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人在写山博《晋国兴衰六百年》美篇中,首次尝试把精彩的展品和波澜壮阔的晋国历史联系起来,反响不错,收到很多鼓励。这次山博举办《文明叙语》大展,我还按此思路,再接再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 4月18日,由山西博物院主办的“文明‘叙’语——古叙利亚文明特展”在主馆一层临展厅盛大开展,此次展览集合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代尔祖尔博物馆、贾颇勒博物馆、拉塔基亚博物馆、霍姆斯博物馆、塔尔图斯博物馆、德拉博物馆、斯维达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的195件(套)展品,讲述叙利亚从石器时代开始,历经青铜、铁器、希腊、罗马和伊斯兰时代,长达50万年的文化图景,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叙利亚历史图卷。同时,完美呈现与中华文明迥异的古代文明面貌。</p><p class="ql-block"> 两河流域苏美尔⽂明有着6000多年的历史⽂字记载,所以这⾥才是⼈类⽂明的摇篮,也是⼈类最早的⽂明发源地。苏美尔⽂明⽐埃及⽂明早1500年,⽐古巴⽐伦早2000年,⽐古印度⽂明早2500年,⽐古中国⽂明早3000年。苏美尔文明是城市(城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捷姆迭特·那色等。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p> <p class="ql-block"> 在今人概念中,叙利亚指中东地区的一个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其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北靠土耳其,东南邻伊拉克,南连约旦,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接壤,西与塞浦路斯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 古代叙利亚主要是一个区域概念,而古叙利亚文明涵盖的地域范围更为广阔,界限较为模糊,域内以“肥沃的新月带”为中心,环之以安纳托利亚和亚美尼亚高原南坡,地中海东岸广阔土地和阿拉伯草原北部的大片疆域,囊括了今日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等国家,向西进入欧洲,向南可达古埃及,向东可穿过伊朗高原到达中亚。这里是欧亚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终将欧洲文明与西亚、中亚、南亚乃至中华文明连接起来,成为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之所,被誉为“文明交往十字路口”。是古代东西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通道。多种族群、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古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汇聚的195件(组)叙利亚精品文物,共分四个单元。</p><p class="ql-block"> 第一单元“曙光:石器时代”,该单元从“远古印迹”和“文明萌芽”两方面为我们全方位呈现石器时代叙利亚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址和遗物;</p><p class="ql-block"> 第二单元“变革:青铜时代”,距今5100年左右,随着城邦国家的崛起,冶金术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生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日益丰富;</p><p class="ql-block"> 第三单元“碰撞:铁器时代”,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交流、融合;</p><p class="ql-block"> 第四单元“融合:希腊、罗马和伊斯兰时代”,自公元前333年始,古叙利亚相继被马其顿、罗马征服,进入希腊化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宗教、建筑、艺术、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多元融合,彰显了古叙利亚与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影响。公元7世纪,古叙利亚被阿拉伯征服,持续千年的希腊罗马时代结束,迈入伊斯兰文明。</p> <p class="ql-block"><b>第一单元:曙光-石器时代</b></p> <p class="ql-block"> 距今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该地区已有古人类活动的痕迹;距今1万年之后的新石器时期,一系列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促进了聚落文明。</p> 手斧<br>Stone Axe<div>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50万-30万年<br>出土于哈马省北部泽塔镇拉塔米涅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这件手斧是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文化的典型器物,由两面打制而成,一端较尖较薄,另一端略宽略厚,呈泪滴状。由于左右两边和正反两面基本对称,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标准化加工的重型工具,反映了古人类发展历程中石器加工技术的进步与成熟。<br><br></div> <p class="ql-block">遂石细石叶工具(左)</p><p class="ql-block">Flint Tool</p><p class="ql-block">纳图夫时期距今13000年-1100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于卡拉蒙地区的巴兹·加巴丹洞穴</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镞(右)</p><p class="ql-block">Flint Arrow Head</p><p class="ql-block">前陶新石器文化A期距今11200年-1080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于呵勒颜省贾夫·艾哈迈尔遗址</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大马土革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类器物因最早发现于埃及的赫勒万遗址,所以又被称为“赫勒万箭头”。</p> 燧石刀<div>Flint Knif<br></div><div>前陶新石器文化日期距今10800年-9500年<br></div><div>出土于大马士革郊区省的阿斯瓦德遗址<br></div><div>现藏于大马土革国家博物馆<br></div> 刻纹石器<br>Stone TooI with Incised Surface<br>前陶新石器文化距今11200年-10800年<br>出土于阿勒领省西北地区的夸乐梅尔<br>现藏于呵勒领博物馆<br> 表面有磨痕,具体用途不详。推测为磨砺工具,通过这类器物使其他切割工具更锋利,更容易切割木头、毛皮等坚硬物体。 刻符石牌<br>Stone plate with Incised Surface<br>前陶新石器文化距今11200年-10800年<br>出土于呵勒领省幼发拉底河沿岸的贾夫·艾哈迈尔<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石牌表面刻有各种装饰图案,如直线纹、波浪纹、同心纹等。 黑色刻制石板<br>Stone Plate with Incised Surface<br>前陶新石器文化A期距今11200年-10800年<br>出土于呵勋领省幼发拉底河沿岸的贾夫·艾哈迈尔遗址<br> 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器物两面均刻有图案。一面刻有蛇、蝎子以及圆形、直线等几何图形,另一面的纹饰可能象征着人或牲畜。 <p class="ql-block">泥塑小雕象</p><p class="ql-block">Clay Figurine</p><p class="ql-block">前陶新石器文化日期距今10800年-9500年</p><p class="ql-block">出士于大马士革郊区省的呵斯瓦德遗址</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泥塑头部直立且向前突出,乳房硕大,腿部残。可能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有关。</p> 钻孔绿石<br>Green Stone with a Hole<br>陶器时代距今9500年-7500年<br>出士于拉塔基亚海岸沙姆拉角的乌加里特遗让<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官<br> 这件绿色石头被切割成椭圆形,一端钻有小孔,可能是一件项链吊坠。 <p class="ql-block"> 在形成正式的文明之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早在公元前5800年便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史前文化。</p> <p class="ql-block">1.