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博士风采第二编第98辑——龚道溢博士

《石门博士》编辑部

博士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龚道溢,男,1969年元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易家渡镇军垱村,气候学博士,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所、减灾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学部)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先后于汉城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等做长期/短期访问学者。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北极涛动调制印度洋偶极子模态的机理研究、北极涛动对印度洋气候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中国气候要素周循环现象的诊断分析等项目。从2014年到2019年连续六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p> 博士故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 ——这是一个地理学老师科研与教育并重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北师大故事</b></p> <p class="ql-block"><b>一、地理是一件从一而终的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选择了地理,选择了从一而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龚道溢的童年时期,就尤其喜欢《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之最》等书籍,书本为其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也让一颗名为“地理”的种子,埋在了少年的心中。随着时间的增长,在新知识的不断浇灌下,种子破土而出,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考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地理专业,本科时期的潜心学习,更让龚道溢明白了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方向——气象与气候,既然明确了方向,那就只管风雨兼程、埋头苦干。当关于长沙八十多年降水变化的本科毕业论文终于完成时,龚道溢清楚地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龚道溢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继续做着环境演变、气候变化等地理研究,回想起这段北师大的研究生时光,龚道溢至今仍十分感谢当时的研究生导师史培军教授, “我的导师史培军老师,他的思路很开阔,跟着他学习,让我得到了许多新的启发和思考。”后龚道溢进入北京大学继续攻读气候学博士时,导师王绍武教授也带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怎么做科研、怎么理解气候等,都让龚道溢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理陪伴了龚道溢的一整个学习生涯,毕业之际,如何选择下一步人生规划,也成为了一个难题。最终,龚道溢放弃了进入科学院和其它事业单位的机会,再度重新踏回北师大校园,成为了北师大的一名青年教师。之所以再次重回北师大校园的原因,龚道溢连声感叹:“实在是因为太亲切了!”无论是这里曾经的校园、曾经的生活,还是曾经的人,都亲切而熟悉,“已经和北师大有感情了,觉得还是回师大好,很熟悉,很亲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亲切”之外,龚道溢选择成为一名老师,还是因为“地理”。龚道溢的地理不仅仅在于个人学习,而是薪火相传。地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不会只停留在现在,在未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如何更好地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都需要青年一辈接好这一棒,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例如在地理问题中,全球变暖是现阶段全球变化,或者说环境变化最大的一个问题,它带来的影响是持续的,但现在信息来源广而复杂,同学们反而不能真正了解关于这一地理现象的内在科学,所以龚道溢开设了“全球变暖”课程,更希望通过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们补充所缺乏的科学知识部分,让学生更清楚、正确地理解地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选择地理,也选择了传承,将知识不断地传递,这才是真正的从一而终。</p> <p class="ql-block"><b>二、对学生负责,对学问负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培养研究生的一些体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带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生, 已经快接近20年了, 这些年来, 我从开始的时候一点点学习如何带研究生, 到现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当然也有一些教训。回头来看,感觉要培养好研究生,我体会最深的一点, 就是自始至终要秉持一颗仁爱之心,对学生负责、对学问负责。在研究生的招收、培养以及学术能力的提升几个方面都要一以贯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关于招什么样的学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招生如相亲,心仪“白富美”、嫌弃“低矮挫”,是人之常情。研究生招生的时候,要招什么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可能有不同的考虑。当然老师都希望招收到素质好、专业对口、基础扎实、能力强的“白富美”,生源上倾向于招收水平比较高的学校, 包括“985”、“211”、“双一流”以及行业领先、有特色的大学的生源。不过很多时候大部分考生来自“非著名”高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招收研究生的时候,并不刻意去只挑选背景好的学生,这些年我招收的学生,来源包括了国内一流的学校、地方普通院校,分布上从东部发达地区到西部地区,以及国外,有保送的、统招的,也有调剂的。