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8年8月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巜井陉印象一凉沟桥》文章,文中虽介绍了凉沟桥的古长城和隘口,但没有爬上凉沟桥村西南的古长城,留有遗憾。同时,通过这几年对井陉长城的认识,对神堂口、横河槽口有了自己的见解。不吐不快,写出来也算是满足了自己的心愿吧。</p><p class="ql-block"> 写井陉的长城,我并没有多少专业的知识,但凭一份起初对井陉关隘的热心,一点点的把目光也对准了矗立在井陉的长城,那道蜿蜒在太行山晋冀间的长龙。</p><p class="ql-block"> 年初的时候,在抖音里看到秀文兄拍摄的凉沟桥古长城,让我心动。在他的指引下,2023年2月26日,我与朋友终于找到并爬上了凉沟桥古长城。但毕竟是农历二月初七,空气还很寒冷。虽是太阳当空照,但薄薄的雾气让天空变得很不清朗。 因此,对拍摄的的资料并不满意。加上考虑不周,再去一次的想法始终存在。 </p><p class="ql-block"> 下面四张图是在山西固关拍摄的中山长城图和明长城图,固关是京西四大名关之一,为“京畿藩屏”。界山西与河北,也是“井陉口”之一。它所管辖的长城与隘口就包括凉沟桥段长城和隘口“神堂口”。</p><p class="ql-block"> 据我国著名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先生2000年出版的专著《长城》介绍,中山(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河北省中部石家庄西北的鲜虞诸侯小国)为了防御西南强邻赵、晋的袭击,也修筑了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 年),“中山筑长城。”由于中山对东北的齐和燕采取联合政策,并无相犯。经常发生战争的是赵和晋,尤其赵武灵王把中山当作他的腹心之患。因此,中山长城的地理位置在中山国的西南部与赵、晋交界处。根据《汉书·地理志》、《括地志》和《读史方舆纪要》等记载,中山长城的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纵贯恒山,从太行山南下,经龙泉、倒马、井陉、娘子关、固关以至于邢台黄泽关以南的明水岭大岭口,全长约五百多里。</p><p class="ql-block"> 因此,包括凉沟桥长城段在内的井陉长城,也应当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其中一段。并且,据2006版《井陉县志》记载:古长城始建于春秋时。至战国时北方之齐、燕、赵、秦与中此曾相继在自已的边境修筑长城以为防卫。时井陉属赵及中山交界处,两国曾在各自边界筑长城;东汉初马成曾在井陉一带筑壁垒以防北边,即汉长城;北齐时也在井陉地南北向修筑长城。而今井陉境内所存最多乃明代所筑之内长城。时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俺答以及明末的农民起义军对京畿的威胁,曾沿太行山由北至南在各险要之处多次修建长城。井陉境内在与山西交界处山岭要隘处,修建有长达近百公里的内长城。井陉长城大体分为西北、西南两段。西北段由辛庄乡白土岭王母窑沿井陉与山西孟县交界处山岭,向南延伸至凉沟桥之神堂口南;西南一段由与山西平定交界的驴桥岭(今称松树岭)向南,延伸经著名的娘子关、固关至县南杨庄口。时井陉长城扼燕晋交通要隘,成为护卫京畿的重要防线,素有“京畿藩屏”之称”。</p><p class="ql-block"> 关于凉沟桥段长城的隘口神堂口的记载,最早可见清雍正版《井陉县志卷之二建置志关隘》:“神堂口,在县西北六十里,山西盂县界”,“七口俱有兵守”。清直隶地方志《畿辅通志》卷六十八关隘二记载:“神堂口,在县(井陉县)西北六十里(县图册作八十里)。北至武功口二十里,西至山西盂县西贾庄十八里(《畿辅舆图》)。口北群山壁立。由口东过梁沟桥,东北至横河、曹村十里,为骑驮往来道路。桥东有关门,同治二年重修(县图册)。有汛兵防守(县志)”。民国版巜井陉县志料》及2006版巜井陉县志》也均有记载。</p><p class="ql-block"> 而在查阅曾任明巡按西关御史,巡察居庸、紫荆、倒马、固关四关的王士翘所著《西关志》记载中,在固关所管辖的三十三个隘口中,并未查寻到神堂口。但我认为位置相同或相近、或许是名称发生变化的的此隘口应该是《西关志》中所记载的横河槽口。