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b>文化和自然遗产日</b>”。特发表此篇,以示纪念。<div> <b>文化和自然遗产日</b>,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br></div><div><br></div><div> ▂▃▄▅▆▇<br></div><div> <b>殷墟</b>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br> 殷墟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殷墟甲骨文为我们保留3000年前的文字,从中可透视3000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殷墟出土的铜器、玉器、建筑基址及丰富的祭祀遗存,展示了中国历史上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物质成就和精神面貌。<br> 殷墟是中华文明溯源的基石。如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殷墟,其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不仅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也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br></div> <b>殷墟宫殿宗庙遗址</b>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区域占地439亩,分为博物馆、车马坑、祭祀坑、大殿、甲骨挖掘现场、妇好墓。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包含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15座,殷王室的宗庙建筑21座,商王室的祭坛建筑17座。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div>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文物展示与考古现场相结合的一个景区,可以使游客沉浸式体验,充分感受到殷商时期的辉煌。<br></div> <b>司母戊鼎</b>出土于王陵遗址,它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整体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之感。 <b> 乙二十仿殷大殿</b>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其中一座,它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地下尚未发掘,所以只复原了西侧的31米,该建筑整体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同时又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 <b> </b>▂▃▄▅▆▇<div><b> 殷墟博物馆</b>从空中来看,外形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寓意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减少对遗址区的干扰,为了减少和隐藏建筑物的体量,博物馆的设计者、本土设计大师崔凯整体将博物馆主体沉入地下,仅在中心突出地面三米有一个青铜结构,以显示殷商时期青铜铸造已达巅峰。博物馆以商代人们的生活器具、青铜冶炼、甲骨文展示出人类文明的三大要素。馆内藏有殷墟发掘出土陶器、青铜器、玉器及甲骨文等国宝级文物共500多件,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馆。<br> 五大陈列诠释殷商文明: 博物馆陈列围绕“文明”这一核心概念设计。它选取考古学关于“古文明通常具有城邑、冶金术、文字以及发达的礼制‘四大物化表征’” 的理论,将陈列分为5大板块,分别是:大邑商厅(第一展厅) :表现商王朝都邑安阳殷墟的城市面貌、青铜器厅(第二展厅) :表现商王朝发达的冶金术、玉器厅(第三厅) :表现以商王朝玉器为代表的礼制、甲骨厅(第四展厅) :表现商王朝成熟的文字、特展厅(第五展厅) :陈列“司母辛鼎”等国之重器。(下图为博物馆入口)</div> 上图为博物馆中庭 商王朝都邑殷墟的城市面貌 <u> 陶器</u> <u>陶器</u> <u>陶器</u> <u> 青铜器</u><div> 殷墟博物馆重器“<b>亚长牛尊</b>” 。2001年出土于殷墟花园庄54号墓葬。墓葬保存完整,是殷墟少有的未被盗掘的墓葬。这件牛尊形象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头体态健硕、造型逼真的大水牛。牛头前伸,头顶上还有一对向后弯曲的的大角,嘴唇微微张开,正面看上去好像在对着人憨笑,眼呈目字形,眼球上凸,两只耳朵向外张开,整体面部给人一种憨态可掬的感觉。<br> 牛身背部,中央向下凹,上边有一个长方形盖子,盖子上有一个半环形的小钮,作为打开盖子的把手。盖子和器身上有子母扣,结合得十分巧妙。由于牛的腹部十分肥硕,所以要有四条壮实粗短的腿来支撑起它的身体。牛的臀部呈弧线状向外鼓起,臀还有一条下垂的短尾巴,栩栩如生。<br> 牛尊之上遍布花纹,怪兽、小鸟、夔龙活灵活现。最突出的则是两侧腹部有虎纹。殷商铸铜工匠匠心独运,巧妙地把低垂的虎头放于牛的前腿,把上卷的虎尾置于牛的臀部,生动再现了一只虎虎生威的猛虎形象。