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的。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预示着播种希望,收获喜悦。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芒种”节气知识,体验节气习俗活动,中一班于2023年6月5日开展了“芒种”节气主题活动。</p> 芒种由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农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p> 芒种三候 <p class="ql-block"><b>一候螳螂生:</b>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p><p class="ql-block"><b>二候鵙始鸣:</b>鵙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p><p class="ql-block"><b>三候反舌无声:</b>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p> 孩子们的芒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芒种至,仲夏始。来看一下宝贝们是怎样过芒种这一天的吧!</p> 芒种至,斗草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代芒种有一个浪漫的习俗,就是斗草 ,又叫踏百草。孩子们一起在户外寻找自己认为最有韧劲的草。比赛开始,欢声笑语间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民俗游戏乐趣。</p> 做麦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芒种时节大麦、小麦已经成熟,孩子们利用手中的材料,亲手制作了一株株傲然挺立的小麦穗。金黄的麦穗,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芒种时节大麦、小麦已经成熟,孩子们利用手中的材料,亲手制作了一株株傲然挺立的小麦穗。金黄的麦穗,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p> 画青梅 <p class="ql-block"><b>青梅:</b>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时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自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厚的矿物质,能够增强者体的免疫力,但这时新颖的青梅口感偏酸,不易入口,所以需求经过一些加工之后才能够食用。</p> 家园温馨提示 芒种,养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补水,要午休 中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医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