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 龄 童 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三大(三叔)李杰,43年正月生人,叔辈唯一务农人,手写原稿,《我的一家人》今通过美篇形式转发亲友、晚辈,望阅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年轻时,为了家庭生计,几十年忙忙碌碌。 现在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各自忙碌着工作,过着各自的生计。自己年龄大了,农活干不动了,闲来无事,就想起以前的往事,想起了养育我们受苦受难的父母,想起他们对儿女的恩惠,想起我们兄弟姐妹的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李立楷,民国初年,生于宜川一个书香门弟,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爷爷李国华,晚清贡生,一生从事教育,曾担任宜川教育局长、民国知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爷 爷 奶 奶</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毕业返乡时,被陕北同学会留置绥德办学,开始一生教育生涯。抗战时期,赴山西参加《抗日战地服务团。》创办宜川中学,先后在鄜州、(富县)黄陵师范、西安等地从事办学。解放后,调派天水筹建铁路中学,并担任教导主任一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民国宜川三名大学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照片按年代顺序排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7年,因在治理淮河方案座谈会有不同意见,(父学地理)加之家庭出身等原因,父亲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入刑劳改,61年释放回到延长老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3岁离乡赴延安四中、天津南开中学、北平师范大学求学,满怀教育救国理想抱负。38年后,拖着蒙冤病体和一颗流泪的心,回到生育他的原点,延长县罗子山镇益枝村,一个多月后溘然长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9年文革终期,落实政策给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 母 大 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的一生,时常在我脑海里涌现。他热爱教育事业,为了教好书,常年订阅各种专业杂志,不断充实教育技能。我记忆最深的是杂志《社会的变迁》,说的是一个富裕家庭变得没落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工作以后,就挑起了抚养老人的担子,为了照顾好爷爷奶奶,1948年,把在西安上高中的大儿子送回陕北参加革命,并陪伴爷爷奶奶一起生活。50年,又让妈妈带着兄妹三人回到宜川照顾爷爷奶奶,52年爷爷奶奶回到延长老家后,母亲才带着我们赴天水同父亲一块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每月头一件大事,从工资中挤出15元寄回老家。爷爷从祖业土地里分得两副柏木寿材,父亲寄钱回去,将柏木做成寿材并给予漆画,为爷爷奶奶准备好后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一个兄长,他资助五弟(五大)完成大学学业,照顾族兄弟李立极治病直到病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对我们兄妹从小就要求严格,教育我们要正直、勤劳、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从不让乱花钱。吃饭时总要把碗吃干净,不让浪费一粒饭菜。房前一块地里种些蔬菜,经常带我们施肥,锄草、浇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天水的一段时间,我们一家七口,全靠父亲的工资生活,他衣着简朴,不抽烟喝酒,家里唯一的缝纫机、自行车两件值钱的东西,是工资改革补发工资时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上学起,对我生活上要求一直很严格,每天走读学校,从不让在外买着吃饭,也不让骑自行车去上学。上了初中后,不准在他的宿舍里住,不让在教职员工食堂吃饭,要求和同学们一起住宿舍上学生大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 水 幸 福 一 家</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蒙冤服刑后,还在信中教导我要听老师话,好好学习。59年,我初中毕业,父亲写信祝贺并勉励,听党的话,做一个政治上对社会有用的人。毕业后去劳改农场探望,父亲给我写的勉励词手稿,我一直保存到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 亲 手 迹 勉 励 词</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结婚后,由于工作流动走了很多地方,所以我们姊妹六人,均以出生地而起名:大哥叫功勋,(李刚.老家)二哥平勋,(李卉.北平)我叫丹勋,(李杰.宜川)四弟叫安勋,(李俊.西安)大妹叫原壁,(李琇.三原)小妹叫燕燕,(李玲.天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忙于办学工作,家中一切事务由母亲照料,照顾父亲的衣食,养育教育我们姊妹五人。经常搬家,每次搬家都由母亲打理一切,重点是父亲的书籍。