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海粟</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山云海</b></p></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54年 62cm×7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刘英伦、左月芬、张风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虬、刘虹、刘蟾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擅长油画和中国画,是 20 世纪我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开拓者和我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最能概括其作品特点有二。一是中西合璧,他既不忘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取西方绘画风格为我所用,不断致力于油画民族化道路的开拓。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 2017 年举办的“沧海一粟—刘海粟艺术展” 开幕式上讲的一样:“透过他的作品,我们依然可以洞悉华夏文化的深邃,窥见法兰西阳光的灿烂,感受生命伟力的崇高,礼赞发自灵魂深处的自信。”二是他毕生倾心于黄山美景,秉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追求,前无古人地在 70 多年中十上黄山写生,每去一次都有新的灵感和激情,发出“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的感慨。中国美术馆馆藏的刘海粟作品《黄山云海》创作于 1954 年,是他六上黄山的大作。作品描绘了在霞光映照下黄山景色丰富变幻的神奇气象。此画采用散点式空间处理法,营造“象外之象” 的“远”景之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推敲与提炼,以大面积横向的云、霞,强调海天一线的交错之感,同时辅以因山势向上而激荡横流的云气,打破远处的静谧,使得画面动静相宜、斑斓变幻。整幅作品在保留油画语言魅力的基础上,用笔之间巧妙融入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更不乏书法笔力的渗透。画面用色沉着含蓄,在云海的描绘中融入白色,将中国画对灵动之美的意境追求与油画对“光色效应”的探求互补并用,使画面色彩于灿烂之极中归复平凡,平稳之中亦可窥见细微变化,体现“随类赋彩”的深厚造诣。此幅作品以油画材料为载体,通过饱满的热情,借气象浩瀚的黄山之景,展现了刘海粟先生在时代精神的感召鼓舞下对自然和生活的激情,以及他壮阔雄浑、吞吐大荒的艺术追求。(文 / 孙琳)<br>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作人</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画家齐白石</b></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54年 113.5cm×86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8年萧慧、商玉生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画家齐白石》表面上是一幅普通肖像油画,其实是用画笔塑造出的一尊蕴涵着艺术张力与民族精神的雕塑,是一座铭记艺术大师齐白石不朽思想与非凡人格的纪念碑。作者吴作人是现代著名油画家、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师从徐悲鸿。他的油画笔法凝练、形象准确,经过多年融会中西艺术的实践和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达到油画创作的高峰,树立了中国油画富有民族气派的典范。 “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画家齐白石》采用三角形的构图,造型精准,形神兼备,创作技巧炉火纯青。齐白石安坐在紫红色沙发之中,端庄安详,宽厚体魄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深色睡帽和虾青色大袍衬托出鹤发童颜的面容,彰显出他深如大海的阅历和仁厚性格。五官刻画惟妙惟肖,眼神炯炯,银髯飘飘,气韵生动,其右手拇指与食指捻笔管的习惯性动作处理绝妙。这诸多细节与整体造型相呼应,繁简、虚实和深浅对比,描绘出一代艺术宗师的气度和风采,也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基本功和敏锐的洞察力。画面不过多地追求明暗块面和冷暖关系变化,平光的处理及大片空白的运用,不炫技,朴素、纯粹,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作品犹如一首朴素动人的诗,吟诵着齐白石倔强的性格、坎坷的艺术经历与不朽的艺术精神。(文 / 文航)<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靳尚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塔吉克新娘</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布面油彩 1984年 60cmx50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塔吉克新娘》是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先生 1984 年的创作,此作以其成熟完美的油画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中国新古典主义油画的开篇之作,给画坛带来了清新与清纯之风。此画创作前,靳先生曾前往欧美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进行艺术考察,专门从造型的角度研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油画风格,形成了将名家大师风格手笔融汇一体的语言体悟。带着研究的成果,他在油画肖像创作上有了新的方向。根据靳尚谊先生的阐述,这幅作品是他前往新疆塔吉克民族地区采风时根据写生而创作的,设计构图时采取侧光的方式,形成强烈的明暗关系,人物形象轮廓明确,在色彩上加强色块对比,用古典造型的方法强化形体的浑厚体积感,用笔时采用小笔触点绘的技法,层次非常丰富,又有流畅的线条韵律,传达出典雅的美感。画中新娘身穿红色上衣,头戴库勒塔帽,披红色纱巾,秀美的面庞轮廓被侧光凸显得引人注目。人物的目光朝向内心世界,微微翘起的嘴唇圆润而略带拘谨,表现出新娘的端庄质朴与若隐若现的羞涩,这种专属于东方女性的含蓄之美十分耐人寻味。与此同时,画面中人物的神情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恰好对应了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对回归美好和内在纯洁世界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崭新的美学理想。(文 / 于歌)<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马</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30年 69cmx81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7年 艺术家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马》是中国美术馆藏唯一一件常玉的油画作品。1984年春,它被打包在潘玉良的数千幅作品中运回中国,却因作品状况不佳、颜料层脆弱剥落而长期藏于库房。2018年,中国美术馆艺术品修复部将其修复完成。这匹曾被画家挂在自己工作室中的小马,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家常玉创造的孤独静谧的世界。<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匡、阿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主人</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版画 1978年 59.2cmx57.9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艺术家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青藏高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取材地。