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疆,祖国最西北占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约166万平方千米偌大的省级区块,从小特别是1964年送别堂姐赴新疆随军后,就在心目中留下了神秘的印象,加之退休前后五大洲都已旅游去过,在国内旅游新疆就是首选了。</p> 新疆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长约2486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位于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在天山的东部和西部,还有被称为“火洲”的吐鲁番盆地和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盆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中国陆地最低点。<br> 2021年8月3日8:20【大西北旅游专列】抵达乌鲁木齐火车站(图上),即将开启新疆的行程,然车门紧闭数小时后,新冠防疫检查未通过,要求原路返回!可惜这临门一脚未能跨出,近在咫尺难睹芳容,遂立下誓言:新疆,我们还会再来的!<div> 回沪聚会谈及,得同学江行安、黄茂芹夫妇响应:“我们可以随时结伴,再去新疆!”2023年3月看到【南北疆专列游】面世,遂于3月27日签约“5 · 28团”!</div> 我们选择的新疆专列旅游线路是“南北疆全景游”,这张卡通图基本说明了线路、旅游列车及大巴车的乘坐概况,添加上16天的序数、住宿地、换车地标注后,行程便一目了然了。<div> “大美新疆”之大,地大物博、地广人稀……,新疆人常说的“很近”、“不远”,往往代表着数百公里的路程,对此我们已经作好了心理准备。</div> 自签订旅游合同,便根据合同附件编制了方便的“行程一览表”,将景点详情、食宿安排、路程概况、车次信息……,做好功课随时准备出发! Day1:2023年5月28日,在孩子们热情支持下,16:17乘坐Z40直达特快列车上海始发,干净舒适的软卧四人间,快乐的新疆之旅,时隔二年再次成行。大美新疆,我们又来了! Day2:5月29日12点,火车已驶过沪苏皖豫陕五省市,来到甘肃天水,该吃饭了,由于带了八九种口味,今天自热饭和速泡葱花蔬菜汤的午餐,吃得还蛮津津有味呢!<div><br></div> 适应了火车频率,一上午聊天、打花牌精神焕发。午觉后,一场货真价实的(纸)麻将开战,和(hú)牌还有人负责算番呢!以致有同学在群里直呼:“花钱换了这个打麻将的地点,有点奢侈哈!”。随着甘肃的武威、张掖边城接近,激发了酷爱历史的江行安,将唐朝戍边将士从少年华发到满头白雪、终身守护祖国疆土的故事娓娓道来。 Day3:5月30日,早上醒来列车已进入新疆,在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壮观的风电机矩阵让戈壁滩凸显生机,转动的风机叶片,仿佛伸开的双臂,欢迎着我们的到来!隔着玻璃拍下这内地难得一见的风景。 9:38列车准点停靠乌鲁木齐站,前面已通过电话的地接王司机,早已在出站口迎接我们,装上行李顺利送到了“一路顺风大酒店”!洗去仆仆风尘,寻至“时代广场”,在美食城各点自好,或羊肉刀削、或瓦罐米粥、或新疆拌面,基于到一地需先吃豆腐适应水土,我则点了“手抓饭”加一碟麻婆豆腐。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自由时间按预案行动,首项“自治区博物馆”,参观后涨知识了:1、我们基本是循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进疆(北线除外);2、1884年新疆地区建省,取名“新疆”,是取意“<b>故土新归</b>”;3、特殊地理环境条件保留下来、包括“楼兰美女(古尸)”在内的数千年干尸,在世界范围内都具唯一性,堪称国家宝藏!……</p> 4点钟从博物馆出来,打的直奔“新疆国际大巴扎”(乌鲁木齐必玩榜No.1)。大巴扎就是我们说的集市、大市场,此地街对面还有“二道桥大巴扎”、“头道桥老巴扎”,在此先给俩女士打张卡再说。 不想买东西,就先到【头道桥老巴扎●美食街】,“吃点没吃过的”吧!分头买了羊杂汤、牛肉串、牛肉拌面、油炸(馕)锅盔……,可惜这里没有白酒卖(社会治安原因吧),大江买瓶啤酒,我买杯格瓦斯,俩女士各端一杯地道酸奶,认真地品尝了新疆风味!借着“酒劲”、和着街口舞台上的鼓乐,扮上维族大妈,跳起了新疆舞蹈! 看到“ 油炸糕&沙煮咖啡”有点稀奇,拍了照片,还买了一份品尝,确实是没有体验过的口味!