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历史上文人墨客在苏州留下了许多诗词墨画,</p><p class="ql-block">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p><p class="ql-block">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唐·骆宾王《久客临海有怀》</p><p class="ql-block">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明·唐寅《把酒对月歌》</p><p class="ql-block">远渚蒹葭覆绿苔,姑苏南望思裴徊。——唐·刘沧《江行书事》</p><p class="ql-block">6月6~9日我们再游苏州。以前来过多次,游览过有浓浓历史沉淀的木渎古镇,同里古镇,执政园,狮子林,网师园等林园。林园内流水小桥,有历史文化典古精致完美的楼台亭阁。这座历史古城,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已经留下了深深印象。</p><p class="ql-block">这次补充游览了留园,西园寺,寒山寺,枫桥泊船,七里山塘,平江街商业古街。</p><p class="ql-block">与往次不同的是,我们拜访了六十年前的老同学伯愚先生。在姑苏城相见老同学,情有独钟,只恨相见太晚。</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刹,景区内风光秀丽,以古树名花、碧水流泉、名胜古迹为主要景观。 景区内有寒山寺主体建筑,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历经几代扩建,寺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唐代大钟、明代双龙石柱、清代古碑等,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一处了解佛教文化的好地方。 此外,景区内还有道德经、易经、论语等文化墙,还有千层池、步履亭、讲经堂等景点,让游客领略佛教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之精髓。 总之,苏州寒山寺景区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西园寺又名为戒幢律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城西阊门外,占地总面积49670平方米。戒幢律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最开始名为归元寺,别名西园寺,俗称西园。明崇祯八年(1635年),茂林律师任住持,为弘扬“律宗”,改名戒幢律寺。</p><p class="ql-block">现戒幢律寺包括寺宇和园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其中五百罗汉堂座列了五百尊佛像,有真人一般大小,是少见最多最大罗汉寺堂。</p> <p class="ql-block">留园,曾名“东园”、“寒碧山庄”,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始建,其后多有荒废易主,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其后不断修缮整治。</p><p class="ql-block">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留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p> <p class="ql-block">留园的楼台亭阁"美哉轮焉,美哉奂焉"。</p> <p class="ql-block">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72.8公顷,已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虎丘又称海涌山,东晋司徒王珣与弟司空王珉于剑池两侧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寺,寺宇沿山而筑,“寺中藏山”为其一大特色。虎丘后山有“虎丘后山胜前山”之说 ,园内青石小桥、石牌坊、湖石假山玲珑剔透。</p><p class="ql-block">苏卅有许多精彩景点可以游览欣赏。我同学伯愚先生的字画作品是很难得欣赏享受到的。故本美篇景点欣赏简单少一点,着重展示伯愚先生字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伯愚先生(名曹志富,曹巍)是我华东理工大学预科〈高中)和大学同学。一亇甲子年来仍然保持浓浓同学情。6月7日我们三位同学(我和夏秀芳,郁双妹)有幸去苏州上他家拜访。</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到他家小区,伯愚兄早早就等候在小区口迎接我们。我们一见如故,83岁的他精神矍铄热情带我们上他家。夫人早已在门口等候,她热情好客,忙给我们倒茶拿水果。</p><p class="ql-block">我们没马上坐下,是被四周墙上掛着的大小不同的油画震撼了,好像走进了一个艺术家画展厅。曹兄忙解释这些是多年来画的。</p><p class="ql-block">同学时,我们都是17~18岁小伙。同窗7年我只知道曹兄二胡,提琴演奏出色,班级的墙报都是他画写的。60年后今天目睹到他的油画,书法字画专业水平作品。</p><p class="ql-block">他带领我们走进房间,详细讲解每幅油画和字幅特点和创作过程。我用手机拍下每幅作品。回家仔细修改,力争保持每幅画和书法作品原貌。加上他用单反相机拍摄的作品,今做成美篇分享给各位。</p> <p class="ql-block"> 伯愚先生送给我们每人一份行书"情系梅陇"书签,一下把我们带回到60年前地处上海梅陇的华东理工大学预科、大学时学生年代。"情系梅陇"偶意深长,记得我们同窗学习,同舍生活,同去梅陇小镇吃点心,一起自唱自演搞文艺演出。那时候的伯愚是年轻小伙,最活跃在舞台拉二胡配乐,他负责的墙报画得栩栩如生,这些情节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60年后的今天,我们都是耄耋老人。但学友的情意,共同的兴趣情系紧联一起。</p> <p class="ql-block">曹兄认真严谨向我们介绍油画创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曹兄把他临摹孙过庭"书谱"字帖的练习卷宗给我详细讲解。</p> <p class="ql-block">曹兄不但琴棋书画,花卉艺术都很精通,而且还有一手熟练的烹饪手艺,今天能有口福享受到他做的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每幅油画,每幅书法作品都出自这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以下都是伯愚兄多年刻苦钻研精心制作的油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以上都是伯愚兄单反相机拍摄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手机拍摄油画。</p> <p class="ql-block">此幅用碎蛋壳精细粘贴而成。约25x25cm。</p> <p class="ql-block">这份懐素圣母帖是曹兄电脑下载打印装订而成,并自己作了注释。</p> <p class="ql-block">曹兄送我的草书扇面。</p><p class="ql-block">唐 .杜甫</p><p class="ql-block">两亇黄鹂鸣翠柳</p><p class="ql-block">一行白鹭上青天</p><p class="ql-block">窗含西岭千秋雪</p><p class="ql-block">门泊东吴万里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扇的反面我凃一首</p><p class="ql-block">唐.张继"枫桥夜泊"诗</p><p class="ql-block">月落乌啼霜满天,</p><p class="ql-block">江枫渔火对愁眠。</p><p class="ql-block">姑苏城外寒山寺,</p><p class="ql-block">夜半鈡声到客船。</p> <p class="ql-block">扇子双面情系同学情,共同兴趣爱好,交流融汇。</p> <p class="ql-block">楷书,摩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p> <p class="ql-block">癸巳年秋月,同学陸成根,厉家騄在家小聚,感慨万千草书提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蝇头小楷,朱伯盧治家格言。</p> <p class="ql-block">苏轼行书"黄州寒食帖"。</p> <p class="ql-block">草书唐寅"桃花庵歌"</p> <p class="ql-block">楷书,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p> <p class="ql-block">印章汇总</p> <p class="ql-block">同学情意浓,耄耋家留影。</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半,圆满结束了这次伯愚先生在家展示字画作品的观摩学习。一位工科生练习创作如此出色精美的字画,一定是付出无数日日亱亱刻苦钻研辛勤学习和练习!</p><p class="ql-block">祝贺伯愚兄能在字画艺术取得卓越成果!</p><p class="ql-block">短暂的相聚,余言未尽,浓浓同学情意留下永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祝願伯愚兄夫妇健康快乐!</p> <p class="ql-block"><b>本美篇展示的油画,书法字画原作版权均属伯愚先生,未得本人同意不得翻印。違者将追求法律责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