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之潺亭水城,走进川剧川菜之父李调元的故乡

秋枫雯雯

<p class="ql-block">四川潺亭水城,它位于罗江县滨河西路,北起升平桥,南至太平桥,总长约1.2公里,占地50余亩,建筑群包括:太平廊桥、码头、古戏台、牌坊、文峰双塔、李调元纪念馆等。</p> <p class="ql-block">罗纹江两岸,清代太平廊桥横跨纹水相连。其名因罗江两汉时为涪县之潺亭,南北朝时设潺亭县而名。</p> <p class="ql-block">“横游太平廊桥,竖观潺亭水城;西达庞统祠墓,东道玉京文山。”罗江风景秀丽,有游不尽的旅游景点,看不完的调元文化,如我们眼前的这座气势恢弘的古桥,因其意取名为“太平廊桥”。</p><p class="ql-block">太平廊桥,仿晚清风格修建而成。太平桥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又被称之为“西川第一桥”。2006年在太平桥上修建了200多米长的廊桥,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廊桥。</p> <p class="ql-block">站在太平廊桥向罗纹江看去,左面有一座七层高的塔和一座三层高的塔,它们叫做“文峰双塔”。若是登上七层高塔的塔顶,潺亭水城风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修建文峰双塔,是为了表彰李调元“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的功名,以及他们为罗江为巴蜀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峰双塔</span></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只知道眉山苏氏门中(苏东坡父子三人)一门三进士,却很少人知道四川有比眉山苏氏更牛的罗江李氏门中一门四进士。</p><p class="ql-block">清代李氏门中四进士:李化楠(李调元之父)、李调元、李鼎元(李调元之弟)、李骥元(李化楠弟弟李化樟之子)。需要补充的是,李化樟还有一个儿子,是举人。李氏门中文风之盛,才俊之多,史上实属罕见。</p><p class="ql-block">李化楠考中进士,其后李调元及其两个堂弟李鼎元和李骥元也考中进士,并且三弟兄都入翰林,故有“父子一门四进士,弟兄两院三翰林”的美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氏四才子</span></p> <p class="ql-block">文峰双塔对面是罗江玉京山,上有景乐宫古建筑一所,故又名景乐山,现景乐宫已辟为李调元纪念馆。过太平廊桥,上一百零八级台阶,即上玉京山。其顶平敞,以青砖铺之,周筑楼台,自成天地。步入景乐宫,辄可访李调元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山右临江处悬巨钟一口,佳节鸣之,钟声袅袅,穿云越江入万家,即入梦境。明代御史卢雍定此景为“景乐梵钟”,列县八景之一,并有诗云:“苍鲸何处吼?绀宇翠微杪。余音度空江,下界知昏晓。”</p> <p class="ql-block">李调元(1734年-1803年),字羹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出生于四川安县(今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宝林镇),在四川罗江县(今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调元镇)成长。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与张问陶(张船山)、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p><p class="ql-block">曾有“神童”之誉的李调元在29岁时中了进士,并从此投身仕途。为官期间,李调元刚正不阿,曾被称为“铁员外”。他心系苍生,积极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如在广东任学政期间设立书院,注重培育人才,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因弹劾永平知府,得罪权相和珅,李调元遭诬陷罢官入狱,遣戍伊犁。至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李调元以母老赎归乡梓,潜心著述。“因曾参与过《四库全书》的编纂,他得以阅读了大量文献,并将其全部抄录下来。”王川介绍,归乡后,李调元开始辑撰刊刻大型文献丛书《函海》和《续函海》。</p> <p class="ql-block">王川:“乾隆皇帝举国家之力才有了《四库全书》,而李调元凭一己之力,就编纂出如此浩瀚的文献学巨著,令世人景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被毁的李调元诗碑林</span></p> <p class="ql-block">清代文学家、诗人、戏曲理论家、藏书家李调元,他是“百科全书”也是“川菜川剧之父”。有句话“一生不识李调元,看尽川戏尝遍川菜也枉然”。</p><p class="ql-block">他曾撰写了一本专谈饮食文化的《醒园录》,记载了菜肴、酿酒调味品、糕点小吃、腌渍食品及食品保藏等各种做法。川菜之所以能成为八大菜系之一,有着麻辣鲜香等特点,都离不开《醒园录》这本书。</p> <p class="ql-block">李调元以毕生精力搜集了大量的典籍,建立了私家藏书楼——万卷楼,藏书多达10万卷,时人称为“西川藏书第一家”。嘉庆初,四川白莲教起事,造成各地局势动荡不安。嘉庆五年(1800),李调元全家避乱成都,而万卷楼“被土贼所焚”。李调元归来,见状悲痛欲绝,“竟忽忽不乐”,两年后便郁郁去世。</p> <p class="ql-block">李调元对于四川文化的推动,尤其对蜀学的振衰复兴,居功至伟,可谓推动了四川文化的整体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