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艺术家到藏区写生创作,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现象,版画家徐匡、阿鸽伉俪就是其中重要的艺术家。 1977 年,徐匡、阿鸽作为四川美术家协会创作组成员,深入西藏生活长达八个月,对西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用身心去感悟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用真挚的热情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他们善于捕捉藏民生活中富于情调的细节,笔下的人物形象极具生命力,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二人合作的这幅版画《主人》,以极其概括的手法表现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重大主题。藏族男子手持镐头,铜像般地站在观众面前,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微笑中透着威武和力度,传达了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奴翻身解放做“主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作品采用了雕塑式的造型和正三角形构图,刀法纵横多变,强调黑、白、灰的强烈对比,格调明朗。作者通过版画语言,把藏族人民美好的心灵和高原的阳光献给了观者。(文 / 赵蔚峡)<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云龙图</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南宋 112.5cmx48.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4年 邓拓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沈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溪山雨霁</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明代 144.5cm×40.7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昌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寿桃图(桃)</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24年 111.8cmx58.3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白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松鹰图</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40 179.5cm×64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风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水上鱼鹰</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61年 67cm×66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宾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松烟霭</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20 世纪 40 年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32cmx66.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万松烟霭》描绘了黄山西海门万壑松风云海的奇观,画中石径蜿蜒曲折,山石深秀葳蕤,树木朦胧苍翠,茅舍掩映其间,显出“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盎然气象。题识:“黄山平天矼望西海门,深谷中万松烟霭,如入夜山。”整件作品有一种“能作至密,而后疏处得内美”的境界。无年款,笔墨近看迷茫朴茂,远观则生机流溢,应为20世纪40年代最成熟期的“黑宾虹”作品。在黄宾虹看来,中国古典美学的道理正在太极图中—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和运动中的变化,奇险变平正,平正变险绝。气韵论、章法观、虚实说都来源于太极图,黄宾虹终其一生研究并践行的太极规律正是笔墨艺术的辩证法则。他说,“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而笔墨的魅力正来自太极观念,此正所谓“中国画的一切奥秘都在太极图中”。此图笔笔相生相对,相辅相成,构成千变万化的运行轨迹,点线之间的生命张力,正是运笔用线作圆转运动的状态。黄宾虹称笔线为“力学”,所谓“万毫齐力”无一笔浮落。此图真正做到了“笔笔是笔,笔笔见笔”,力相互作用,形成“犄角对峙”,势和力相克相生、丰富多彩、千变万化,证验着宇宙生成规律。多年来,黄宾虹的绘画一直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不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当今中国画坛。黄宾虹和一般画家不同的是,他是一位革命者,是有独立人格的思想者。他自称“学人”,把绘画与民族文化的兴亡联系起来,成为有担当意识和文化理想的艺术家。黄宾虹的画学思想和创作实践,成就了 20 世纪中国美术的峰巅,让人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华气格和强大张力。《万松烟霭》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里亮相,经典作品走出中国美术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观者眼前,艺术与技术的“浪漫邂逅”阐释出经典美术作品的时代价值。(文 / 程阳阳)<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可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63年 69.5cmx45.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李可染,江苏徐州人。幼喜绘画,13 岁从钱食芝学画山水。 1923 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初级师范科,1929 年考入国立艺术院研究班学习西画,得林风眠赏识。1930 年参加左翼学生组织“一八艺社”,后因该艺社遭禁而被迫辍学,回徐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抗日宣传工作。1943 年应陈之佛之邀,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讲师。1946 年应徐悲鸿之邀,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拜齐白石为师,并问学于黄宾虹,前者的独创精神和后者的笔墨学养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1949 年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作为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开拓者,李可染自20世纪50年代始,壮游南北,从写生入手,进行笔墨变革,改造旧国画,开辟新境界; 60 年代成功实现写生的升华和艺术的突破,进入创新与成熟期,并自成一家。