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游:之六

老李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是著名的游览避暑圣地,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二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之一,素有华东第一山之称。主要景区方圆120公里,总面积33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342米。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流交织其中,因山峰奇秀,峰峦异状,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远望好像并肩站立的9个兄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进入九华山风景区的路上,忽然发现路边有“太白书院”,就坐落于景区前面的路边。心想此地一定和诗仙有着什么渊源。后听导游讲解得知九华山原名为“九子山”。到现在还有九子山小学、九子山宾馆等。为什么会叫九华山,因为李白曾三上九华山。看到九华山九个山峰像盛开的莲花九个花瓣,从此就改名为九华山。(花和华是通假字)并赋诗《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赞美九华山的诗句。在“太白书院旁有一口井,叫太白井,据说是李白写诗作词时蘸毛笔所用,边上有两棵银杏树也是李白所栽。(这是后来导游解说)</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就是天池。在一池清泉上架有五孔“迎仙桥”一座。桥边绿树掩映,一对香炉在座落于天池之边,和天池、迎仙桥、以及慰蓝的天空,似乎有种冉冉仙气,在空气中蔓延,古朴灵动的气韵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的第一站先到九华山最负盛名的“化城寺”,相传是地藏王菩萨生前修行的地方,也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化城寺坐北朝南,居高临下。寺前有半月形放生池和有麻石铺就的,面积1864平方米的广场,是九华山举行庙会和大形佛事活动的场所。寺院面濶五间、三门,中门上方有蓝底金边“化城寺”三个金字,是九华山高僧仁德法师所题。右边的 红底金边"九华圣境”四个金字,是乾龙所题。左边是红底金边“芬陁普教”四个金字”是亁龙三十一年,高宗应两江总督高晋奏请,御书赐化城寺。殿宇共四进。砖木结构,庄严古朴布局有序。四进殿宇分别坐落于三个台基上,依势而建,层层递升。这里也是“西游记”苐十九集的拍摄地。</p><p class="ql-block"> 据传唐朝时史书记载.地藏王菩萨姓金,是韩国的一位皇子,名叫金乔觉,在唐朝时期是新罗国航海过来的一位高僧。他从南京登陆,一路到芜湖,马鞍山,最后留在现在的青阳九华山。所以在他所经过的南京、芜湖、马鞍山都有“小九华”的所在。他汉学修养深厚,在留学期间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他回国后毅然放弃皇子身份,剃度出家,削发为僧。他从24岁一直到99岁圆寂,在九华山修行了75年。当时他来到九华山的时候,九华山一带的主人姓闵,叫闵让和。整个九华山都归他有。他平时为人乐善好施,经常修路建桥,行医送药,斋神布道,人们都亲切的叫他为闵公。这日听说有位被称“洞僧”的苦行僧,住在南山的一个山洞里,这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就邀请僧人上山。于是金乔觉欣然赴约。闵公见洞僧前来上前就拜,并提出:高僧如不嫌弃,日后还请多多光临的请求。金乔觉谢称,"小僧外乡之人,来贵地修行,还请施主慈悲借小僧一席之地,为贫僧作栖息之所”的心愿。闵公问:不知高僧相中了何处风水,需要多大道场?金乔觉说,贫僧只求一披袈裟之地足矣!闵公说这有何难,九子山中九十九峰,山山水水都是老夫的领地,高僧可任选,金说"蒙施主厚赐”。随即脱下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展,顿时天上一片红云将整个九子山一齐罩住。闵公一见,不觉大惊,赶紧匍伏于地,说“老朽乡野俗人,也不知神僧今日驾到,罪过,罪过!老夫愿将这九子山中九十九座山峰,方园百里的领地尽献神僧以作道场。并提出能否接纳他儿子遁入佛门,金乔觉见闵公如此善意,同意收闵公儿子为徒,并名法号“道明。后来闵公自已也跟随皈依佛门。所以在地藏王菩萨边有一老一少的二坐佛像,中间为地藏王菩萨,左边为闵公的儿子,右边是闵公。因为在佛教里面是以先进佛门为师,所以儿子是父亲的师兄,而父亲却是儿子的师弟,从此闵公父子和金乔觉在九华山中虔诚苦修终成正果。这里有这个说法,“在家为父子,出家为兄弟”所指的就是闵公父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谛听”是龙生九子中第三子。