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分钟教子更轻松‼️(251—260)

郭妍燕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51 父母如何“将一碗水端平”</b></p><p class="ql-block"> 当二宝逐渐长大,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我想要跟他一样多的冰激凌”“不行,你给他的比我多”“这不公平”,我们也经常听人说,面对两个或以上宝宝的父母需要“将一碗水端平”,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首先,制定通用的规则,</b>例如:“不经对方允许不可以动对方的东西”“伤害到对方需要道歉”等等,每个家庭都可以根据两宝年龄和能力制定通用规则,在违反这些规则时,无论是谁都需要承担后果。如果父母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公平,那么就能够培养出正直、努力的孩子,孩子们步入社会也更容易遵守和融入社会规则;反之,则会培养出为达目的投机取巧、不择手段难以遵守和融入社会规则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其次,在通用规则下,父母也需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不同先天气质,采取不同管教方式,</b>例如,对待一个安静、敏感的孩子,在他发完脾气后,父母坐着拥抱他或者把他轻摇直至平静能使他获得满足,这会让他学会安抚自己的方式;而对于那些更活泼的不愿意待在您怀里的孩子,您可以让他暂时回房间或“安全角”待一会儿,但当他自己准备好时,您可以给他一个拥抱,在您怀里待一会儿,他也正在学习对自己有效的安抚方式。如果我们用对待猴子的方式去对待一条鱼,这显然对鱼是不公平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我们需要让两宝在冲突中各负其责。</b></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并要求他们解决完这个冲突时来向自己汇报,这是让他们双方思考关于公平问题的好机会。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对孩子们说:“我不会参与分辨你们谁对谁错,你们两个需要自己搞清楚这一点,当你们有一个两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时,妈妈会很乐意听听那个方案。”如果大宝显而易见地在迫使二宝做些什么,或者孩子们厘清事实的努力变成了一场打斗,父母可以提供几个方案并让他们考虑这对双方而言是否公平,每个孩子都有权力对最终方案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公平意味着相同的规则,但这并不必然等同于对每个孩子都采取完全相同的管教方式,合适的管教需要与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相匹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52 如何培养两宝之间的亲密感</b></p><p class="ql-block"> 随着大宝年龄的增长,会更喜欢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尤其是年龄相差较大的两宝之间,二宝会很崇拜大宝,模仿大宝说话、走路的样子,穿大宝的衣服,想要成为大宝一样的人,也成为大宝团体中的一部分。而大宝却总是抱怨二宝像个跟屁虫,并努力的想要甩开他,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一,我们要理解这是孩子走向独立很重要的阶段,</b>避免批评,允许大宝和自己喜欢的同龄人一起玩,不要逼迫大宝照顾二宝,这样,他更有可能自发地照顾二宝,而当看到大宝照顾二宝时,要及时肯定和赞扬他。</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向二宝保证大宝并不是故意拒绝他,而是哥哥姐姐也需要与朋友独处的时间,并为二宝寻找一两个亲近的小伙伴。</b>我们可以跟二宝说:“你有你自己的朋友,哥哥姐姐也有自己的朋友,这对你们都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倾听每个孩子的想法。</b>在不站队的前提下,父母要重视每个孩子的立场。当我们倾听他们表达时,您也是在教他们倾听彼此,当您认真对待每个孩子时,您也是在帮助他们认真对待彼此。</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四,尽可能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b>当他们需要帮助时,让大宝为二宝(和您)提供建议,逐步培养大宝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五,每周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为每个孩子提供特别的单独相处时间,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美好时光,也是心理充电的好机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六,避免比较,避免总是把弟弟妹妹当小宝宝,也避免过度表扬大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七,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他们之间再也不会出现冲突。</b>但期待他们会支持彼此,会为彼此做出牺牲,会深切关心彼此。支持他们努力接纳彼此的行为但不要给他们压力。</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第八,召开常规的家庭会议,可以讨论规则、家务、期待和后果,让孩子们感觉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b>当孩子不能理解家庭规则时,可以设定边界并要求遵循:“我们家就是这么做的。”再逐渐帮助他们理解背后的原因,但在这之前,他们也必须知道“事情就是这样的”。并且需要遵守规则和界限。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宝的兴趣开始超出家庭范围,但他与弟弟妹妹及父母之间的联系是他强大港湾,相比精彩的外部世界,这依旧是更吸引他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253 如何应对两宝之间的比较和竞争</b></p><p class="ql-block"> 随着两宝到了学龄期,虽然不在同一个年级(除非双胞胎),但也能经常面临两宝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首先,在父母之间需要避免拿两宝来比较,</b>因为这除了会增加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之外没有其他的帮助,但避免比较并非意味着不能讨论差异,尤其是两宝之间在某些方面差距太大时。</p><p class="ql-block"> 例如,一个哥哥可能会把自己和有数学天赋的妹妹做比较:“我永远都不会像她那么擅长数学的,而她年龄还那么小!”父母可能会急于去淡化他的担忧,或者拍拍肩膀告诉他并不是那么回事,其实我们应该弄清楚为什么这会对他造成困扰,这对他而言又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帮助大宝发现自己也有独特的能力,并且妹妹也可能在其他一些方面又缺点,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让孩子接受自己,成为自己,也接受彼此。