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诗词成为许多艺术家的创作题材,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是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1962—1964 年,他以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先后创作了七幅山水画。中国美术馆珍藏的这幅创作于 1962 年。此画描绘的是美丽的南国深秋景致,以红为主调,以墨为底色,色墨交融,红黑辉映。朱砂渲染了红色山河的壮丽与绚烂,墨色增加了画面的整体感和庄严感,写生的丰富性与诗词的象征性融而为一,作品浓艳而静穆,雄浑而华滋。画家大胆地将主观情感投注其中,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新中国的赞美。(文 / 裔萼)<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潘天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露气</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58年 130cmx154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开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雕塑 1958年 161.5cmx8.5cm×50.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此件浮雕作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组十件浮雕中最大的一件。作品由彦涵绘制画稿、刘开渠制作泥稿、曲阳石匠雕刻完成。作品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也称“宁沪杭战役”)场景。号兵吹响冲锋号,指挥员高举右手,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陆对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帜,冲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作品画面构图完整,形象刻画优美、挺拔,层次处理简明、统一,虽是浮雕,但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人物关系舒展流畅,疏密有致,形象多样,细节刻画微妙,生动传神,体现了不同人物的个性美感和精神内涵。中国美术馆于 2017 年运用现代科技对原作进行扫描缩放复制,并进行馆藏。(文 / 韩金峰)<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悲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奔马</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51年 107.7cmx50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艺术家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徐悲鸿,原名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学画,1916 年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8 年赴日考察,半年后返国,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 年官费留学法国, 1923 年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西画。1927 年回国,先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艺术学院院长。1946 年始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一生致力于以西画的写实主义精神变革中国画,开启了中西比较文化视野下,以中融西的创新之路。他的大型主题性美术创作以古喻今,蕴含历史的深度和人道主义的激情。他还将这种家国情怀以托物言志的方式寄寓在笔下的万物生灵,成为那个时代乃至当下民族精神的另一种生动象征。徐悲鸿钟爱画马,在欧洲留学时就到动物园画过大量马的速写,认真研究过马的结构。他画马能将坚实的造型结构与中国画的笔墨韵味相融合,在写实主义追求中融入浪漫气质和象征意味。其笔下之马,有“一洗万古凡马空”之气概,无论是“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的战马,还是千里驰骋、桀骜不羁的“奔马”,抑或放浪形迹于江湖水草之畔的“天马”,无不下笔爽利,豪放大气,不仅熔铸了徐悲鸿人格气质与创作激情,也体现了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此幅《奔马》四足凌空,昂扬驰骋,笔墨与结构相融,既画出马的体量,也表现出马的飞扬奔腾之势,予人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文 / 韩劲松)<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傅抱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待细把江山图画</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61年 100cmx111.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傅抱石,原名长生、瑞麟,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自幼学习篆刻与绘画,为了表达对石涛的崇拜,自号抱石斋主人。 1933 年在徐悲鸿的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专攻雕塑及东方美术史,并继续研习篆刻和绘画。1935 年回国,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日战争期间,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居住在歌乐山金刚坡。在这里,傅抱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49 年后,傅抱石先后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江苏省国画院工作,历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分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待细把江山图画》是傅抱石山水画中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画名取自宋代辛弃疾的诗句。1960 年,傅抱石率江苏国画院写生团到达华山,体力不支,未能登顶,只能在山下青柯坪仰观。这虽然是一个遗憾,却造就了《待细把江山图画》的独特视角和结构。画面以俯身高仰的角度展现了华山的雄姿勃发,物象满而不缀,空间感极强。近景中缓坡上,林木、房屋、人影隐现,弥漫在山谷的雾气自然拉开了高高耸立的山峰间的距离,使画面充满空灵通透的气息,观之仿佛可以听到山林中的林籁泉韵与空谷传音。其独创的抱石皴与点法、墨法相互配合,勾画出的山岳脉络与景深效果浑然一体,完美展现了华山的磅礴气势和浓浓诗意。画题与景物相得益彰,艺术家为千古名句赋予了完美的形象,其中对“细”的刻画尤令观者动容。立意触情,艺术家用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细致地展现了华山的醉人景致,更细腻地传达出了艺术家对这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白文钤印“换了人间”,准确地表达了这种新的气象,这种气象既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又突破了传统文人的水墨程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炙热情感。