哈拉夫(Halaf)文化(约公元前5500~前4500年)</p><p class="ql-block">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在掌握人工灌溉技术之前并不适合耕作与居住,北部的亚述地区相对更加宜居。所以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巴比伦尼亚地区基本没有形成较大的农业定居点,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的史前文化基本都分布在亚述地区,这些分布在北部的史前文化就是哈拉夫(Halaf)文化</p> 陶罐Pottery Pot<br>哈拉夫文化距今7800年-730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杰济里赫东北部的卡什卡舒克丘<br>现藏于代尔祖尔博物馆 <br> 在叙利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发现了女性形象的泥塑,可能是早期女神崇拜的表现之一。女神崇拜是世界范围内一个古老而普遍的文化现象,反映出生育信仰在原始宗教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辽宁东山嘴遗址、内蒙古林西县等地均出土了女性特征鲜明的岩画、塑像。 泥塑<br>Clay Figurine<br>哈拉夫文化 距今7800-730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杰济里赫东北部的卡什卡舒克丘遗址<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这件泥塑出土于叙利亚代尔祖尔地区杰济里赫东北部的卡什卡舒克丘,比较突出地体现女性的丰腴和生育器官。哈拉夫文化的女性雕像通常或蹲或坐在圆凳上,双臂托着双乳,人物头部多为模糊形象。<br><br> <p class="ql-block">2.欧贝德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前3750年)</p><p class="ql-block"> 从公元前4500年开始,北方的哈拉夫文化开始逐渐被起源于南方的欧贝德(Obaid)文化所取代。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与人工灌溉技术的出现,欧贝德文化从大约公元前5000年开始诞生于巴比伦尼亚南部的苏美尔地区,这是诞生于两河三角洲地区的第一个史前文化,欧贝德文化可能是有北方的萨马拉文化演变而来的。欧贝德文化开始出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首批神庙,且神庙通常是聚居地中最主要和规模最大的建筑,这与后来的苏美尔城邦是类似的模式。一般认为欧贝德文化是后来的苏美尔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p> <p class="ql-block">陶碗</p><p class="ql-block">Pottery Bowl</p><p class="ql-block">欧贝德文化距今7900年-600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杰济里赫东北部的马什纳卡丘</p><p class="ql-block">现藏于代尔祖尔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陶碗表面上半部绘有黑色直线和波浪纹,线条简洁流畅,呈现出朴素的美。</p> <p class="ql-block">3.乌鲁克文化(约公元前3750年~前3150年)</p><p class="ql-block"> 从公元前3750年开始,欧贝德文化开始逐渐转变为乌鲁克(Uruk)文化。乌鲁克文化得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的苏美尔城邦乌鲁克,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早期的城邦。神庙的高度开始逐渐升高,向后来的塔庙发展,并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马赛克建筑。在这个时期,圆筒印章开始取代以前的平章。此外,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图画文字,到公元前三千纪中叶,这种文字基本已演变为正式的楔形文字。</p> 文字泥版<br>Clay Numeric Tablet<br>乌鲁克文化距今6000年-5100年<br>出土于阿勒颜省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哈布巴·卡比拉<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泥版上面的刻划符号被认为是早期文字,它的大小刚好可以被握在手中刻刻或使用。 陶球<br>Clay Bullae<br>乌鲁克文化 距今6000-5100年<br>阿勒颇省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哈布巴·卡比拉<div>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陶球初期主要用于仓储的账目记录,后来逐渐发展为书写文字的泥版。印章作为防盗、防篡改的手段被先后施加于陶球和泥版之上。这件陶球表面的纹饰即为人们管理和监督手段的体现。乌鲁克时期,由于城市兴起、人口增长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行政管理复杂度提高,人们发明了一系列新的工具以方便管理神庙的仓储、物资的生产和分配。</div> 刺猬形奠酒容器<br>Libation Vessel in the Shape of a Hedgehog<br>乌鲁克文化 距今6000-5100年<br>出土于阿勒颇省耶班尔•阿鲁达<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这件陶容器形似刺猬,背部有两个口联通内部,推测一个用来注入液体,另一个用来倾倒液体。叙利亚的动物形陶器可追溯至距今9千年左右,在距今6千年下半叶达到繁盛阶段.这类动物、鸟类或人类形状的象征性陶器并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是用于神庙的祭祀仪式。 <p class="ql-block">带流陶缸</p><p class="ql-block">Pottery Vat with Streamlines</p><p class="ql-block">乌鲁克文化距今6000年-510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于阿勒领省哈布巴·卡比拉</p><p class="ql-block">现藏于阿勒皮颜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陶缸体型硕大,口沿饰有弦纹,器身捏塑有一圈,颈部有一管状流,下面塑鸟形饰,鸟肢体伸展,双翼张开,作飞翔状。</p> <p class="ql-block">4.捷姆迭特·那色文化(约公元前3150年~前2900年)</p><p class="ql-block"> 捷姆迭特·那色(Jamdat Nasr)文化与乌鲁克文化除了在陶器上有些许差别之外,在其他方面基本都没有本质的区别。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基本是延续乌鲁克文化的发展方向,圆筒滚印更加流行,书写更加普遍,文字更加抽象。这个时期城邦内部的行政管理已相当组织化,且各城邦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已相当密切,乌鲁克、乌尔、埃利都、拉加什、乌玛、舒鲁帕克、尼普尔、基什和西帕尔等主要的苏美尔城邦在这个时期基本都已形成。可以说,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就是苏美尔地区从史前文化到文明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在捷姆迭特·那色文化之后,苏美尔正式开始进入文明时代。</p> <p class="ql-block"><b>第二单元:变革-青铜时代</b></p> <p class="ql-block"> 距今5000年左右,青铜时代来临。紧邻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的绝佳位置,让这里成为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十字路口。在频繁的商业活动中,马里、埃勃拉等古城和贸易中心崛起。考古学家在埃勃拉发现了重达20公斤的青金石原石、进口的亚麻织物、石油和木材等货物。除此之外,楔形文字的流行、黄金制品的流通及制造工艺的精进,也让文化和经济的往来从地中海沿岸走向欧亚大陆。</p> 马里古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叙利亚的社会文化受到苏美尔人的显著影响,尤其是在马里,人们身着精美的服饰,梳着高贵的发型,使用一年十二个月的太阳历。马里的书吏们使 用苏美尔人的文字和书写风格撰写公文和契约,他们的艺术品和建筑也和苏美尔人难以区分。学者们将马里称为“苏美尔文化最西方的前哨”。马里城是西亚早期城市的典范,整座城市在修建之前经过了精密的规划,呈双层环形结构:外层用于抵御洪水,内层用于防范外敌入侵。马里第一王朝的定居者挖掘了长达 126 公里的运河,从而缩短了和两河流域北方的水上商道,这使马里成为西亚和地中海东岸贸易的重要枢纽。考古发掘的文物有雕刻的石像、壁画和青铜器,还有重要的宫殿和神庙。这些考古发掘的文物揭示了当时马里王国的富庶。 房屋模型<br>Pattern of Burned Clay Representing a House<br>青铜时代早期 距今4400-40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这个房屋模型有一圈圆形外墙,中心为一个方形房间,其周围分布着几个小房间,方形房间中有马蹄形壁炉和长凳。在西亚北部的早期遗存中发现了这类圆形房屋遗迹。但在马里古城遗址中并没有发现这类房屋实例,推测该模型可能用于宗教仪式,或者是该地早期房屋的立体模型。 