头如虎,身如龙、尾如狮,爪如麒麟,是地藏王菩萨的白犬坐骑。据说它神通广大,能够照鉴善恶,察听贤愚,广开财路,济远呈祥之灵兆的镇宅之宝。连如来佛识别真假美猴王也靠“谛听”来识别。</p> <p class="ql-block">  月牙型的放生池,传说在建造化城寺时前,九华山是道教的苐三十九福地,按道教的理法要测定风水,经风水大师测定,说在化城寺后面有座虎平山,居高临下,犹如猛虎下山过于凶猛,于是就在化城寺前挖个月牙形的水池,犹如一张满弦的弓。那箭就是对面山上娘娘塔,这样就起到了敲虎镇寺之用,消除了猛虎对寺庙的威慑,又起到了放生的功德福报。</p> <p class="ql-block">  站在化城寺门前,脚下是池塘和广场,远处是群山怀抱。远山的山顶的娘娘塔和化城寺遥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第一进灵官殿,殿前廊檐20米,高6米,三扇大门,面阔五间进深16.5米。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是道教宇宙。道教有众多护法神,王灵官就是地位最高的一位护法神,灵官殿内,供奉的就是灵官,所以为“灵官殿”。</p> <p class="ql-block">  二进为天王殿。长宽各20米。天王殿正面对门是大肚弥勒佛,背面是韦陀菩萨,左右两边分别是四大金刚,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可昔寺庙不便于拍摄没有留下照片,只是拍了极少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  第三进为大愿宝殿宽20米,重檐翘角。内部为木结构。柱、梁、檩、椽全部采用闩缝对榫,互相楔咬的传统方法,不用一棵钉子。门楣,斗拱和横梁上都镂刻着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以及花草图案,施以重彩。尤其是大殿正中的藻井,层层叠进。九条木雕的龙围着硕大的珠宝盘旋飞舞,祥云穿插,令人叹为观止。廊前九条石雕盘龙石柱,和廊前围栏外两条卧龙相对而视,中间有一形似莲花的石雕。为四进中最为漂亮壮观的建筑。雕窗镂花,门楣刻有冰纹鎏金,走廊上沿彩绘斗拱,廊外下沿石雕满布,豪华富丽 ,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  走在廊内的感觉,除了空间稍显狭小一点,大概也只有故宫能与其媲美了。(个人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苐四进为藏经楼。殿宇楼阁依然明代风貌 ,幽静恬适,藏经楼是九华山文物荟萃之处。厅堂主要展示了佛教文物陈列品,由其最为珍贵的明代高僧海玉(字无瑕)手书《血经》81卷。</p> <p class="ql-block"> 这“血经”是九华山的镇山之宝,有着非同一般的来历。这是在九华山有着最长的僧侣生活的无暇禅师(也称海玉和尚)所写。他是九华山最著名的“肉身菩萨”之一,现供奉于九华山百岁宫。他天启寿终126岁,在九华山修行了整整一百年。他用舌血和金粉耗时二十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字迹公正,整卷没有一个错别字,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现在看到的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华严宝殿是旃檀林的三大宝殿里居中的一座,殿中央端坐华严三圣,分别为释迦牟尼和文珠、普贤二菩萨。宝殿前面有块具大的石雕,上雕有九龙壁的卧雕两旁各有一条由上朝下的游龙,造型和故宫太和殿很像,雕工精湛,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大悲宝殿是专门供奉观音菩萨的,是九华山四大宝殿之一。大殿刚建好时,众僧在讼经时总能闻到横梁上有股香味,发现是一种橝木。在印度佛教的寺庙里用的就是这种橝木,然后发现在寺庙后面还有五颗橝树。后大悲寺不幸起火被烧毁,于90年代重建。</p> <p class="ql-block">  莲花佛国的石牌坊酷似三间石房,双面有门洞,三重叠顶,用石梁,石斗拱堆砌而成。中间门拱上刻有“莲华佛国”四个金字,在此上面有“,九华山”三字的石刻。两旁分别有石板雕刻,做工精细,造形独具。观音菩萨雕像立于莲池菏座,一手弹指,一手倒葫于水池,神态安详,造型美观</p> <p class="ql-block">  上禅堂有三最,即香火最贫。它靠大名远扬的肉身宝殿最近,故人们一般只是去肉身宝殿烧香时路过而已。其二,风景为上禅堂最佳。乾隆年间王禧公为上禅堂赠"秀冠云林”的匾额。其三是上禅堂最丽,建筑风格奇特,法象庄严。但后两个优点,给第一个原因完全然略了。</p> <p class="ql-block"> 上禅堂后院就是观音阁,其内供奉着九华山唯一的滴水观音“金沙泉”。其泉清澈见底,金沙剔亮,四季不竭,如游龙出洞。泉水入口,沁人心脾,擦洗脸面,则耳聪目明。