随后还把有趣的(纸质)杯盘洗好,带回上海留作了纪念! 回酒店洗完澡已是21:42,在上海准备进入梦乡了,可这里天空中的晚霞还久久不愿离去呢!可见我国土辽阔、新疆“大”之一斑了! Day4:5月31日,今天的行程是本次旅游的招牌景点——新疆天山天池! 天池位于新疆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半山腰,古称"瑶池",百度搜得:乌鲁木齐到景区入口约70公里,进去后需开过三十三弯、“五十盘”(约一个多小时),方达湖面海拔1980米、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的高山冰啧湖泊。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天山天池“民俗风情园”位于阔克胡拉村,是天山天池景区的第一个游览景点。由于季节原因,这里每年开放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此时还未开放,只有多座紧闭的哈萨克毡房民居、雕塑及线路牌,展示着村落的存在。<div><div> 车开过海拔1500m、最窄处仅10余米的“天池石门”(见左下角图),这里云崖百丈,两山对峙,是景区的天然山口,犹如敞开“欢迎光临”的大门,故称“石门一线”之景点。</div></div> 过了石门,沿着“五十盘天”的公路逶迤向上,一路听着导游“狄艳”的介绍:第三盘右下方,是海拔1660米、西小天池“王母脚盆”,“西小天池瀑布”;最后一盘左侧,方圆数百米、海拔1860米的东小天池“仙女泳池”;还有……,可惜都是(也只能是)坐车观景,目不暇接,一晃而过!<div> 走下①号车来到天池边上,才顿觉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只见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挺拔云杉、苍翠塔松,漫山遍岭,特别是那雪山挽着白云,倒映水中真可谓美不胜收!迫不及待立马抢位给三人拍下了这张照片。</div> 天池周边十座山峰中最高、以山地景观为特征的马牙山,是天池景区的一绝。上山途中有着我国境内最陡峭的索道,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单线循环脱挂式抱索器索道,全长1000米,其中有段路程的上升角度达70~80度,接近垂直状态,高低落差近500 米,虽然有步道上山,我们还是选择索道坐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马牙山顶。在索道缆车上俯瞰天池全貌,湖面漾起的圈圈波纹,仿佛少女羞涩的微笑;穿越云海时,自己也飘飘欲仙,不由得都喜笑颜开!对座自驾游新疆的上海帅哥抢拍到了这个欢快的镜头。 从索道缆车下来,走进形态各异石林矗立的马牙山,冰雪尚存,两位美女勇敢地拍起了雪景。 一路向山顶攀登,缺氧、疲劳出现,就地休息后我决定陪着老李下山,江黄夫妇则一鼓作气,爬上了海拔3056米的顶峰。在马牙山头,还拍下了这“一览众山小”的照片为据! 14:42从马牙山走向游艇码头,见此处观景台阳光和角度正好,忙请人拍下合影。合影背景即天池东南面,正中间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三峰并起状如笔架,突兀入云蔚为壮观。 乘船游于湖上,看天池湖面在阳光照耀下的波光粼粼,感受每一缕清风、深吸每一口空气。船尾平台,雪山白云天池碧水,难觅此景,“戎装”留影!游船曾靠泊“西王母庙”码头,我们赶时间没上岸,只能远眺膜拜,“到此一游”了!<div> 安全为主,身体舒服,图的眼福,享的口福!<br><div><br></div></div> Day5:6月1日,昨晚夜宿Y965专列,23:20从乌鲁木齐出发,早上7:57到达北屯火车站,出站登上接我们的1号大巴(新H22716),向着行程目标出发!一路上三个小时,经咨询导游、查找、研究,大体知道了我们的目标是【新疆可可托海风景区】暨【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国家2005年批准建立,因位于新疆北部富蕴县<b><font color="#ed2308">“可可托海”镇</font></b>而得名。“<b>风景区</b>”面积达788平方公里,由“世界地震博物馆”(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可可苏里”(草原泽国野鸭湖)、“中国第二寒极”(伊雷木特湖)、及著名的“额尔齐斯大峡谷”四部分,即集深沟峡谷、奇特山石、草原、水景、矿脉、温泉等丰富自然景观构成;“<b>国家地质公园</b>”,则是因阿尔泰山暨额尔齐斯河的变质花岗岩地貌、超大型花岗伟晶岩稀有金属矿脉、8处绿柱石(铍)产地……,诸多典型矿床和矿山遗址,特别是世界罕见的超大型稀有金属矿“三号矿坑”(另详),都是极具珍贵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在许多方面具有世界唯一性而命名。 