珍珠贝母镶嵌画<br>Inlaid Panel<br>青铜时代早期 距今4600-440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哈里里的马里古城沙玛什神庙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镶嵌画是在刷有沥青的木板上用珍珠、母贝、青金石等镶嵌而成,内容题材多样。如虔诚的朝拜者、战争和庆祝胜利的场面等。这件镶嵌画发现于马里古城的太阳神神庙。画面由长方形、三角形和菱形的贝壳、红色石灰岩和片岩等拼接而成。 黑色马赛克背景下,凸显出五个正在祭祀膜拜的人物形象。<br> 镶嵌技术源自西亚地区,对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中的马赛克镶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泥塑小雕像<br>Clay Figurine<br>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400年-400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马里古城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牛首形襄嵌配件<br>Bull-head Inlay<br>青铜时代早期距今5100年-415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马里古城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牛首处压有一块三角形贝壳,牛的左眼仍残留贝壳印记,另一端有带穿孔的手柄。 <p class="ql-block">祭拜者雕象</p><p class="ql-block">Stone Statue of Worshiper</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600年-4400年</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p> 女性雕像<br>Female Statue<br>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600年-440口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马里古城遗址<br>现藏于阿勒领博物馆<br> 女性雕像头戴帽子,眼睛和眉毛用宝石镶嵌而成,双手放在胸前,长袍垂至脚踝,长袍底部有条纹装饰。虽然没有铭文,但可以判断她是伊什塔尔神庙的典型雕塑形象。 <p class="ql-block">祭拜者雕像</p><p class="ql-block">Stone Statue of Worshiper</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600年-4400年</p><p class="ql-block">出士于代尔祖尔地区哈里里的马里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官</p><p class="ql-block"> 雕像由雪花石膏制成,光头,大胡子,眼晴、眉毛、双乳镶嵌其他颜色材料,上身赤裸、身着典型苏美尔人服饰并做祈祷姿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p> 彩陶罐<br>Coloured Pottery Jar<br>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400年-40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p class="ql-block">蛇纹陶罐</p><p class="ql-block">Pottery Jar</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早期距今5100年-490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于哈塞克省杰济里赫东北部的布拉克丘遗址</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呵勒玻颇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罐敞口,口部和腹部逐渐收窄,底微尖。器表饰有太阳和麦穗图案,且有三条蛇纹延伸至罐口。</p> 蛇纹绿泥石罐<br>Stone Jar with Carved Relidf<br>青铜时代早期 距今4600-440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马里古城伊什塔尔神庙遗址<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这件绿泥石石罐发现于马里古城的伊什塔尔神庙。肩部至腹部由两个弯曲的蛇形图案组成,蛇的身体用圆点作为装饰。绿泥石容器具有独特的外形和几何图案,在马里地区曾被广泛应用。事实上,叙利亚并不生产绿泥石,这种石材可能来自伊朗南部。公元前3千纪中后期,绿泥石容器的生产和传播为中亚与西亚地区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证据。 彩陶杯<br>Coloured Clay Cup<br>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400-40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杯身表面绘有装饰性几何线条,且有“之”字形凹槽和黑色菱形作装饰。推测其可能是哈马古城所特有的黏土制品。 眼线膏容器<br>Clay Eyeliner with a Bird Decoration<br>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400年-40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泥塑玩偶<br>Clay Figurine<br>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400年-40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泥塑篷车模型<br>Clay Wagon Patter<br>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600年-44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可能是用于宗教仪式或房屋中的模型陈设。 祭拜者雕象<br>Stone Statue of Worshiper<br>青铜时代早期距今460口年-4400年<br>出士于代尔祖尔地区哈里里的马里古城遗址<br>现藏于呵勒颜博物馆<br> 雕像由雪花石膏制成,光头,大胡子,五官刻画清晰,上身赤裸,身着典型苏美尔人服饰并做祈祷姿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西亚幼发拉底河沿岸地区的众多庙宇都有很多这类祈祷姿势的人形小雕像,被陈设于庙宇内墙边的椅子上,代表着行政官、登记员、办事员、商人等社会富裕阶层。 人偶雕件<br>Eye-idol<br>青铜时代早期 距今5100-4900年<br>出土于哈塞克省杰济里赫东北部的布拉克丘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这件人偶雕件发现于布拉克丘遗址。这里曾出土了数千件雪花石膏制成的人偶雕件,大多以个体、团体或大小成对的形式出现。在形状和大小上有很大差异,有单眼、双眼、四眼等各种样式。推测可能是护身符、祈愿物,或者是布拉克丘所崇拜的神的象征。人们把发现这类小雕像的遗址称为“眼庙”。 <div> 当时居住在地中海东岸中部一带的一支迦南人,即腓尼基人,他们发展航海贸易,促进了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创造了有22个辅音字母的腓尼基文字,对世界文化作出了伟大贡献。这一时期也是古叙利亚文明最具创造力的发展阶段,其对人类文明的三大创造性贡献———一神教信仰体系、字母文字的传播、对西地中海地区的探索———均是在这一阶段产生与发展的。</div> <p class="ql-block">青金石贸易(Lapis Lazuli Trade):</p><p class="ql-block"> 早在丝绸之路开辟以前,亚洲大陆就己出现国际贸易路线网,其中以青金石贸易最著名,也你“青金之路”。青金石作为最珍贵的宝石之一,深受古代西亚上层社会的喜爱。源自阿富汗的青金石,经伊朗高原等地,运到叔利亚切片、加工后,再经叙利亚中转到埃及等地中海沿岸等地区。</p><p class="ql-block"> 青金石贸易大大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商业发展。如埃勃拉城,是埃及与苏美尔两个地区之间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该城位于叙利亚呵勒颇以南55公里处的马尔迪赫。考古学家在这里不仅发现了埃勃拉王室档案馆和数干块楔形文字泥版,还有产</p><p class="ql-block">自阿富汗的青金石原石,以及进口的亚麻织物、松木、石油等各种货物,这些是研究古叙利亚贸易往来的重要物证。</p><p class="ql-block"> 亚述人将丝绸之路称为“塞米勒米斯之路”,它穿越了上千个城市、漫长而分叉的小径,以及无尽的陆地、海洋和河流。它从遥远的中国开始,经过印度、波斯和两河流域,穿越叙利亚,经过坐落于幼发拉底河边的主要城市直到拉卡,再到鲁萨费和帕尔米拉,然后转向阿勒颇、大马士革、波斯拉、佩特拉和沿海城市,最终通往欧洲和马格里布地区。大马士革是东西方的交汇处,从那里旅行者们开始了前往丝绸之路尽头——罗马帝国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像所有古老的贸易路线一样,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不同民族的道路。除了运送货物,丝绸之路还传播了故事、史诗、神话、艺术、文学、科学、信仰、宗教和社会制度。它架起了相互交流和相互适应的桥梁,拓宽了视野,丰富了思想及其语言载体,而这一点已被许多研究所证明。丝绸之路的影响在许多民族的习俗、信仰、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创作中都有体现。