这与我个人的求学经历有一定的关系,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从湖南师范大学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我的导师张兰生、史培军老师没有因为我来自地方院校而拒绝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临时决定报考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博士生,北大研究生院给已经错过了报名日期一个礼拜的我当场补办了报名手续,我的导师王绍武老师也没有因为我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是地理学,而拒绝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这个出身差、专业不对口的“低矮挫”,受益于北师大和北大研究生院招生时的包容,是非常幸运的,对此我也一直心怀感激。所以我招生时常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出发,站在考生的角度考虑。只要学生精神比较正常,通过了考试,具备了基本的素质,我就考虑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合不合适的题目”,王绍武老师的这个观点我是举双手赞同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关于学生招来如何培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招来是要培养的,培养的方式有“圈养”和“散养”。“圈养”的干项目。有的学生招收的时候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参与和承担导师的科研任务。要干好这个布置作业,需要有前提条件,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科研兴趣都不能少。赶鸭子上架,风险比较大,也有点不负责任。特别是理科,不是有足够的工作量就能毕业的。学生半路更换论文题目的情况并不少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圈养”对学生最大的好处是学得快、学得好,因为科研课题涉及的专业领域通常是导师擅长的, 尤其是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导师对相关的科学问题了解透彻、具体,也是某一领域的权威和专家,学生做学问是站在导师的肩膀上起步,做好了,就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容易出好成果、容易成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散养”呢,是学生想干啥就干啥,凭兴趣。不好的是,因为每个老师的学识总有局限性,不擅长的领域可能前沿了解不足,学生做出好的成果更难一些。好处是对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有利,而且中途更换论文题目的情况很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研究生招来以后做什么?干项目的和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题目的,都有,“散养”的可能占多数。所有的学生来了我都会先询问,对什么感兴趣,我也会介绍我有什么项目在做,是否感兴趣?让学生先考虑考虑再做决定,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我都会给出建议和几个选择。一般来说我都是尊重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最后商量确定论文题目。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学科背景差异太大,有地理学的、大气科学的、物理学的、生态学的、统计的、农学的、环境科学的等等,即使是地理学背景的,具体的专业也有差别,自然地理的、GIS的、遥感的、旅游的等都有。我擅长的专业领域是气候变化,要给所有的研究生通通指定一个气候变化的题目显然不妥当,当然也是不负责任的。最理想的情况是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学科背景。譬如这几年带的几个学生中,有农学背景的最后选择做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有GIS背景的选题多源数据重建污染物浓度数据集,有自然地理学背景的选题地面风速的变化、沙尘暴、气候灾害等,有大气科学背景的选择人为气溶胶、气候动力学的题目,有物理学背景的选题气候数值模拟等等。往高了说算是因材施教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研究生进来做什么,要包容、尊重学生,根据多年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圈养”还是“散养”,对硕士研究生而言问题都不大,但是对博士生要慎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关于如何培养学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问题我个人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怎样好好地培养学生,二是怎样培养高质量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带学生的过程中,对于“快”的学生, 只需要把握大的方向,提醒一些科研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细节指导较少,总的看是一个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过程;“合格”的学生,按照总体设计,细节分解,按部就班,把握好计划进度时间节点即可;“慢”的学生,多提醒和启发, 不骂不催不哄,有一点要坚持, 那就是学校还是讲斯文, 传统的温良恭俭让不能丢掉。碰到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我也曾经给学生查过文献、写过程序代码。学生的成长,有个过程, 对于比较固执的学生, 人格上也要尊重, 宁愿导师退让也不要打压学生的自尊自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经有一个学生对双ITCZ的理解,有点儿问题,讨论的时候也不接受我的意见,我让那个学生自己慢慢体会,但是发表的文章中我坚持改过来。毕业以后这个学生也当了老师,一次来北京对我说她当时的ITCZ理解的确有问题。只有学生自己懂了明白了,才真正学到了知识,否则只记得老师告诉他的,是做不好学问的。另外,导师给学生改文章, 总的说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这是一个必须要坚持做的事情,也是导师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一点体会,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勤问,时不时地问最新是什么情况,客观事实细节是否经得起推敲,涉及哪些相关要素,主要物理过程有哪些,前因后果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有什么证据,怎么证明等等这些问题。反复问,直到能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为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于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狭义地讲,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功利性地说就是怎样教学生写文章。