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升荣昌教师陶艺能力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12日,荣昌区40名陶艺种子教师来到享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等美誉的建水古城,进行为期一周的陶艺种子教师能力培训。</p> <p class="ql-block"> 6月13日早上,在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多功能室进行了2023年荣昌区陶艺种子教师能力培训开班仪式。</p><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上,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红发表致辞,李书记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希望老师们通过体验、参观等学习方式,学习紫陶的制作工艺。增加知识储备,提升陶艺制作水平。</p><p class="ql-block"> 随后,此次培训班的临时书记张大清学区长代表全体学员对提供培训学习的各单位表示感谢与敬意,希望老师们在建水能够收获满满,提升技能。同时,强调培训要求,老师们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遵守培训的各项制度与要求;注意意识形态的要求;严格遵守八项规定。</p>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结束以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吴白雨教授进行《建水紫陶工艺文化与当代价值》的专题讲座。吴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从云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来介绍建水紫陶的历史文化、制作方法、工艺以及艺术价值,让老师们从文化上、学识上充分了解了紫陶,提升了审美能力以及美术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了老师们学习、创作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下午,全体学员在欧应宏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参观产教融合基地陶习苑,首先参观了紫陶装饰实训室。</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学习,老师们初步了解了建水紫陶的阴刻阳填工艺流程,惊叹于如此优秀的工艺。在陶习苑,老师们参观了规模较大的拉胚室、成型室等,里面作品丰富有趣。游学研创基地里,精美的紫陶产品让大家大饱眼福,全面的向大家展现了建水紫陶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深入地感受紫陶的工艺,欧老师带领老师们参观了紫陶原料研究室、紫陶文化科放室,紫陶设备维护室、柴窑、电窑车间,以及四座古窑-龙窑、馒头窑、葫芦窑以及蛋形窑、包装车间、水磨车间、干磨车间等,并为老师们做了详细的讲解,让大家收获颇丰,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结束参观后,在班主任李老师带领下,一行人驱车前往建水紫陶博物馆。讲解员精彩纷呈的讲解、优秀的藏品让老师们感受到悠悠华夏历史长河中建水陶文化的巨大魅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建水学习的第一天在充实而收获满满中划上句号。明天继续努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