</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其次,比较和竞争可能来自于家庭的外部,</b>例如:学校,老师可能会对二宝说:“我希望你能像哥哥一样优秀”。期待一个孩子顺着哥哥姐姐的脚步发展有时候可能会开启一扇新大门,“自我实现的预言”很有可能实现;但有时则可能具有破坏性,因为每个孩子的资质都不同,每个孩子都希望独特的自己被看见,而不是生活在某个人的光环下,这时,我们需要倾听孩子的感受,并做相应的回应:“你需要那么努力才能做到哥哥那样,这样对你的确不公平,但当你寻找到自己特别的学习方式时,你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妈妈会帮助</p><p class="ql-block">你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比较和竞争来自于两宝之间。<span class="ql-cursor"></span></b>妹妹可能会对哥哥说:“我能在学校演出中上台,而你不能。”哥哥也可能会说:“我在期末考试中成绩比你好。”或者弟弟妹妹可能会问哥哥姐姐:“你在三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怎么样?”这时我们需要介入吗?这类竞争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种竞争的确是来源于孩子之间,并且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则不需要我们介入。</p><p class="ql-block"> 但我们需要仔细觉察是否在不经意间使得更为成功的那个孩子一直凌驾于另一个孩子之上,这时,我们需要寻找机会来支持和鼓励不那么成功的孩子。我们需要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成功,才能让他们更容易接纳自己,成为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54 任由孩子打人的三大不良影响</b></p><p class="ql-block"> 孩子长大一些后,在一起嬉戏玩耍难免就会有矛盾,有了矛盾,有些孩子就爱用拳头解决问题。 有些家长看到自家孩子是打人的一方而不是被打的一方,心里难免会有一丝窃喜,觉得这样不容易别欺负,长大以后肯定不会吃亏。可是,真的是这样么?</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孩子喜欢打人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影响。</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人际关系差,社会适应能力低</b></p><p class="ql-block">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在一项针对儿童社交关系的心理学研究中,让 20 个儿童在一次夏令营后,分别对夏令营中的其他小伙伴进行好感度等级评价(例如“你最喜欢跟谁玩,最不喜欢跟谁玩,请按照最喜欢到最不喜欢,给你的小伙伴排排队。”),并给出这样评价的理由。综合所有儿童的评价后,研究者得出了这次夏令营中儿童们的“社交情况”。小朋友的“票选”中,那些具有攻击性、不合群的小家伙,永远都是他们朋友圈被排斥的对象。另有研究表明,因破坏行为和攻击性被排斥的儿童,成年后都面临心理失调的危险,在学校中表现出各种各样适应不良: 逃课、小霸王、学业不良比例高达 74% 。皮亚杰发展心理学指出:同伴对儿童的社交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在同伴间是否受欢迎、被排斥、被忽略,以及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所处的地位,与孩子成年后社交发展的情况存在明显的相关。也就是说现在在群体中受欢迎的孩子,将来也会在成年人的社交中成为受欢迎的人。</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孩子越早学会打人,将来就越难改掉</b></p><p class="ql-block"> 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会因为情绪激动或兴奋,表现出类似攻击的行为,但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孩子稍微大一些后,会通过攻击性的行动获得满足感,故意打人,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在很小的时候学习到的行为,往往会伴随他一生。如果孩子很小就养成了打人的坏习惯,那等他长大后就很难改掉了。因此,当发现孩子有动不动就打人的习惯时,要趁早制止并纠正。</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3.学不会处理矛盾的正确方式</b></p><p class="ql-block"> 有些家长,甚至教孩子要“以牙还牙”地处理矛盾,被打了就要打回去。这样处理,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攻击他人是处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只要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宝宝就会动手出击。而对于那些生性软弱的宝宝,他们会认为自己被欺负是正常的,并因此变得更加软弱。长期在这种教育方式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无法学会正确地处理矛盾的方法,将来更有可能出现各种社交障碍。因此,当孩子出现打人的情况时,家长一定要及时介入,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行为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55 孩子打人家长乱管,结果可能更糟糕!</b></p><p class="ql-block"> 虽然有些孩子确实是由于先天神经系统的发育问题而存在冲动、易激怒的情况,但大多数孩子出现出现攻击性行为还是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关。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有的家长常常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式来解决,结果不仅孩子打人的问题没解决,亲子关系也陷入僵局。</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简单粗暴型</b></p><p class="ql-block"> 不问清原因,简单制止孩子打架,责骂自己的孩子,以显示自己的「公平」或者发泄心中的不悦。</p><p class="ql-block"> <b>后果:</b>孩子心里可能会想:「你都不问我为什么打架,就骂我,哼,我到底哪儿做错了?你们从来都不理解我!我讨厌你们!」于是,孩子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把愤怒的矛头转向了家长。</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护犊子型</b></p><p class="ql-block"> 吓唬或训斥对方的孩子。