亭子镌有“金沙泉”三个金字的匾牌,相传为诗仙李白手书。为此,排队取“仙水”解渴洗面,都想沾点仙气。所以長队不断,耗时虽多,也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  定心台,据说是测试一个人心境是否能沉淀下来的地方。测试方法,面朝定心台的法轮闭眼、双手合十,连转三圈,停下看看是否还能面对法轮,据说那是能测试人的修为,和沉静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由于化城寺是依山而建一处,所以到藏金阁已有一定的高度。下山路上,整个廊道都是石雕围栏砌成,砖木结构,描梁画栋的顶篷,防晒避雨。走在如此高规格的下山坡道,绝无仅有,尚属首次。</p> <p class="ql-block">  美景如画的九华圣景,就像一件五彩霓裳,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祗园禅寺是九华山唯一一座宫殿式庙宇,规模在九华山四大丛林里是最大的。它由于地处近在景区的进口,加上独特的外观,是在九华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准照"。寺庙始建于公元1522年到1566年。寺前的石板路上刻满了钱币的浮雕。传说印度信徒用金钱铺地买下了波斯抵太子园林,迎请释迦牟尼的典故有关,“祗园寺”也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祗园禅寺正殿,正面三层屋檐嵌入黄色墙壁,覆盖黃色琉璃瓦,宝塔式造型,外观上给人印象与其它寺庙就不同。它的庙宇布局是以曲折婉转著称。步入寺门灵官殿,过一个小园就是重檐殿堂天王殿。不难发现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的中轴线。有种难以名状,怪怪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谪圆禅寺,寺院外侧面围墙上的“佛语”。</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着三尊1 2米的大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两旁分别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和东方的消灾𨒂寿,药师佛。合在一起称为“三世佛”,也叫三宝佛,“无事不登三宝殿”一说,就是由此而来。殿内宝气凝聚,煜然炫灿。在每座佛像前的天花板上,有三个形似倒扣莲花状的金色穹顶,在穹顶的前面和两侧是连片的紫红色的方格,每个方格内相嵌着金色圆形、上刻有图案,类似金币的天花。显得精湛细腻,富丽堂皇。这样的庙宁装饰尚属首见,要说殿宇,不如说是宫殿。由于此时大殿正做佛事,所以不宜入内打扰僧主。</p> <p class="ql-block">  走在弥勒大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的廊下,在红柱、红门红窗的衬垫下,僧人行走如风,僧袍随风飘逸,有-种自然流露的潇洒气概,同时在红色的衬托下,似乎还夹杂着一丝喜气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两殿之间的空间,显得狭小,比例有点失调,但中间的过街”道”,其合理性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万佛殿供奉着五尊高大的五方佛,殿堂可供数百名僧人活动。五方佛为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族主持。中间的毗卢遮那佛,是法界智慧的代表。可去除各种烦恼,又可增长定力和智慧极种种福德。万福殿的装饰和大雄宝殿有一脉相承只处,可能高度的关系(没有大雄宝殿高)灯光效应更强,感觉更富丽堂皇,精巧别致。和古扑典雅的外表相差甚远,让人猝不及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卧佛殿内供佛主释迦牟尼在圆寂前,和弟子们作最后一次照会时的场景。侧卧姿势的佛像。恣态自然,神色安详,体现了佛主的超凡脱俗之气。</p> <p class="ql-block">  再越阶而上就是藏经楼。藏经由三层主楼和两侧二层的副楼组成。在主楼三层檐楼下有红底金边“藏经楼”三个金字。门扇镂花窗格,红黄二色。一条黄色画卷从二楼窗口中央直铺地面,不知是一种仪式,还是有作它用。</p> <p class="ql-block">  狭窄的空间和不规则依山而建的庙宇,是祗圆禅寺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关系,最负盛名的“百岁宫”也没有上去。区区几个小时,对游九华山而言,只是画龙点晴。但集宗教和艺术一体的建筑,镌刻成了一幅摄人心魄的金卷,相机永远无法表达它的精神内涵和外在的美。</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