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王士祯《江上望青山忆旧》赏析

鄱湖钓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士祯《江上望青山忆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文 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网络(鸣谢)</b></p><p class="ql-block"><b> (参考书目:①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②网络)</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布政使。士祯出生于官舍,祖父呼其小名为豫孙。五岁入家塾读书,六七岁时读《诗经》。顺治七年(1650年),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与大哥王士禄、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诗名。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 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 含情重问水丰坊。”“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希,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往日风流问枚书,梁园回首素心违。”“桃根桃叶正相连,眺尽平芜欲化烟。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柏相映夕阳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四首《秋柳》诗,意蕴含蓄,境界优美,咏物与寓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更叫人叹绝的,是全诗句句写柳,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提炼功底。此诗传开,影响巨大,大江南北一时应和者甚众,连顾炎武也由京抵济,作《赋得秋柳》唱和。由于各地众多名家对《秋柳》诗的唱和,因此产生了享誉当时文坛的文社——“秋柳诗社”。“秋柳诗社”在中国文学史上留有彩色的印记。后人将大明湖东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园”,指为王士祯咏《秋柳》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王士祯的诗清新蕴藉、 刻画工整,散文、词也很出色。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 后人所辑《带经堂诗话》,反映了他的论诗主张。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 而其渊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王士祯的诗歌创作,早年从明七子入手, “中岁逾三唐而事两宋”,晚年又转而宗唐,但是在这三次转变中,提倡“神韵说”是贯穿始终的最能体现王士祯“神韵说”理论,并且写得好的是他的七言绝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王士祯倡导的神韵说, 主宰诗坛数十年。他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在清代达到了顶峰,从而在中国诗歌理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王士祯多才多艺,有大量名篇传世,他写景的诗文尤其为人称道,所作小令中的“绿杨城郭是扬州”一句,被当时许多名画家作为画题入画。一生著述达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蚕尾集》、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渔洋文略》《渔洋诗集》《带经堂集》《感旧集》《五代诗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时,王士祯诗名扬天下,官位也不断迁升,成为清初文坛公认的盟主,一时间,诗坛新人、 文坛后辈到京城求名师指点作品,往往首先拜见王士祯,如能得其一言片字褒奖,就会声名鹊起。蒲松龄是落拓不第的文人,《聊斋志异》也久不被世人认识,当蒲松龄找到王士祯时,王士祯“加评骘而还之”,还赠诗蒲松龄:“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为了让《聊斋志异》出版,王士祯在该书上大书“王阮亭鉴定”,使得各家书坊争相求索书稿,刊刻《聊斋志异》“以为荣”。当时的名流称赞此事:“国家文治轶千秋,扢雅扬风,巨公踵出,而一代正宗必以新城王公称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王士祯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去世。享年78岁。王家曾四代官至尚书,桓台境内至今还存有歌颂王家功德的全国罕见的砖牌坊,上刻清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题写的“四世宫保”四个大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江上望青山忆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深秋暮雨的扬子江雾色迷蒙,笛声追随着孤雁共同没入无边无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初春时节重新走在这青山道上,江面航船静静行驶,柳条犹如丝带满挂堤岸。</b></p> <p class="ql-block"><b>  王士祯善于通过时差来造成意境的虚幻,也就是说,诗人善于将记忆中的景物同眼前的景物枚合起来, 创造似真非真的效果。《江上望青山忆旧》这首诗就运用了这一手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顺治十六年,25岁的王士祯被任命为扬州推官, 到任后,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曾两次经过江苏仪征赶赴金陇执行公务,一次是在秋八月, 另一次是在次年的春三月。