2017年5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为新疆首家世界地质公园。2018年10月10日,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在主碑广场举行。(百度图片) 12点钟到达“蕴强大酒店”,导游说“按内地时间准时午餐了。”昨天从天池下来快四点才吃午饭,菜肴也不尽人意!今天午餐第一个菜上来就让人看好,后续便留下记录,可惜没一一记下菜名,不过八菜一汤加米饭花卷,所知来自江浙沪、广东山东、河南陕西、北京内蒙等各地团友,都觉不错,吃了顿“满意的团餐”! 餐后再行半个多小时便到了“世界的可可托海”。幸运的是,少雨的新疆,我们却淋到了一场阵雨,恰似“接风洗尘”可喜可贺!“可可托海”,听名字像是海,可她不是,这里没有大海,反而距离海洋遥远,纬度偏高还深居内陆,哈萨克语意思是“绿色的丛林”,蒙古语音译是“蓝色的河湾”,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可可托海这个地名,我们和很多人一样,也是从歌词里才知道了她的名字。<br> 额尔齐斯大峡谷是可可托海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峡谷深处发源的额尔齐斯河,自东向西从可可托海小镇穿流而过。流向国外的额尔齐斯河或平坦舒缓缓,或狭窄湍急,或碧波荡漾,或怪石矗立,坐在景区车前排,隔着玻璃拍下了几张远景。<div><br></div> 景区环保车沿着额尔齐斯河峡谷逆流而上,到“神钟山”折返点游客全部下车。这座“神钟山”相对高度351米,孤峰独秀,直指蓝天,是一座如钟似锥的花岗岩奇峰、“国家地质公园”的名片,据说也是阿尔泰最美的山景,且有“钟”生平安的蕴意。下车有人沿着峡谷继续前行,我则选择登山,越过百级台阶来到最佳观景平台,请人帮忙拍下了与神钟山的全景合影。 <div><br></div> 江、黄夫妇则沿着峡谷(后面这段叫瀑布沟)前行、在小瀑布前留影,直到看见(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两河源头保护区的192号界(碑)桩(图右下),方才回头。我们在分手点等候多时,还在旁边售货亭买了盒尚有余温的炸酥鱼,据说是峡谷小溪里的冷水鱼,30元/盒▪6条,这肯定是“天真、纯洁、无污染”的了,支付宝收款人是“新疆远方旅游有限公司”! 从峡谷出来换上大巴,半个小时即到《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精髓,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个矿种,这里占了86种。稀有金属铍、锂、钽、铌、铯……,有色金属铜、镍、铅、锌、钨、锰、……,非金属矿物云母、长石、石英、重晶石……,珠宝石矿有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等等,占了人类已知有用矿物种类的60%。主碑顶上铸字的锂、铍、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曾占到我国总储量的九成以上。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居第五、锂占第六、钽占第九。<div><div><br></div></div> 这就是“稀金矿山公园”主要景点、原属国家保密、曾引起“可可托海”地名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代之“111”神秘编号的“三号矿坑”!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采掘,由高出地表200多米的山峦,变成了深100多米、长宽数百米,世界上最大的矿坑,内壁上的旋环车道,其状可与古罗马的巨型斗兽场媲美。1981年前有三道关卡,须持公安厅边防通行证进出,现在仍有围栏。我们未能走近,仅从官网下得此图,特注。<div> 曾隐姓埋名的可可托海,一首歌曲揭开你瑰丽的面纱,吸引我们来此寻访了你的身世和秘密,歌声再次响起,提醒我们还要去探访伊犁和那里的那拉提!再见! <br><div><br></div></div> 了解了“可可托海”的今昔,告别后上车便心无旁骛地躺下休息。