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素有“江南水乡”的美誉,也有“地沃物夥”、“锦绣鱼米乡”的赞称,这是近三千年来水利建设和治理的成果。通过金坛周边的古代水利工程的新建修筑、堰塞及消失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和治理的情况。<br> 上古时期,太湖地区原是陆地的冲积平原。太湖上游古有苕溪、荆溪两大水系汇水入湖(1),至今变化不大。苕溪水系源于浙江省天目山地,以东、西苕溪为大。荆溪水系源于宜溧山地和茅山东麓,可分为南溪水系、洮滆湖水系、江南运河水系,向东注入太湖。各水系间有南北向调度河道。太湖下游的入江入海通道,古有吴淞江、东江、娄江,统称太湖三江,分别向东、南、北三面排水,《尚书.禹贡》曰:“三江既日,震泽底定”(2)。8世纪前后,东江、娄江相继湮灭。从11世纪开始,吴淞江也很快淤浅缩狭。11世纪后,黄浦江成为太湖下游排水的主要出路,至今未有大变。<br> 太湖流域的特殊地理条件,使得在上古时期,还是地势卑湿,土质较差,农业生产低下的地方。《尚书.禹贡》曰:“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是对太湖流域的客观描述,意思是“土是潮湿的泥,田是第九等,赋税是第七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卷二十九沔水下》借伍子胥之口是这样形容春秋时期太湖流域的:“吴越之国,三江环之,民无所移矣。但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世家分伙,故川旧渎,难以取悉,虽粗依县地,缉综所缠,亦未必一得其实也。”<br> 太湖流域的独特地形和地理位置,导致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一直围绕着湖东阻水泄水、湖西拦蓄去潦水为主,因为湖东地势低洼,围垦就需筑堤,挡住太湖水泛滥,同时需要开入海水道泄水;湖西地势高,拦蓄山洪,建陂塘堰坝,营田灌溉。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始于农业,后也有贪航远之利(出于军事用途或者经济利益)(3)。两者有时候相辅相成,有时候相互冲突,对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直至现在。当然也有处于其他目的,如皇帝出巡等(5)。另外,自然条件的变迁也是一个影响太湖流域水利工程的因素(6)。<br> 从某种程度来说,太湖流域农业和经济开发的历史,也是一部水利建设和治理的历史。由于涉及繁杂,时代久且远,本人见识浅薄、学力不逮,也因资料限制,所以本文仅仅就以金坛周边的古代水利工程为眼作线,粗谈太湖流域湖西地区以营田灌溉蓄洪为主旨的历代兴建陂塘堰坝的水利工程。<br> 据考古发现,太湖地区在新石器文化时期,水稻是这一地区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种植水稻,就需要掌握引、灌、排水技术,吴兴邱城遗址的马家浜文化层位中,在建筑遗迹的附近,就发现了9条排水沟和2条宽度从1.5—2米的大型引水沟渠。这说明太湖地区史前的居民,在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就懂得了修筑田埂、田塍,建立了一套初步的引、灌、排水技术。<br> 对于金坛地区的太湖地区史前的居民引、灌、排水的无外乎就是从宜溧山地和茅山东麓泄下汇入滆湖、洮湖。滆湖、洮湖古有之,从古至今仍然是宜溧山地和茅山东麓洪水注入太湖的主干道。(7)滆湖、洮湖虽有地陷形成之说,但本人认为是在原本自然形成基础上的水利工程,犹如千岛湖之于新安江。(8)<br> 太湖流域湖西地区以营田灌溉蓄洪为主旨的历代兴建陂塘堰坝的水利工程最早可以追索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br>据记载,殷商末年,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逃左奔江南,建勾吴国,相传太伯曾在无锡东南开太伯渎,西起运河,东通蠡湖(今漕湖),以备旱潦。这可能是太湖地区人工开凿的最早河道。(9)<br> 公元前473年,吴国为越所灭,越又治吴地140年,继续开发太湖地区,越时进一步在苏州南部沼泽低洼地区围垦,说明其围田技术较吴似有了进步。<br>公元前333年,越国为楚所灭,楚王封春申君黄歇于故吴地。据史籍记载,春申君曾治理过无锡湖,可能筑了一些湖堤,以便在淤涨的地段围田。无锡湖,又称芙蓉湖(10)。另外,春申君还凿语昭渎,南注入太湖;又在江阴西面开申浦,从长江向南,分为两支流,东入无锡,西入武进戚墅堰,都达于运河,与这些水利建设的同时,春申君还在江阴、武进、无锡地区,设置了范围较大的上、下两屯,垦拓农田。<br>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出巡特开凿丹徒曲阿,《越绝书·吴地传》记载,秦始皇还“治陵水道”,从嘉兴至钱唐(今杭州),通浙江,均为航运之利,未提及营田,故略去。