这个也就是上面说的,我就是反复问学生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弄清楚客观事实、想清楚物理过程、说明白道理,这就是好文章。学校有一些硬性的要求,必须毕业之前发表文章,是不是好学生,通常看文章的多少和论文发表的杂志档次。这些功利性的指标有时候也给学生带来一些压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还有一个研究生, 北师大资源学院本科保送的, 硕士生期间我只给她说了大体方向, 论文细节都是她自己琢磨,不懂的去北大听课学习请教,三年下来学会做科研,我的评价,也包括北师大认识她的老师们的评价,都认为她是一个高质量的优秀硕士,虽然毕业时也就只发表了一篇英文文章,这篇英文文章也是我多年来第一次同意署名在学生后面当通讯作者。这个硕士毕业后去了美国念博士、博士后,科研上做得挺顺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义的讲,培养合格的学生就好像是做产品,但是这个产品是人,个人认为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和科学素养。浮躁的环境中具有独立的人格,是做好学问的前提,理学是讲科学道理的,只有人格独立,才能不预设立场先入为主、或者人云亦云无主见,保证学术的客观性;思想自由,才能不落窠臼,敢想,才能有所创新;必要的科学素养,才能对各种想法证伪求真,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想得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纯粹是个人带研究生的一些亲身经历和浅见,各个专业、老师们情况不一样,也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我的这点体会,给刚开始带学生的老师们,权且当一个参考吧。</p> <p class="ql-block"><b>三、科研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如何做好科研,“兴趣”是龚道溢给出的关键词。“有目的或者说有功利性地去做,那样是做不好工作的,想要基础研究做得好,应该是科学兴趣最重要,哪个科学问题你感兴趣,然后去研究,觉得把这个科学问题解决了,这就是科研中最‘有用’的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龚道溢强调,只有带着无功利的心和兴趣去研究,这样做下来的工作,在科学上才能做得特别扎实,禁得起推敲。龚道溢也举出了自己亲身例子,“回头来看,我这些年做的工作,实际上想一想并不多。真正说自己做得好的满意的,也可能就那么三、四篇文章,但是呢,我当时还没做的时候,也就是研究刚开始时,就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我就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做起来就会想的比较多,而不是只是为了完成一篇论文,这样的话做下来,考虑的因素更多,做的研究也更加扎实,现在自己回头来看也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做科学研究这一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龚道溢也为每一位想做或正在做科学研究的学子们给出了一些建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好的科研,做好的工作,一定要有好的兴趣。你想要做得好,那么一定是你感兴趣的。如果你不感兴趣,有可能你会碰上你做出了好的结果,但是呢,一定不会成为你的一个职业,也就是说这个不会成为跟随你一生、要做一生的东西或事业。所以如果年轻的同学想做科研,一定要是特别感兴趣的,而且,如果你想长期做,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兴趣,有了兴趣你才能做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兴趣,也要一直坚持,你要看准一个方向,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样你才能成为专家呢!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有些东西需要慢慢地悟出来的,不到一定的积累,是悟不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长期坚持非常重要,你如果一辈子,就做那么一两件事,两三件事,那你坚持到最后,一定会成为这个行当里头的专家或者大专家。</p> 学术成果 <p class="ql-block"><b>一、课程教学</b></p><p class="ql-block">气象学与气候学: </p><p class="ql-block">北京师范大学, 本科地理励耘基地班专业课, 2022年、2023年</p><p class="ql-block">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p><p class="ql-block">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专业课, 2000年-2022年; </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专研究生业课, 1998-1999年; </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专业课, 1999-2001年</p><p class="ql-block">全球变暖: </p><p class="ql-block">北京师范大学,全校通选课, 2010年-2022年</p><p class="ql-block">大气、天气与气候:</p><p class="ql-block">北京师范大学,全校通选课, 2005-2006年</p><p class="ql-block">气候变化原理:</p><p class="ql-block">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专业课, 2016-2022年</p><p class="ql-block">自然地理学-气候过程: </p><p class="ql-block">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5-2006年</p> <p class="ql-block"><b>二、学术服务</b></p><p class="ql-block">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AR6 第一工作组第2章主要作者</p><p class="ql-block">IPCC TAR 第2章贡献作者;</p><p class="ql-block">IPCC第3次、第4次、第5次、IPCC-SREX科学评估报告评阅人;</p> <p class="ql-block"><b>三、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b></p> <p class="ql-block"><b>四、学术荣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入选2014-2022年Elsevier 高被引中国学者(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最受研究生欢迎的优秀指导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