(文 / 张希丹)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文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祖孙四代</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62年 119cm×96.6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刘文西先生是写实主义中国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始终坚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艺创作原则,多次走到陕北农民群众中去,深入生活,提炼生活,身体力行地进行创作。在先后 60 多次的采风中,刘文西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 各式速写 20000 余张 ),真正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艺术为人民”的真挚情感。在深入陕北的过程中,刘文西几乎化身为农民。他满怀对劳动人民的大爱,以独特的视角、朴拙的用笔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黄土高原上的农民形象,形成鲜明的风格面貌,被誉为“黄土画派”的代表人物。此幅《祖孙四代》水墨人物画作品是刘文西先生于 1962 年创作的。画家依凭巧妙的构思和粗犷有力的笔墨,成功地塑造了黄土高原上祖孙四代的形象,也寄寓了四代人同土地的关系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画面洋溢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与希冀之情,极具创新意味与时代感。(文 / 吴国宝)<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山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绿色长城</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74年 144.5cmx251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岭南画派”第二代大家关山月的家乡在广东阳江,地处南粤海滨,属风沙带,很难生长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绿化祖国”的号召下,风沙地植满木麻黄树,使海疆发生了巨大变化。1973 年,关山月回到家乡,在深入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聆听林涛与海涛共鸣,有感于林带之美,遂创作了这件艺术性与时代性、写生技法与传统笔墨高度结合的新山水画佳作,并参加了同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会。从画面构图来看,作者以“之”字形构成平远推移和连贯气势:远处海面烟波浩渺、机帆点点;近景丛林迎风而立、摇曳多姿;中景重色山林如层波叠浪,构成一道绿色屏障,海滩上还隐现着一队巡逻的民兵。开阔的整体气象与沉厚的石绿设色既展现出南万海军特有的风情,又点明画题,同时暗喻了沿海人民众志成城改造自然和保家卫国守护海疆的精神与力量。(文 / 邓锋)<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洪荒风雪</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55年 73.4cmx117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艺术家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黄胄的《洪荒风雪》创作于1955年。这一年艺术家只有30岁,正处在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信心。在新中国的这张蓝图上,艺术家和社会一道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乐观精神。黄胄的《洪荒风雪》,正是展现这种精神状态的一幅作品。黄胄,师从赵望云、李可染等国画家,早年参加过人民解放军,常年在西北等地写生,擅长表现少数民族,作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这幅作品中,黄胄以西画满幅不留白的构图方式,加上中国画笔墨丰富的效果,展现了青藏高原上地质勘探队员在风雪中依然面带微笑、热闹弹唱的场景。这幅作品取材于艺术家自身的经历。他在青藏高原戈壁滩的漫漫风雪中艰难跋涉时,突然听到清脆的驼铃声,一队骑骆驼的地质勘探队员迎面而来。艺术家被建设者们的精神感染,创作了这幅写生作品。作品采用了仰视的视角,产生了一种“纪念碑式”的效果,充分诠释了艺术家对画中人物褒扬敬佩的感情。作品基调清新明快,人物姿态和环境的刻画十分逼真,将画中人物建设新生活的饱满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美好幸福的热切渴望,在沸腾的生活面前,一切困难和危险都很渺小,这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这幅作品在 1957 年获得了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金质奖章,为艺术家赢得了荣誉,也奠定了艺术家在美术界的位置,是无可争议的能够代表艺术家艺术成就的作品,也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文 / 张希丹)<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之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辈子第一回</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72年 130.5cm×94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冠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春雪</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83年 69cmx137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在《春雪》中,吴冠中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的画境:早春时节,乍暖还寒。静谧的山区迎来一场小雪,皑皑白雪覆盖着高耸而连绵起伏的峰峦,空中云气氤氲,浑茫空蒙。山脚下村舍旁的树梢显出几抹浅淡的绿色,预示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画面整体呈现出素雅的银灰色调。画家以恰当的留白表现了积雪莹洁的质感,以淡墨勾画出群山的走势,线条随性洒脱;他利用水墨在宣纸上洇化的微妙效果,表现了积雪覆盖下的地形变化和远近层次关系;他用几簇浓重的墨点表现岩石、小树丛和村舍的屋顶,笔法简约而灵动。画面表现的是实景,更是心象。作者把现代艺术的某些观念与中国写意绘画的笔法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点、线、面相互交织,形式感鲜明且富有东方审美意趣。 1979 年 3 月,吴冠中应邀赴重庆讲学,之后在大巴山、大足等地考察写生。这幅作品创作于 1983—1984 年,可能是他以当年的写生稿为基础并结合印象而创作的。吴冠中先前主要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开始,他兼事水墨,力图用传统国画工具和材料表现现代精神。他的水墨画,布局别致,墨色交融,走笔有律动感,与他的油画作品气息贯通,相映成趣。在开展绘画创作的同时,吴冠中也勤于思考且著述颇丰。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他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生活与艺术的关系、笔墨的价值等方面的论述,观点独特,每每出人意料,往往一经发表即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激烈论争,既活跃了文艺思想,也推动了创作实践。这幅《春雪》,可视为他理论思考成果在创作中的具体反映。(文 / 徐沛君) <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方增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粒粒皆辛苦</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55年 105.6cm×65.2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美术馆 13 万余件珍藏中我喜爱并乐意为大家推介的精品之一。