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荒原上鲜花盛开的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u>耶路撒冷独立战争纪念堂,</u></b>是依照所罗门第一圣殿复原图建立的,为纪念几次中东战争中狮子之城耶路撒冷军民的牺牲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由于伯利恒的行程出乎意料地缩短,我们把本计划第二天参观的以色列博物馆提到下午。留下了埃德蒙的电话号码后,我们告别了好司机好导游埃德蒙。</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u>以色列博物馆</u></b>在安息日开门。</p><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三千年》书中说,公园前7000年,耶路撒冷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一样,是一望无际火热的岩石地。唯一的建筑是一个高碉堡一样的石头房子。人们围绕着高碉堡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在以色列博物馆找到了那只石灰岩雕刻的羊,后面的说明是公元前7500年的制品。</p><p class="ql-block">我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看一眼死海古卷。</p><p class="ql-block">死海古卷是考古界在1947年到1956年间在朱迪亚沙漠的石灰岩山洞里发现的一系列古代羊皮纸手抄经文。</p><p class="ql-block">我在1991年就买了国内第一次出版的死海古卷中译本。翻阅后才知道,它并不是一本系统的圣经,而是以旧约为主,还包罗一些世俗文献的手抄文件。</p><p class="ql-block">后来听说进入新世纪后,市场上有不少死海古卷碎片的赝品,连美国某著名博物馆都上当受骗。</p><p class="ql-block">我从小就对充满神秘感的东西好奇。这次做以色列的旅游攻略,我第一就把参观以色列博物馆列入计划。</p><p class="ql-block">今天在耶路撒冷得以一见死海古卷真迹,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到此,耶路撒冷的旅游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不仅有灿烂的历史,耶路撒冷也有光彩的新时代。只不过,顶着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耶路撒冷走得步履沉重。</p><p class="ql-block">由于极度缺水,这片土地上几乎无法生长任何庄稼,我想象不出十几个世纪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靠什么喂饱自己,从十字军骑士撤回欧洲到一次大战结束,哪怕是在基督教世界,也没有人关心过这里的人们。她只是人们口中的圣城,流浪在外犹太人心中的故土。</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分子开始零零星星回归巴勒斯坦,耶路撒冷被人们提及得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刚移居耶路撒冷的欧洲犹太人,以家为单位在一个个小绿洲种庄稼,一年下来颗粒无收。接下来的一年,如果不是老居民阿拉伯人用椰枣和羊奶接济他们,他们可能就饿死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椰枣也是阿拉伯人从伊拉克引种的,巴勒斯坦的椰枣比伊拉克的椰枣好吃。我是亲自吃了这里的椰枣,也吃过伊拉克的椰枣,有过比较。</p><p class="ql-block">后来犹太人又试着种水果树,最后只有葡萄树幸存下来,后来又引种橄榄树,一举成功。</p> <p class="ql-block">英国政府临时托管时期,西方列强在古城之外建了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办公酒店,现在也是耶路撒冷最美的街景。</p><p class="ql-block">48年以色列建国,开始了动荡的中东战争时期和以巴冲突。</p><p class="ql-block">年轻的以色列国的年轻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用一腔热血和年轻的生命保卫犹太人千百年来重新获得的家园。那时候牺牲了多少年轻人啊!有些还是未成年的孩子,有些刚从欧洲来加入保卫家园的战斗,连枪栓扳机都没来得及分清,就牺牲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时,奉命保卫圣城的年轻人,只剩下不到十个活着出来。</p><p class="ql-block">以色列国在上帝应许之地站起来了。</p><p class="ql-block">这些亦兵亦民的年轻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u>不朽之名,以色列烈士纪念堂,</u></b>这是我游记中唯二用的两张网上照片。很遗憾我错过了这向这些烈士致敬的机会,我敬仰这些年轻人,他们明知是死,也义无反顾。我们到了耶路撒冷才知道,这里要提前预约才能进。因为把参观纪念馆放在最后,我们已经没时间预约了。</p><p class="ql-block"><i><u>纪念馆里的姓名墙,是数以万计的砖上刻着烈士的名字螺旋上升,形成了光之漏斗。这面墙由2.3万块砖砌成,每块砖上都刻着一名阵亡士兵的名字、他的死亡日期以及一根每年在这一天点亮的蜡烛。</u></i></p><p class="ql-block"><i><u>(文本图片由Kimmel Eshkolot Architects授权mooool发表,欢迎转发,禁止以mooool编辑版本转载)</u></i></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人口稳步增长,当年的民兵基布兹成员,已经不用再亦兵亦民,他们早已转身专心从事高科技的现代农业。