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

胡金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丹东市,原称安东,别称东北苏杭、北国江南、红色东方之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辽宁省辖地级市,地处辽宁东南部,东与朝鲜的新义州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接鞍山市,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海岸线长126公里,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全市下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21年底,丹东市总人口229.1万人。<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慈海寺位于凌海九华山西侧山脚下,这个修建时间不长,号称“”小布达拉宫”,在当地很有名气。我们慕名到这个寺院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慈海寺从2012年开始建设,2015年修建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整体结构中规中矩,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法堂、禅堂、客堂、斋堂、慈海大讲堂等建筑,该有的一样都不少。整个寺院房屋高大,屋顶都是金黄色的琉璃瓦,感觉特有气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慈海寺依山势而建,在寺庙的前面,修建了一组风格模仿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只有通过这组建筑的正门,才能进入寺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外观看,它采用了白色和红色的组合色调,中间部分是一座红色的建筑,其余建筑白色基调为主,红白相间。确实和布达拉宫神似,拍照也特别出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慈海寺的门前广场超级大,广场的东边有莲花池,荷叶覆盖了整个水面,水里有很多红色和其它颜色的鱼,长的都挺胖的,看到游人就会围过来,估计已经吃习惯了。在广场的西侧,在水中有一朵很大的金色莲花,象征着圣洁和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这里的场景设计,到周围的建筑,可以看出建设者确实用心了。在辽宁凌海这个不大的城市,能有这么高端、大气的寺庙建筑,确实是当地民众的福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桥于1911年10月竣工。铁桥有开闭梁,中间的桥墩有轴可旋转90度,打开时船只可以航行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为切断中方供给线,多次进行空中轰炸,大桥在1950年11月8日被炸毁。战争结束后,中方一侧所剩的四孔残桥保留至今,在1993年被命名为“鸭绿江断桥”,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景点向游人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着大桥上锈迹斑斑的枪孔弹痕,让我深深感受到,眼前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我懂得了只有祖国强大才能不再受外敌欺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05年,日本人首先确定在江上架设大桥,他们于1909年5月在朝鲜新义州一侧开始了基础施工,利用边施工边与中国清政府交涉的办法,威逼中方同意建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10年4月,朝方的工程已经过半,腐败的清政府在日本人的强压下,不得不同意他们在中方一侧建桥。因此,1910年5月在安东(今丹东)进行施工,次年10月大桥建成通车,这便是鸭绿江上的第一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鸭绿江断桥该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墩为轴,可旋转90°,便于过往船只航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4月,日本殖民统治者又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即现在的“中朝友谊大桥”,与第一桥并称鸭绿江上的“姐妹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0年11月8日,美空军首次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同年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34架,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直至1951年2月,经过狂轰滥炸的大桥最终被炸毁,成为废桥,中方所剩4孔残桥保留至今,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成千上万处弹痕至今遗留宛然,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不朽老人,见证并陈述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鸭绿江断桥”由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桥名,意在保留历史原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家陈运和到此写下散文《历史登上鸭绿江断桥》,称之“上了断桥犹如上了一节爱国主义生动教育课,知耻辱、知胜利、知天下大事跟着共和国昂首阔步走过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6年,鸭绿江断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3月,被辽宁省文物局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就是乘吉普车从这座桥奔赴前线的。1951年3月,美军出动了6批次、30余架次飞机轮番轰炸,桥被炸断。现在看到的是我方一侧基本完好,朝方一侧则连桥墩都已踪影全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偶遇杭州哈雷摩托车队,果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鸭绿江公路大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们都说鸭绿江是丹东的母亲河,那鸭绿江上的桥就像父辈的脊梁,它们经历了百般磨砺和岁月沧桑,仍然坚韧不催、默默守护。它们是丹东人民善良勇敢、乐观向上的品质象征,是丹东人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精神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段历史,一种情怀。一条老街,一话百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从1876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安东”就是丹东从1876年一直到解放后的名字,这是一段跨越百年的项目,汇聚了满清、民国、殖民时期的独特历史以及各种文明,“安东老街”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安东老街建筑外形主要参照丹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街号建筑形式,复制了一部分标志建筑、老街名在项目里,采用了民国时期主要建筑符号做外墙及街景装饰,分为老安东美食街、安东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两部分,是集怀旧观光、经典美食、旅游购物等于一体多功能文化商街。外街以及内街商铺借鉴老安东经典建筑元素,配合老物件和街景雕塑,设计再现老街景,包括百年老字号、品牌餐饮、东北特产、海产品、风味小吃、地方戏表演、以及各种民间艺术,分别以安东时期繁荣一时的中富街、天后宫街、兴隆街、聚宝街等著名老街命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