这件作品由方增先先生于 1955 年创作,表现的是一个赶驴车的老农停下来把掉在地上的麦穗一粒一粒捡起来的场面。老农身着青灰色的土布衣服,头戴白巾,长满胡须,体现了一个劳动者的沧桑。画面集中在他伸出右臂全神贯注捡麦穗的一瞬间,人物的眼神与麦穗之间形成情感的呼应。画中有一处值得关注的细节:地上的麦穗边有几粒散落的麦子,这几粒麦子扣题“粒粒皆辛苦”。顺着这位老农的身后看,那是一道驴车的车痕和驴的足迹,驴车上满载着麦穗、麦秸。健壮的驴子站在那里,等待着主人拿着麦穗再回头赶车。通过画面形象,我们可以联想到连环绘画般的故事情节。方增先先生功底扎实,这功底不仅体现在他的笔墨上,还体现在他的造型能力上。先生用精妙的表现手法呈现出一位老农形象,从他的人物塑造还可以看到中国笔墨神韵,是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一座高峰。《粒粒皆辛苦》表现了人们对庄稼和粮食的珍爱,也强调了节约勤俭的美德。这件作品完全可以跟米勒的《拾穗者》相媲美。油画与中国画各有自己的表现方式,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创造,但其中的思想之美、艺术之美、技巧之美是可以进行对话的。这幅优秀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艺术家的情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文 / 吴为山)<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魏紫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堑通途</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73年 85cmx140.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艺术家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陆俨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峡江图</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82年 179cmx95.6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大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色草</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84年 53.2cmx38.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色草》是吴大羽先生晚年所创作的一幅作品,于 1984 年获得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荣誉奖。吴大羽先生生于 1903 年,江苏宜兴人,是中国现代抽象绘画的拓荒者、奠基人。他于 1922 年留学于法国,其绘画艺术风格突出地体现了他在那时受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很深。他回国后任教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其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油画人才,其中包括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这三位享誉世界的油画家。作品以轻快灵动的笔触谱写了一曲具有音乐韵律之美的光色乐章。最浓重的一抹蓝色用于表现花瓶瓶身,而瓶颈仅以简率的用笔勾勒出外部轮廓,具有解构、重组的形式特征。整个画面以畅达的笔意、明快的纯色运用表达出作者欢快而饱满的情绪,那散落的、具象的黄色花朵跳跃其间,闪烁出活泼而灵动的光彩,洋溢出浪漫而热烈的情灵,使观者在具象和抽象的视觉空间里感受“似有非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的奇妙体验。在作品中可见作者笔上色彩由浓转淡,由湿转干,技法娴熟,一气呵成,体现出作者刹那间对直觉感受的捕捉,保持了作品气质上的生动和鲜活。此幅作品也表达出一位东方人以其极具表现力的用笔对西方现代绘画所做的探索,吴大羽先生追求一种天然的东方意象之美。他对自己的绘画有如下的解读:“我的绘画依据,是势象、光色、韵调三方面的结合。”其中的“势象”观,体现了他的东方传统美学内在素养。“势”是关乎“置陈布势”的“平中寓奇” 的险绝之美,“象”是主体在审美实践活动中与客体产生“心” 与“物”相互观照下的产物—“意象”之“象”。吴大羽对中国书法的体会和理解使得他对绘画中的表现,追求气韵和生机,笔意活脱,发乎天然,将西方现代抽象派绘画形式技巧融入了东方审美意蕴,在动与静之中,在具象和抽象之间,荡漾出优美而空灵的韵致。(文 / 王林燕)<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颜文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海</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28年 20cmx26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中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父亲</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布面油彩 1980年 215cmx150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罗中立的作品《父亲》,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杰出代表。这幅艺术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作品《父亲》的人物形象,源自艺术家在大巴山农村地区的写生。1975 年的除夕,罗中立发现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一位邻居—也就是画中的这位父亲形象,坐在扁担上。“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这与我们美满的生活和过年节庆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农村地区的生活中又是如此的现实。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罗中立说道“我要为他们喊叫”,这个喊叫声来自中国最底层的农民,也构成了画面最初的创作冲动。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之后为了描绘更积极、灿烂的农民形象,又创作了巴山老赤卫队的农民。但是,这幅画并不仅仅代表了大巴山地区的农民,也代表着祖祖辈辈在田地上耕作的农民—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的农民。作品最初被称为《我的父亲》,在之后展览的过程中,作品的称谓被简化,称为《父亲》,这就是艺术与人民最亲近的关系。随着罗中立的《父亲》从起稿、生成、展览到进入公众的内心产生共鸣,这种生命力随着作品不断升华,仿佛它的创作一直尚未完成,而是随着全国人民的观看、消化和提炼才形成了这样一幅伟大的作品。回望这幅作品,无数观者都在驻足凝视。他们在面对这幅作品时深思,深思我们的国家,深思我们所伫立的这片土地。观赏《父亲》这件油画时,我们发现自己很难长时间去面对这种善良、苦难、坚毅、乐观的形象。我想,这是中国人民形象的概括,也是中国人民形象的图腾。《父亲》不仅在内容上具有丰富的形象特征,将一个农民肖像放大到如此程度,其实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创举。正是由于这幅作品的出现,为我国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美术创作中人物形象描绘的转变,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最终,《父亲》这幅作品,无论是从其朴素的命名起源,还是从为国家叙事的视觉美学中人民形象的刻画角度,抑或是从形式语言的特征分析来说,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之无愧的杰出的美术作品。