<br> 汉时除开江南运河外,并对太湖西南地区作了较大开发。如汉初荆王刘贾,开凿“荆塘”;汉平帝元始年间,皋伯通又筑“皋塘”。这些堤塘,实际都是为挡住湖水以宜垦殖之举。又如湖西长兴毗邻的宜兴,其东氿和西氿,原是和太湖相连的湖汊,风浪很大。东汉时,袁圮在这里筑长桥,开便民河,以避航行风涛之险,也进行了不少建设。这时太湖西南的农业区域,便已开始逐步从高地向沿湖低地拓展。东汉熹平二年,由余杭县令陈浑创建的南湖是太湖流域兴筑最早,规模较大的陂塘蓄水工程。南湖在解放后经过全面整治,现在仍起着滞洪灌溉的作用。<br> 公元220~589年间,江南在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的统治下,社会比北方相对安定,北方流民大批移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各个政权都非常重视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使这一地区的经济,较过去明显地发展了起来。这一时期,太湖地区水利建设进入一个高潮,且影响深远,莞塘就是这个时期的水利工程之一。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莞塘周边的水利工程。<br> <p class="ql-block"> 天荒湖。赤乌八年(245年),“(孙权)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兵三万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岗渎”。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云:“吴赤乌八年,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舡舰,上下凡一十四埭。”其中“一埭”名新溪(今上新河),即新溪至庄城河堤,是为建昌圩雏形。《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南直七又云:“《舆地记》:延陵县西有东云阳、西云阳二渎,相去七里,于句容县接境。吴赤乌中所凿,自延陵以至江宁上下个七埭。梁太子纲讳忌之,废破岗渎,别开上容渎,在句容县东南五里。为二流:一东南流三十里,分十六埭,具在延陵境内,……。” 南直七又云:“天荒湖,在(金坛)县西北。其上流受长山以南、茅山以东诸水,汇流为荡,俗有【十万天荒九万田】之语。居民筑堤捍水,引流入于运河,谓之建昌圩。圩中近十万亩,置闸以蓄泄之,为民利甚溥。”</p><p class="ql-block"> 练湖。晋永兴年间(304~306年)陈敏为乱据有江东,务修耕织,令其弟陈谐主持修建。又叫曲阿后湖,南北朝时周围号称120里。《水经注》云:“晋陵郡下曲阿县下。”《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中记载:“练湖,一名练塘。《舆地志》:【西晋陈敏据有江东,遏马林溪以溉云阳,号曲阿后湖。】练湖面临江南运河,在历史上具有调蓄山洪、灌溉、济运等作用,练湖的形成,使丹阳及周边的丹徒、武进、金坛等数县的数十万亩农田受益,从而使以丹阳为中心的江南一带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p><p class="ql-block"> 新丰塘。东晋大兴四年 (321年),由晋陵内史张闿所建。其塘址在丹阳县东北30里的新丰镇附近,溉田800余顷。《嘉定镇江志》云:“在城东南三十五里。《元和郡县图志》:新丰湖,东晋大兴四年由晋陵内史张闿所立。旧晋陵地广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恶秽。闿创湖成灌溉之利。”</p><p class="ql-block"> 东晋南朝时期,金坛境内较著名的陂塘有:单塘,位于金坛县东北28里,萧齐时单旻主持修建;吴塘,位于金坛、丹阳间,塘周40里,灌溉金坛、丹阳两县农田,萧梁时吴游主持修造;谢塘,在金坛县北25里,萧梁天监九年(510)谢法崇主持兴建;南北谢塘,在金坛东南30里,各溉田千余亩,萧梁普通五年(524)谢德威创建,唐武德年间谢元超重修;莞塘,在金坛县东南30里,梁大同五年(539)谢贺之组织修建。《括地志》云:“梁大同五年,侍御史谢贺之壅水为塘,种莞其中,因名。或曰即南、北谢塘也。”(11)</p> 注1:《山海经》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苕水处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浮玉之山乃“浮玉山”,为天目山的古称;太湖,《尚书》谓之震泽,《周礼.职方》、《尔雅》以为具区;苕水即古苕溪。<br>2、《尚书.