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行摄(中)

冰城勇士

<p class="ql-block">离开海上甲骨文,梦幻还在继续,那就是下一站坐落在鹅湾村的“鹅湾红树林”,由于鹅湾村的海湾形状酷似鹅头,再加上规模和面积并不大的红树林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渔民们建造的茅草小屋等景物“飘”在水中,清新静谧,浑然天成,这些都成为了长枪短炮“狙击”的靶子。</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没有过多的辞藻进行渲染,简洁的画面只能告诉你一个字“静”。</p> <p class="ql-block">只有渔人撒下的渔网,才会打破水面的宁静,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描绘出一派水上田园牧歌的迷人景象。</p> <p class="ql-block">鹅湾红树林也是收费景点,园内的“演员”也都是由村民演变而来,由原来的渔夫摇身变成了“渔模”,每次撒网表演,看似网网皆空,真正打上来的不是鱼获,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p> <p class="ql-block">半月里,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的白露坑村,是畲族聚居的村庄,被誉为“畲族历史文化名村”,有近三百多年的历史,因村庄地势形似一轮弯月而得名。如今,这里的畲族民风保存完好,游客也是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祖孙三代模特的表演更是堪称一绝,随即,领队就给这张照片起好了片名“堂前膝下”。</p> <p class="ql-block">通过墙上的图片,就能估摸出这个老太太肯定有“来头”,亦或是村里的名模。后来得知,这位阿婆的模特照片多次获得影赛大奖。</p> <p class="ql-block">祖孙两在为大家“表演”的同时,何曾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呢。</p> <p class="ql-block">畲家阿婆亲切慈祥、纯朴好客,身着色彩鲜艳的畲族服饰,摆出各种姿势供游人拍照。她当模特是认真的,多年的表演经历使她练就了好多“绝活”,令拍摄者高呼过瘾。</p> <p class="ql-block">畲族村落里极具特色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一家规模不大的畲族博物馆。为了留住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博物馆的主人历经二十多年,收集并保护了千余件珍贵藏品,以此向人们讲述半月里三百年的畲族文化和村庄曾经的荣耀。博物馆的讲解员兼模特。</p> <p class="ql-block">霞浦,牙城镇洪山村“瓦窑飘网”,霞浦板块不可或缺的一道美丽风景。布网、渔船、滩涂、阳光相映成趣。布网在夕阳的映照下,通透金黄,十分迷人。</p> <p class="ql-block">飘网又叫定子网,本来是当地渔民捕捞鱼虾的工具,如今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少,这种作业方式逐渐被弃用。由于随风飘逸时飞舞的网筒美感四溢,后来遂被摄影人捧为不可多得的艺术题材。伴随着近年来霞浦滩涂摄影热潮的不断兴起,瓦窑村的渔民将飘网演绎成了摄影的道具,从此,随风飘起的不再是渔网,而是“钞票”。</p> <p class="ql-block">风儿徐徐吹,波浪轻轻摇,船儿慢慢划,网儿悠悠飘,飘网-飘出了美丽,飘出了精彩,更飘出了财富。</p> <p class="ql-block">看来,古老的飘网,也能飘出未来。</p> <p class="ql-block">在霞浦,各种“摆拍”已蔚然成风,其中,“渔女织网”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各种花伞也成了渔女的道具。</p> <p class="ql-block">在霞浦,这样大大小小的鱼排比比皆是,从空中俯瞰更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岸边的泥沙在潮水的搅动下也不甘寂寞。</p> <p class="ql-block">花竹,霞浦最极盛名的日出拍摄地。由于天公不作美,日出的美景没有与我们谋面。假如,只能是假如,日出将这里映红,隐现福瑶列岛、海面奇异的倒影、再加上散落的海涯怪石,美丽的景象----现在也只能停留在想象中。</p> <p class="ql-block">小皓,可以说是霞浦最具魅力的滩涂,没有之一。几经周折,爬行近一公里的山坡小路来到山顶,站在拍摄点,眼前一片茫然,不知道我们的“目标”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其实,小皓的滩涂就躲藏在山脚下的海湾里,由于距离比较远,不太容易被发现,所以,想要拍好小皓滩涂,长焦镜头才是必备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为了拍到理想的画面,我们先后爬上小皓两次,虔诚之心可见一斑。