(文 / 张晴)<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广廷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钢水汗水</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81年 260cmx168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font color="#ed2308">广廷渤的代表作《钢水 汗水》创作于 1981 年,这件作品与罗中立的《父亲》被认为是 20 世纪中国照相写实主义油画的双璧。</font> 1981 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 30 余年的大规模基本建设,中国钢铁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个时期的钢铁工人创造了历史,在他们身上熔铸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不同于许多炼钢题材作品所展现的劳动场面,《钢水 汗水》并未流于概念化,作品以极富镜头感的特写手法表现出炼钢工人的休息场景,将工人们辛苦劳作的想象留给观众。画面中,位于前方戴着口哨的工长正襟危坐,端着茶缸,橘红色的炉光映照出他宽厚的臂膀、流淌的汗水与被浸湿的背心。后面三位工人,有两人正在笑谈,另一人在仰头大口喝水。艺术家对人物表情和动作富于节奏感的处理源于现实生活中对于钢厂工人的长期观察;而在炉光下,工人的汗水透不透明、工人被浸湿的背心与皮肤贴或不贴,这些极细致的刻画,则源于艺术家深厚的造型功底与“尽精微”的表达。富于真实感与人文情怀的画面,在艺术家历时 3 年的打磨之下,具有了纪念碑般的庄严美感。作家郑振铎写道:“中国人像一个钢的巨人似的,雄健地站立着,面向着红光亮亮的太阳。”中国人骨子里的“钢铁情结” 在广廷渤的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而钢铁工人形象的生成,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建设的民族视觉记忆的建构。(文 / 魏思明)<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董希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千年士地翻了身</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63年 77cmx143.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千年土地翻了身》创作于 1963 年。画面表现了西藏农奴翻身做主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的美好图景。董希文是我国当代著名油画家。他的代表作《开国大典》开创了中国油画的新风貌。他也是较早关注西藏题材的画家,曾三次进藏从事写生和创作。这幅作品就是他到西藏体验生活并创作的代表画作之一。画家以翻土耕地作为切入点,通过“土地”这一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根本来揭示主题,可见他对劳苦大众倾注了深厚的情感。翻滚的泥土如同画面中人物的心情一样欢快、喜悦,正如他自己所说:“被犁头铲起的新土,闪闪发光,熟褐色的湿土散发出难以形容的芳香。” 在这幅作品中,作者运用大笔触和大色块的表现手法,构图饱满,情绪热烈。人物后仰的动势,昂首向前耕作的牦牛,以及金子一样的泥土,随着笔触的翻滚构成了极具行进感的画面,而那湛蓝的天空和高耸的雪山,又与肥沃的土地、人物桃红的上衣构成对比和反差,使画面色彩鲜明。 “一笔负千年重任”,这就是董希文先生的精神追求。(文 / 杨奇)<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齐白石</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63年 72cmx116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李凡、李蓉、李公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钱绍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大钊纪念像</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雕塑 1990年 75.3cmx200cmx82.6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李大钊纪念像》是雕塑家钱绍武为李大钊故里—河北唐山的大钊公园而作。作者通过研究人物特征和精神气质,突出表现李大钊的方正脸型、八字胡须、平齐发式与平阔肩膀,将其外貌特征简洁有力、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来。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李大钊曾将“铁肩担道义”作为《晨钟报》创刊号(1916 年 8 月 15 日)的“警语”,后来还手书联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分别赠予表弟杨子惠和章士钊夫人吴若男,反映了他敢于担当的高洁品质和对共产主义事业无比坚定的崇高信仰。这件雕塑整体造型方正、沉稳,表现了李大钊刚直、阔达的性格特征,在创作手法上以方取胜、方中带圆,在细节上做简括的浮雕处理,糅抽象于具象之中,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如同一座在中华大地上拔地而起、岿然不动的基石,彰显了这位学者型革命家的伟大人格。(文 / 邵晓峰)<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世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开采光明的人</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84年 181.5cmx194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这幅画作表现的是采煤工人结束劳作,从幽暗的井巷深处走到阳光下的情形。画面里有三组人物,分别以不同色调加以区分,既稳重又活泼。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写实为主,辅以恰当的夸张变形;笔法简括有力,注重大的明暗对比关系;笔触厚实而豪放,水墨与色彩并用,既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韵味,又暗合欧洲表现主义绘画的某些审美观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幅作品反映出作者鲜明的探索精神,即在不改变传统笔墨趣味的基础上,探求水墨语言的多种表现可能性。画家笔下这群“开采光明的人”,是当时无数采煤工人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唤醒了沉睡亿万年的煤田,带给人们光与热;他们的脸上、身上因被煤炭粉尘覆盖而显得污浊灰暗,心灵却与“乌金”一起在闪光。(文 / 徐沛君)<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志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庆工人无冬天</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 纸本水墨设色 1973年 145cmx20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这是一件文艺工作者扎根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经典作品。画面中大雪纷飞,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英雄们不顾零下 30 多摄氏度的严寒,顶风冒雪,抱着坚定的信念和火热的激情与恶劣的天气进行顽强斗争。画面中,左边铁人王进喜固定住钻井台,站位略高,以突出其为主要人物;右边的工人展开双臂,用力旋转操作钻井机器;旁边的工友则全神贯注地盯着中间正在工作的人物。画面采用横向式构图,高耸的标语、设备、钻井和忙碌的工人错落有致,富有秩序感。画家用质朴的艺术语言,使笔墨服从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形象服从于主题表现,反映了一种彰显中国气派、弘扬中国精神并与大众审美趣味相契合的创作模式,成为“笔墨当随时代”这一永恒美学命题的生动注解。 (文 / 沈军)<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滋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安门前</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64年 155cmx294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6年 孙滋溪、孙路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艾中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通往乌鲁木齐</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54年 100cmx400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高 1 米,长 4 米的巨幅油画:平远的画面空间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巍峨的雪山向远处延绵,明媚的阳光洒向山下嫩绿的草原,大西北壮阔的春景映入眼帘。在这美景中我们又分明感受到了一股热潮—前景延展的建设工地、帐篷和劳动场面,画面中部迎面驶来的蒸汽列车,以及中景处横向穿山而出的另一列火车—无不表现了蒸蒸日上的建设热潮。事实上,作品表现的是“一五”计划启动的兰新铁路建设工程的一个场景。1954 年春,画家到乌鞘岭兰新铁路工程队体验生活,有感于 5 月大雪之后祁连山脉的奇伟雄峻,兰新铁路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创作了这件气势恢宏的叙事性风景画。画家以借景抒怀的激情将人物、现场与风景融为一体,营造出宏阔壮美的意境。冷色调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烘托出暖色调的黄土裸露的建设工地和工地旁的扎寨帐篷,并以奔驰的蒸汽机车点题,揭示了大自然与祖国建设春天的到来,歌颂了新兴国家的创业建设。艾中信是第二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提倡现实主义艺术,主张创作立足于生活。他对中国油画的重要贡献,当属 20 世纪 50 年代创造性地使用“全景式风景”样式表现叙事性主题,特别是革命历史画,被誉为“艾家样”。这种样式的第一幅大作便是创作于 1954 年的《通往乌鲁木齐》。该作品被韦启美先生评价为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标志性的油画”之一。(文 / 李博)<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文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湖之晨</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73年 96.5cmx179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艺术家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蒋兆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震之像</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雕塑 1933年 14.5cmx19.3cmx5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艺术家家属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钱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常熟田</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63年 52.8cmx35.7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常熟田》是钱松嵒先生 1963 年在江南写生时,根据在常熟虞山所见江南鱼米之乡的新景象有感而作。画家跳出了传统“三远法”窠臼,采用了鸟瞰式和满构图的方法,将山顶置于画面下方,举目远眺山脚下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沿湖而建,港汊之上多座拱桥连接着两岸,湖中帆船点点,两岸平整的良田随着田间蜿蜒的河道伸至远方……画幅虽小,却不乏咫尺千里之势,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农业建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幅作品中,画家大面积运用明亮的石绿色,佐以赭色点缀,令画面充满生机,并随着稻田的远近呈现浓淡之变。湖泊河道的空白画法既营造了画面意象,又发挥了透气之妙用,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江南风貌。 20 世纪 50 年代,整个美术界开始倡导通过写生的方式改造中国山水画。当时的山水画家努力推进以山水画题材表现新生活和新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材日益受到山水画家们的关注。钱松嵒就是当时这方面表现得极为成功的画家。他的作品《常熟田》脱胎于写生又超越了写生,高度理性且设计集约,真正和古人拉开了距离,令人常看常新。钱松嵒以自己独有的创作方式,回应了时代对山水画提出的要求。他的集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和个人风格于一体的新画风,也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后辈画家。(文 / 沈军) <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迎春、杨力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行铁壁</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84年 200cmx200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詹建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潮</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布面油彩 1984年 177cmx196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潮》是著名美术家詹建俊创作于 1984 年的油画,被誉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曾荣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詹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中的代表人物,有着深厚的艺术造诣。油画《潮》是其极负盛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画家运用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营造出较为平面化但极具表现性的视觉效果。画面以初春涌动绿潮的原野为背景,中心以仰视的视角刻画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形象。他昂首挺立,双臂交叉,手扶铁锹,目光坚定而豪迈自信地站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逆光中的主体人物造型严谨而概括,笔触塑造有力,色彩微妙而又对比强烈。他肩上随风舞动的蓝黑色外衣与身后在春风中自由激荡的绿柳团块形成呼应和形势美感,高大的身躯、直立的铁锹和脚下平缓的大地又强化了画面纵与横的构成。而背景中翻腾、奔放,意象性处理的嫩绿柳枝和墨绿色平静的田野更是形成动与静、线与面的强烈对比;大写意的笔触,黄、绿、黑三色简洁而微妙的色彩组合形成了画面热烈明亮、气势恢宏、激情澎湃的音乐般的律动感。该作品极具象征意味,以“春风杨柳万千条”万物复苏的春天象征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春潮,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到这幅作品所传达的春天与生命的气息。同时,作品《潮》充分体现了詹建俊先生鲜明的个性化油画风格,不仅很好地凸显了油画本体语言,而且极具民族精神,不愧是时代的经典作品。