<br><div><u><br></u></div></div> <u>青铜器</u> <u>青铜器</u><div> 青铜甗本是古人用以蒸煮食物的一种锅具,而当人们仔细观察便可发现,殷墟中的这件青铜甗(上图)并非“腹中空空”,反而内里盛装着一颗人类的头骨。这颗头是被砍下来的,砍下来之后煮过。通过这个人头的大小判定这是一颗女性的头颅,又根据其骨骼的发育判断为15岁左右。根据铁的含量证明了这位少女并非当地人,根据牙齿判断她平时摄入蛋白质比较多,在当时的朝代,能够进食蛋白质类的食物,那么肯定是名门贵族。翻阅史料不难发现,当时商王有过一段时间的征战,征战的地方是攸国,最终是擒得敌首。根据这件青铜器上的记录,这里面的人头可能是当时战败的俘虏。为了祭祀选出了首领的家眷,这个15岁的少女应该是首领的女儿,把首领女儿的头颅砍下,最终放在青铜器中煮,从而来完成祭祀,得到上天的庇佑。<u><br></u></div> <u>青铜器</u> <u>青铜器</u> <u> 青铜器</u> <u> 青铜器</u><div> <b>亚址铜罍</b>出土于M160墓葬,口微侈,方唇,沿面略内斜,颈较短,圆肩,深腹,底内凹,矮圈足。肩有一对半环状耳,耳上方呈牛头形。耳内套一圆环。下腹亦有一牛头形鼻钮。口沿下为一周三角蝉纹带,由二十个口向下的蝉纹组成,其下有六条夔纹。夔回首反顾,尾部向下勾卷。肩部有六个圆涡纹,在中部圆涡纹两侧各有一横向夔纹,以圆涡纹为中心,互相对称,口相向。夔的肢体有二歧枝。在耳之两侧,各有一口朝上的竖夔纹,以耳为中心,亦两相对称。腹上部有三组由夔纹构成的大饕餮纹。饕餮,角呈云状纹,圆角方形目,躯干三折,尾向下内卷,背上有“刺,躯干下伸出粗壮的脚与爪,以脊棱为鼻梁。饕餮纹之外侧下方,以一倒夔纹填空。腹下部有九个大蕉叶纹,蕉叶纹由竖立的对夔纹与三角纹组成。圈足上有一周夔纹带,由六个横向的小夔纹构成。全器的纹饰均以云雷纹为底纹。颈内壁与下腹牛头形鼻钮相对应的位置有“亚址”铭文。口径17.5厘米,最大腹径33.8厘米,圈足径17.5厘米;通高44.8厘米,壁厚0.5厘米~0.8厘米。重14.2公斤。<u><br></u></div> <u>青铜器</u> <u> 青铜器</u> <u>青铜器</u> <u>青铜器</u> <b>青铜器</b><div> <b>亚址方尊</b>出土于M160墓葬,方口外侈,束颈,斜肩,平底,高圈足外撇。尊之四角及四边中部均有扉棱,扉棱分三段,成一直线。上段的扉棱较长,伸出尊口外3厘米。口下饰一对夔蕉叶纹,夔头在下,作回首反顾状。腹及圈足四面为分解式的大饕餮纹。眼呈圆角方形,有长条形瞳孔,目上有眉,咧口,云状大耳,以扉棱做鼻梁,角、眉、目、鼻,嘴相分离。腹部的饕餮,眉上以一简化的几何形夔纹为角,眼及角之外侧以一倒夔纹补空并表示饕餮的躯干,倒夔纹纹之下为饕餮之足。圈足上的饕餮,眉上的角为夔纹,刻画较细致,目字形眼,头顶上有瓶形角,张口。肩部及腹部、圈足的饕餮纹之上有一夔纹带。腹部之夔纹,每面四条;肩部与圈足的夔纹,每面二条;皆以扉棱为中心相互对称。在方尊肩部四角,有四个圆钉头,其上套有象头。象,圆眼,长鼻上卷,长鼻之下有一锥形牙。肩部四边中部,亦有四个圆钉头,其上套有兽头。兽头似鹿,头顶有向上伸出的一对大角,角端有五个枝杈,如手掌状。这八个兽头都是单独铸造的。在方尊内底中部有铭文“亚址”,十分清晰。口边长32.8厘米~33里米,圈足边长21,4厘米;通高43.9厘米,足高14厘米;壁厚0.5厘米-0.8厘米,重21,4公斤。<br></div> <u> 青铜器</u> <u>青铜器</u> <u>青铜器</u> <u>青铜器</u> <u>青铜器</u> 青铜器<div> ▂▃▄▅▆▇</div><div><b> 商代</b>是中国<b>青铜</b>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br> 殷墟出土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尤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负盛名,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br> 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br></div> <b><u>青铜器</u></b> <u>青铜器</u> <b><u>青铜器</u></b> <u> 青铜器</u> ▂▃▄▅▆▇ <div><b> 甲骨文</b>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br> 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商代以后,甲骨占卜逐渐失去了其显赫地位。<br></div> <div> ▂▃▄▅▆▇</div><div> 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b>殷墟车马坑</b><br> 畜力车是古代先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文献记载夏代就发明了车,但至今并未找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自1928年发掘以来,由于当时技术有限,直到1953年首次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它是我国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同时也再次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br> 车马坑集中展示在安阳不同地区出土的六具车辆,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车。