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尤其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对方的孩子:「下次如果你再和我家某某打架,我就……」,以显示自己替孩子出了气。</p><p class="ql-block"> <b>后果:</b>孩子心里可能会想:「哈哈,有爸爸 / 妈妈罩着我,我以后想欺负谁就欺负谁咯。」于是,孩子便学会了「仗势欺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3.家长对干型</b></p><p class="ql-block"> 眼看自家孩子受欺负了,与对方家长互相吵骂,大打出手,成为「冤家」。</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 1, 1);">后果:</b>孩子心里会想:「爸爸 / 妈妈跟别人有了矛盾不也靠拳头解决吗?看来我这方法一点都没错嘛。」于是,孩子接受了家长的「言传身教」,继续用暴力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b> 家长请注意:</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矛盾放一边,安抚第一位</b></p><p class="ql-block"> 在心理咨询中,解决冲突的第一步,永远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自家孩子打了别人,家长需要在第一时间先安抚对方孩子的情绪,并向对方家长及孩子道歉。</p><p class="ql-block"> 但与此同时,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自己的孩子。发生冲突过后,自家孩子情绪上也会出现巨大的波动,因此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安抚自家孩子的情绪,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或批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就事论事,让孩子们表达愤怒</b></p><p class="ql-block"> 此外,家长应该仅针对事件本身进行分析,不要先入为主地给这个事件下定论、盲目判断谁是谁非,而是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表达愤怒不满的机会。先动手的孩子会说出打架的原因,挨打的孩子也会责怪对方,并自己解释。家长需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空间,让孩子梳理各自的行为。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打人的情况时,不要着急,不要冲动,冷静地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与孩子好好沟通,然后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处理问题。千万不要越管越糟糕,这就得不偿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56 正确认识幼小衔接</b></p><p class="ql-block"> 小明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明年就要上学了。妈妈认为应该提前做些什么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听有的家长说:最好把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借来,让孩子提前学会拼音,提前学会加减法,这样孩子上学就不怕跟不上了。可是小明妈妈又担心孩子把这些提前都学了,孩子进入小学后面对的知识都会,他还有什么学习兴趣呢?小花马上就要幼儿园毕业了,可只要妈妈一跟她提上小学的事,小花就闹脾气:“我不喜欢上小学,我不要上小学。”这让妈妈很着急。这些都是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阶段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对幼小衔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做好必要的准备很重要。</b></p><p class="ql-block"> 一些孩子进入小学后,上课坐不住、说闲话、随意走动、听不懂老师的指令等等,往往是因为家长没有帮助孩子进行提前的入学适应准备。要知道孩子上幼儿园和上小学大不相同,只要家长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做些必要的准备,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地完成幼小衔接。</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 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在于: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小学以上课为主要形式,系统学习文化知识;幼儿园活动动静交替,集体上课时间短,小学以上课教学为主,课间休息时间很短。在幼儿园,教师与孩子始终在一起,而小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时间。比如,完成作业、喝水、上厕所等。环境、内容、时间、节奏等发生了一些变化,为避免给孩子带来压力,需要家长帮助作好过渡准备,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的课堂,更好的遵守课堂规则,而不至于因为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开学初总是违反规则,进而遭到批评,这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幼小衔接不知是知识的衔接。</b></p><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学习知识的衔接,还有学习习惯、生活及能力习惯、社会交往能力等的衔接。家长不仅要减少孩子学习适应的障碍,还要减少孩子社会适应的障碍,帮助孩子自信快乐地迎接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57 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家长应该帮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心理准备。</b></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了解小学,喜爱小学。带孩子参观小学,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引导孩子懂得学校的学习与幼儿园的游戏不同,要集中精神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教育孩子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与同学们团结友爱,鼓励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p><p class="ql-block"> 在这过程中,要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小学生活,既不要过度去宣扬小学特别好,也不要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感到恐惧,从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学习准备。