父亲落难后,家里物品都可处理,唯有父亲的书籍一册不少的搬回到老家,想着等父亲回来,亲手交给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 亲 宜 川 探 亲 </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个世纪50年代,一切生活必需品,如棉布,米面油都要凭票供应。我们姊妹多都在长身体时候,家中经济很紧张,衣服全靠母亲缝补,大的穿了小的穿,很少添置新衣。粮食不够吃,时常将邻居家多余的粗粮买回来,变着花样粗粮细作给我们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母亲体弱奶水不足,我从小就吃三姑的奶水。弟妹们出生后,母亲经常半夜起来熬面糊喂养孩子,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母亲还是把小妹抚养的美丽健康,55年天水铁中评选健康儿童,小妹还被评得一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 哥 天 水 探 亲 </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蒙难后,58年4月份,母亲变卖了家里的一切物品,唯独只留下全部书籍和缝纫机,离开天水,途经西安,一路艰辛投奔到宜川大哥处。二哥只身一人回到老家,为居家迁回做准备。为了我和弟妹学业不终断,母亲留在宜川艰难的支撑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年,我大嫂生下了三女雅玉,母亲就担起一切家务,做饭洗衣伺候月子,并在我每天放学回家吃饭时,把水桶送到沟底,等我放学两人抬水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和 平 沟 老 宅</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哥当时已有四个儿女六口人,一家人生活本就很拮据,加之我们一下子又回来四口,全家超出十口人,我在上初中,三个弟妹上小学,每月买粮买柴,全家还得张口吃饭,大哥一人工资根本就顾不住,母亲带回仅有的一点钱也贴补完,实在无法生活了,母亲毅然绝断,把我留在宜川完成学业,在59年3月份,带着三个弟妹回到老家益枝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从小外出求学,后一直在外工作,老家没有一砖一瓦。母亲回到村里后,就借住在族亲二奶院一孔窑洞里,一家老小有了一个安身之处,除了回家带的被褥外,做饭的锅碗、水缸,驮水的水桶,磨面的石磨、卜揽、簸箕等全部生活用具,都要靠外人帮助。族兄李自兴、邻居呼永聪、刘成才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从生活物资、生产农具等全力热心资助。一直到我和四弟回乡务农后,家里生活条件才逐渐得到改变。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租 赁 窑 洞 现 已 坍 塌</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回到老家,参加了生产队劳动,对于一个从没干过农活,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家庭贵妇,从精神到身体上,是多么煎熬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多挣几个工分,参加生产队重体力劳动,摘豆子、拾棉花,用缝纫机给别人缝补衣服,带上小妹到西渠给人缝制衣服。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和我二哥精打细算,坚持供养弟妹们上学读书,为弟妹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文化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一生抚养儿女倍受磨难,父亲蒙冤受刑,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到了晚年一身疾病,虽然儿女们想方多地医治,但还是病魔缠身。79年68岁时,撇下了她疼爱的儿女们,走完艰辛苦难的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苦 涩 的 母 亲</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哥四岁时生母病逝,由奶奶从小抚养大。读中学时,才和父亲继母一起生活。48年在西安上高中时同大嫂完婚,婚后被父亲派送陕北解放区,并照顾爷爷奶奶一块生活,当年参加革命工作,在宜川县教育界工作。从51年起,先后参与筹建乡镇多所学校并担任校长,文革前在西郊小学任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哥酷爱体育运动,50年代初,他代表宜川县多次参加延安地区运动会,并在射击、乒乓球、短跑、跳高及篮球等项目取得优异成绩,为宜川争得了荣誉,促进了县域及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落难后,大哥供养我在宜川完成初中学业并上了高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家庭出身和父亲的右派问题,文革中受到牵连,批判游街身体受到摧残。77年平反后恢复原职,但因身体原因,被组织安排在宜川图书馆任馆长,直至离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性格耿直,工作上从不服输,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又受父亲右派问题牵连,申请入党始终得不到公平对待。政策转变后,他申请入党30年直到离休时,组织才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用持之以恒的决心,给后人以敬示:只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信仰总能实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他带领儿女们开垦小片荒地,补贴家中食用,在口粮中省出一点换成粮票,捎回老家接济弟妹。