</p><p class="ql-block">现在这些年轻的军人是以色列国防军,他们身穿国防绿军装。在耶路撒冷,我们总能在在旧城看见他们,或把守城门,或巡逻在街道上。以色列籍的犹太青年,最迟25岁之前都要服兵役。只有那些极传统派年轻人免兵役,据说他们的日常只是学习犹太经文,靠国家税收供养。据说这类年轻人的人数也在快速增长……</p><p class="ql-block">我们还可以看到穿一种酱褐色和土黄色军装的学生兵。他们不算正规军,而是考上军队中专技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学习各种技能,并且接受基础军事训练,毕业后,去工农兵各领域工作。</p><p class="ql-block">以色列国防军和军校只接受犹太教信仰的年轻人,没有穆斯林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图1绿洲上的小镇,图3是小镇人的椰枣林,图2是与约旦边境海关外巴勒斯坦管区的小区。后三张照片都是沙漠,沙漠一直铺到死海。</p><p class="ql-block">虽然建议以土地换和平的总理拉宾被极右翼犹太青年刺杀,这个谈判功败垂成。后继右派政府并没有停止与法塔赫谈判,以土地换和平谈判还在进行着。只是以色列政府比较鸡贼,他们把那些一毛不长的地区划给巴勒斯坦临时政府。当年联合国划分的以巴分界线的巴勒斯坦滋润点的土地,早已被以色列政府蚕食殆尽。我们在巴勒斯坦土地上行驶时所看到的,除了耶力哥,伯利恒,法塔赫营地那些个镇子和另几个路过而不知道名字的小镇,是可数的几个大小不等的绿洲,其它时间我们都是走在沙漠上。沙漠的天空连一只鹰都没有,没有鹰,说明荒原没有鼠兔类小动物,没有小鸟鼠兔,说明这片沙漠连老鼠可食的东西都不长。</p><p class="ql-block">给我的感觉,这边完全是靠天吃饭。有地下水的地方,就有人烟,没有地下水的大部分地方,只能看见贝都因人和他们的羊群。除了耶利哥还可以看见自留地大小的农田,种着貌似蔬菜的植物。其它几个绿洲,除了种椰枣,没有别的农作物。哪怕是从以色列基布兹科研人员研发的最简单的滴灌系统他们都没有。</p><p class="ql-block">我问埃德蒙,这些人靠什么生活,埃德蒙简单地说:“旅游”。</p> <p class="ql-block">而在绿墙里(以色列人管以巴边境线叫绿墙)景象与约旦河西岸天壤之别。上面这些图是我们在飞机降落时拍的以色列的景象,下面两张是火车上拍的。当年同样是兔子不拉屎的红色岩石,现在不能说富得流油,但也是正常的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以色列人不论老少,都不铺张浪费,必要的需求满足即可。所以,这块土地的产出,能够让他们衣食无忧。</p> <p class="ql-block">即便同样是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管区,基布兹人也建立了死海泥加工厂,现在他们生产的死海泥产品销往全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城市更是繁花似锦,绿草茵茵,店铺窗明几净,公园里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p><p class="ql-block">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市政厅一样,市政厅广场是市民下班后节假日聚集休闲的地方。第二张照片远处立着华为的5G基站。</p> <p class="ql-block">传统犹太社区</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社区。我觉得阿拉伯人比犹太人会做生意,他们特热衷做生意,他们的社区街边不再卖给我们义乌的小商品,他们卖给自己人鲜花食品。不过埃德蒙说,如果我们再往前多走两公里,阿拉伯社区和其他民族社区就差不多了,没有商铺。</p><p class="ql-block">第二张是几位不同民族的妇女在大马士革门车站下车。耶路撒冷的快轨真棒,又快又稳,没噪音。</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犹太人区。</p> <p class="ql-block">德裔犹太人区。第二张照片我用手指点的岗楼,是1967年6日战争前约旦军队的。那时候,约旦占领着约旦河西岸,一直到耶路撒冷的德裔犹太人区的南墙。</p> <p class="ql-block">这个区是公认的富人区。一些在世界各地发了财的犹太人,来这个曾经的基督徒区买房,最后发展成一个房价最贵的富人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代耶路撒冷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一样,他们白天勤奋工作。下班后逛街,看雕塑展,开趴体,谈恋爱。他们也有街头涂鸦,也有夜深人静时出来飙车的青少年。</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耶路撒冷,信徒们来朝圣,外乡旅人来探究历史,耶路撒冷人与时俱进过着现代化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耶路撒冷,有让人沉重得喘不过气来的历史,也有让人轻松莞尔的现代。</p> <p class="ql-block">在耶路撒冷的最后一晚,我们完成了每天的散步,看完了玛米拉大街两边的雕塑展,来到雅法门外的过街桥上,最后看一眼耶路撒冷,现在这座城市对我来说已经不再神秘,但是对她的敬仰之情只增不减。</p><p class="ql-block">夜幕下,我的左手边是大卫塔和五千年历史的耶路撒冷古城,我的右手边是叶明莫时区、大卫王街区和玛米拉区,这是一片最华丽最现代的耶路撒冷新城。</p><p class="ql-block">我站在中间,一眼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