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想不到三十多年过去,还是这么没文化😅遥想当年,七八个同学一起去爬阴灵山,看着石碑上各种字体: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篆字、象形字……大概就是这么多吧,一个个只能以认字为乐。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是只能以认字为乐。甚至某某说:这个字写得好,因为我认得到。😂😂😂这个字不好,打回去重写😂😂😂唉,三人为群,一群莫文化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佛字认识,上面字猜是“即”,为什么是“即佛”?不理解,下山忽然看见墙上“心善即佛”,原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 山外山,天什么?</p> <p class="ql-block">这龙飞凤舞的大概是“如意”?</p> <p class="ql-block"> 奇峰千万叠,古寺十三重</p> <p class="ql-block"> 江湖归白发,诗酒醉红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公认写得好的,因为认识😂拍下来是因为还借助了下照片,直接看还不容易认出来😜</p> <p class="ql-block"> 阴灵山风景秀丽,海拔高度1300多米,其实这还不是她的特色,这座山的特色在于碑林,从山底到山顶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排碑林,一块块慢慢欣赏,特别值得有文化的人来欣赏,莫文化的人来欣赏学习。</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碑保护不善,风化严重,再过多少年,只怕很多石碑都看不到字了。</p><p class="ql-block"> 整座山上最多的树木品种就是高山栲和柏树了,树龄最长达到150年以上,一棵棵长在悬崖边,树身爬满青苔,粗估得几个人合抱。头顶骄阳似火,但是山中凉风习习。仰望那些叶片在太阳下薄得透明,那一抹绿青得逼你的眼,望着望着就挪不动脚步。阳光穿透缝隙,笔直的光柱如利箭直射地面,是要度化谁?😄</p> <p class="ql-block"> 光影真是个魔术师。</p> <p class="ql-block"> 晒经石上光秃秃的,上去拍两张照赶紧下来,太热了。原来到晒经石要过低头崖,就是石头下面一条大约只有50厘米宽的小路,有4、5米长,1米高,人得弯腰小心走过去或爬过去,旁边就是悬崖,确实够刺激的。不过现在路面加宽有1米,还装上了护栏,只是看加装的部分有滑坡的迹象。当然不用再低头或爬了😅</p> <p class="ql-block"> 云在阳光的炙烤下化成一缕缕青烟,忽然想起那诗句:天光云影共徘徊。</p> <p class="ql-block"> 像不像两只🐒?😂😂😂</p> <p class="ql-block"> 像不像站在一幅油画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边走边拍照,忽然喊一声:“站住,转过来。”前面的模特马上心领神会转身回头,“换一个姿势。”😂😂😂某人今天去参加同学会,一定气得牙痒痒,不停的被照片轰炸着😂,先还选了再发,后面直接全部发出去,自己慢慢选了。一天下来,几百张是有的吧😂</p><p class="ql-block"> 走到半山腰,早上同路上山的几拨人已经下山了,小女孩说:上去还要翻一座山再翻一座山。男人笑:你们是想上去吃晚饭吗?😂😂😂</p><p class="ql-block"> 不急不急,慢悠悠爬山,再慢悠悠下山,找到一荫凉地方,就地坐下吃午饭,吃完再小憩一会儿。反正山上莫人。游玩就要像我们这样,慢慢走啊,慢慢欣赏,把旮旮旯旯都看遍,像特种兵那样一趟子上山,一趟子下山,有啥意思?</p><p class="ql-block"> 今天一路遇见的游客不超过50个,门票20元一张。感觉巴中旅游还是宣传太少了,风景区也缺乏管理,一路可见损坏的石梯、石碑,沿途垃圾也无人清理。阴灵山真的值得一看,特别是有文化的你😁</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