</b></p><p class="ql-block"> <b>首先是,学习知识。</b>了解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对孩子还是有益的。比如,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认识简单的汉字,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等,这些准备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教得太多。</p><p class="ql-block"> <b>其次是,培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b>孩子在入学后最重要的技能是阅读,阅读的兴趣、能力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入学前,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其掌握基本阅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b>最后是,学习习惯。</b>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多安排一些安静的活动。比如,写字、画画、看书等,还可以让孩子安静地坐着,时间逐渐延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课堂学习。认真倾听是孩子入学后专心听讲的重要前提,家长要教育孩子认真听他人讲话,不随意打断,记住讲话的内容和要求,这有利于入学后与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沟通。</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自理能力。</b></p><p class="ql-block"> 帮助孩子提高自我照顾和保护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学会正确的穿戴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整理和归类摆放物品,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勤剪指甲勤洗澡,保持整洁等。教育孩子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爱护公共财物和学习用品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4、交往能力。</b></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环境,面对新朋友,孩子处理好与同学们的关系很重要。如果孩子在群体中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却很少想到帮助他人,有纠纷常常求助老师,缺乏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家长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主动让孩子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加入新群体一起玩;教孩子学会相互谦让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58 培养孩子听指令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执行老师的指令,那不会引起太多的麻烦,如果上了小学还依然如此,就会影响学习质量。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听指令的能力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 发出明确的指令</b></p><p class="ql-block"> 家长向孩子发出指令,要让孩子听明白再去执行。比如让孩子去写一页简单的汉字,就要告诉孩子一定要写工整、慢慢写、写的时候身体要坐直,眼睛离本子半臂的距离等等,告诉孩子后,再跟孩子确认一遍,听明白了吗?</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 根据孩子的特点调整指令</b></p><p class="ql-block"> 家长给孩子的指令难易程度和完成项目,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听指令的能力加长或减短,必要时可以让孩子复述你的指令。比如,让孩子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有的孩子跟他说一声他就直接去做了,并且做得很好。但有的孩子就容易拖拉,拖着拖着就忘了去做。家长针对这类孩子,下指令的之后,就要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去收拾?收拾成什么样子的?等等。并且告诉了孩子之后,再问问孩子刚才你是怎么说的,让他说出来,这样可以顺便检测一下他对指令的理解能力。</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 表扬孩子做对指令的行为</b></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对孩子注意听从指令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奖励。即使有的时候孩子没有做对,也要先表扬,再与孩子一起分析没有听清指令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4. 每天一个训练任务</b></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在孩子上小学对孩子进行任务意识的训练,慢慢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形成合理安排时间、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布置一项孩子力所能及的任务。比如,让孩子收拾碗筷、整理厨房、打扫自己的房间、倒垃圾、给长辈捶背、表演故事等。等孩子习惯每天完成一个任务以后,再建议孩子自己设计任务,养成自己找事做的习惯,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59 幼小衔接身体素质准备篇</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面临很多品质和能力考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提升身体素质和培养良好品质,完美跨越幼升小。</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一,练孩子的耐力。</b></p><p class="ql-block"> 虽然很多孩子平时也常常跑跑跳跳,但正规的体育运动不多,所以耐力并不够。而进入小学后,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上课 30 分钟内必须安静地坐好。