行车五个小时,22:30到达布尔津县城,拿好房卡放下行李,到河边夜市坐下,这里没有大(猪)肉,就点了:“蘑菇炒牛肉”、“大盘羊杂烩”、“素炒青菜”、“番茄蛋汤”,另加5根“三瘦二肥”羊肉串、“神钟山”下的炸酥鱼,还买了瓶半斤装“喀纳斯牌”52º白酒,过了旅行开始以来的第一次“酒瘾”!只可惜“攒”下的二两连瓶子,第三天上火车安检时被没收了! 金色“布尔津”,满街是俄罗斯风情,尽管已是午夜,也不能错过这小城的风景。回顾全天,游玩三四个小时,乘坐大巴近十二个小时,足以体验“大美新疆”之大了!酒足饭饱洗好澡,倒在床上就舒服地睡着了! Day6:6月2日,因故将这两天原定的行程调换,今天先去喀纳斯湖路线景点。第一站是图瓦人村落,图瓦人是阿勒泰地区喀纳斯这“人间净土”上的最后一个土著居民部落,划属蒙古族,国内现仅存2000多人,喀纳斯地域是图瓦人的唯一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喀那斯、禾木和白哈巴三个村子。今天要去图瓦人家里,感受他们的礼节、欣赏他们的民族文化。图瓦姑娘热情邀请并招呼来客进门、合影,后面才知道姑娘多才多艺,还是口弦琴与马头琴的演奏员呢(见图左下角)! 图瓦人特有的住宅叫“木格楞”,清一色的木头房子。进屋入座,图瓦人便给远道而来的朋友,送上包尔萨克(音,一种糖果)、奶皮子、奶疙瘩,端上一杯奶茶。暖场时欣赏了活化石乐器“苏尔”的演奏(也叫“楚吾尔”,用喀纳斯湖边叫“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茎秆掏空钻孔后制成。似箫非箫,长五六十厘米,只有3个音孔,简单却异常难学。有说,就是汉朝时西域流行“胡笳十八拍”乐器中的一种)。民族文化展示的高潮,则是前面演出中那位吉他手小伙子的独舞,太棒了!所幸录下了这段视频,可在此与大家分享了。 喀纳斯国家级风景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与哈、俄、蒙三国接壤,核心精华系冰川刨蚀、冰石阴塞而成的喀纳斯湖:海拔1375米、形如弯月,长24.5均宽1.9公里,最深188米,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为中国深水湖之一。随着“喀纳斯欢迎你”的出现,喀纳斯湖也就不远了,导游还把这儿作为了返回时的集合点。 刚到湖边,眼前那白云白雪、绿山绿水,皆以蓝天为布,似画是景,不由得人迫不及待地拍下这张合影。 乘游艇环湖一周,没抓见“水怪”身影,只抢拍到甜蜜美照。无数中外游客为这不曾见过的奇怪之物纷至沓来,我觉得不论湖怪存在与否,喀纳斯湖仍然是一个自然奇观,拥有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此亲身体验湖水的清澈与宁静,也感受了这片土地的神秘。 游艇环湖时,导游讲到了喀纳斯湖西岸“观鱼台”,建在海拔2030米的“骆驼峰”山顶、垂直落差600多米,是喀纳斯自由行的必游点。2007年,深圳著名园林景观设计师吴肇钊先生应喀纳斯景区之邀设计,2008年6月动工兴建,2009年9月竣工,台高19米,总重量777吨。结构为两台一亭,底台、中台和顶亭,可容纳百余人同时观景,顶部为半圆球状,有四个对称的类似于翅膀的奇异造型,为湖怪尾巴和雄鹰翅膀的寓意。余秋雨先生提写了“观鱼台”的牌匾。我们上岸后,以骆驼峰观鱼台(图中红圈放大)为背景,拍下了“假导游”带领下四人团的到此一游。 冬季常说西北利亚寒潮入侵,就是从阿尔泰山喀纳斯湖这块吹进来的,趁山腰白雪还在,拍个冬景(图前天在小视频上看到,喀纳斯5月30日还在下大雪,果不其然从湖边往回走时,看到山脚下还有成堆的白雪,好多游客在拍着雪景,我们也来了,你们往上看:“欲与天公试比高”吧! <div> 到景区车起点—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风情小镇! 这里也是</div><div>G219国道起点,国道终点在广西东兴市竹山村(见路线图),全长<b>10065</b>公里,途经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公路、中国里程最长的沿边国道,大约是此前最长国道、上海到西藏G318(5476公里)的2倍。站在这0公里处,再一次感受新疆之大了!</div> 新疆阿勒泰图瓦人沿用至今的“毛皮滑雪板”,被认为是人类最古老的滑雪板之一。 一块红杉板加马的毛皮,马毛皮质感软硬合适,长势有方向,上坡时毛的方向是反的,能加大摩擦力,下坡时毛是顺的,划开雪面板头会把最表层的一些雪撞飞,就像船头破浪掀起的浪花,这时候就是图瓦人最自在的快乐时光。2015年,中国、挪威、瑞典、芬兰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滑雪历史研究专家联名发表了《阿勒泰宣言》,阿勒泰作为人类滑雪起源地这一观点再次广泛得到国际公认。