据《西关志故关卷之一关隘》记载:“横河槽口,南至关(故关)五十里,井陉县地方。外口紧要”。据《西关志故关卷之二城池》记载:“横河槽口,正门一道”。《西关志故关卷之二军马》“横河槽口,常守军五名,民壮二十名”。</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横河槽口就是或接近神堂口,横河槽就是现在的洪河槽,其依据。一是能查到的井陉县最早县志清雍正版《井陉县志》中,已有横河漕村,据《井陉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横河漕村,据传唐初许氏从外地迁此立庄”。其相邻村与现在的相邻村相同,即小峪村、达柯村、小砌村、武功村、小寺村等等,且横河漕是以上村的庄,称横河漕庄,包含以上村。“庄则乡保地方主之,乡总领诸村”。但并未查到有凉沟桥村。也许村太小。也许属山西或河北,只因归属经常变更。民国版《井陉县志料》横河漕己写成洪河漕或洪河槽。凉沟桥村是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以桥居于名为“良沟”的山谷之中,借此取名良沟桥,后称为凉沟桥。而《西关志》和《畿辅通志》都记作梁沟和梁沟桥,梁、良、凉三字是前后都用过的。二是凉沟桥村与洪河槽村相邻不过十里,且都是晋冀古道上必须要经过的两个村。凉沟桥村据传是明万历年间许氏从本县小切迁此居住,何时立庄,找不到依据。因此,历史上明朝时与凉沟桥段长城最近最大的村庄应当是洪河槽村。如武功口离武功村(现称五弓村)相距也是十里。三是在井陉县方言中,横和洪发音相同,都发hong(洪)音,如横涧、横口都会读作洪涧、洪口。所以,我认为《西关志》所记载的横河槽口就是或接近后来的神堂口,横河槽就是现在的洪河槽。</p> <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9日,是个晴朗的星期六,与约好的朋友一同,再次与凉沟桥古长城相会。从井陉矿区出发,过小作、大王庙,在枣林口拐弯到凉沟桥村就离凉沟桥明长城不远了。这段路线,每年不敢说走十趟,也得有六、七次。一年四季,凉沟桥的风光无数次吸引着前去,春看百花夏避暑,秋赏红叶冬冰瀑。单是潺潺泉水长流,也能勾起人去玩耍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下图已到凉沟桥下。</p> <p class="ql-block"> 由于写过凉沟桥,这次再写,并不想雷同,所以想着侧重点不同。但这里的美景又让我放不下拍摄,还想多说点什么,这应该是心随景至吧!</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便是来到与井陉凉沟桥段长城密切相关的凉沟桥,村名也因此桥得名凉沟桥村。站在凉沟桥下抬头望,新、旧桥相连清晰可辩,西侧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修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旧桥上的兽头及上方两侧图案保存完好。虽不算精美,却也古朴、厚重。这座依托深涧两侧自然突出的崖石修建在深涧之上的石桥,可以说是凉沟桥长城段长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桥上西北侧竖有“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长城”石碑一通,以为佐证。</p><p class="ql-block"> 在道路崎岖的古代,山路弯弯曲曲,山涧流水滔滔。修建石桥,并不是一件易事。虽满山都是石头,却要能工巧匠完成,并且也是当时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小桥的连结,方便了晋冀古道上的行人、官兵,以及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也方便了长城守关人的管理。</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凉沟桥村旁山沟处建一“广济桥”。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因桥建于“良沟”之上故名“良沟桥”。良沟为十里峡谷,两旁百丈断崖似刀削斧劈,到了冬日,站在沟底,只能看到阳光挂在山尖,于是当地人将“良”字换做了更为切意的“凉”字。因而现桥名为“凉沟桥”。