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蒙蒙亮,西和县城街道两边的杠子面馆早已灯火通明,做面师傅开始忙碌了,一天红红火火的生意便拉开了序幕。从饭馆里飘出的烟火气在城市上空蔓延,经不住美食诱惑的食客们,早已不能安坐了,寻味--西和杠子面!</p> <p class="ql-block"> 人们总喜欢追寻杠子面的悠久历史,我却不想去查询远古的风是如何吹抚这片热土的,也不去探寻从何时开始,勤劳朴实的西和人用粗壮大棒压面的历史;不想去求索哪一家是百年老店,谁家的杠子面更具历史意义。我在一碗面里,吃不出金戈铁马、侠骨柔肠;吃不出历史的沧桑、厚重的人文。我,只想静静的坐下来,咥一碗杠子面,味香便可。</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看做面的过程,师傅和好一大坨面,把一根胳膊般粗壮的擀面杖一端插在墙上的洞里,自己坐在另一端来来回回有节奏感的压面,动作虽简单却很是协调,如音符在指尖跳跃。擀面杖左左右右不停的压过,撒一把粗面粉以防粘连,对折再压,几道工序下来,一张八十厘米左右宽,一米多长的面皮便做好了,面皮薄如蝉翼,光滑透亮。师傅拿着大刀切过,宽的、韭叶、细的面条便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盘中。拿起一把下锅,几经沸腾,打捞在碗里,再加一点熟韭菜花、蒜泥、辣子油干拌一下,味道自是妙不可言,人们在美食面前仅有的一点自尊早已荡然无存。能大口吃面自然是最好,蒜泥和辣椒油的香味刺激你的味蕾,面条滑过舌尖,劲道、柔韧、清香,似乎咀嚼都成为一种奢侈,让其顺滑下咽,粗暴的享受吃面的快感,回味满口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 有位大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早上吃两碗面,能够赶着牲口去盐官镇赶集,抗饿!这个我确信,我早上吃了一碗杠子面,中午时分似乎还能听到面条在胃里习练拳脚的声音,摸着肚皮,感觉面条在胃里很不安分。后来吃杠子面我是要喝汤的,所谓“原汤化原食”!</p> <p class="ql-block"> 若来西和,该是咥一大粗碗杠子面,赏晚霞湖上的粼粼波光,听乞巧姑娘的轻声细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