这就需要家长适当帮孩子进行一些耐力训练。比如可以通过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持之以恒的锻炼、或是家务劳动进行。家长平常可以带领孩子进行游泳、晨跑、上下楼梯、跳绳、踢球等运动,并安排孩子每天做一定时间的家务,比如扫一扫客厅的地、扔家里的垃圾、帮妈妈洗碗等。</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磨孩子的耐性。</b></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体验“等”的感觉。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让孩子体验在收银台前排队等待的感觉。这样,孩子进入小学排队等候的时候就会比较适应。</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陪孩子玩专注。</b></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孩子专心玩积木时,不要叫他去吃饭;在拼图还没拼完时,不去打扰他。在平时的游戏中,让孩子学会<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有始有终的做完一件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四,教孩子守规则。</b></p><p class="ql-block"> 守规则游戏最适合用来培养争强好胜、爱表现、爱出风头孩子的耐心。同时也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和孩子在家玩游戏,强调清楚规则,提前讲好奖励和惩罚方法。比如,可以一起下棋,不管是象棋、围棋还是五子棋,都是强调规则的游戏。孩子会在下棋的过程中体会到规则的意义,在规则的约束下,慢慢提高耐性。</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五,教孩子懂安全。</b></p><p class="ql-block"> 进入小学,老师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方方面面。所以,孩子自己必须对身体健康有初步的认识。特别是有的孩子常常磕磕碰碰,弄伤了自己也不在意。还有的孩子对于安全没概念,爱去危险的地方玩。所以,简单的健康、安全知识应该直接教给孩子。比如,觉得身体不舒服、或者身上弄伤应该告诉老师;走路要靠右边;上下楼梯不和同学推搡拥挤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60 幼小衔接学习自理能力培养篇</b></p><p class="ql-block"> 孩子升入小学后,良好的学习自理能力能帮助孩子很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今天,跟大家分享几个培养孩子学习自理能力的小方法。</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抓紧培养“任务意识”</b></p><p class="ql-block"> 有的孩子上学后,不会自己管理学习用品,甚至不会记作业,是因为他一直习惯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劳,还没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入学前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比如分配给孩子一两项家务劳动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去超市购物前,请孩子列(画)出购物清单,并负责提醒大人把清单上的物品买全。</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练一练孩子的注意力</b></p><p class="ql-block"> 专一持久的注意品质是小学生上课作业的必要条件,在小学低年级,学业成绩的好坏与其说是孩子智慧高低的反映,不如说是孩子注意品质的反映。</p><p class="ql-block"> <b>具体方法是:</b>在活动前设定时间要求,如果孩子坚持下来,就给予适当奖励,反之则施以一定惩罚。最初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逐步提高时间要求和活动难度,直到孩子能独自坚持 25 分钟不觉得疲劳。</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b></p><p class="ql-block">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新小学生的通病。因为以前时间都由大人掌控,孩子自己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p><p class="ql-block"> <b>家长可以这样做:</b>在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开始做事情,就不许以各种借口来回走动了。</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b></p><p class="ql-block"> 有的小学生一开始记不下作业内容,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差。语言理解能力差还会严重影响孩子听课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一项家长需要重视的入学准备内容。家长要多和孩子交谈。语言要尽量规范、准确,并逐步提高精炼和复杂度。如给孩子布置任务时,由“含一个条件”逐渐过渡到“含有多种指令”,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凳子;请你去拿高的凳子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高的凳子。家长还可以多和孩子一起读故事,读完后,可以问问孩子里面讲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理解能力。阅读故事时,鼓励孩子听完全文后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词汇。</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五、进行“前书写”练习</b></p><p class="ql-block"> 除了利用游戏、手工等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外,“前书写”练习也可以为孩子入学后的正式书写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b> 具体方法:</b>是在田字格中画上有趣的图案,或阿拉伯数字 1~10、自己的名字等,书写的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每天练习 10~15 分钟。这种练习可以激发孩子对文字、数字等符号的兴趣,训练书写姿势,提高控笔能力,了解书写的规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后续请看下一篇💝</b></p><p class="ql-block"><b>💁目录请看第一篇💝</b></p><p class="ql-block"><b>💁连续阅读请查看作品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