古桥宽不过2米,两头崖上坐落着四个小桥墩,仿赵州桥形式建有四个小石穹,上有“建于清光绪年间”字样。2009年12月,在村支书卢锁柱带领下,重修了石桥,石桥桥面足够三辆汽车并行通过。现在,桥面总长20米、桥宽近8米、桥高15米。</p> <p class="ql-block"> 从桥下和桥上拍摄的西侧桥头</p> <p class="ql-block"> 凉沟桥上西北侧竖立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长城”石碑</p> <p class="ql-block"> 延着凉沟桥村古道“之”字形石砌盘山道,由沟底弯曲而上,过凉沟桥向上走不远,至山间平台,路旁就可看到了 " 井陉长城 " 的石碑。上写 "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陉长城(凉沟桥段)" 。顺着路向下走就是长城上的边城,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隘口“神堂口”。</p><p class="ql-block"> 据清地方志《畿辅通志》卷六十八、关隘神堂口记载,“口北群山壁立。由口东过梁沟桥,东北至横河、曹村十里,为骑驮往来道路”。神堂口城门不高,大约3米,石头垒砌而成,由外石城门阁和内石城门阁组成,而左右城墙为天然的断崖山壁。现在的隘口看上半部分比较新,据说前几年村里有意开发旅游,曾经对它进行过修缮。而隘口城门下半部分还是过去的模样。可以让你找到门轴处留下的上部门头、下部门墩的凹槽,这种东西据说学名叫做门臼。</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神堂口城门处拍摄的长城碑刻及城门面貌。</p> <p class="ql-block"> 由此处进入古隘口神堂口</p> <p class="ql-block"> 神堂口城门内垒砌的干砌石墙</p> <p class="ql-block"> 神堂口石刻</p> <p class="ql-block"> 神堂口城门</p> <p class="ql-block"> 神堂口拱门外古道清晰可见,竖立的石块排排而列,增加了行走的磨擦,便于骑驮行走。小路弯弯曲曲而下,直至沟底。道旁高山壁立,有垣堑之险,让人生畏,可见过去行路之艰难。</p> <p class="ql-block"> 走出隘口城门,外侧城墙的北面,嵌有二块石碑,可清楚的看到 " 金汤巩固 " 四个大字,“鞏”即巩字,这个繁体恐难坏好多人,这是保留下来的旧门额。一旁的石碑还模模糊糊留有 " 光绪十二年 " 的字样。清《平定州志》称之为“东北要津,无逾于此”。清山西平定州知事周志浩赞其为“金汤巩固”,估计也是出于此处。清地方志《畿辅通志》卷六十八关隘神堂口对此隘口也有记载,“桥东有关门,同治二年重修(县图册)。有汛兵防守(县志)”。凉沟桥原为晋地,民国时期曾有晋军营长蔡荣寿(平定籍人)率军驻扎此处,抗战初期的“娘子关保卫战”时,此地由十七师赵寿山部驻防。民国时期凉沟桥村由山西划归河北管辖。</p> <p class="ql-block"> 从关口处返回向北走,就是现在通往井陉小切村的公路了。但走不远,就可看到半山间的一处烽火台。顺着石阶,爬上去,就会发现这个烽火台是板石砌筑的方型实心墩台,黄泥勾缝,高约 5 米,显得并不十分高大。烽火台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日晒、风雨侵蚀,有的地方己能看到裂痕。但这个烽火台没有台阶,板石间有小洞,有村民介绍说,士兵们就是在小洞插上木棍,顺着木棍爬上去的。但查阅资料显示,实心烽火台是士兵通过软梯上下的。</p><p class="ql-block"> 凉沟桥周边共有两座烽火台,都是孤立的,没有城墙相连。另有一座烽火台在凉沟桥的西侧,有小路相通。烽火台的功能是瞭望报警,给山脚下的关口和对面西南山上的长城关卡通报敌情,与长城形成上下呼应之势。</p> <p class="ql-block"> 明王士翘所著《西关志故关卷之二墩台》对此处烽火台有明确记载。“梁沟垴墩,僻静,离关(固关)五十五里,防秋窑夫五名,军一名”。</p><p class="ql-block"> 长城上的墩台指的是烽燧墩台,也称烽火台。俗称烽堠、烟墩、墩台。是古代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在长城沿线和关口的附近,城堡周围,均根据需要修筑。有的修筑在高山险要之处,有的建在平地较高的地段,有的修在交通要道,有的建在长城墙上。