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文人的相轻与相重

唐瑭

<p class="ql-block">说到文人,我们想到的是什么?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泛舟赤壁之上,怀古而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东坡先生,还是千千万万的落魄书生……文人这个词,就会带着旷古苍凉带着末世繁华的味道扑面而来,文人在我的心目中清高而又倜傥,文质彬彬而又儒雅纯净。</p><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自从文人这个词诞生,人们就将他与知识分子等同起来,然而,这不是中国文人的诠释。但我是喜欢文人这个称呼的,甚至渴望做一个文人,可我自认还不属于文人,顶多算个文学爱好者。写出来的东西也不能称作品,应该叫做自娱自乐。前段时间有美友说,美篇里有“文人相轻”的现象,我听之淡然一笑。</p> <p class="ql-block">其实,文人不一定都是学富五车,不能和书生气的文化人混为一谈。当代评论家张修林对文人下了一个定义:“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学科的人,就是文人。”想想,读书的人多的是,可多数是难以跻身文人行列的。</p><p class="ql-block">昔曹丕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人互相清高,看不起对方,早已留下一个通病。说起来,它始于班固,盛于苏轼和王安石。文人相轻而引发的纷争多得很,有的甚至还酿成悲剧。比如:秦代的李斯囚禁并逼死了老同学韩非;晚唐诗人杜牧曾诋毁白居易;李清照也曾攻击过苏轼等等。而尤以王安石与苏轼两个超级大文豪为最,他们互相倾轧了大半辈子,相轻起来就更厉害了。</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因改了王安石的两句诗,吃了大亏。相传,一日东坡先生走进王安石的书房里,不见王安石,只见桌上写了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东坡看了又看,感觉不妥,明月怎能在枝头叫?黄狗哪能在花心上卧?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p><p class="ql-block">王安石当时是个宰相,比苏东坡的官大,他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苏贬到广西合浦,引发一场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王安石和苏轼之间,不仅相轻,而且轻到了公开斗争、仇视敌对的程度。有意思的是,直到晚年,斗了一辈子的俩人才生死看淡,相视一笑泯恩仇。其实,文人相轻,轻的根本不是文字那玩意儿,根子上争的是功名利禄、富贵铜臭。</p> <p class="ql-block">提到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家,我们肯定会想到鲁迅和郭沫若。但其实,民国的女才子亦不能免俗。钱钟书的夫人杨女士曾经评论张爱玲:长得丑且喜欢奇装异服。张爱玲不愿意被人拿来和谢冰心相提并论,而谢冰心有点嫉妒自己的福州老乡林徽因,专门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太太的客厅》,讽刺挖苦含沙射影剑指林徽因,据说后来林徽因回赠了谢冰心一坛山西的醋。当然,尤以鲁迅和郭沫若为甚。</p><p class="ql-block">社会上流传着郭沫若骂鲁迅是“封建余孽”,鲁迅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的话。不过二人的不和是人尽皆知,但缘由却很少有人知道。笔者曾读过鲁讯和郭沫若互相批抨对方的部分文章,不难发现,这只不过是两个人持有不同观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互相反驳对方,并未达到仇视的地步。文人嘛,都难以接受新的思想。所以,他们就会写文章去骂和自己想法不一样的人。因此,而引发局外人认为,文人之间大多是相轻的。</p> <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文中,暗讽创造社是投机革命,多少有些才子加流氓。当时鲁迅所说的才子加流氓,说的是整个创造社故意挑别人毛病的行为,没想到后来被传成他骂郭沫若私生活,这就纯属是无稽之谈。1941年,周恩来在发表的《我要说的话》中提到这件事。一针见血地指出:鲁迅和郭沫若之间的矛盾说到底不过是意气之争。但是,外界将二人的关系过于夸大化了。</p><p class="ql-block">而事实上,鲁讯与郭沫若并没有私人恩怨,他们也只是意见之争,他们也互相欣赏。在鲁迅死后,郭沫若为了记念鲁迅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章。并且先后写了三个挽联,充满着对鲁迅的惋惜、敬重之情。其中一个是:</p><p class="ql-block">“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在这首悼念鲁迅的挽联里,哪里能看到半分文人相轻的影子。他们之间也是相互尊重,互相佩服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说的只是中国文人,而外国文人也不例外。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最初印象是,“他走进来,他身材矮小,可是所有的人马上变得比他更小了……”而托尔斯泰对世界很多大文豪都不入他的法眼。据记载:他对但丁,特别是对莎士比亚不屑一顾,对同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以为然,在夸赞契诃夫的同时,总是贬低与自己相差40岁的高尔基。高尔基不解,问契诃夫这是为什么?契诃夫道出了其中奥妙,认为托翁这是在嫉妒高尔基的文学才能。还有,海明威和福克纳互不欣赏,在海明威的眼里﹐很少有入流的作家,斯坦因、菲茨吉拉德、庞德,特别是福克纳,都曾是他挖苦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笔者以为,文人因为有文化有思想,见多识广,不时地就要谈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又因为各人的性格、经历、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从而对事物的认知産生差异,互相之间观点不同,志趣不投,谁也说服不了谁,故而相互轻视,相互贬低。当然,遇到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知己也会惺惺相惜的。比如李白和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可谓唐诗里的兄弟之情。他们惺惺相惜成为挚友,彼此间鸿雁传书,留下很多佳作。用闻一多的说法:李、杜相遇,就相当于两颗星相遇,放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与孔子和老子的划时代会面相比。</p><p class="ql-block">而近现代国学大师之间的惺惺相惜,高山流水,更不乏其例。胡适称赞傅斯年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傅斯年却说“陈寅恪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吴宓对陈寅恪、钱锺书的推崇极高,简直到了自贬的地步。他评价陈寅恪“中西学问,皆甚渊博,又识力精到,议论透辟,远非侪辈所能及”。而在陈寅恪眼里,评价王国维“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崖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这些趣闻佳话,都彰显了他们的高贵品质,闪烁出的正是“文人相重”的异彩和亮点。</p> <p class="ql-block">在现实上,不仅是文人相轻,360行各个行业中,几乎都有相轻的现象。比如粉店与粉店之竟争,甚至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竟争,只要存在竞争,就会互相轻视。而这个竞争,是有一定层次的。也就是说对手的实力和水平达到了相当层次,才会发生“相轻”的现象。我认为这是好事,“相轻”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重视”。如果对你不重视,何必表现出“相轻”的态度呢?</p><p class="ql-block">钱钟书先生说的好:“文人好名,争风吃醋,历来传作笑柄,只要它不发展为无情、无义、无耻的倾轧和陷害,终还算的‘人间喜剧’里一个情景轻松的场面”。而如今,各种以文会友,就是一种惺惺相惜的真实写照,各种文人墨客,一定会倾心而待同样有才华之人,他们会觉着这是一种心意相通,会觉着志同道合,会相互仰慕,会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会懂得各自的深意。其实文人相轻,只是冰山一角。有容乃大,千年的文化底蕴,足以容下百家争鸣。文人之间的相轻又何足挂齿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轻也是另外一种惺惺相惜!</p> <p class="ql-block">文字:唐瑭</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诚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