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古街—赣州灶儿巷

戚锦洪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戚锦洪美篇:109427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背景音乐:雨巷佳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有“江南宋城”之称的赣州城,隐藏着一条有着近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街—灶儿巷。阴街是宋代赣州城内六条大街之一,其东段就是灶儿巷。我们那次太行山、婺源自驾游,在行程结束从婺源返程途经赣州市短暂停留时,无意中走进了这一条古老的街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那天清晨,天下着雨,行走在沥沥细雨中的古街巷上,一股幽深古朴的感觉扑面而来,宛如置身在烟雨江南的画境之中,让人春风荡漾,心旷神怡。雨,洒在巷道上凹凸不平的鹅卵石上,淋在光滑的青石板上,鹅卵石、青石板瞬间光洁润亮,泛出了闪烁的光芒,与巷道两旁斑驳的古建筑交相辉映,偶尔穿梭其中匆匆而过的本地人为古街巷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旧景街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一条典型的古城街。街巷两旁的建筑虽然经历了修缮,但修旧如旧,古建筑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房屋建筑凸显宋石、明砖、清瓦的赣南客家风格;古店铺、作坊、衙署和民房鳞次栉比;土灰色的砖、白色的墙、黑色的瓦、红色的灯笼、泛旧的雕窗,似乎都在默默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向人们昭示着昔日曾经的热闹与繁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条古街巷在国内众多的古街巷中可能并不出众,也许鲜为人知,但它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据官方资料介绍:灶儿巷源于宋朝,明代名“姜家巷”,作坊、宾馆、钱壮等用作民生的建筑比比皆是;至清朝时,很多衙役在此巷居佳,这些衙役民间叫作“皂役”,其住的巷子因而得名“皂儿巷”,现在因谐音而称之为“灶儿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赣州城内,这里却是一抹静谧,除了匆匆而过的路人外,房屋基本上都是大门禁闭,没有原居民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当时我也感到纳闷,既然不是旅游景点,地处黄金地段的房屋为何闲置着?后来与在古街巷牌坊傍开小卖部老板谈起这事才知道,原来这里的居民在早几年就全部迁走了,因为要将灶儿巷开发为历史文化旅游街,但不知何故至今仍未开发营运,所以,现在的灶儿巷才失去了昔日的热闹和生活气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雨中漫步,一座门楣上方雕刻着“董府”名字、门前用鹅卵石和砖砌成一个“明钱”图案的建筑随即映入眼帘。据了解,董府前身是裕民钱庄,南康的董家在赣州经商致富后买下这间屋宅,并打造成客家菜馆,成为赣州知名餐馆之一。虽然这里的原居民已经迁走,但董府至今仍在营业中,瞥一眼其大门侧边半掩的小门,里面隐约有员工在准备食材,可能还未到点营业才大门紧闭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条古街巷不是很长,仅有200多米,呈现s型布置,如果徒步很快就会走完;若在这里细品观赏,精心拍摄,消耗了一两个小时亦有可能。这条古街巷虽然较小,但每一古老的建筑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每一个拐角处,都留给行人一些想象的空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那次旅游没有将灶儿巷列入行摄的范围,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收获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图片/文字 戚锦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中照片摄于2023年3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