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记餐馆——大湾区杂记(4)

大圣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香港的太阳,要比山东起的晚。</p><p class="ql-block"> ​ 六点走出悦品天秀酒店,香港还笼罩在夜色中。</p><p class="ql-block">​ 酒店附近的高楼大厦,全是居民区。道路不宽,绿化不错。有数条有轨电车线,穿行于区内。叮叮当当电车驶过,恍如电影的重现,日本的、台湾的,似曾相识。香港的历史文化,受英国影响最深,日、台的影响也挺大。</p><p class="ql-block">​ 在社区楼群中,转了半个多小时,路灯灭了,天放亮了,人们开始忙碌起来。</p><p class="ql-block">​ 路边的小吃店、水果店、蔬菜店、肉食店、小超市,最先开门纳客,开始了一天的忙忙碌碌。</p><p class="ql-block"> 肚子有点饿,走入与酒店紧邻的小吃店。</p><p class="ql-block"> 小店铺面不大,有六七张小桌。餐厅有两个中年女人在服务,透明的厨房,有俩厨师在忙活。</p><p class="ql-block"> 刚刚落座,其中一个女人,既递上菜单。面无表情,不热情,也不搭讪。我与同伴,各自点了一份鱼蛋粉。</p><p class="ql-block"> 很快,鱼蛋粉送上来了。雪白的鱼丸、鱼粉,还有鱼片,上面点缀绿色的青菜,滑腻、清淡,很好的口感,很香的味道。我与同伴,皆连连赞之。</p><p class="ql-block"> 辉记餐馆的鱼粉,留下美好的回忆。中年妇女的服务态度,却不敢恭维。冷淡的表面,透露出一种倨傲。据说,相当部分港人,对内地访客不甚认同。这里面的原因涵义,值得玩味深思。</p><p class="ql-block"> 昨天的一幕,重现眼前。那是在维多利亚湾尖沙咀上海姥姥面馆。落座后,我的表妹,与大堂经理、女服务生先后来到卡座。看到表妹脸上似有激动表情,男经理与女服务生脸色也不平和。我站起来,经理指着菜谱,语速很快的向我解释。一句话也没听懂,只是连连点头,赶紧平息事态。</p><p class="ql-block"> 一会,经理与服务生去了又来,摆台、倒茶、离去。我感觉事有蹊跷,问表妹,刚才,你们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表妹说,是的。顾客吃的一碗面条,我看中了,就要服务生跟着我, 到顾客餐位前点餐。服务生说,菜谱上都有。我怕点错了,坚持我的意见。她非常执拗,就是不听,我很不理解。</p><p class="ql-block"> 哦,明白了。表妹理直气壮,经理与服务生却不能理解。经理与服务生坚持原则,表妹却“很不理解”。看似小事,实则是文明理念的冲突。</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细节,反映了两种制度,对人的思想观念,乃至生活习惯的深刻影响。港人受英国管制上百年,观念西化,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港人文化理念。加之港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大陆逃港人员以及后裔。这部分人,或因生活窘迫、或因政治迫害,万般无奈之际,方选择铤而走险。他们以及后代,对大陆有积怨前嫌。这种内心的分离,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化解的。</p><p class="ql-block"> 香港重铸辉煌,任重道远。民心回归,更需耐心加适宜的政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辉记餐馆</p> <p class="ql-block">餐馆门头</p> <p class="ql-block">餐馆内的抗疫广告</p> <p class="ql-block">澳门大牌坊</p> <p class="ql-block">澳门角斗场(仿建)</p> <p class="ql-block">香港蔬菜店</p> <p class="ql-block">早班车</p> <p class="ql-block">电车站</p> <p class="ql-block">小学校舍</p> <p class="ql-block">社区警示牌</p> <p class="ql-block">香港太平山</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港湾</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港湾钟楼</p> <p class="ql-block">香港夜景</p> <p class="ql-block">匆匆行者</p> <p class="ql-block">遛狗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在黄大仙寺庙留影</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港湾周边掠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