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上海,逛马路是一种享受;每一条有历史的老马路,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它们与周围的历史建筑交相辉映,让人过目难忘。或许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武康路与其街上的一众网红店是来上海必须打卡的目标;但是上海比武康路更值得逛的马路,可是说都说不完。比如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最多的马路,愚园路。</p><p class="ql-block">愚谷邨,有谍战、有文艺、有传奇</p><p class="ql-block">愚园路361弄3-127号</p><p class="ql-block">愚谷邨位于静安区繁华地段,1934年由广东潮阳人陈楚南投资开发,采用中西合璧的设计构思。里面的弄堂布局似一具鱼骨,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弄堂,两旁有多条小弄堂。主弄堂和支弄堂设计得比旧式石库门宽敞许多,可供车辆进出。路过一片片联排住宅,你会明显感受到过去的“西方古典”的装饰元素依旧存在于居民日常的柴米油盐里。</p><p class="ql-block">容易被忽略的是,弄底的121号还是中共上海局秘密联络点,住在三楼的竟是当时的76号特务;敌对阵营同住一处还相安无事,真可谓是潜伏中的潜伏。愚谷邨从建成至今一直颇受文人雅士钟爱,作家茹志鹃、魏金枝、唐克新、王安忆、画家应野平、电影表演艺术家周璇、沙莉和凌之浩夫妇、奚美娟都曾在这里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愚园路愚谷邨巷子深处有一家咖吧啤酒屋,墙上偶见一幅陆润庠题于苏州拙政园远香堂对联</p><p class="ql-block">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p><p class="ql-block">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p><p class="ql-block">驻足小歇喝上一杯奇异的名曰:</p><p class="ql-block">马克思是个好主义冰啤,</p><p class="ql-block">三倍IPA/过重酒花/苦甜平衡</p><p class="ql-block">ABV9%/IBN20。</p><p class="ql-block">大小杯RMB68/58</p><p class="ql-block">当下的弄堂时尚文化……</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街景 回家 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