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集一一直辖的前奏》</span></p><p class="ql-block">2024年是摄影历史上AI大爆发的年代,人们对影像的真实性观看也进入到了戏剧性模糊地带。</p><p class="ql-block">在这一年的6月18日,我们又迎来了重庆直辖27周年的纪念日。回想当年618凌晨,整个中国大地夜深人静,零点的头条新闻就是“重庆一日”开机!因为重庆从此刻直辖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新的里程碑》这是当年武警战士在重庆市政府门前挂牌的历史瞬间,这个政府大门还是过去国民政府修建的,画面中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市人大大楼一角,由于人民路和人民广场的拓宽,现其建筑巳被拆掉。 冯建新摄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7年前的1997年6月18日,是重庆直辖市挂牌纪念日,细想起来好似还是昨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获得中国图书奖的《重庆一日》大八开精装画册,早已经成为绝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天,时任国家总理李鹏亲临重庆,与新任重庆市市委书记张德邻,新当选重庆市市长蒲海清共同出席了新重庆揭牌仪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这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特意为《重庆一日》的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这是时任重庆直辖市第一任书记张德邻参加《重庆一日》的签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这是时任重庆直辖市第一任市长蒲海清参加《重庆一日》的签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5年,我由北京军区24集团军上校秘书处处长转业到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新闻处,任正处级副处长,负责重庆市对内对外新闻宣传和新闻媒体的新闻管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这是我转业时拍的最后一张军装照,通过AI把没有笑的片子做成了这样,这真是,时代变了我也在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分管新闻宣传工作。所以早早就参与到重庆直辖的有关新闻宣传工作中。在工作中,我突发奇想认为,这一次的重庆直辖,可是第三次直辖,在这个大的历史节点上,一定要干成一件用影像来记录新重庆的大事。于是,我加班加点写了一个《"重庆一日”全国大型纪实摄影采访活动的方案》报给了时任宣传部部长滕久明,他看后大加赞赏。说:太好了,直辖市的成立,宣传部正好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全国性大活动策划,我看这个就挺好。</p> <p class="ql-block">领导同意了,但还没直辖的宣传部没有资金来做这件事。怎么办呢?我于是找到了时任《重庆图片报》社的钱力总编辑,他也是重庆知名摄影家,爱好摄影是我们共同的志趣。没说的,我俩一拍即合,我任总指挥、总策划,负责整体工作的上下协调,他利用媒体的力量负责活动资金的运作等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这是当年重庆的中心解放碑大屏幕,正在滚动播出即将开始的重庆一日大型纪实摄影活动消息。 冯建新摄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我当年在北方当兵,加之我的摄影作品《无名小站》又获得"国展”金牌奖,使我在全国摄影圈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当然也就认识了更多的摄影大咖。我们请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刘榜,《中国摄影报》副总编李前光(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还请来了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全国各大媒体摄影部主任和著名摄影家等50余人,加上报名登记参加《重庆一日》拍摄的重庆摄影家和爱好者一共有600余人。浩浩荡荡,分赴到新重庆的8.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去拍摄,去记录,去记录下直辖当天的盛况以及各地的新人新事。可以想象,这是多伟大的一项工程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重庆市民6月18日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前惊奇的观看“长大了”的新重庆地图。新重庆将原属四川的万州,涪陵,黔江等地纳入版图,扩大为8.2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200万,一跃成为全国人口最多,地盘最大的直辖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辖市的第一个全国性大型活动《重庆一日》在紧锣密鼓的运作中即将拉开大幕。 想看更精彩的请看《重庆一日》探秘(第二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重庆一日经典作品点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span style="font-size:22px;">点评专家: 冯建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双重喜庆》一一双双赶赴这个时刻,是为了与新重庆同生</span></p> <p class="ql-block"><b>《重庆一日经典作品点评》之一</b></p><p class="ql-block">点评专家:冯建新</p><p class="ql-block"><b>《点睛更需标题新》评《双重喜庆一一双双赶赴这个时刻,是为了与新重庆同生》的标题制作</b></p><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翻新杨柳枝。"其意,陈词老调再工整再贴切,也不如一曲优美新颖的民间小调好听。同理,再好的摄影作品如没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新颖的标题,那么,很可能会使作品大打折扣,在摄影作品创作中,往往很多作品就是因为标题取得恰到好处,作品和标题形成互补,而最终在竞争中胜出,其标题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双重喜庆》这幅摄影作品就是一个对标题精心制作的范例。作者范忠武是一位对医院工作相当熟悉的摄影工作者,他在接受了组委会拍一张当天出生的婴儿任务以后,立即投入了策划,他创作该作品的思维定式是,在重庆直辖市成立的当天,就在他自己工作的医院拍摄一个或一对出生的婴儿,以反映和体现新重庆的诞生。为此,他提前做足了功课,对来院的产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只等那一刻的到来。</p><p class="ql-block">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6月18日上午10点40分,几乎在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揭幕大会召开的同时,在新桥医院产房里抓拍下了这幅十分有意义的好作品。