</p> 楔形文字泥板<br>Cuneiform Tablet<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的哈里里马里古城王室档案馆<br>现藏于代尔祖尔博物馆 楔形文字泥版<br>Cuneiform Tablet<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的哈里里马里古城王室档案馆<br>现藏于代尔祖尔博物馆 楔形文字泥版<br>Ceremonial Axe<br>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2400年<br>出土于杰济里赫东北部的哈萨克的贝达尔遗址<br>现藏于代尔祖尔博物馆<br> 发现于杰济里赫东北部的贝达尔丘(Tell Beidar)),泥版上刻满了楔形文字,其中提到了农业分配中奶牛和禽鸟的数量。 滚印<br>Cylinder Seal<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后排左:表面刻有太阳、月亮等图案;<br>后排中:滚印表面刻有网格纹;<br>前排右:出土于埃勃拉遗址,石灰石制成,顶部带孔可作吊坠,体现出古代叙利哑印章切割方式的多样性。 戳印<div>Stamp Seal<br>青铜时代中期 距今4000-3600年<br>代尔祖尔省杰济里赫东北部的提卡遗址<br>现藏于代尔祖尔博物馆<br> 印章底部较厚,印面呈圆形,刻有装饰性圆圈,中心刻有动物图案(可能是狮子)。印章背部是半圆柱形穿孔手柄。推测这类印章可能从商业城市进口而来,用于记录、传递信息及封印物品。</div> 壁画<br>Wall Painting<br>青铜时代中期 距今4000-360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马里古城遗址<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壁画中的男人头戴黑色兜帽,帽子用两条带子固定,正牵着一头准备献祭的公牛,牛角尖端用金属装饰,前额处有一新月形图案。这幅壁画残片发现于马里古城的一座宫殿的庭院,庭院周围的墙壁均装饰有壁画。壁画用白色、黑色、黄色、红色和棕色颜料涂在墙壁上,以黑色粗线勾勒。完整的画面应该描绘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其中男性承担护送献祭牺牲的角色,另有一人指引整个队伍。 女性泥塑<br>Female Clay Figurine<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36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女神雕像</p><p class="ql-block">Figurine of the Goddesses</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360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于拉塔基亚省沿海贾颇勒市的图尼</p><p class="ql-block">现藏于贾颜勒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发现于贾颇勒市的图尼丘遗址,专家推测这件小雕像可能是伊什塔尔女神。伊什塔尔是阿卡德人的丰收与战争女神,也是苏美尔人的伊南娜女神。巴比伦帝国同样虔诚地信奉着伊什塔尔,为她建造了许多雄伟的神庙与祭坛,她的形象出现在无数塑像和其他艺术作品中,同时她的形象也影响着希腊神话中的阿芙洛狄试和圣母玛利亚。</p> 水晶玛瑙金项链<br>Necklace<br>青铜时代中期 距今4000-3600年<br>出土于伊德利卜省西北部马尔迪赫的埃勃拉遗址<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项链由一条细链和两棵橡果状的水晶、玛瑙吊坠制成,吊坠金帽上装饰有细小金珠。古代西亚人经常使用水晶、玛瑙、青金石等制作饰品。由于材料的稀缺性,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珠宝饰品不仅反映出西亚人们对美的热爱,还折射出创造美的能力和天赋。这种链条制作技艺和黄金造粒技术后来也传播到东方。 穿孔青铜斧①<br>Bronze Fenestrated Axe<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3900年-375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阿姆利特的马拉索斯墓葬<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这类穿孔青铜斧是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各地迦南金属作坊的典型代表。金属在古代是稀有物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先为王族和宫廷拥有,随着治炼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才广泛应用于生产活动。制造武器是金属最早、最常见的用途。早期社会中,工具和武器通常难以严格区分,平时用作工具,战时可用作武器。<br><br>青铜匕首②<br>Bronze Dagger<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出士于哈塞克省杰济里减东比部的怡加尔·巴扎尔遗止<br>现藏于代尔祖尔博物馆<br><br>青铜斧③<br>Bronze Axe<br>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年-3200年<br>出士于拉塔基亚省乌加里特遗止<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斧外形精致,上面饰有华丽的金色纹样,可能是皇室的礼仪用斧。<div><br></div><div>石质权杖头<br>Head of ceremonial mace<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出土于拉卡省杰济里赫的楚拉丘遗止<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div> 仪式用斧<br>Ceremonial Axe<br>青铜时代晚期 距今3500-340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乌伽里特古城宫殿建筑群西北角<div>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斧刃部残,銎首,上饰两头狮子和一头野猪,野猪前肢从斧一侧露出。斧刃部夹在两狮头部之间,狮子张开嘴,做出吼叫状。斧表面镶嵌黄金玫瑰花环图案。镶嵌技术可能是模仿自古埃及中王国时期(距今4040—3786年),从动物嘴中吐出斧刃的造型最早出现于距今4000年前的中亚地区。</div> <p class="ql-block">陶罐</p><p class="ql-block">Pottery Jar</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杰济里赫东北部马里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现藏于代尔祖尔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陶罐口沿处有圆形缺口,颈部呈圆柱形。陶罐一面有一女性浮雕,双手向上举起反握住陶罐口沿。</p> 单耳彩陶壶<br>Coloured Pottery Pot<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沿海贾颇勒市的苏卡斯丘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单耳陶壶<br>Pottery Pot with a Lug<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36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单耳细颈彩陶壶<br>Coloured Pottery Pot<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出士于大马士革区的库鲁姆丘遗止<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岛形陶罐<br>Pottery」ar in Shape of日ird<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750年-3600年<br>出士于哈塞克省杰济里赫东北部的弗雷<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刺猬形彩陶器<br>Coloured Pottery Vessel in Shape of Hedgehog<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3600年<br>出土于拉卡省杰济里赫东北部的楚拉丘遗址<br>现蔬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黏土罐<br>Clay Jar<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一3600年<br>出士于大马士革郊区的库鲁姆丘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环状彩陶壶<br>Coloured Pottery Pot in Shape of Cyclic Annular<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出土于大马士革郊区的库鲁姆丘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表面饰有线条和点状几何纹。这种器型在叙利亚陶制工艺中十分罕见,可能用于祭祀或净化仪式。 