不过还有美景作为回报,也算值了。</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地势环境,形成独特的浪花表现,小皓用这种独特的魔力勾引着无数拥趸前来膜拜。</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过一个地方,叫大古镇渡口船厂,昔日驰骋海疆的大小渔船,正在面临退役甚至被肢解。</p> <p class="ql-block">东壁滩涂,也是霞浦板块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退潮时分便是摄影人“赶集”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金沙滩就是东壁的特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北岐,霞浦的日出“圣地”,可是迎接我们的却是阴云密布,原定在岸边拍摄日出的计划随即转变成了乘船出海“闲逛”。在大家兴致勃勃“猎奇”的时候,李老师坐在那里愁眉不展,心里琢磨着:拍点啥呢!</p> <p class="ql-block">海上闲逛也并非一无所获,渔民们在展现丰收的喜悦,而我们也拍到了海带的“出水芙蓉”。</p> <p class="ql-block">北岐,用缠绵细雨的方式与我们告别,而我们两人的身影也成了雨中美景。(在此感谢团友的拍摄)</p> <p class="ql-block">全程陪伴我们的大巴车。就此,我们告别霞浦,行程中的“大餐”也已结束,返回的路上还有许多“饭后甜点”在等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回到浙江境内,首先迎接我们的就是“云和梯田”。云和-位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白鹤尖山麓的众多甘甜溪流不断地滋润着云和梯田。整个景区的美景主要体现在梯田、村落、云海、竹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于一身。</p> <p class="ql-block">想要拍摄日出的梯田美景,摸黑起早就必不可少。赶在日出之前,我们凌晨4点就开始向拍摄点移动。今天的运气不错,我们期待的日出景象如约而至,能否抓到美景就不管老天爷什么事了。眼前的美景没有辜负我们的起早,充盈的水面在朝霞的反衬下,每每展现出惊鸿一瞥、惊为天人的炫丽色彩!</p> <p class="ql-block">梯田所呈现的线条美、形状美、立体美、光影美,一句话就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游人行走于地埂田间,完美融入那弯弯曲曲,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的水墨画卷。</p> <p class="ql-block">日出后的“耶稣光”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逛完云和梯田,我们乘坐缆车来到“七星墩”,看看一山之隔后面的梯田会长成什么样。</p> <p class="ql-block">在高空发现山坳里面有个小寨子,看似十分紧凑,后来得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白银谷”。 据说,明朝中期,朝廷在此地设立银矿局,随着大量银子被开采出来,白银谷的名字也应运而生。由于白银谷周边遍布石头,矿工们便在村内就地取材,建造所需的石头房子,历经百余年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寨,故又名“坑根石寨”。</p> <p class="ql-block">沿着云和梯田的栈道由上而下,步行约一小时就能到达这个用石头垒就的宁静山寨,一座静卧在山坳深处具有800年历史的坑根村。</p> <p class="ql-block">坑根石寨,相较于乌镇、西塘等名气斐然的水乡古镇,坑根石寨似乎仍在“沉睡”。但也不能就此小瞧它,因为它曾上过《中国国家地理》的封面。</p> <p class="ql-block">石寨的岁月没有匆忙,一如旧日时光,不求奢华,独有一份山幽的静谧。</p> <p class="ql-block">石头路、石头墙、石头房子,就连石头缝里也能长出当地引以为傲的“坑根老茶”。</p> <p class="ql-block">源源不断的山泉溪流是坑根石寨延续至今的生命根基。</p> <p class="ql-block">据当地人说,这里的石头老宅已经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多是这种土坯房。后来政府加大保护力度,“坑根”消失的速度才得以放缓。</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