这首诗写于第二次经过时。诗中把两次见到的景物对照起来描绘, 一清晰,一朦胧,一萧瑟,一明丽,造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青山,在这里是地名,位于今江苏仪征西南,南临扬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过去, 写秋景,秋意泠泠,景色凄迷,心绪迷离,饱含其初入仕途的无助和忧愁,后两句写现在,绘春色,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心情愉悦,是对当下的信心满满。诗人之所以将这两种具有时差的景物做对比来写, 就是借景抒怀,表达自己入仕后的不同心情,由不知所措到得心应手,由茫然到豁朗,往日的不堪已成过去,今日何其美好,来日尤可期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这两句写回忆第一次经过扬子江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彼时的沉重心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自古逢秋悲寂寥”,农历八月,扬子江已经进入了深秋,秋雨潇潇,秋意寂寥,傍晚时分,江面上烟雨迷蒙,江岸上隐隐的青山,纷飞的黄叶,给人一片迷茫的感觉。天空中有一只依稀可见的孤雁,悄然地掠过,又没入了迷蒙的天边;岸边上传来隐隐的笛声,似在向谁诉说,又似独自孤吟。“数声风笛离亭晚”,“衡阳雁去无留意”,深秋时节,这笛声,这雁影,织出一派迷蒙萧瑟的意境。无一不令人心生忧戚。“迷离”这个词具有多重的意味, 从表层着,景象模糊不清, 乐调传得不真,这是对景物实况的写照。透过一层看,这其间恐怕更有诗人初到时,对这一带景物的陌生之感。这是当时诗人心境的写照, 这种心境在今天已觉惘然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迷离”者,忘言之意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彼时的诗人刚到任上不久,虽然是少年得志,但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面对新的人事,难免有些陌生,而那千头万绪亦是一时难以理清,迷茫和焦虑总是在所难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两句诗就是诗人彼时的心境写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境由心生,触景伤怀,人在情绪低落时,最容易被周围的景物所感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诗的后两句写当下,即第二次过扬子江时的满眼风光,以及开朗愉悦的心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诗人再一次重新走上这条青山道时,已经是次年的阳春三月了,春水盈盈,青山新翠,绿柳如丝,放眼皆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彼时的诗人心情大好,深深地被这美景所陶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两句写的是眼前的景象。阳春三月重来青山,面貌已是完全不同了,诗中只用了一句来描写春天的景色,表现力极强。显然这是个晴朗和明媚的日子,远远的一片白帆鼓足了春风,在平静的江面上自由地行驶,鹅黄的柳丝挂满了春堤, 在阳光下轻轻摇摆。“一”和“万”, 两个数词表现力何等丰富!远处一切都可以看得真切入微,与前面的“迷离”形成了鲜明对照。当然这幅春江图里也融进了诗人的心情。经过一年多的异地生活,诗人已消除了初到时的陌生感,他对扬子江渐生出许多的亲切和热爱,一景一物都成了自己的朋友,加上扬州任上的工作初见成效,这一切怎不让年青的诗人感到兴奋呢?置身青山绿水中,当他再回想起去年经过此地时的低沉之感,不由得莞尔一笑,那些曾经的不愉快已经成了不值一提的过去,而当时的怅惘已经被如今的豁达所替代。原来,纵使是才华出众的诗人,难免也会有迷茫和无助的时候,但是,只要坚持走下去,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就像彼时置身春光中的他,历经风雨后,再无怅惘,只有风轻云淡的岁月静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时序更迭,秋枯春荣, 本就是自然规律,但是,人在不同的时期或处于不同的境况下,就会生出不同的感慨,就如诗人第二次过扬子江,因其本身的境遇有所好转,他眼前的景物就显得格外的清丽唯美。其实,并不是秋天的景物不如春天的景物好,究其根源,而是诗人的心境起了变化,彼时的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对其工作已经能够得心应手,也小有成就,心情自然就会变得轻松愉悦起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两幅景象写出了两种心贵时差和景差的对照,说到底是一种心灵的对照。当诗人用审美的眼光观照生活时, 往日和眼前的一切,远处和近处的一切全放射出了诱人的光彩。境由心生,此诗记录了诗人两次过扬子江所见到的景象和心情,由阴沉压抑到豁然开朗,读来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以惊喜,令人心生美好,有来日可期之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是一首能够给人以启迪的绝句,人的这一生,总会有一段至暗的时光要靠自己去逾越,走过了山重水复,不经意间就会和柳暗花明撞个满怀,那才是满心的欢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永远的晴天,也没有永远的雨天,晴天有晴天的美好,雨天有雨天的浪漫, 要调节的始终是我们自己的心情。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过去的那一段时光, 不论是好是坏,都不可能是再重新来过, 而我们的当下,也终将会成为将来的过去式,所以,唯有珍惜,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回馈。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