他忙于工作,在寒暑假期时,总要安排孩子们回老家探望母亲,母亲病重时,他和我大嫂给老人擦身、端屎端尿,以孝道完成了自己的责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哥夫妇一生抚养三儿三女。晚年身患疾病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儿女们多方求医治疗,大嫂精心照料,维持了9年时间,80岁时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大嫂在儿女们的精心照料下安度晚年,2012年离世,享年84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 哥 全 家 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哥是我母亲生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就备受呵护,从出生一直到高中毕业,一直在父母身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哥聪明伶俐,对自己学习自律一直很严格,学习成绩从小一直很优秀。爱好文学、文艺、编剧,吹拉弹唱样样精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八年父亲落难后,全家失去了生活来源,二哥无法继续就读大学,含泪抛弃学业,和母亲一起,带领我们一家落难之人,回到了宜川投奔大哥家。他只身一人回到老家益枝村,做迁家前的准备,随爷爷在生产队劳动半年后,因高中毕业有文化,被安排在安河民中教书,从此开始了他从教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家人落难回到老家,失去精神和经济支柱,二哥就成了家庭的大梁,每年生产队分的口粮钱、弟妹们上学的费用,压得他喘不过气,就是这样,他还是为了弟妹们的未来,筹划保证了基本的学习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家庭拖累大,二哥一直到63年,二十八岁时才成家,夫妻俩同搞教育,艰难掌舵着全家老小的生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纪70年代,他带领学校宣传队,从编剧到导演一人承担,多次参加延长县文艺汇演,均取得优异成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哥知识渊博,语文教学成绩突出,深受领导和学生们的好评与爱戴,先后在安河小学,罗子山中学,延长县中学任教,80年代被评为《高级教师》。 调往延安地区文化局工作后,著书多部,参与地方志的挖掘、整理和编写,直至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夫妻二人养育了一双儿子,夫妻共同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退休后在延安享受天伦之乐。这期间,二哥将父亲的一生著书以激励后人。《儿女心中不落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 哥 全 家 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妹,幼年时代接受良好的教育,个人聪颖活泼,爱好唱歌舞蹈美术等,给以后教师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落难后,在大哥二哥的照料下,完成了初中学业。回乡后帮助母亲拾柴割草,挖野菜驮水,受了不少苦。由于性格开朗,能说会唱又爱跳舞,在当时的山野小村,格外引人注目,65年被公社聘为民办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结婚后,随丈夫工作调动到宜君县,由于教学工作成绩优异,加之肯学努力,转为公办正式教师。为了照顾年迈公婆方便,后调回延长县,在县东小任教直至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妹从开始工作起,就一直用她微薄的工资收入补贴娘家,用他省下的口粮接济家里。母亲病重后,回到母亲身旁精心伺候照顾,后因小妹生病需到延安护理,母亲去世时都没见上一面,对此,她时常自责后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妹夫妻二人,抚养了一儿一女,退休后在延安享受晚年幸福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 妹 全 家 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弟, 59年随从母亲回到老家,在二哥的供养下上完了小学、初中。四弟从小就是个娃娃头,同龄儿童都爱跟着他玩耍,聪明勤奋,好学上进。回到农村务农以后,虽然只有十五六岁,娃娃勤爱死人,大人都愿带他一起劳作,农家活路样样精通,赢得人们的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成年结婚后,养育了一男二女,和母亲一直生活在一起,母亲晚年有病,夫妻二人付出了艰辛,一直精心照顾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弟劳动积极,聪明好学,爱好文艺,被公社推荐为民办教师。教学中,积极组织学校和公社文艺宣传队,义务到各村巡回演出,宣传内容广泛,节目内容新颖,受到公社和乡里的一致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学期间,工作积极努力上进,在陕北民校生活、教学条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创造性的开展行之有效的勤工俭学,取得优异成绩,被公社和县上树为标杆和榜样。从一个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正式教师,又因教学成绩突出,先后提任罗子山中学,七里村中学校长。88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在西安受到表彰。