面团制作模具<br>Mold for Making Dough<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3600年<br>出士于代尔祖尔地区的马里古城遗<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烘焙模具<br>Baking Molds<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3600年<br>出土于代尔祖尔地区的马里古城遗止<br>现藏于阿勒颜博物馆 雪花石膏纺锤瓶<br>Alabaster Spindle Bottle<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3600年<br>出士于拉塔基亚省沿海贾颇勒市的厄里斯<br>现藏于贾颇勒博物馆 项链<br>Necklace<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项链由红玉髓、海贝、费昂斯(一种原始玻璃)、青金石等97颗各类珍贵材料的珠子组成。 青金石项链<br>Necklace Made of Lapis Lazuli<br>青铜时代中期距今4000年-36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官<br> 项链由29颗不同大小小、形状的青金石珠子组成。这时期,产自阿富汗的青金石作为装饰品原料经海路或伊朗高原,运到叙利亚,并在那里进行切片、清洗加工,随后运送到埃及、地中海沿岸和其他西亚地区。 彩陶壶<br>Coloured Pottery Pot<br>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年-3200年<br>出土于塔尔图斯省卡泽尔的西米拉<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泥塑人偶<br>Clay Figurine<br>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年一32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陶塑香炉<br>Clay Censer<br>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32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人面装饰板<br>Face Plaque<br>青铜时代晚期<br>距今3600-3200年<br>出士于霍姆斯省米什里夫的卡特纳<br>现藏于麈姆斯博物馆 婴儿脚印泥版<br>Baby Foot Print Made of Clay<br>青铜时代晚期 距今3600-3200年<br>出土于阿勒颇省梅斯肯纳的伊玛<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泥版上印有一儿童脚印,并刻有儿童买卖合同。儿童的父亲与神庙签定合同后,祭司会把儿童还给他们,但会保留这些脚印泥版作为儿童所有权的证明。 乌伽里特语泥版<br>Grilled Clay with Inscriptions in the Ugaritic Alphabet<br>青铜时代晚期 距今3600-320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乌伽里特遗址王宫档案馆<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泥版文字记载了人们祈求乌伽里特的主要神灵,如雨与雷之神和大地之神,以免受毒蛇和疾病的侵害。 <p class="ql-block">红陶长颈瓶</p><p class="ql-block">Red Pottery Battle</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年-320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于拉塔基亚省乌加里特遗址</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种细长颈瓶在古叙利亚地区很常见,通常呈灰色,应为储存器,主要出口到地中海的塞浦路斯。红色陶瓶可能用于盛放贵重液体或用于宗教仪式,器底的铭文记录了它的生产地。</p> <p class="ql-block">锥形彩陶杯(残)</p><p class="ql-block">Coloured Pottery vessel</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年-320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于拉塔基亚省乌加里特遗址</p><p class="ql-block">现藏于拉塔基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类陶器口沿外侧有一环形把手,锥形器底,无孔,展出的这件陶器以上两部分残缺,器表饰有迈锡尼文化特征的图案(可能是乌贼)。青铜时代晚期,迈锡尼文化因素和器物广泛见于地中海东岸地区。</p> 彩陶壶<br>Coloured Pottery Pot<br>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年-3200年<br>出士于拉塔基亚省乌加里特遗址<br>现藏于拉塔基亚博物馆<br> 器物表面饰以黑色、棕色线条,两组线条中间绘有水鸟图案。 彩陶壶<br>Coloured Pottery Pot<br>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320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海岸沙姆拉角的乌加里特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彩陶罐<br>Coloured Pottery Jar<br>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年-320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乌加里特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陶罐表面绘有精美纹饰,反映了青铜时代晚期叙利亚的制陶技术水平及沿海地区的贸易发展。 彩陶壶<br>Coloured Pottery Pot<br>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32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鸟形陶塑<br>Clay Figurine Depicting a Bird<br>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600年-320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乌加里特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肝脏占卜模型<br>Clay Liver Pattern Inscribed with Conform Signs<br>青铜时代晚期 距今3600-320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乌伽里特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肝脏占卜模型在古代叙利亚文明中广为流传。古代西亚人认为血是生命机能的输送者,藏血的器官——“肝脏”更加重要。他们通过观察肝脏左右两叶的变化预测命运。 <p class="ql-block"><b>第三单元:碰撞-铁器时代</b></p> <p class="ql-block"> 到了距今3000多年前,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依次在这一区域登场。风格写实的亚述壁画,描摹出战功赫赫的帝国扩张之势;曾诞生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巴比伦蛰伏其后,但终被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所灭。</p> <p class="ql-block"> 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塞姆人就已经进入了底格里斯河上游地区,在这个地区他们创造了古亚述文明,古亚述与两河流域南部的古巴比伦王国处于同一个时代,并相互敌对。他们是今日叙利亚人的祖先。</p> Ⅰ.古亚述时期 <p class="ql-block"> 统治叙利亚的第一个王朝,是起始于叙利亚北部的埃卜拉王朝,在公元前2500年到前2400年时期达到了巅峰,它的版图北至安纳托利亚半岛,南至大马士革,东至波斯湾地区。<br></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334年阿卡德人萨尔贡建立了阿卡德王朝, 结束了苏美尔城邦之间的常年征战,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帝国一度向东征服埃兰的一部,向西征服幼发拉底河中游的马里和叙利亚古国埃卜拉,打开了通往地中海的商路,并与南方的波斯湾国家进行了战争,发展了同古代的印度河河谷、阿曼和巴林的海上贸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800年古亚述国王沙玛什·阿达德一世,他使古亚述达到鼎盛,曾一度控制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并构建了一个相当庞大的贸易网络,使亚述的商业开始日渐发达。并在公元前1791年,占领马里,将马里并入亚述的版图。</p> Ⅱ.米坦尼时期(中亚述) <p class="ql-block"> 古亚述逐渐衰落,公元前1550年胡里人(亦称胡里安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建立的米坦尼王国。米特尼王朝则是以与古埃及建立关系为主要特点,通过贸易和政治联盟发展了自己的国家。但叙利亚成为埃及与赫梯等域外势力争夺的主战场。公元前1350年,赫梯与米坦尼展开大战,而米坦尼王国一落千丈。</p><p class="ql-block"> 胡里人采用两河流域的阿卡德楔形文字作为记录他们自己语言的文字。