12日至19日,我在门诊上陆续看了几个阳的患者,或首阳或二阳,轻重程度不一,寒热症状各有,多有发热。一开始,我对自我防护还比较重视,慢慢习惯了,警惕性松了,直到周五下午一上班,工作人员问我,有个患者自称阳了,问我给看不看,我说看,让她来吧。大家立刻紧张起来,等看完病人,工作人员赶紧把诊室及走廊以及收银台等用酒精喷了喷。本以为就没事了,谁知偏偏就有事了。第二天周六我正常休息,一位老同学打来电话,说二阳了,不过症状很轻吃了点药很快就好了,问我怎么样,我说没事,他让我注意身体,别上班了,最近阳的人较多,保护自己为好。结果,下午我觉得咽部稍有不适感,咽口涶沫试试又没事,以为是心理作用,没理会,晚上准备去洛浦公园锻炼,刚到院里,一阵寒风袭来,顿觉一身寒意,赶紧回家穿上皮肤衣继续外出,到洛浦公园,风更大,仍有冷感,但坚持走了一段路,到家也没有明显不适。到晚上,总觉得咽部干干的不适,考虑到可能是中阳了,赶紧喝了一支20mI的清热解毒口服液。第二天早上起来,仍是咽部不适,稍有点疼,身困,测体温37.4℃,赶紧喝宣肺败毒颗粒,下午体温37.8℃,抗原试纸显示双杠,真的二阳了。昨天还穿着短袖,第二天穿长袖T恤,又穿上毛衣还有点冷,晚上盖一床厚被两脚还冰凉。身痛。《伤寒论》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三天,鼻涕清如水,不自觉就流出来了,一天到晚不断用纸巾擦,体温仍为37.4℃左右,正如《伤寒论》第12条</p><p class="ql-block">【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自拟处方:</p><p class="ql-block">桂枝2包、炒白芍2包、生姜2包、大枣2包、辛夷1包、苍耳子2包、白芷2包、鸡内金1包。</p><p class="ql-block"> 2付,将此药与宣肺败毒颗粒一起冲服,一服鼻涕减轻,一付尽鼻涕已止,二付而愈。</p><p class="ql-block">体会:</p><p class="ql-block"> 新冠感染,总体来说符合温病疫情特点,由口鼻而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这次二阳,症状普遍较上次为轻,但出现伤寒的症状也比比皆是。我在门诊上就遇到一部分类似我的现象,配桂枝汤都能治愈。还有既有鼻流清涕、恶寒、体痛等寒证,又有咽痛、咳嗽、咯黄稠痰等热象。此乃表寒里热证,可用大青龙汤合银翘散加减。总之,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被温病和伤寒的概念所限。牢记《内经》之旨: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此之谓也。</p><p class="ql-block">(译文:谨慎遵守病机理论,每个疾病类型都有自己的属性,根据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对属实证的疾病产生的原因,对属虚证的疾病产生的原因,要辨别清楚。</p><p class="ql-block">如哪一气偏盛了?如哪一脏腑引起的?然后在通过气血的调理,直至平衡调和。</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古人所遵循的病机理论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