禹贡》是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据说为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本文引用文史资料如下:《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古代水利文献,传说周公所作,经考证为战国时代作品;《山海经》,一部包括上古地理在内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汉书.地理志》,中国最早以“地理”为书名的著作,班固编撰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越绝书》,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是考察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虽传为孔子弟子子贡所著,经考证作者可能是东汉袁康、吴平;《水经注》,北魏晚期郦道元所著的中国古代地理明著;《舆地志》,南北朝末期顾野王所编,是一册关于古代地理学的文集;《括地志》,是唐代中国的一部地理学专著,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主编;《元和郡县图志》,宰相李吉甫创作的一部唐代中国地理学专著,成书于813年;《唐会要》,宋代王溥撰,成书于宋太祖 建隆二年( 961年 ),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会要。《太平寰宇记》,北宋初期一部著名的地理总志,乐史撰;《祥符州县图经》,北宋前期总志体方志,北宋李宗谔、王曾奉敕纂;《元丰九域志》,北宋时期王存主编,曾肇、李德刍共同修撰的历史地理名著,成书于元丰三年(1080年);《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吴中水利书》,北宋宜兴人单锷撰论述他对太湖洪涝的治理主张一书;《吴门水利书》,北宋水利专家郏亶所著;《吴中水利全书》,明张国维撰,汇集宋以来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种水利资料;《舆地广记》,北宋时期欧阳忞(欧阳修族孙)编撰的一部历史地理学著作,成书于政和(1111-1117)年间;《方舆胜览》,南宋祝穆编撰的地理类著作;《舆地纪胜》,南宋中期的一部地理总志,王象之编纂,成书于南宋嘉定、宝庆间;《读史方舆纪要》,清朝初无锡人顾祖禹所著,被誉为清朝三大奇书之一,是研究中国军事史、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另外还有魏征编修的《隋书·地理志》、后晋刘昫等编修的《旧唐书·地理志》、《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宋朝大儒卢宪纂编的《嘉定镇江志》、元代俞希鲁纂的《至顺镇江志》、光緖11 年(1885年)修的《金坛县志》及当代编写的《太湖地区水利的建设和治理》等。令人好奇的是宜兴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20卷却无一字提及太湖流域,根据好友陈函辉在徐霞客墓志上载道:“万历丁未(1607年),始泛舟太湖,登眺东西洞庭两山,(于林屋洞)访灵威丈人遗迹。”但《游记》中对此次出游并无记载。<br>3、公元前514年,伍子胥计谋攻伐楚国,为了便于军运,在今高淳以东开凿了10多里长的河道,东通太湖,西入长江,后人名为胥溪河。公元前495年,为征伐越国,伍子胥在太湖东南开凿了胥浦,从长泖接界泾向东开河,西连太湖,东通大海,相当今金山、嘉善间的胥浦塘。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攻齐,特地开凿了运河,从苏州经望亭、无锡、奔牛转北由孟河出长江,全长170余里。公元前486年,夫差又开邗沟(从今扬州至淮安北)沟通江淮,公元前482年进一步开深沟,直抵商(宋)、鲁之间,连通沂、济2水,以会诸侯于黄池。越国的大夫范蠡,在苏州西北也开过一条蠡渎,西接太湖,东连蠡湖,以资运送军粮,袭击吴国【《太平寰宇记》云:蠡渎,范蠡伐吴开造】。汉武帝时,为了便于征输闽、浙物资北上,从苏州以南沿太湖东缘的沼泽地带,也开挖了一条长100多里的运河。上述均为出于军用途的水利工程。<br>4、北宋郏亶的《吴门水利书》中详叙了因贪图行船停船之便,凿开圩岸,破坏水利工程。据史料记载,宋代除着重治理下淤河浦外,对江南运河也作了些整治和疏浚工程。当然,修浚运河,目的是为了便于漕运,但无疑也改善了苏、秀、常、润等州的农田水利。<br>5、秦始皇三十七年,赢政出巡,至太湖地区,特开凿丹徒曲阿,即镇江至丹阳一段运河。隋大业六年(610),为准备隋炀帝南巡江南,在过去的基础上对江南运河又进一步加以开拓。由镇江一直修到杭州,全长800余里,广10余丈。<br> 6、据《太湖地区水利的建设和治理》,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时期太湖平原在缓慢下沉,唐宋之际尤为显著。