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苦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之前那个天天喊妈的小孩,现在突然不愿意跟父母玩了;之前很少照镜子的他(她),现在成天想着怎么更帅更美;总喜欢玩手机、给同学发信息,对父母的话爱理不理;热衷于玩音乐、化妆、游戏等“不务正业”的事,对学习不上心;脾气开始变大,经常一言不合就吵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您的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了这些变化,先不要慌~,因为不只是您的孩子会这样,而是几乎每个青少年都会发生这些变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面对变化,我们要意识到,这不是孩子变坏了、或者有什么问题,这是青少年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孩子的大脑在升级,他们在为成年做准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跟童年期有什么不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快速发展时期,被称为“新0至3岁”,因为青少年的探索和学习速度与婴幼儿一样惊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此可以说,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潜能的巅峰。不管是学习新技能,还是应对社会环境和情绪调节能力,青少年都拥有从环境中学习的非凡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次,青少年的大脑正在经历重要的、动态的神经升级。这个时期大脑对外界环境极其敏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环境对青少年大脑的影响要比对成人或者幼儿的影响更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青少年大脑很强的可塑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安全适合的环境中,青少年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如果环境存在伤害性和持续的压力,青少年也非常脆弱,更容易出现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研究发现,大约有75%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焦虑、进食障碍和精神分裂等,都出现在青春期,这很可能与发生在青少年大脑中的强烈变化有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青少年营造适合成长的环境,可以降低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这个时候,家庭和学校为青少年提供的环境就尤为重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青少年的大脑优先关注五件事:同伴、自我认同、独立自主、情感驱动型学习和新体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他们更在意朋友、更关注外表、更不想听话、更容易冲动、更喜欢冒险,对此,我们能理解一些了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青春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变化,父母可以怎么做呢?如何为青少年提供适合发展的环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做好被抛弃的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是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要先做心理上的调整。曾经那个特别依赖你的小宝宝从此不见了,很多家长会因此而感到失落和恐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孩子怎么不亲近我了?我的孩子怎么变强大了,不需要我了?我的孩子怎么要离开我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的父母难以接受这样的变化,就会继续用过往的方式控制管教孩子,在孩子想要独立的时候情绪崩溃,或者包办代替,不让孩子拥有能力,不让孩子长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的确,对于父母来说,被疏离、被抛弃的感觉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不容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这是我们父母的功课,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终归要长大,他们终归要远离,孩子到了青春期,会有一个躁动的时期,他们在向成年做准备,我们要逐渐接受这样的事实,学会接受挑战,学会放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坐到副驾驶的位置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在青春期之前,你可能还坐在主驾驶的位置上,掌控着方向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孩子到了青春期,我们要从主驾驶下来,换到副驾驶上面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不要再想着去操控他们的方向盘,而是要像一个驾驶教练一样,跟青少年并肩而坐,去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保持冷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时车偶尔也会熄火,有时需要提前告诉他们前方的路况,但是只有在真正紧急的情况下你才会接管方向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转换角色,我们要做的不是替他们“开车”,而是教会他们,即使以后你不在身边,他们也能够安全地驾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这并不容易,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然而,你是个耐心有能量的副驾驶,还是一个挑剔暴躁的副驾驶,这对孩子来说就太重要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别跟青少年硬着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想要更好地跟青少年相处和沟通,更重要的就是站在青少年的视角来看问题。成为青少年的家长后,在做决定之前要慢下来,多观察、思考和反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换个视角,你就能更理解青少年,也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比如,你的女儿经常花时间在化妆上面,你会怎么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你想:天天化妆有什么用,把心思都用在臭美上了,学习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你就很可能会批评念叨孩子,孩子很烦,不愿跟你聊,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偷偷化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如果这个时候,你能看见她的那份热爱,能为她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感到开心,就可以借此来鼓励她,增强孩子的信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做,你们的亲子关系会很好,孩子愿意跟你聊天,甚至从化妆聊到孩子的梦想,从而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动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儿子在家庭聚会时一脸的不高兴、情绪不积极,你会怎么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你想:孩子也太没有礼貌了,我得好好教育教育他,让他学会尊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么结果是什么,你们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冲突,严重的时候孩子破门而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对孩子的情绪状态保持好奇,想要了解他为什么而不高兴。那么,你就可以先接受他的不积极,等到冷静下来之后,找个温和的方式跟他谈论一下这件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可见,转换角度,结果截然不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青少年更需要这样的理解、尊重和看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能够对青少年多一些理解,能把青少年的行为看作是大脑发育过程的一个阶段,我们便能够更好地跟青少年沟通,为他们营造有利于大脑发展的环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策 划: 滕 庆 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审 核: 赵 鹏 宇 宋 兰 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 辑: 李 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