就为这,我也要和图瓦人手拉手拍张合影了! 小镇上有很多民族风情雕塑,这两位大姐新疆舞跳的动作都还蛮标准吧! <div> 喀纳斯湖水流出形成喀纳斯河,河水清澈见底,色如碧玉,造就了美丽的三道湾: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我们乘景交车是从里往外、从上游往下游览的。神仙湾,或许真的应该在日出时分到这里看晨雾,才对得上它“神仙湾”的美名,可我们到此已是下午四点,又是逆光看来很不起眼,好在路边山坡上新修百十米高木制观景台,爬上去俯视湾区,才看到山林间的层次感、河面流光溢彩细碎的光芒,以及神仙湾背景下两位男士的风采。</div> 月亮湾在神仙湾下游3公里左右,喀纳斯河在这里呈现出“S”形的半月牙,犹如弯弯的月亮落入林木葱翠的峡谷,山林、天空让河水在阳光下变得灵动而神秘。据说因湖底高差和上游来水量的变化及光线影响,月亮湾常常会呈现出瑰丽而多变的色彩。景交车按间隔时间开行,依次在三湾景点上下客,一直到贾登峪(景区大门口),返回上山时则不会停车。 上景交车来到卧龙湾,这里游客较多。卧龙湾是喀纳斯河长期侧蚀冲刷形成曲折的河湾,水域宽阔水流缓慢,景点牌上描述:“因河湾中有一酷似霸王龙的河心滩而得名”,两位男士感叹,这河心的滩涂确实像古龙静卧河中呢!游览喀纳斯河三道湾,不到六点钟行程就结束了。今晚入住贾登峪(喀纳斯门票站所在地)的景区酒店,大巴车几分钟就开到,时间充裕,正好可以进行一下几天来的休整了! Day7:6月3日,昨晚就近入住的贾登峪“峪湖湾大酒店”,仅三层加地下室(餐厅),没有电梯没有空调,江行安主动帮助82 岁老夫妻拎行李上楼,我们都受到了赞扬和感谢。在我们住的二楼一套三床整洁干净的大房间里,一起吃好自带的晚餐,就妥妥地睡了一觉;早起餐后装上行李,八点半准点开车,就向着【禾木村】进发了! 【禾木村】与喀纳斯湖景区中间隔着达板(山岭),步行只有三十几公里,但不通公路!我们从贾登峪翻山出来,沿着喀纳斯河、禾木河开车两个多小时来到“禾木村”,村里有“公交车”(景交车),自行游览按时乘公交到停车场集合,先在“禾木桥”头留影了!喀纳斯湖周围是图瓦人集中生活的居住地,禾木村则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离湖最远也最大的村庄,总面积约3040k㎡,接近上海土地面积(6340k㎡)的一半,人口却不到上海总人口(2400万)的万分之一,再一次领略新疆之大了!。 湍急的“禾木河”从村里流过(大江背后可见),人们靠“禾木桥”往来。根据资料,图瓦人其实是一个国际性民族,相对集中聚居在阿尔泰山脉区域。俄罗斯有一个图瓦人民共和国,人口二十多万;蒙古国也有图瓦人聚居地,人口约二万多;中国的图瓦人划属蒙古族,仅二千多人。 图瓦人来到新疆阿勒泰地区也就两百多年,定居禾木河以前,他们住在山下,禾木只是冬季的狩猎场,为了熬过冬日的长夜,刚开始用圆木盖了半地窝子的临时住房,慢慢地,猎人们把家固定在禾木河边,才渐渐有了今天的禾木村,图瓦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根据导游提示,身体好的同志可以先上到河对面的“哈登观景台”。哈登观景台就是村后的一块半山坡,与村子隔河相望,是俯瞰禾木村的最佳位置,可以看到栋栋小木屋汇聚成的整个村落,以及周围的白桦林、草甸、河流和山峰。相对高度约一二百米,上下都是木栈道,数百级的台阶蜿蜒向上,中间休息两次,爬上去还是有点气喘吁吁。眼下图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神秘的身世、遥远的历史、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正是禾木最珍贵的人文遗存。 哈登平台面积很大,依山一侧是大片的草坪,还有小卖部,据说这里是中国八大摄影基地之一,是拍摄下面村落炊烟和晨雾的最佳地点。山顶皑皑白雪尚在,台上游客已着短装,时节反差成就了这幅值得解释的风景画。利用小卖部前桌椅,摊开带来的“俄罗斯列巴”、点心和饮料,享受了禾木村的草坪午餐。 从哈登平台下来时过正午,路过这片不算茂密的白桦林,虽然没有网上看到的那么绚丽,也算是留下禾木村白桦林的一幅画面。<br><br> <br> 从禾木村坐景交车到村口,换乘大巴开车四个多小时,转场国家4A级景区“五彩滩”。五彩滩,源于阿尔泰山南麓、游览可可托海额尔齐斯大峡谷时,曾在我们脚下淌过的额尔齐斯河,穿其而过流往北冰洋,一河两岸南北各异,北岸地貌特殊,属于典型的彩色丘陵。刚进门就看到远处的灯塔,走近方知是地标性景点,登顶能将景区尽收眼底,可惜没开,只得请保安帮忙拍了张塔基上的合影! 五彩滩北岸山势起伏、颜色多变,主要是由激烈的河流侵蚀切割,以及狂风(风景区前就有个大型的风力发电网站)侵蚀作用而共同形成。