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送乱鸦斜日落渔汀</b></p><p class="ql-block"><b>——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赏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文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网络(鸣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参考资料:①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②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③网络)</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喜欢婉约词的人, 没有人不知道吴文英。他的词语言秾丽,用典冷僻,又深于锻炼雕琢,构成了深微幽眇的词境。他是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和周邦彦并称,人称“前有清真,后有梦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词的创作上, 吴文英主要师承周邦彦,重视格律,重视声情,讲究修辞,善于用典。沈义父曾把他的词法概括为四点:一是协律;二是求雅;三是琢字炼文,含蓄不露;四是力求柔婉,反对狂放。这一艺术风格决定了“梦窗词”难以反映重大主题,而多浓艳芬菲的词境,这也是南宋婉约词派的共同特点。但在表现手法上,“梦窗词”具有打破传统的层次结构方式、转换自由、跳跃性强、现实与想象杂糅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首先是在艺术思维方式上,彻底改变正常的思维习惯, 将常人眼中的实景化为虚幻,将常人心中的虚无化为实有,通过奇特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这种超常的想象力和幻化的手段,为吴文英所独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其次是在章法结构上,继清真词后进一步打破时空变化的通常次序,把不同时空的情事、场景浓缩统摄于同一画面内;或者将实有的情事与虚幻的情境错综叠映,使意境扑朔迷离。吴文英作词师承周邦彦,清真词的结构也具跳跃性,但起承转合,或用虚字转折或用实词提示,尚有线索可寻。而梦窗词的结构往往是突变性的,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次序的约束,且缺乏必要过渡与照应,情思脉络隐约闪烁而无迹可求。这强化了词境的模糊性、多义性,但也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吴文英词的语文生新奇异。第一是语言的搭配、字句的组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惯例,与其章法结构一样,完全凭主观的心理感受随意组合。如“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和“落絮无声春堕泪”(《浣溪沙》)等,都是将主观情绪与客观物象直接组合,无理而奇妙。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他描摹物态、体貌、动作,很少单独使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而总是使用一些情绪化、修饰性、色彩感极强的偏正词组。如写池水,是“腻涨红波”(《过秦楼·芙蓉》);写云彩,是“倩霞艳锦”(《绕佛阁·赠郭季隐》)或“愁云”“腻云”; 写花容,是“腴红艳丽”(《惜秋华》)、“妖红斜紫”(《喜迁莺·同丁基仲过希道家看牡丹》);甚至写女性的一颦一笑或一种情绪, 也爱用色彩华丽的字眼来修饰, 如“最赋情、偏在笑红颦翠”(《三姝媚》), “红情密”(《宴清都·连理海棠》),“剪红情,裁绿意”(《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梦窗词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意曲折,形成了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但雕绘过甚,时有堆砌之病、晦涩之失,故不免为后人所诟病。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吴文英的创作维护了词之阴柔婉曲、含蓄蕴藉、要眇宜修的本质特性,丰富了词体艺术的技巧,为其后的婉约词树立了又一种榜样,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宋代,当时的周密、陈允平就是刻意学习吴文英的,而且与之酬唱甚众。 宋末的楼采、黄孝迈、翁元龙、万俟绍之、施枢、李彭老、王沂孙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的影响。在清代,朱彝尊和纳兰性德在词中抒写自我的相思别恋,表现男子的情爱心理方面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吴文英情词的影响。尤其在清代中叶以后,词坛几乎都在梦窗词的笼罩之下。晚清四大家以及张尔田、陈洵、吴梅等都无不推崇甚至努力学习梦窗词。“若专事雕琢,未免涩晦,徒费心血而已,法梦窗者多膺斯病,不知梦窗才气过人,决不为累,然玉田尤时病之,故堆砌雕琢,填词者切不可犯”(周焯《倚琴楼词话》)。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 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 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极目远眺四方,缥缈的长空万里,云烟渺茫向四处飘散。