在无影灯下,正在接生的大夫们手捧着这对顺利生产,并与直辖市同生的一对男婴双胞胎,其喜悦之情难于言表。对称式的画面构图,点光源的环境处理,冷暖调子的色彩反差以及近景手术盘中清晰的刀剪等衬托,无不从环境渲染,色调对比中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主题:新生婴儿一一新重庆诞生;双胞胎一一重庆的名称即双重喜庆之意。《双重喜庆》之名随之而生。</p><p class="ql-block">查典:公元1189年,南宋皇帝光宗赵敦,先领封恭周公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后恭州升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双重喜庆》恰到好处。重庆直辖值得大庆,婴儿与重庆同生日更值得一庆,何况喜得双胞胎,这是喜上加喜。正如副标题所示,双双赶赴这个时刻,是为了与新重庆同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歌不完的红岩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重庆一日"经典作品点评》之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点评专家:冯建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故事就是明天的历史,评《歌不完的红岩魂》</b></p><p class="ql-block">作为纪实摄影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它能集中表达出离开昨天正走向明天的“今天的故事”,也就是能通过图片讲述故事,只有故事讲好了就会成为明天的历史。《红岩》这部教育了几代人的传世小说,自1962年发行至今,已创我国图书发行量之最,达到了800多万册,现已翻译有英、法、德、日、朝、越等文版,被改编为电影、歌剧、话剧、连环画等各种不同艺术形式,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教材。那么作为《红岩》一书的作者杨益言同志的近况如何?按照《重庆一日》组委会的计划,6月18日,重庆直辖当天,我来到了他家中进行采访。杨益言老人的家,就在中山四路原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的官邸中,一共两间,带一个阳台,据杨老说,过去这里是特务监督周公馆(周恩来的往所)的地方,从阳台望出去,50米开外就能看见周公馆的大门。过去国民党特务在这里日夜监督周公馆里进进出出的人员,而今又住着曾从渣滓洞逃出来的革命志士杨益言老人一家,当时想着,这似乎太有穿越感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聊完了《红岩》又聊家常。当问及他有什么业余爱好时,养老取下书柜上的小提琴,拉起了《红梅赞》。他拉的是那样投入,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里面。这时我端起相机,迅速把这一瞬间抓拍了下来。</p><p class="ql-block">画面左角的近景上有两本刚翻过的《红岩》小说十分醒目,杨益言老人那正确的拉琴姿势和那专注的神情可以透出曾经在那艰苦年代保留下来的乐观情绪,在其身后玩耍的小孙女和在阳台上晾衣的杨夫人,又从另一侧面表达出家庭的温暖和平和。一切都显得那样随意,那样自然,这是一种有血有肉的“今天的故事”,使欣赏者从中能看到一个“崭新的生活的艺术”,通过摄影家自身的艺术直觉抓住了生活中的一种本质现象,这种介于积累和艺术素养十分充实基础上的,是符合“长期积累,偶然得知”这个艺术创作规律的,所以画面中的生活形象,通过思维的构图处理及光线的勾画,使人物形象充满厚重的历史意味,使欣赏者似乎也能摸得着那跳动着的生活脉搏,听得到那悠扬深情永远歌不完的红岩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冯建新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ntroduction to Feng Jianxin.</b></p><p class="ql-block">冯建新,高级记者。曾任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厅局级二级巡视员兼新闻处处长,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副总裁、副总台长,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多届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p><p class="ql-block"> 现任重庆市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8所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获得者,中国国家摄影艺术作品展览最高奖“国展”金牌奖获得者。</p><p class="ql-block"> 曾任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两次获得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得重庆市文学艺术最高奖“重庆艺术奖”,获得河北省文艺界最高奖“文艺振兴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称号,“为中国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摄影工作者”称号。</p><p class="ql-block"> 冯建新主要摄影代表作有:《我的中国故事》(其中包括《和平年代的兵》、《老红军的心愿》、《在丈夫肩上“行走”的乡村医生》3个系列50幅作品外加论文《让摄影飞——》)获得第十届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无名小站》获全国第15届摄影艺术展览(国展)金牌奖,《神姿仙态》获全国首届花卉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故土》获“发达杯”影赛金牌奖;《三峡放舟迎回归》获全国“华夏一日”抓拍摄影大赛金牌奖;《鄂伦春猎民》获国际尼康摄影大赛金牌佳作奖;《老红军李仙义》获全国聚焦长征路摄影大赛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大奖。《重庆老红军》组照入选全国聚焦长征路影展,其中《老红军李仙义》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大奖。《25000里·COM》组照获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艺术类“评委推荐作品奖”。《圆梦》获2012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多媒体类“评委推荐作品奖”。《25000里·COM》组照获2014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在丈夫肩上“行走”的乡村医生》组照获2017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故事》获2017重庆文艺届最高奖第七届重庆艺术奖。《告别》2018年入展国家博物馆改革开放40年《影像见证——全国摄影大展》,《中国艺术报》以《时代摄影家冯建新》刊发专访文章。1989年中央电视台一套《人民子弟兵》栏目播出15分钟《咔嚓中校冯建新》。其小传可见《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名人录》等。</p> <p class="ql-block">本文所有图片和文字如需选用,必须经冯建新本人同意,特此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