由于河岸岩层间抗风化能力的强弱程度不一而形成了参差不齐的轮廓,这里的岩石颜色多变,且在落日时分的阳光照射下,岩石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间以绿、紫、黄、白、黑及过渡色彩,色彩斑斓,继而形成彩色丘陵地貌。据说,每当刮大风时,沟壑里、岩石下,还会发出长短不一、高低不同的怪叫声。在塔基平台和几个观景台上,拍到了几张照片,没网上的专业,可看起来还是蛮壮观的!从五彩滩出来,开车二个多小时,大巴把我们直接送到了北屯火车站,即将乘坐23:53Y966次回到乌鲁木齐。 Day8:6月4日周日,列车夜行704公里9点钟到达乌站。大巴接上我们装好行李,开到国际大巴扎南边停车场,发出“定位”,约定下午6点在此上车后,开始一天自由活动!大巴扎和区博物馆我们首个自由日已去过,便直奔市内景点---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河流因有了水磨坊而得名的《水磨沟公园》,进园第一眼就看到美景,要求打卡了! 没走多远,见大树下石鼓凳围着的石圆桌空着,便打开带着的瓜子花生和点心,在此鸟语花香的环境里过起了悠闲生活。 由于历史悠久,公园里大树参天枝叶繁茂,加上精心管理更新维护,到处都是美景。这不,快来打卡双双入框! 这条河从十六世纪就有民间记载,1733年因为有了水磨而得名“水磨河”,随着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古迹的经年累积,得以成为了历史悠久、得天独厚、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午餐品尝当地民族风味:牛肉“汤扯面”、茶叶蛋、牛肉“扯面干拌”,另加一碗现磨“百合莲子豆浆”,爽!还不贵,一共才36元。餐后体验当地公交,乘104路7站转61路1站就到红山公园了。 与天山同龄、因山体呈赭红色得名、乌市十景之一的“红山公园”,位居乌鲁木齐市区中心、乌鲁木齐河东岸,悬崖峭壁,气势雄伟,山高海拔910.6米。昔日山上无树,光秃的红色山岩(因此得名),1958年起各族军民凿石换土修渠引水,植树造林架桥铺路,建造园林景观,年复一年把红山装点成一座美丽、全国难得的山体公园,1985年5月才正式开放。图左是“远眺楼”。 来到红山塔下,林则徐的汉白玉全身雕像出现在眼前。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为民族做出不朽贡献。1842年林被革职充军新疆,但他仍要求抵御外辱、维护祖国统一,为边疆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极大贡献。钟爱历史的江行安凝望雕像、肃穆而立,雕像侧面林则徐的诗句:"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仿佛在耳边响起。即时为江拍下留影; 5月30日我们到新疆首日,在乌鲁木齐的第一晚就住在这红山下、拉大镜头看得见的《一路顺风酒店》,大家纷纷坐在悬崖边岩石上,以酒店方向为背景留下了纪念照。 爬到山顶红山宝塔脚下,该塔建于1788年,塔高10.6米,为六面九级青砖实心塔,历经200多年的风雨变迁,至今完好无损地矗立在悬崖顶端,堪称乌鲁木齐一绝一景。建塔时,名为“镇龙宝塔”,其丰富的历史故事,因篇幅所限则不在此赘述。选好角度,请漂亮的维族姑娘帮忙拍下了最高的合影!下山打的按定位回到集合点,大巴送往火车站,在二楼“俏疆山新疆抓饭店”进晚餐后,坐待21:56的K9789前往伊宁。 Day9:6月5日周一,7:34列车抵达伊宁。今天行程是去寻访歌声中美丽的“那拉提”,据介绍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境内,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1999年,那拉提景区成立,总规划面积1848平方千米。风景区自南向北由高山草原观光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区、旅游生活区组成,平均海拔1800米。 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支蒙古大军经托克逊、巴音布鲁克草原赶往伊犁河谷集结,艰难穿行于天山南麓,时当仲夏,山中仍风雪弥漫,寒气瑟瑟,处在饥饿和寒冷中的蒙古官兵个个疲惫不堪。不料翻过一道达坂(蒙古语:山岭),忽见云开日出,艳阳高照,眼前竟是繁花怒放、流水潺潺的一马平川,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将士们顿觉心旷神怡,不禁齐呼:“纳喇特,纳喇特…..”,蒙语译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后音译为“那拉提”,一个形象的地名由此诞生。 