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新征程 赋能创新扬帆行

沙小杨宝

<p class="ql-block">  国培,是炎炎夏日的一抹新绿,盎然生机;国培,是晴空万里的一朵云,绵软甘甜;国培,是大咖云集、精英汇萃的盛宴,回味无穷。6月10日,我们“国培计划(2022)”——黑龙江省中小学实验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从四面八方齐聚哈尔滨龙达瑞吉会场,中教云周老师兢兢业业,谭老师亲切温暖,让我们在这清凉的六月,如沐暖阳,倍感家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6月10日——14日,短短五天,我们聆听了六位教育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有理论依托,有实践佐证,以不同的角度诠释着新课标理念,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对新课标下的学科融合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五位一线教师的示范引领课,让我们走进了“情境”教学,“实践”育人,“融通”“整合”多维度、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链接真实生活,创设自主学习体验的课堂,作为一线工作者的我们,为学生们营造的真情景的学习氛围,是上好科学课的关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口、脑、手、眼等多维度的发展,解决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是我们永不停歇的目标所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专家引领 指明方向</b></p> <p class="ql-block">高爱玲主任以《新时代教师“新”基本功修炼》为主题,结合教学案例向我们剖析当代教育发展的新走向;明确新时代教师需要着重提高的新素养;课堂与实验教学如何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落地。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铭记:真正的教育是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要想育人,首先育己,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大先生”。在实践中改变,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创新。</p> <p class="ql-block">  陈清伟老师结合于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研究实例为我们呈现了《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精彩课程——跨学科课程的来历、跨学科课程设计方法、跨学科课程的意义。三个主题为我们指明了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要有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立足学科又超越学科的学习方式,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征,基于此我们就要成为一位实验型、研究型、思考型、合作型的教师,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激发出学生探索创新的求知欲。</p> <p class="ql-block">邹虹老师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让我们感受到邹老师在做“真”教育,她踏实好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注定他在自己的教学道路上越走越靓丽。她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把握正是她引领学生走进本真课堂的法宝,让我们着实打开眼界,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赵晓辉主任主讲的《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建议》让我们明晰实验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土壤》《增加船的载重量》《磁铁的两极》《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等多个实验案例,让我们知道当下的科学课是如何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怎样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一起拥抱科学教育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张伟主任以《适合小学科学教学的本土化STEAM项目研究与实践》为主题,凭借她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科学课的探索与研究,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项目——STEAM教育。STEAM教育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关注不同学科知识间的相互影响和整合,将生活情境和社会问题置于学习中心。通过她的讲座,我更加明晰课程改革的方向: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快乐学习,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 <p class="ql-block">王玲主任和我们一起交流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配置标准及管理》让我们懂得了理科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和实验室教师的职责,深感责任之重点。</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与专家的相遇,都必然经历一次思想的觉醒; 每一次与专家的相遇,都必然经历一次理念的革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跟岗培训 感受实效</b></p> <p class="ql-block">李晓磊老师的《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让我们走进了学生个性张扬、自由探究的课堂,李老师的课堂不拘一格,学生自主探究——-细致观察——寻找发现——真实体验——动手实践——交流感受——验证结论——拓展延伸,在这八大环节中,老师只是一位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李老师是如何教给学生“取水”的本领。</p> <p class="ql-block">王艳红老师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聚焦”、“探索”、“实验”、“研讨”、“结论”五大环节,解决了科学老师授课的问题与困惑;王老师真正的将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她的课堂中,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彩课程,让在座的老师无不赞叹! </p> <p class="ql-block">李睿老师的《磁铁的两极》一课,以自制的“轨道盒”为主要实验材料,学生在反复实验、记录、交流、汇报中集聚智慧,畅所欲言。李老师在课堂上,用手机记录着孩子们思想碰撞的“火花”,她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全方位赋能教育尽显其中。 </p> <p class="ql-block"> 张翕萌老师的《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3》一课,以一位大朋友的角色参与在学生们的课堂中,让孩子们在反复的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合作商讨提出修改方案,进行优化。张老师还将课下自己设计小船的过程录制了视频,一边播放一边讲解,让孩子们了解:科学实验是在反复的失败中才能找到成功的突破口的,鼓励孩子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勇于面对失败,并能正确面对。他将语文、物理、数学、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到这节课中,他是在上有科学含量的科学课;让生命在场,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科学的快乐。 </p> <p class="ql-block">张晶老师的《测试反应快慢》,她设计了三个有趣的游戏:夹汉堡——抓纸条——抓反应速度尺,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多感官动起来的同时,还注重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分的变化,悟出了“熟能生巧”这一道理,这对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并不容易,但在张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孩子们都顺利地完成了老师预期的学习目标。张老师的这节课注重知情合一,“实践”育人。 </p> <p class="ql-block">每次培训学习,都必然经历一次自省;每次培训学习,都必然经历一种成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聆听不止 笔尖不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习交流 有所提升</b></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的诉说,都必然激起内心的波澜。每一次的倾吐,都必然唤起初心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教育新理念——学科融合,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和破冰前行的喜悦。每一次聆听,都是为远足蓄力;每一次切磋,都是教育智慧的四射。黑龙江省中小学实验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全体成员,定会追光而遇,于静静的思考中,于思想的内化中,于勇于创新的挑战中……行走在教育的旖旎旅途。身兼使命,沐光而行,最好的自己,一直在路上。</p>

学生

学习

老师

实验教学

我们

跨学科

课堂

教育

教学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