胡里人采用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古巴比伦的宗教神话体系,并把它们直接传播给赫梯人和希伯来人。此后希腊人部分继承了这份文明遗产。</p> Ⅲ.新亚述时期(亚述帝国) 公元前9世纪开始,亚述帝国开始向东部扩张,彻底实现了对巴比伦地区的掌控,公元前824年,亚述帝国占领整个叙利亚,把自己的领土一直扩展到地中海海边。在亚述王朝的统治下,古叙利亚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强化,他们通过征服其他国家扩大了领土,并且在建设城市、修建宫殿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br> <br> 亚述是一个军事帝国,为了渲染战争胜利,亚述人将美索不达米亚浮雕艺术发展到巅峰。 <div><br></div> Ⅳ.新巴比伦时期 公元前605年,巴比伦王储尼布甲尼撒大败亚述军队,强大的亚述帝国从此消亡,再也没有复活。新巴比伦帝国开始统治叙利亚地区,之后亚述人的文化完全融入了迦勒底人统治的新巴比伦帝国之中。在巴比伦王朝的统治下,古叙利亚的政治和经济都得到了发展。巴比伦王朝建立了许多城市和贸易路线,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与周边地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Ⅳ.波斯帝国时期(阿契美尼德王朝) 公元前539年,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进入巴比伦城,新巴比伦帝国灭亡。至公元前330年,叙利亚地区属于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疆域内,基本上平安无战事。<br><br> 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并将犹太人掳到巴比伦做奴隶,史称“巴比伦之囚”,从此犹太国不复存在。波斯居鲁士大帝的宽宏才似的犹太人重回耶路撒冷并重建圣殿。 壁画<br>Wall Painting<br>铁器时代 公元前1200-前539年<div>出土于阿勒颇省艾哈迈尔的巴尔西波的比特阿迪尼丘遗址<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壁画采用黑色、蓝色和红色颜料绘制在灰泥墙面上,展示了两名亚述官员的侧面像,这是少数被保存至今的亚述壁画之一,无论从艺术还是文化角度来看,它都具有重要的价值。</div> <p class="ql-block">青铜人像</p><p class="ql-block">Bronze Statue</p><p class="ql-block">铁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前900年</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腰系皮带的雨与雷之神—巴尔。推测应该是来自黎巴嫩海岸杰贝勒,反映了古代腓尼基文明。</p> 马形陶塑<br>Clay Figurine Depicting a Horse<br>铁器时代公元前900年-前359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斯芬克斯雕件<br>Carving of Two Sphinxes<br>铁器时代 公元前900-前800年<br>出土于阿勒颇省阿尔斯兰·塔什的哈达图<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雕件刻画的是两只羊首狮身斯芬克斯,二者面对面,中间是一株神圣的植物。斯芬克斯源于古埃及神话中长有翅膀的怪物。传说斯芬克斯有三种,分别为人面狮身、羊头狮身、鹰头狮身。 乳牛雕刻<br>Carving Depicting Cow Suckling<br>铁器时代公元前900年一前800年<br>出土于呵勒颇省阿尔斯兰·塔什的哈达图<br>现藏于呵勒领博物馆<br> 描绘了母牛哺乳小牛的场景,属于新亚述人的文化,展示了亚述艺术和雕刻水平的真实和细致。 窗户里的女人<br>Carving of a Woman in a Window<br>铁器时代 公元前900-前800年<br>出土于阿勒颇省阿尔斯兰·塔什的哈达图<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div> 器物中间为一位卷发女性头像,通过窗口向外张望。有学者认为窗口的女人代表恶魔基利卢,是伊什塔尔女神的随从之一;另有学者认为该雕刻与圣母祭祀仪式有关。</div> 人面雕塑<br>Face Sculpture<br>铁器时代 公元前700年<br>出土于阿勒颇省阿夫林地区的艾因达拉<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雕像仅残留头部,额头有圆花装饰,推测是伊什塔尔女神雕塑的一部分。伊什塔尔是是古代西亚诸多民族共同信奉的爱与战争女神。巴比伦帝国同样信奉伊什塔尔神,建造了许多雄伟的神庙与祭坛,她的形象出现在无数塑像和其他艺术作品中,同时也影响着希腊神话中的阿芙洛狄忒女神和基督教中圣母玛利亚的形象。 马车上的亚述国王浮雕<br>Sculpture with an Assyrian King and Horse Carriage<br>铁器时代公元前900年-前539年<br>出土于阿勒颇省艾哈迈尔的比特阿迪尼<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 人物浮雕<br>Sculpture withg a Standing Person<br>铁器时代公元前900年一前359年<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 格里芬浮雕<br>Sculpture with a Griffin<br>铁器时代公元前900年-前539年<br>出土于哈萨克省杏济里赫东北朝始拉夫的古扎纳丘遗址<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拉玛苏(Lamassu)是亚述、巴比伦神话中的人首半狮半牛怪,保卫着亚述人的神庙和宫殿。它们有翅膀,可以飞翔,而且力量很大。拉玛苏有着野兽健硕的身躯,但又有着人的头颅和面庞,以及亚述人的须发与冠帽,身后还扇动着巨大的双翼。</p> 人物残像<br>Statue of Headless<br>铁器时代公元前50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沿海地区的阿姆利特的马拉索斯<br>现藏于塔尔图斯博物馆<br> 雕像由石灰岩制成,头部、右臂多处残缺,腰间系有条纹装饰带,左臂残缺的手掌上举着一头狮子,狮子头部和前腿残,后腿断裂。这尊雕像可能代表着腓尼基神一梅尔卡思。 石制人头像<br>Pottery Head of a statue<br>铁器时代公元前500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沿海地区的阿姆利特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女神泥塑<br>Clay Figurine Goddesses<br>铁器时代公元前5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波斯骑士俑<br>Pottery Statue of Persian Horse Rider<br>铁器时代公元前500年<br>出土于拉塔县亚省沿海地区的呵姆利特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骑马男子蓄须、戴帽,马匹四肢略有缺失。 陶制骑士头象⑤⑥⑦<br>Pottery Head of a Knight<br>铁器时代公元前50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p class="ql-block"><b>第四单元:融合-希腊、罗马和伊斯兰时代</b></p> <p class="ql-block"> 铁器时代的争霸过后,叙利亚地区又被纳入整个欧亚大陆的文化版图中,经历希腊化、罗马和伊斯兰时代,文化大融合的繁荣图景,成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p> 一、希腊化时期: <p class="ql-block">Ⅰ.马其顿帝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东征击败阿契美尼德王朝,占据了整个西亚地区,由此开始了西亚地区的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从波斯人手中夺回巴比伦城,并试图恢复巴比伦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可惜的是,公元前323年,死于尼布甲尼撒的宫殿。</p><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他的三位将领瓜分了他南征北战打下的广阔疆域。其中,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西部由安提柯一世继承,建立安提柯王朝;从波斯到叙利亚东部则由塞琉古一世继承,建立塞琉古王朝,是当时希腊化国家中版图最大的王朝,历史上又称为叙利亚王朝。由此,叙利亚地区一分为二,成为东西两大帝国争锋的前沿地带,战火连连。</p> 陶瓶<br>Pottery Bottle<br>希腊化时期公元前2世纪<br>现藏于代尔祖尔博物馆 彩陶瓶<br>Coloured Pottery Bottle<br>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3年-前64年<br>出土于拉塔基亚地区<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br>彩陶瓶<br>Coloured Pottery Bottle<br>希酷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br>出土于拉塔县亚地区<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彩陶盘<br>Coloured Clay Plat<br>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一前3世纪<br>出土于拉塔基亚省贾柏莱市苏卡斯丘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古希腊银币<br>Silver Coins<br>希腊化时期公元前2世纪<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正面是安提奥可七世侧面像,背面是雅典娜女神,手握长矛并配有铭文。 