大西北专列旅游时,在鸣沙山月牙泉70岁以上老者禁止骑骆驼,在此见到机会,两位老顽童还想骑骑,可为了安全听从劝阻,只得与骆驼来了张合影! “依提根塞”哈语意思:狗被吊死的地方。据说古时候,牧人从这条牧道转场时,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先将所有物品装上马车,再在车上留一个空间给牧羊犬,为防路途颠簸犬只跳动,便用绳索将其拴住。可往往数天跋涉,到达目的地后发现牧羊犬会受到伤害,轻则奄奄一息,重则犬会被绳子无情的勒死。这说明了牧羊犬跟随牧人也付出了艰辛,“依提根塞”地名也就由此而生。 “依提根塞”位于那拉提河谷草原,现在是哈萨克民俗文化展示区。在这里,可以参观、品味、参与制作地道的草原美食,在“馕”的作坊前,老李认真打探着“馕”的制作工具,老江则买了两个“奶油馕”。 在哈萨克民族手工坊,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还可以学习、体验民族手工刺绣,在漂亮的哈萨克民族服装前留影,离开时值守的小姑娘还邀请李阿姨一起合影了。那拉提还是自驾网红“独库公路”中段必到的打卡地,我们不能开车上公路体验,根据行程安排只能去感受一下它的“0公里”了。<div> <br><div> </div></div> <div> 乘大巴从那拉提出来,很快开上G218公路,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与G217公路的河边交叉路口,在路边《那拉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导览图》前留影。</div> 独库公路,即G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路段(图下),是一条超级网红的景观大道。路口设有检查站(导游嘱咐不能摄影,故只得在停车处远远抢拍了几张),这里在独库公路开放期间被视作“0公里”,可以由此往北或往东后折向南走独库公路。周围少见服务设施,据说因自然灾害而封路时,基本上需要拐到那拉提等待解封。 Day10:6月6日周二,今天主要行程是【赛里木湖】,将途经【果子沟峡谷】饱览森林美景和横跨峡谷上的《果子沟大桥》。果子沟是伊犁地区的天然门户,“果子沟大桥”是往返赛里木湖的必经之地,全程从下到上可多角度欣赏这人类力量之美。大桥全称《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线路全长4.4千米,桥长700米,桥面净高200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主桥全部采用钢桁梁结构,耗用特殊桥梁钢材17000吨、高强螺栓连接、安装精度小于两毫米;主塔高度分别为209和215.5米。该桥是自治区暨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单米造价高达340万,共耗资23.9亿,堪称中国最土豪大桥。果子沟大桥凌空跨越,加上线路盘旋蜿蜒,宛如一道彩虹,更似横卧山林间的巨型竖琴,弹奏着人间的美妙乐章。<br> 8点钟出发经过果子沟和果子沟大桥,160公里开行二个多小时,来到“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边,导游还在办理门票,赶紧在服务中心走道角上,与朦胧的湖面、湖边的雪堆拍了张合影。 赛里木湖游艇票价120元/人,我们第一个交费最先办好,在游艇码头等待到齐上船时,趁着光线给力,留下四人特别是美女惬意的笑靥。 电动帆船载着游客在湖上游弋,蔚蓝的湖水、广阔的草原、周围常年积雪的山峰、清澈透底的湖面令人流连忘返,看到驾驶员稍有歇息,便有人上前“采访”、有人凑近点赞,帅哥非常和气还配合自如! 赛里木湖是新疆大西洋暖湿气流向东最后眷顾的地方,才有了“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之说。赛里木湖古称“净海”,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最长29.6公里,南北最宽25.7公里,面积458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天鹅乐水”是这里的一个景观,每年春夏会有天鹅来到这里的“天堂”,今天有幸与它们来了一次约会(见背后湖面)。 