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到“四股公”,不得不重提一段辛酸的历史。清朝末期,政府腐败无能,民生凋敝,广大劳动人民抗租,或小村联合反抗大村,弱族反抗强族的欺压,从而形成红白械斗事件。械斗的场面是悲惨恐怖的,“杀人如胡麻,白日变阴曦”“陈尸当通衢,断首挂高树”。械斗造成双方生命财产损失惨重,家破人亡。</p><p class="ql-block"> 陈岱大村曾遭遇小村联合对抗,旷日持久,械斗不停,官方无力制止,大家惶恐不安。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陈岱战九乡”。据说械斗初期,陈岱大村由于组织不严密,民心涣散,屡遭惨败如困兽犹斗。为了团结族人、重振旗鼓,于是有人从漳浦示埔请来“四股公”。每一次冲突中,“四股公”总是跟随队伍冲锋在前。有了“四股公”的保佑,陈岱族人拧成一股绳,终于打败“九乡”联盟,旷日持久的争斗才得以平息,从此陈岱便有了“四股公”信仰。</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庚续,老一辈人的口口相传,关于“四股公”的由来也就众说纷纭。有说“四股公”是被分尸四股的“小孩神”,有说“四股公”是四位神明的组合体……为了让大家厘清事实,明白“四股公”信仰的意义,记住血淋淋的历史教训,笔者整理了本篇文章。</p><p class="ql-block"> 漳浦“四股信仰”地方文化至今已有二百年有余。两百多年前,为赢得抗争的胜利,漳浦地方区域按“仁、义、礼、智”分四股片区异姓结盟,共同抵御外侵。这就是漳浦“红白旗”四股械斗历史事件。械斗事件历时长、错综复杂、后果严重、影响深远。械斗平息后,双方都会反省这段历史。械斗是无奈的选择,安抚民心,纪念亡灵,是幸存者首要之事。于是,漳浦四股境域村民建“四股祠”定期举办祭祀活动,他们称这些在械斗中死亡的先祖为“四股公”。示埔“四股公”是一个群体的总称。这与平和县山格镇祭祀抗倭牺牲的集体,“大众爷”信仰如出一辙。</p><p class="ql-block"> 示埔四股祠堂号“亲逊堂”,世称“下四股”,座落于漳浦县深土镇示埔自然村。陈岱举办的“四股公祭祀活动”要先到示埔祖庙“割香”。</p><p class="ql-block"> “亲逊堂”香案上方悬挂着六公子(蔡新第六子)、张勇、蔡彦伯、陈福生四位在械斗事件中有突出贡献的英灵。</p><p class="ql-block"> 在“陈岱战九乡”事件中,从示埔请来的这尊神明在漳浦当地被称为“小公”。相传“小公”蔡乙木同母亲回娘家做客过夜。夜初时,小公听见林姓族人商议何时围攻四股何地,随即急跑回家通风报信,才免得一场大灾难。时年十三岁的小公因此被娘家人五马分尸,成了家族械斗的显赫冤魂,而被供奉祭拜。小公蔡乙木在抵御外来入侵所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值得纪念。陈岱“四股公”是独立的个体,他在这场争斗中扮演团结族人、稳定民心的“精神领䄂”。陈岱“四股公”信仰源于漳浦四股区域,却演绎了陈岱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今日重提旧事,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铭记历史教训,械斗没有赢家,让悲剧不再重演。</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