“东太湖—澄湖—淀山湖,包括吴江全县及吴县、昆山两县的周(庄)、陈(墓)、角(直)水网地区,似乎是一个沉降的中心”。这一点,解放后的澄湖、淀山湖等水域发现不少唐宋水井和文物,也可以印证。另一种观点认为沉降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宋时海平面上升了,“北宋以后,海面始接近目前海面,遂使湖夕倒灌,将太湖下游各河口淤浅,此后就出现水灾频仍,治水问题也就日趋迫切”。<br>7、滆湖,是目前苏南地区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湖泊,为武进和宜兴分界;洮湖,又名长荡湖(古称长塘湖),跨金坛、溧阳分界。《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九中记载:“洮湖,洮,音姚,俗读滔,一名长荡湖荡,通作塘,镇江府金坛县西南三十里。虞翻、韦昭、周处、郦道元,皆以洮湖为五湖之一也。”此两湖被郦道元《水经注》及虞翻称为"五古湖"之二,即“范蠡携西施游五湖”之二湖。《水经注》曰:南江东注于具区,谓之五湖口,五湖谓长塘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虞翻曰:是湖有五道,故曰五湖。自北魏《水经注》后,言及太湖,必有滆湖,洮湖,言及洮湖,必提湖中大坯山,“中有大坯、小坯二山,皆水环四面,望之若浮,亦名浮山俗作巫山。” 《读史方舆纪要》云:陶隐居所云“石孤耸以独绝,岸垂天而若浮”者也。唐朝诗人张籍的“一斛水中半斛鱼”也已传唱洮湖千年了。在《读史方舆纪要》里,洮湖先作为大川详述,又在镇江府里记载,滆湖仅仅在常州府里记载,且在芙蓉湖之后,寥寥不及六十字。虞翻、郦道元,言及五湖,长塘湖也先于滆湖,可能最初洮湖是大过滆湖的。《吴中水利录》所云“(洮湖)上接滆湖而运河有功,下达荆溪而震泽无害,为宣、润、常三州之深利”者也。今日就湮塞,盖水利之不讲久矣。”《吴中水利书》云:“茅山、薛步山水,直入宜兴之荆溪,其夹苎干,盖古之人亦所以泄长塘湖东入滆湖,泄滆湖之水入大吴渎、塘口渎、白鱼湾、高梅渎四渎及白鹤溪,而北入常州之运河,由运河而入一十四条之港,北入大江。今一十四条之港,皆名存而实亡。”岁岁年年后,滆湖,洮湖仍然是太湖西流域的泄水主通道:“洮湖西部入湖河道,主要有通济河、北河。出洮湖有湟里河、北干河、中干河东流入滆湖。另有夏溪河、扁担河,从西北侧流入滆湖。出滆湖有太滆运河、漕桥河、殷村港、湛渎港等注入太湖。”<br>8、两湖形成,众说纷纭,但都有“地陷说”的传闻,传说天气晴好可以看到水底的城墙。《祥符州县图经》云:“昔有滆家将龙卵抱归,遂馅此湖,故名。至今遇烟雾,常见蜃楼”。真是浪漫而不可究。有趣的中国很多古湖泊都存在“地陷说”,最有名的是洪泽湖,只不过洪泽湖的地陷传说发生在明朝初年,大概与洪泽湖原为一片洼地,形成于北宋年间一次黄河南徙夺淮入海有关。本人倒认为,关于水底有城墙(可能就是些残砖断垣)应该是真的,反倒证明了两湖的形成也是古代水利工程的成果,犹如千岛湖的形成、三峡大坝的修建,淹没了一些原本的村落、城市。太湖水利建设除一直存在营田与航运之利的矛盾外,还存在水利与营田的矛盾,北宋太湖流域洪灾泛滥被称为水利最失败的朝代就与此有关。据明张国维撰的《吴中水利全书.金坛县全境水利图说》记载,“元丰间知金坛县曾()【失名】请开滆湖长荡湖【朝廷降旨委江东两浙两路监司相度及近县官相视,为豪民阻扰不行】” 单锷的《吴中水利书》记载:“累有知利便者献议朝廷,欲依古开通,北入运河以注大江,自滆湖、长塘湖两首,各开三分之二,为彼田户皆豪民,不知利便,惟恐开凿己田,阴构胥吏,皆泥而不行。元丰之间,金坛令曾长官奏请乞开,朝廷又降指挥,委江东及两浙两路监司相度,及近县官员相视,又为彼豪民计构不行。”<br>9、《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唐志》:刺史孟简开泰伯渎,东连蠡湖,亦谓之孟湖。如果《唐志》的记载是正确的,那泰伯渎属于唐朝的水利工程。<br>10、芙蓉湖,《越绝书.吴地记》云:“无锡湖,……为晋陵上湖。故又名上湖……无锡湖通长州,多鱼而甚清。”《读史方舆纪要》云:“一名上湖,一名射贵湖,东南流者曰五泻水。《南徐记》:横山之北曰上湖,南曰芙蓉湖。虞翻、郦道元皆以射、贵二湖(其实为一湖)列于五湖,即此湖也。”<br>11、《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云:莞塘,(金坛)县东南三十里。《括地志》云:“梁大同五年,侍御史谢贺之壅水为塘,种莞其中,因名。”是我目前所能够确定的记载莞塘的最早史料。《读史方舆纪要》加了一句:“或曰即南、北谢塘也。”紧跟两条史料,其一,《唐会要》:“县有南北二塘。武德中润州刺史谢元超因故塘复置,灌田千顷”;其二,《寰宇记》:“南北二塘,梁普通间谢德盛造,隋废,唐武德中润州刺史谢元超重筑。”经考证,莞塘和南北谢塘不是同一水利工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