赛里木湖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位于北天山山脉中(天山在伊犁河谷这里分成南北两脉,呈现出Y字形),从果子沟大桥来的G312国道傍着湖岸而过。湛蓝的湖水与天一色,同远处山峰相映成画,董导游推荐且领着来到岸边最佳打卡点,并亲自为我们拍下了每家的情侣照,确实不错吧?! 从进入新疆开始,大巴车的座位按照组团报名的时间顺序排位,全程不变。我们是第二名,坐在第一排的是83岁刘德民(控制理论专业,老伴77岁)夫妇,江苏无锡人,都是大学毕业,精神矍铄颇有格调,一路同行,来张合影留着纪念。 结束“赛里木湖”的游览,开车86公里就到霍尔果斯口岸。这里籍由G312国道距离4853公里连接着上海,我和董导在0公里处合影,“新疆霍尔果斯的朋友们,你们好!我从上海那头来了!” 近距离看到了霍尔果斯口岸关楼、镶嵌有国徽的324国界界碑后,一种神圣的敬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江行安同志以严肃的军人注目礼的姿态,留下这张合影。 六点多钟来到“喀赞其”,牌楼前满地飞鸽争食的景象就吸引了不少游客。这里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的南市区,面积约22.9平方公里,以维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人口近10万。 维族人早期从南疆迁居到此(喀赞其)时,大都以传统手工制造谋生,其中多以铸锅为业者被称之为“喀赞其”,铸锅行业虽已被取代,区域仍然保留着生产手工产品,其名也就流传至今。 如果说是伊犁的花海草原,展示着新疆的“盛世美颜”,那么伊宁喀赞其就是整个伊犁河谷的灵魂,这里是保存着古老民族文化和浓郁民俗风情的静土。首先专业导游带领下,游览国家级非遗项目《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传习所,欣赏了民族歌舞、民族文化和习俗展示。《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系自费项目,我们的线路包括乘坐马的、参观民居、品尝手工冰激凌等,联票费用120元/人。 逛“喀赞其”要坐“马的”,维吾尔语为“哈迪克”,也就是被称为“六根棍”的马车,因最初的车厢是由六根圆木棍并排架起而得名。每辆“哈迪克”最多能坐6个人,全陪兼领队胡慧萍坐上我们这个车,可能是辛苦了,没开车就眯起眼养神了。全团雇了6辆车,跑起来清脆的马铃叮当、马蹄咯嗒节奏响起,很是壮观呢! 喀赞其的民居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塔兰奇”(南疆迁来伊犁山谷的维族移民被称为“塔兰齐”)传统风貌与格局,房屋建筑对蓝色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外墙或是屋顶、更多在门板和窗棂,蓝色大都是主色调,显得精致而纯净,黄茂芹背后阳台墙上挂着的维族小帽,更突显着美丽的色彩。而“铁床摆在大门外”更是“新疆十八怪”中“一怪”,夏日天气炎热,人们“不睡屋内睡屋外”,在葡萄架下纳凉休息,手工铁床摆在外面就方便一些,且有客人来时,好客的新疆人会在小桌子再放上瓜果点心,可供客人坐上品尝了。 中式欧式俄式或中西风格结合的建筑在这里交汇相融,又各具特色,走在其中,犹如进入童话世界,浓浓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这幢民居是完全非蓝色的,在小街上比较少见,但大门两边像凳子一样的柱脚,却与其它民居类似,是专供歇脚或路人休息一下用的,刘德民夫妇俩特地坐上去体验了一下,感觉太棒了! 走进院内看到确是一种别样风格的建筑,像宫殿一般(难怪有网传这里有“生活在宫殿里的老百姓”)。倚雕栏与百花同框,秋千椅现快乐时光。 <div> 进入“吐达洪”巴依大院(图右下角院碑),吐达洪是民国伊宁四大巴依之一,以西域商贾领袖和文化使者形象享誉一方,出生于俄国,十月革命后带全家辗转到伊宁。1931年始建居所,建成仅住三年,于1936年被军阀盛世才杀害。院落荒芜至2011年被援疆者发掘,花千万元修葺恢复俄、维、汉多风格融合建筑原貌,并在院里建了个小舞台。我们坐在台下小凳上,欣赏了十多分钟的新疆歌舞,《顶碗舞》舞惊四座,观众无不拍手叫好。表演之前,地导端着专用盘,为每位客人献上了一份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奶油冰激凌”(图左上角)。</div><div> 从喀赞其出来,大巴开行半个小时就到伊宁火车站,北疆两条旅游线路的行程到此结束,我们要乘坐22:20的K9790列车再回乌鲁木齐,明天将奔赴东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