古希腊银币<br>Silver Coins<br>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晚期<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正面是头戴狮皮头盔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头像,象征着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背面是手持权杖,托起神鹰的宙斯。 古希腊银币<br>Silver Coins<br>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br>出士于拉塔基亚省沿海地区的呵姆利特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正面是守护女神提卡,背面是雅典娜女神像并配有铭文。 <p class="ql-block">古希腊铜币</p><p class="ql-block">Copper Coin</p><p class="ql-block">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晚期</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正面是头发蓬松、蓄着胡须的托勒密一世侧脸像,背面是老鹰图案。为了弥补贵金属钱币的短缺,托勒密王朝也大量发行铜币,这在希腊化时期是独一无二的现象。铜币的发行不仅增加王室的收入,也能保证市场有足够的流通货币。</p> 青铜塑像<br>Bronze Statue<br>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2世纪 - 前1世纪<div>现藏于德拉博物馆<br> 铜像为一站立、赤裸且蓄须的男子形象,头戴饰物,左手握长袍,右手拿圆盘。应该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这是古典时期非常受欢迎的塑像题材之一。</div> 二、罗马时期: <p class="ql-block">Ⅱ.罗马与安息(帕提亚)时期</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如日中天,三个显赫人物庞培、恺撒、克拉苏同时登台,被称为“罗马三巨头”。他们驰骋地中海沿岸,所向披靡,公元前64年完全占据了叙利亚地区。克拉苏于公元前53年带兵入侵安息王朝,安息以不足2万的兵力大破罗马4万大军,这一战役成为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7个罗马军团基本全军覆灭,克拉苏战死,罗马军团的神圣徽章——圣鹰徽章也被安息人抢走。卡莱战役之后安息乘胜西扩,把叙利亚东部地区据为己有。至此,罗马向东方扩张的势头被安息遏制,叙利亚地区的一半被安息所掌控。 </p> 安条克这座历史名城一直是叙利亚地区乃至整个地中海东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罗马帝国时期,安条克成为罗马与安息来回争夺的焦点城市;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安条克又成为十字军与阿拉伯帝国来回争夺的焦点,西方十字军一度在该地建立了安条克公国(1098年—1268年),其领土包括现今叙利亚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从安条克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文物十分丰富,而古城建筑融希腊、罗马、安息艺术风格为一体。<br> 哈特拉位于现今伊拉克北部摩苏尔市西南50公里处,古代属于大叙利亚地区。公元前1世纪,安息人占据此地,哈特拉城内建造有多座太阳神庙宇,它们建在一块长方形的圣地上;由7座大门组成的围墙围绕着圣地,两边厢廊由巨大的石柱支撑,气势恢弘。整个建筑群是希腊化后期建筑与罗马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其装饰色彩又不乏东方的韵味。遗憾的是,2015年3月7日该古城遗址被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严重摧毁,堪称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 <br> 帕尔米拉曾经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于叙利亚沙漠中部绿洲的国家,拥有较高的文明,凭借其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独霸西亚,繁荣持续了300年之久。帕尔米拉地处几种文化的交汇处,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艺术和建筑既有古希腊、古罗马恢宏大气的风格,又有本地传统和波斯文化的神秘与华丽。2世纪60年代归罗马帝国统治。273年遭战争破坏而衰落。此次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中的几尊石灰石墓葬雕像均来自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人物雕像注重写实的浓郁罗马风格提醒着人们这一地区的主人是谁。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Ⅲ.拜占庭(东罗马)与萨珊波斯时期</p> <p class="ql-block"> 公元224年,萨珊王朝建立,罗马帝国趁其朝代更迭之际,完全占领叙利亚地区。萨珊国王沙普尔一世登基后又重新夺回了叙利亚重镇安条克。公元260年,沙普尔一世在埃德萨战役中大败罗马军团,并且俘虏了罗马皇帝瓦莱里安。这对罗马帝国来说是最耻辱的一场战斗,瓦莱里安终其一生在萨珊王朝做苦役,直到病死。而沙普尔一世则命工匠在法尔斯地区的纳格什·鲁斯坦姆山崖上雕刻了瓦莱里安跪在沙普尔一世战马前投降这一历史场景的著名浮雕。</p><p class="ql-block"> 萨珊波斯帝国的势力扩及小亚细亚东部,而瓦莱里安兵败被俘使得罗马帝国威望一落千丈,罗马各地军团纷纷拥兵自立,出现“三十僭主”。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受北方蛮族入侵,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北方蛮族反复入侵下,终于灭亡。</p> <p class="ql-block"> 萨珊波斯帝国霍斯陆二世于公元602年对拜占庭发动战争,终于把叙利亚地区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先后征服了整个小亚细亚、叙利亚、安条克、大马士革、耶路撒冷,最后于公元619年占领埃及。至此,萨珊波斯帝国的版图达至极盛。拜占庭与萨珊波斯双方交战数百次,叙利亚地区始终是战争的漩涡中心。战争严重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公元651年,萨珊波斯被阿拉伯大军所灭。</p> 石灰石雕象<br>Funerary Tomb Limestone<br>罗马时期公元2世纪<br>出土于霍姆斯省帕尔米拉古城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雕塑为一女子半身像,右手握住头巾末端,左手持一纺锤。 石灰石雕像<br>Funerary Tomb Limestone<br>罗马时期公元2世纪<br>出土于霍姆斯省帕尔米拉古城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雕塑为一男子半身像,光头,颈部佩戴项圈,右手抬起并握住衣褶,腕部佩戴手镯。 石灰石墓葬雕像<br>Funerary Tomb Limestone<br>罗马时期公元2世纪<br>出土于霍姆斯省帕尔米拉古城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雕塑为一女子半身像,右手握住头巾(手帕)末端,右侧有五行铭文。 人物浮雕<br>Plaque of a person<br>罗马时期公元2-3世纪<br>出土于霍姆斯省帕尔米拉古城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雕塑为一站立男子,他面部从容,身穿长袍,腰间系带。 太阳神赫利俄斯石雕<br>Plaque of the Helios God<br>罗马时期公元2-3世纪<br>出土于霍姆斯西部地区的赫尔贝特·埃尔丁<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女神阿塔尔加提斯石雕<br>Sculpture of Goddess Atargatis<br>罗马时期 公元2-4世纪<br>出土于阿勒颇省西北部的孟别<br>现藏于阿勒颇博物馆<br> 阿塔尔伽提斯是叙利亚北部希尔拉波利斯(今叙利亚曼比吉)为中心的地区崇拜的伟大女神,她身边常有狮子、月神、太阳神伴随。与希腊的阿尔忒弥斯一样被奉为军神,在这件浮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她身披铠甲。叙利亚神话中,她的伴侣是起源于安纳托利亚的哈达德神。 立狮石板浮雕<br>Plaque with a Standing Lion<br>罗马时期<br>公元前64年-公元395年<br>出土于霍姆斯省帕尔米拉古城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石板上雕刻着一只站立的狮子,尾巴向上竖起,面前放置一个柱础状祭坛且刻有铭文。 陶狗<br>Pottery Dog<br>罗马时期公元2-4世纪<br>出土于哈马省奥伦特河合的哈马的卡弗巴马<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p class="ql-block">乐师陶象</p><p class="ql-block">Pottery Bust of a Musician</p><p class="ql-block">罗马时期公元2-4世纪</p><p class="ql-block">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演奏者头戴红色兜帽,双手握着一件乐器。