木结构早就朽烂了,但考古技术手段能在土层中清理出车辆残迹,弄清车辆的部件结构和尺寸。今天看见的就是那些土,这真是一件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作。<br> 车马坑的白骨是殉葬的马匹和车夫。六架马车,其中五架有两匹马的殉葬,六架中四架有人殉,人的位置在车辆后方。除了车马,这个坑里还展示了一段殷商时期的道路,出土于安阳航校。宽8.3米,道路上有明显的双向车辙。这些车辆和道路其实和此后几千年里的古代中国没有太大差别了。<br></div> ▂▃▄▅▆▇<div><b> YH127甲骨窖穴(上图)</b>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区中部偏西,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div> <b>甲骨坑</b>是殷墟最小的一个馆(下图),这个坑出土了17000余片甲骨,是3000年前的档案馆或者图书馆,内容涉及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商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坑的面积几平方米而已,龟甲密密麻麻堆在坑里。白骨一具,蜷缩于甲骨一侧,推测可能是这些甲骨的管理者,殷商王朝这是把国家图书馆馆长给埋了?</div></div> ▂▃▄▅▆▇<div><b>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b><div> 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b><br></b></div></div> <b> 乙七基址</b>发现的大量的人祭和人殉的遗迹,商代在营造宫室宗庙等建筑时,须举行一系列非常血腥的祭祀仪式,借以除妖避邪,镇宅安居。乙七基址就是一个典型代表。通常宗庙建筑一般要经过奠基、置础、安门、落成四个步骤。在乙七基址之南曾发现成行的密集小葬坑和车马坑遗迹,有北、中、南三组,仅在中组80座祭祀坑中,就发现人牲390余人。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早期大量地使用“人祭”与“人殉”的野蛮残酷的祭祀和殉葬方式,在殷墟时期达到了极致。 最震撼的是宗庙遗址,那里能看见最多的坑、最多的白骨。宗庙是王室、诸侯用于祭拜祖先的地方,这种制度延续到清朝。殷墟的宗庙直观上看在眼里就是一个个杀人祭祀坑,祭祀活动时杀几个人或者一堆人是惯例。此外殷商统治者在营造宫殿和陵墓时也要杀人埋在地下,难道这能驱邪镇宅?反正宗庙区地底下到处是白骨。大多是砍了头埋坑里,摆放却不一样,有的一具具尸骨整整齐齐地排列好,有的就是乱葬坑,还有俩特别的,端端正正坐着,一名持着戈,另一名持着戈和盾,这大概是在保家卫国了。除了人骨,自然还有兽骨,但兽骨坑是少数,把牛羊猪用来祭祀是比较奢侈的。 红色的是建筑遗址 <b> </b>▂▃▄▅▆▇<div><b> 甲骨文碑,</b>甲骨文与今天的文字对照,碑的一面是甲骨文,一面是今文。<div>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br> 殷墟发现至今,殷墟共出发现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并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它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同时也是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br></div></div>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见证了已经消逝的商代占卜制度,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iv> 著名的<b>妇好墓</b>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div> 妇好雕象,科学复原的妇好享堂, 妇好墓圹。<br> 享堂是妇好死后,武丁为祭祀在其墓上修建的宗庙建筑。妇好的庙号为母辛,享堂在甲骨卜辞中称为 「 母辛宗 」 。享堂前立有汉白玉制妇好雕像,雕像中的妇好手持她生前所使用的龙纹大铜钺。<br> 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根据该墓的地层关系及大部分青铜器上的“妇好”铭文,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br> 这个墓面积并不大,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垂直向下挖的长方形坑,一层一层层次分明,入葬时装一层随葬品,填一层土。因为没有被盗掘,在地下二层的展厅内,能看到部分出土青铜器和象牙制品,的确精美。当然这座陵墓也有人殉,总共16人,殷商陵墓有个腰坑,会埋葬一个人或一条狗镇守,其他人殉也在腰部。反倒是墓主人埋得深,棺木又不防水,今天尸骨无存。<br> 据说:中国文字博物馆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谁能成功“破译”出现场的甲骨文,一个字奖励10万元!那么,你能认出上边的这个字吗?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本篇照片一律是本人拍摄,大些文字来源于网络。欢迎浏览与指导,感谢您的精彩点评!<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