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推动“双减”工作深度实施,认真落实芜湖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悦成长”系列工作和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建设,东湖教育集团于6月8日上午,在东湖学校教务处会议室组织开展了一场以“我为芜湖代言”为主题的义务教育学校创新作业设计与实施优秀案例交流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湾沚第二小学黄蓉老师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为例,做了《加油!二小好少年》为题的语文学科案例分享。她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和《芜湖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作业实施指导意见》,分别从“榜样少年的故事”、“我的少年成长故事”、“争做二小好少年”三个方面,进行闯关式作业设计,提出要革新作业理念、创新作业形式、回归作业本质,应紧密结合课堂所学,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作业设计的关键为设计核心任务优化整合单元,以此来构建单元的作业框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东湖学校王超南老师,进行了《五一假期——“我为芜湖代言”》主题实践作业的作业设计分享。他表示,东湖学校围绕“我为芜湖代言”开展了各科主题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五育并举“悦成长”系列工作要求,结合“悦动”越乐、“悦读”越雅、“悦赏”越美、“悦创”越新、“悦研”越广的课程思路,结合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多学科进行整合式作业设计。让学生把课内所学知识得以实践和运用,在实践中让学生的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在各科实践作业完成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和艺术修养。 </p> <p class="ql-block"> 易太学校李杨老师,对语文学科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祖国河山”进行了题为《赞祖国河山,为芜湖代言》的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享,从作业目标及设计思路、作业内容及设计意图、作业预期成果及交流评价方式、作业创新点说明等内容进行设计阐述。李老师从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入手,同时也关注到了单元课后题,以此作为单元大概念提取的依据,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创新设计学科融合作业。最终以单元古诗《望天门山》结合“我为芜湖代言”这一主题,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进行项目式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周皋学校的吴云老师以小学英语学科为例,分享了《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为题的作业设计案例。她的分享中,强调了面向不同的学生群体,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配音,采访等做种作业形式体现了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还能带给学生更多乐趣和学习动力。同时,吴老师的设计以语言为载体,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等技能,具有一定的发展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赵桥小学的徐玲老师分享的是有关数学学科的作业设计构思,整个设计结合新课程标准、单元学习目标、学情分析、单元作业目标进行选题,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知识链,重视数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着重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作业。</p> <p class="ql-block"> 来自陶辛小学的孙水凤老师,结合文学科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初试身手”作业平台以及陶辛小学的地理优势,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畅游陶辛水韵,“悦”为芜湖代言》的案例分享。陶辛小学的作业设计,以项目为驱动,设置三道关卡,有效地激发学生了完成作业的兴趣。同时,紧扣活动主题,注重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五育并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六位老师的分享结束后,李尚华副组长对本次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本次作业分享活动切实有效,让他获益匪浅。各校都以作业育人为导向,将课堂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正确地选择和实施作业的落实路径、策略和方法,真正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王小庆组长也分享了自己的作业设计,同时对本次互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作业设计要有版块、有层次、有学科性;要以教材为依托,借助智慧课堂,找好切入点;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集思广益,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内容、有特色、有趣又灵动的作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的作业设计分享研讨活动,我们感受到学生作业的内涵和意蕴,体会到我们学生的作业正走向多元化、综合化、作品化。今后,我们将继续扎根于提质增效的沃土,深耕于灵动创新的课堂,积极探索,不断挖掘。丰盈作业形式,助力学生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韦燕</p><p class="ql-block">审核:王小庆</p><p class="ql-block">签发:樊道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