</p> 骑鸟人陶像<br>Pottery Statue<br>罗马时期公元2-4世纪<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头戴圆锥形帽子,手举在嘴边,骑在鸟背上,鸟卧于椭圆形底座上。鸟的羽毛用细线刻画得栩栩如生。 阿芙各火试铜像<br>Bronze Statue of Aphrodite<br>罗马时期公元2世纪<br>现藏于斯维达博物馆<br> 古典时期广为流行的阿芙洛狄忒铜像,她是爱与美的化身。 女神雕像<br>Goddess Statue<br>罗马时期公元1世纪<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由雪花石膏雕刻而成,可能是女神维纳斯。 <div>戳印<br>Stamp Seal<br>萨册时期224年-651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div> 陶土请束(票证)<br>Clay Invitation Card<br>罗马时期公元2世纪<br>出士于霍姆斯宣的尔米拉古城遗址<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梨形玻璃瓶(左上)<br>Pear-shaped Glass Bottle<br>罗马时期公元2-4世纪<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双耳陶杯(左中)<br>Pottery Cup<br>罗马时期公元前64年-公元395年<br>出土于哈马省的萨拉米亚<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铜壶(中下)<br>Copper Pot<br>罗马时期公元前64年-公元395年<br>出士于达拉省豪兰的塔法斯镇<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陶油灯<br>Ceramicoil Lamp<br>罗马时期公元1世纪<br>出士于拉塔基亚省阿尔法洛斯墓葬<br>现藏于拉塔基亚博物馆<br> 油灯表面浮雕有两头狮子,其中一头狮子正在吞食一个人。 青铜油灯<br>Bronzeoil Lamp<br>罗马时期公元1世纪<br>现藏于斯维达博物官 青铜油灯<br>Bronzeoil Lamp<br>罗马时期公元1世纪<br>现藏于斯维达博物馆 釉陶油灯<br>Ceramicoil Lamp<br>马穆鲁克王朝时期1250年-1517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深蓝色的山羊形釉陶油灯。山羊站立于长方形底座上,头部有弯曲的角,嘴部中央有一孔。 梨形玻璃瓶<br>Pear-shaped Glass Bottle<br>罗马时期公元2-4世纪<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三、伊斯兰时期: <p class="ql-block">Ⅰ.阿拉伯帝国时期 </p> <p class="ql-block"> 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欧麦尔一世灭波斯,击败拜占庭, 公元636年征服叙利亚,是叙利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叙利亚开始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变成了阿拉伯国家,说阿拉伯语直至今天。阿拉伯帝国经历了四大阿里发、倭马亚王朝、三个时期,在公元1258年被蒙古帝国所灭。大马士革作为倭马亚王朝的首都,也是大马士革最辉煌的时期。</p><p class="ql-block"> 原本住帐篷的阿拉伯人在征服萨珊波斯之后,被波斯建筑艺术所征服,在大马士革修建了很多波斯式建筑。随着波斯的伊斯兰化,这些建筑亦被称为伊斯兰建筑。大马士革清真寺是其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坐落于大马士革老城中央,建于公元705年倭马亚王朝时期。叙利亚早期的伊斯兰建筑主要集中在大马士革老城区,然而很多老建筑在战火中成了废墟,甚为遗憾。</p><p class="ql-block"> 阿拉伯古书曾经写道:”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马士革与之齐名”。<br></p> 蓝彩陶壶(左上)<br>Blue Ceramic Pot<br>阿尤布王朝时期1771年-125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陶壶底釉为蓝色,上有黑色玫瑰和叶纹交织,颈部写有古梵文。 釉陶壶<br>Ceramic Pot<br>阿尤布王朝时期1171年-125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釉陶碗<br>Ceramic Bowl<br>马穆鲁克王朝时期1250年-1517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碗中绘有动物和植物纹饰,并写有文字,可能是在伊朗制作的。 釉陶瓶<br>Ceramic Bottle<br>马穆鲁克王朝时期1250年-1517年<br>现藏于塔尔图斯博物馆<br> 瓷瓶表面饰有几何纹饰,梨身、平底,属于典型伊斯兰风格瓷器。 釉陶花瓶<br>Ceramic Vase<br>阿尤布王朝时期 1171-1250年<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 这是典型大马士革风格的陶瓷花瓶,表面采用红色、黑色和蓝色绘成孔雀图案和几何纹饰。花瓶的装饰技术证明它与伊朗的密切文化联系。 <p class="ql-block">Ⅱ.塞尔柱帝国和十字军东征时期</p> 塞尔柱帝国,公元1037年—1194年,是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亚、西亚建立的伊斯兰帝国,亦称塞尔柱王朝。于公元1071年占领叙利亚,后被花拉子模王朝吞并。 <p class="ql-block"> 公元1096年 - 1291年, 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 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他们认为是异教徒的国家 (地中海东岸) 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 前后共9次, 参加这场战争的土兵佩有十宇标志, 因此称为十字军。</p><p class="ql-block"> 叙利亚是十字军东征的重要见证, 也是十字军和伊斯兰反复争夺的焦点,在公元1098年,叙利亚的安条克被十字军占领, 并建立了安条克王国, 后来被伊斯兰阿尤布王朝的萨拉丁收复。<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Ⅲ.蒙古帝国和帖木儿帝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 公元1258年, 蒙哥的弟弟旭烈兀摧毁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 最后一任哈里发被马踏死,阿拉伯帝国灭亡。 </p><p class="ql-block"> 公元1260年, 旭烈兀攻占叙利亚,叙利亚被伊儿汗国统治。公元1400年, 帖木儿攻占叙利亚, 名城大马士革被毁。</p> <p class="ql-block">Ⅳ. 奥斯曼帝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 公元1516年, 叙利亚被纳入地跨欧、亚 非洲的奥斯曼帝国(穆斯林国家,后期号称西亚病夫)版图, 从此在四百年的时间內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東。</p> <div><br>方形釉砖<br>Square-shaped Ceramic Tile<br>奥斯曼时期公元18世纪<br>现藏于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br>釉砖在蓝色背景下绘有黑色花纹作装饰,这种方形瓷砖在奥斯曼时期非常流行。<br></div> <p class="ql-block"> 古叙利亚文明首创的字母文字和一神教信仰更是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正因这里是诸文明交流的“舞台”,在古叙利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众多民族在此地建立政权与统治,导致这一地区文明发展轨迹并未出现明确的叙利亚主体民族,更无确切的文明特征,而是犹如一张网上的节点,在汇入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将汇入此地形成的新文明成果传到其他地区。这种有别于其他古文明的“节点文明”传播方式,使得学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很难将这一独特文明用一种更为科学的理论框架进行阐释,故而并未将“古叙利亚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古文明形态进行研究。</p><p class="ql-block"> 叙利亚地区一直是阿拉伯与西方较量的前沿地带。在伊斯兰世界内部,叙利亚地区又一直是以阿拉伯为代表的逊尼派和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两大派的交锋地带,教派冲突此起彼伏。在现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特别是阿拉伯世界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中,叙利亚始终是前线地带,硝烟弥漫,战火至今未散……</p> 战争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