用于瞭望,警报,点燃烽火等。</p><p class="ql-block"> 明长城烽火台,一般称墩台。墩台按其作用不同,称谓也不尽相同,又分为敌台(长城上)、沿边墩台、腹里墩台(也作腹里接火台)。沿边墙建筑的称为“边台”;向内地传递警报而修筑在内陆的叫“腹里接火台”;为巡视道路安全而修筑在道路沿途的叫“路台”。守台兵丁如发现敌情,就在台上点起火堆,用“狼烟”向邻近墩台报警,各接火台接警后,依次传送警报,向远方的军事机关报告敌情。</p><p class="ql-block"> 腹里接火台的构造与边台有所不同,因不具备固守防御功能,因而都属实心台。砖包夯土式构造,有圆形、方形两种,高约十米至三十米不等,多建在山岗醒目处,无门,凭软梯上下。每台配军士三至五人,其中燧长一人,配有弓箭、刀枪、梆铃、软梯等军械,还备有火药、柴堆、鸡犬狼粪等引火报警器具及生活用品,台旁均筑有房舍,供守备居住。</p><p class="ql-block"> 明代对墩台报警有明确规定:施放烟火的同时要放炮。敌几十人,放一烽一炮;敌几百人,放二烽二炮;敌几千或过万,可放五烽五炮。</p><p class="ql-block"> 可见,凉沟桥上这两座烽火台都属于腹内墩台。</p> <p class="ql-block"> 烽火台的对面,就是现在小有名气的凉沟桥水库了。</p> <p class="ql-block"> 另一座烽火台在哪呢,带着疑问返回村中。一位大爷手指凉沟桥北边对面半山腰西侧说道:“那不是吗”!原来,在山腰凹陷处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墩台,高度只有另一座烽火台的三分之一。听大爷说,这座烽火台的上半部分早些年被村里的人拆掉挪作他用了,很是可惜!</p><p class="ql-block"> 本想绕过去看看,但因时间关系只好作罢,改日再见吧。</p> <p class="ql-block"> 下一站就是此次行程的重点目标长城了,继续向西走,凉沟桥下现在公路是一条垫高了很多的深沟。轰隆的大车一辆接一辆,在这寂静的大山里显得突兀而又闹腾。听村里的老人说,眼下这条公路在过去是一道深涧,水流湍急、水雾蒸腾。目之所及,深涧峡谷两侧的山壁上有许多水流冲刷出来的涡洞,许多已干涸,但还有一些泉水正流。这证明了古时凉沟桥村水量丰沛,也说明了长城边上古道为什么会从凉沟桥上穿行而不走深涧的原因了。</p><p class="ql-block"> 保存较好的凉沟桥段长城在凉沟桥村的西南方,当地人称作砸脚山的山上,想要爬上去看长城,要从西边相邻的山西平定杨树庄村上山,那里的山坡相对较缓,较易爬上长城。去杨树庄的路有二条,一是走古道,即顺着隧道南侧的河道,走一个U形弯,就到了砸脚山下了。二是开车走隧道,也就几十米的距离,很快就到。</p><p class="ql-block"> 驱车前进,当然是走隧道了。</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86年井陉和山西平定共同在此山下人工开凿打通的隧道入口,虽不宽,错车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 隧道中间有“山西省界”字碑以示纪念。从隧道工程可以看出当年两地百姓的“愚公移山”精神,靠人工凿通这条隧道是多么艰难。</p> <p class="ql-block"> 隧道出口,就进入平定杨树庄村了。</p> <p class="ql-block"> 杨树庄村,平定最北的小山村之一,临界河北省,清道光年间立村,距今180多年。距村西北不远的金棍村也属此村,隶属于岔口乡管辖。杨树庄村四面环山,悬崖峭壁,沟壑纵横,地质结构复杂,山体多由较薄的泥质白云岩和较厚的石灰岩叠置构成,村里有滹沱河支流黄杨河向西向东蜿蜒曲折穿村而过,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不远处村东南侧砸脚山上的长城抬头可望到,可见古时此地防御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游历杨树庄村你会发现,该村和凉沟桥村一样,虽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建村历史并不长远,人口并不多,距今都是一百多年。或许历史上这里都与士兵留守定居下来,慢慢聚集成村有关吧。</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两山间的河道就是晋冀古道,拐过去就是凉沟桥村了。