不知是何年何月,天上坠下的彗星, 幻化出这座云树葱茏的苍翠山崖,从而有后来夫差在此建造宫城,馆娃宫中藏西施的种种奢华之事。灵岩山前的采香径笔直如一支弓箭,凄冷秋风刺人眼睛。污腻了的流水中漂流着当年美人用来化妆的脂粉,沾染得岸上的花朵都带了点腥。耳边仿佛传来阵阵清脆的声响,不知是美人穿着木屐走在响廊的余音,还是风吹秋叶发出飒飒的凄凉之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深宫中吴王沉醉于酒色,以亡国亡身的悲剧留下让后人耻笑的话柄。只有头脑清醒的范蠡,在太湖上垂钓,功成身退。我想问苍茫的水波,到底是什么力量主宰着历史的兴衰盛亡。苍波也无法回答,默默无声。我的满头白发正是愁苦无奈之结果,而无情的群山,却依旧翠苍青青。江水浩瀚包涵着无垠的长空。我独自凭倚高栏鸟瞰远景,只见纷乱的几只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下落下凄凉的洲汀。我连声呼唤把酒取来,快快登上琴台,去观赏秋光与云霄齐平的美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八声甘州:词牌名。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词语》以柳永词为正体。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 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是变格。 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本篇有小题,曰“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灵岩山即古石鼓山,在吴县西三十里,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屧廊。山前十里有采香径,斜横如卧箭云。” (《疆村丛书•梦窗词集小笺》引《吴郡志》)梦窗这时三十余岁,在苏州为仓合幕僚,庾幕就是仓幕。这是梦窗与同僚同游灵岩山时, 因见吴宫旧迹,感今怀古之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与此词虚实俱到,真、幻结合,比、兴兼陈,在艺术上,颇可代表梦窗词的特色。此词写景恢宏阔大,奇情壮采,通篇以一个“幻”字为眼目,借叙写吴越之争的史事写时世的兴亡和自己的一腔悲慨。由此字生发全篇,词笔如波似云,令人莫测其思。抒情却又清丽婉转,曲折低回。可见梦窗虽最擅情词,却非局限于此,其境界亦有深弘阔大气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一起掷笔空际,横绝古今,直追溯到千万年前未有灵岩之前。词人视野开阔,向四面八方极远地区 望去, 觉得天空无边无际,渺无点烟,于是生出幻想。这长形的灵岩山,是什么时候从青天掉下来的一颗星星呢?开头紧贴“灵岩”之“灵”字,说此山是天上星星坠落而成。自有了这座灵岩,到了春秋末期,又有吴越争霸,盛衰兴亡的事。 那时吴王夫差在“苍崖云树”之间建筑了宫殿, “名娃金屋”,即西施居住的馆娃宮,在此称王称霸,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幻”字续写灵岩云树贴天,吴王建宫馆于此的史实。之所以称为“残霸”,是由于吴越继春秋五霸之后,他们的霸业不过是余光返照而已。接着“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承上面山树、宫城、金屋粗线条的轮靡的勾勒,转入更为具体细致的形系刻划: “箭径”即采香径,在灵岩山前,一水如矢,故亦名箭泾,是当年吴王宫女们濯妆洗垢的处所。箭径遗迹尚在,但早已荒皮,只觉冷风射眼,眸子为酸。“酸风射眼”转写怀古之情,昭示出吴王之所以败亡的根源。此是今天所见,是实写。但虽然梦窗之世,距吴越已一千数百年之久,而在想象中,当时宫女如花、穷奢极侈的情状,还似在目前。所以箭经两岸之花,因被脂腻之水所染,也带着一股腥味。花香原是好闻的东西。现在化美为丑,对吴王荒淫亡国的讽刺,就在言外了。这是虚写。行近馆娃宫外的响屧廊,这是当年西施和宫女穿着响屐走过的地方,如今这些美女早已烟消云散,但风吹落叶却在空厅中响着,仿佛是宫女们木屐所起的响声呢!这二句又是实写和虚写的结合。 </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上片主要通过景物以寓怀古讽今之情,下片则主要通过人事,以讽刺当世。“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这里明白提出吴王夫差,因沉迷酒色、任用权奸而被越王勾践所灭亡,他是一个沉醉不醒的人,而相对的说, 辅助勾践灭吴兴越的范蠡,他却看出越王妒贤嫉能,可同悲难,而不可共安乐,因此就功成身退,乘扁舟,游五湖隐居去了,他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梦窗处南宋季世,外则强敌压境,内则奸臣弄权,而时君昏庸,与沉醉的吴王无异。而自己则寄人篱下,忧国有心而报国无门,只能徒呼负负而已。“问苍天无语”虽同屈子的搔首问天,但苍山不语,孤愤徒存;而且华发已生,渐近老大(主要是心情的衰老),大是无可奈何之日也。接下“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其时天色将晚,遥望汪洋万顷的太湖之水上涵高空,向阑干高处,这是词人目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目送带着斜晖的乱鸦飞落寒汀。这时词人游目骋怀,怀古忧时的思虑为之一扫。于是登上琴台,呼侣传杯, 置身于绝顶之上,白云与秋色争高,豪情向天际奔驰。结处以转为结,另呈奇思壮采,这叫做空际歇步,梦窗往往有之。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