后调县教育局督导室工作,直到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宅 中 自 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后,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时常联系兴趣爱好者,举行家办吹拉弹唱娱乐活动。退休不忘村里乡亲,在农村老龄化的现状下,想法帮助家乡困难群众,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村里凡是红白事,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村民们遇事都愿请他做总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 弟 全 家 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妹出生时,父母都40多岁了,便特别疼爱小妹。当时一家人生活紧张,母亲奶水又不足,就这样,母亲还是想方设法养的健健康康,打扮的漂漂亮亮,小妹从小乖巧伶俐,十分讨人喜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回到老家后,生产队地里劳动,出村给别人缝制衣服,都把小妹带在身旁。稍大时就送到村里学校读书,二哥带小妹到安河上了完小,毕业后考入张家滩中学。初中毕业后回到农村教了几年民校,自学考入延安农校就读,农校毕业后,回到老家在社办地菌肥厂工作。小妹聪明好学,工作踏实,被县农业局借调搞农业展览,延安农校有了招工指标,被招录当了一名农校教师,其间,又被保送去延安大学进修。结婚生了两个儿子,为照顾孩子方便,工作调动到延安林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体制改革后,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一直到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妹从工作起,一直给家里寄钱捎物,供养母亲,对兄长有求必应,都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侄儿侄女们上学工作,都以最大程度的给予资助和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是很惋惜,60多岁患上了疾病,经多地多方求医,还是没能挽留住生命,撇下哥姐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她做的一切,哥哥、姐姐及侄儿侄女们都记在心中,离世后,侄女们又备全套寿衣,寄托她们对姑姑的思念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 妹 全 家 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出生在1943年正月初十,正直抗战艰苦岁月,日寇从壶口西犯宜川,母亲生我时父亲没在身旁,忙于带领宜川中学师生,防空躲避日军飞机轰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母亲奶水不足,我吃的是马坪塬三姑的奶,我长大后就对三姑格外亲,每到宜川,必到马坪塬三姑家看望。三姑去世后,总要去坟前烧纸祭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儿 时 的 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带着我走过富县、黄陵、三原、西安、天水等地。父亲落难后,母亲带领我们姊妹们回到宜川,在大哥的资助下,我初中毕业又上了高中。由于家庭困难,高中没毕业就去了新疆,进了铁路局车辆段当了一名工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2年正值困难年代,家中弟妹逐年长大,学习生活开消增大,家中缺少挣工分劳力,加之新疆少数民族叛乱等原因,五大和堂哥对我说:为了我安全和减轻老家二哥负担,劝说我还是回老家务农吧。当年8月,我辞去喜欢的工作回到老家,参加生产队劳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老家后,看到一贫如洗的家境,看到母亲辛苦和事事求人的可怜,看到有些人歧视我们的态度,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用我的双手改变这一切,让母亲减轻负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开始,人们都认为一个城市回来的娃娃,吃不了苦下不了地,每天只给我记八分工,但我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在当工人的磨练下,根本就不怕苦。在一个月后,就给我改定成每天九分工。干农活不是简单体力活,他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我认真向老农学习,耕地、锄地从不偷懒,第二年夏季,就给我定成和老农民一样的10分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天和社员们一起劳作,别人休息时,我就忙着拾柴,再不让母亲到处捡柴了,用柴火换回卜揽、簸箕等,用废纸糊成纸缸装面,用玉米剥皮拧成绳子,努力改变家庭生活、生产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5年我结婚时,家里生活困难,婚房都是租人家的窑洞。结婚后,妻子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缝补衣服拧绳纺线,在岳母的帮助下织成布,到前山梁换回粮食,贴补一家人的口粮,用剩余的土布为一家人缝制被褥衣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结婚两年后,四弟也已长大务农,均和母亲居住在租赁的一孔窑洞里,生活居住极为不便,我便和妻子租了窑洞另立炉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冬季农闲挖土打窑,用了四个冬季,修成了属于自己的两孔窑洞。