它对于今天如何更好地建构当代中国油画也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价值。 (文 / 潘义奎)<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盛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民兵</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雕塑 1962年 56cmx57cmx81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于非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牡丹双鸽</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53年 137cmx265.3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艺术家家属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思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民与总理</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78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蒋兆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给爷爷读报</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52年 97cmx89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丰子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饮水思源</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61年 45.5cmx33.4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望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雪天驮运</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画 1954年 146.5cmx80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法]熊秉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孺子牛</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雕塑 / 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9年 35 cm×67 cm×26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 年 陆十安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这件 2019 年由熊秉明的夫人陆╂安女士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孺子牛》,表现的是牛在最艰难的状态下欲㞉起的那一刹那。它双跪前膝,俯身仰首,整体呈三角形构图,内部精彩的结构及结构之间的穿插关系无不体现出敒秉明先生至高的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作品表面泥土般的肌理如同那纵横的屰㛂、深耕的田地,高低凹凸、鳰㴱起伏,混屒模糊,而这些都透露了熊秉明先生的求学思考与精神境界。这件作品在 2000 年南京大学百年华诞之时由敒秉明邀请时任南京大学的教授、雕塑家吴为山(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为其主持放大,并立于南京大学广场。熊秉明认为中国大地才是这“孺子牛”最好的归宿。这牛是깷麆尽涟的奉献,是倔强不屈的㞉起,是任重道远的希望!(文 / 韩金峰)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明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镜前</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59年 70cm×9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2年艺术家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苏天赐</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黑衣女青年</b></span></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 布面油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9年 82cm×66.5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br></div> 这是一幅饱含浓情爱意的作品,是苏天赐于 1949 年为夫人凌环如所绘。苏天赐先生是中国油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及美术教育家。受恩师林风眠影响,苏先生从中国古典艺术中汲取营养,并从中寻求东西艺术的融合之道。在创作《黑衣女青年像》时,西汉壁画中大面积的红、黑色彩对比,粗放洒脱的笔法,斑驳古朴的肌理所产生的感染力给苏先生带来了启发。由此苏先生摒弃了油画的西方标准,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气韵生动”为追求,将精力投注到线与体的组合上,使眼前之形与心中之神完美结合,尽情抒发个人情感。在经过十多次的刮掉重画后,最终完成了这幅“油画语言从西方体系向中国表达方式基本转换”的代表作。艺术风格的发展是依靠历史积淀的,而艺术作品的美感是穿越历史的。1949 年,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道路上,苏天赐创作了《黑衣女青年像》—一幅具有浓郁东方神韵的油画作品。无论在任何时代,观者都会在这幅作品前读到一位青年对爱人的深情告白。(文 / 李浩然)<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书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平地一声雷</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1909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沙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水莲</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彩 1999年 55cmx41cm</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艺术家捐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美术馆藏</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我的作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给去过的朋友,带来美好回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想去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没去的朋友,随我旅游一趟。</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谢谢观看</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国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06月 摄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06月 制作</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