</p> <p class="ql-block"> 顺村南废弃的采石厂向上爬,延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就登上了砸脚山上的长城。</p><p class="ql-block"> 这段长城依山势起伏大致呈弧形由南向西北弯曲而行。是一段遗存的石砌长城,除有几处塌陷外,保存较为完好。据考证这里的长城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在中山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是土木堡之变后的防御工程,主要防御蒙古等游牧民族来犯。其重要性降低了,当时国力也减弱了。设计的高度就是骑着马不能跳过去,主要功能是封堵山口。长城全长325.97米,清光绪十四年(1888)进行过整修。这段长城由大前村、井陉小切村人境,经凉沟桥、杨树庄村入松树岭、白石头庄南下。此处长城高约2米,底宽约2米,呈梯形状,依山就势,陡峭险绝,就近观看,可以看出当年建造时,这段城墙全部就材取材用山石垒砌,内填土石,而不是用城砖包砌。石头之间互相压,从力学角度上讲,叫错缝儿平铺,十分坚固。南北两端各建有一座平面呈“凸”字形的御敌战台,虽经数百年的洗礼仍能不失当年的气势。登台瞭望,山下杨树庄古道与凉沟桥村尽收眼底,凉沟桥的烽火台、神堂口清晰可见,敌楼、烽火台、神堂口遥相呼应,与长城形成上下互通之势。</p><p class="ql-block"> 据相关专家介绍,井陉县明长城现存烽火台9处,关隘12处。这些,都已是井陉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长城,同著名的八达岭长城相比,显得格外朴实,有些破败。但确实是真实的历史见证,也是井陉长城中保存较好的一段长城。</p><p class="ql-block"> 上去长城才发现,这里的风很大。呼呼的风声,站在长城上,只怕被吹下山去。</p> <p class="ql-block"> 长城的北侧尽头,是敌台,四周已塌陷了很多。站在凸出来这块小小的地上观察,视野非常宽阔,杨树庄村、凉沟桥村、古道、烽火台、神堂口一目了然,真是观察敌情,了解动态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因为岁月侵蚀,不认真找,已看不出明显的敌楼、垛口等遗痕,一眼望去,更像是一堵长长的、加宽加厚的普通石头墙。</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里满眼望去,长城与周边的山体已溶为一体。翠绿的群山层林尽染,随便一张照片,都是精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顺着长城往山上走,山势坡度逐渐加大。长城止于山崖断绝处。</p> <p class="ql-block"> 在快走到长城最南端处,一块由井陉县政府树立的石碑矗立在长城之上。上刻“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长城”。</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偶遇一位采药人。据他介绍,这儿的山路,既可以走到凉沟桥村,只是不太好走,也可以走到达柯村而登上松树岭。这让我想起民国《井陉县志料》中的记载:“驴桥口(在松树岭村),北至神堂口二十五里。口北,山后僻路,可通神堂口”。</p>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上的井陉许多长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如八达岭长城那般雄伟,所谓的隘口(关口)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如固关般那么高大,甚至所谓的晋冀古道也显得十分渺小,并不起眼。但确是万里长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历史上曾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只是在今天来说,有些凋零破落、惨不忍睹罢了。这些,也许就是我游历并记录它的原因吧!井陉其他处的长城我还要继续走,记录、纪念曾经的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