以后和妻子一起,用了10来年时间,靠自己的苦力,又打了三面窑洞,修成了拥有五口窑洞的大院落,并在院子里栽上了各种果树,对山坡的杂树,进行了果树嫁接,在一棵树上结出几种水果,当时在村里属新鲜事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窑 洞 的 变 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分家单过后,我陆续生了一儿四女,生活负担加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我从来不敢误工,就连妻子坐月子,都不能在家照料,她也是没满月就做家务。妻子常年参加生产队劳动,还要抽空割草喂猪贴补家用。土地承包以后,孩子们逐年长大,为了供养孩子,只能更加努力,让上小学的儿子停了一年学,在家放羊拦牛。为了有更多的农家肥料和经济收入,养了母猪、几头牛,这一切更加重了妻子的劳累,割草喂猪、喂牛,常常是一个人到沟底放牛。辛勤劳动使家庭生活有了改变,再不用为孩子们的上学的学费发愁,不用为吃食困难而煎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乡务农三年后,我得到队干部和群众的信任,65年起担任了生产队会计,69年起又担任了生产大队会计,一直到83年。这期间曾受到县农村会计培训班奖励和公社的表扬,78年被罗子山信用社聘为信贷员,并被推荐为理事会理事,直到2002年,农村信用社撤销,期间受到县农业银行模范信贷员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在铁路车辆段时,学的是内燃机钳工,有机械使用维修有一定的基础,69年,县上推广农业机械时,我就鼓动队干部向公社要求分配名额,并多次跑县农业局,为村里购置了全公社第一台柴油机、磨面机,开回全公社北京支援的第一辆手扶拖拉机。以后又在包队干部的支持下,搞了全县第二家、公社第一家抽水上塬工程,这些都给社员吃水、磨面带来方便,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村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9年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由个人精心劳作,加上几年的风调雨顺,每年打下的粮食,是合作化集体分的好几倍,彻底改变了合作化时期缺吃少穿的日子。93年开始栽种果树,几年后开始挂果,虽然收入比种粮多一点,但全年更加劳累辛苦,我用科学方法精心栽培果树,两次被乡政府评为科技带头人,并给予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弟成家后,母亲一直跟着四弟一家生活,其他兄弟姐妹一有空就前去探望,并给四弟一家一些帮助,以表自己对母亲的孝心。母亲晚年重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四弟夫妇精心伺候。 这一年,四弟妻子坐月子,我接母亲到我处,两个月后,我们亲爱的母亲,含着一生的辛苦离我们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着满山茁壮成长的果树,果实累累看着我微笑,但我已力不从心了,看着精心栽培的果树只能无奈放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常年过度的体力劳动,我和妻子都患上了多种疾病,身体全靠药物养护,无奈之下,只有随从儿女们一块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 的 全 家 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养育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了他们的心血,由于社会的原因,他们的晚年受尽了磨难。父亲去世时,连一副棺木都买不起,还是在杨明喜姑父的说和下,打了三爷和我们四大的柏树,才做了副棺木,在二哥的操持下草草安葬,欠两家的树木钱,一直到70年代我和二哥才还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去世时,我们已都成家立业,家庭状况都比以前强多了,所以设了家宴,请了亲戚和村里的乡邻,行了一个家礼,儿女们都在母亲的遗体前,读了自己的祭文,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后,我们给父母重新修了墓园立了墓碑,把英年早逝,无儿无女的二大二妈迁坟在父母陵旁,使他们守望相助,并以众侄的名义立了墓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姊妹六人,一生和睦相处,孝敬父母,都承担了各自的责任。现大哥大嫂和小妹,都已离开了人世,我们都已七八十岁了,每天做着力所能及的事,选择喜爱的生活方式,过好当下幸福的每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 的 一 家 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侄辈们已成家立业,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他们都因工作分居在各地,但从没有忘了自己的根,有空就回到老家,在爷爷奶奶的坟前点香烧纸。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有着同一个爷爷,互相亲密往来,抽时间去看望他们的大大姑姑,有机会就把我们老兄妹几个叫到一起团聚,加深我们大家的感情,这一切都是我们祖辈留下的好家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幸 福 晚 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 2021年清明节,益枝李氏爷孙族人,从祖国四面八方聚集老家,举行了隆重的祭祖和家谱发行仪式。</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山 河 无 恙 世 代 传 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文章撰稿:李杰 美篇合成:李大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