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童的美篇

石童

<p class="ql-block"> 神奇的“川地”</p><p class="ql-block"> 文/张庆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营前上五隘是客家重镇。这里,不但重峦叠翠,而且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成就了不少传奇。</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人们常常会说出同一话题:去了“川地”没有?讲实在的,那个“川地”同样富有传奇色彩,在营前,在犹崇,在湘赣边的桂东、遂川等地,都传得沸沸扬扬,激起不少人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 “川地”位于五指峰乡境内的苏州垇泉水坑,墓主张公讳安重,号清九郎。</p><p class="ql-block"> 据传,当年安重公死后,由于家境贫寒,没有请来其他人抬柩,而是由他四个儿子抬着往山上走,在途中歇脚时,由于天色已晚,其中一个儿子说第二天再继续往前抬,四人便停了下来。令人没有想到,第二天,他们来到昨日停棺的地方,只见棺木被蚂蚁衔来的泥土盖满。四兄弟见状,慌忙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见了,也顿觉诧异,左看看右看看,随即大呼:好,好,好地方啊!于是,安重公就在停棺处安葬,并立碑做了挂面。</p><p class="ql-block"> 有人告诉我,当年的“川地”周边是梯田。有一年寒冬腊月,一农夫在梯田上放鸭子,只见四周白雪莽莽,而唯有一块长宽丈许的山地不见一丁点雪,还时不时的冒着一缕缕青烟。非常凑巧的是,安重公后来竟然安葬于此。</p><p class="ql-block"> 传说归传说, 据资料记载,安重公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携四子迁徙江西南安府上犹县西乡橙头甲大林岗石溪洞小水落业,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岁【1683年】仲冬吉日,大葬于江西省南安府上犹县西乡疋袍隘橙头甲,地名叫苏州垇泉水坑,大坐人形地穴。安重公后裔除四子运瑄公留守原乡外,其余三子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先后迁入四川,暂住璧山县数年,再迁往成都府简州义七甲孙家庙侧近兴云庵旁开基发脉,后裔主要分布在成都东山附近,繁衍已达数万之众。其中有一解注:“自康熙以来,君之祖坟时有游阅,远近皆呼为川地,著名可为久矣。”</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川地”之名不仅是现在的人这么叫,而是(清)康熙以来,就有“川地”之名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安重公生前本是一名风水先生,一生助人为乐,为人和善,倍受乡亲的尊重。这块墓地他早已经选好。即使百年后,在天有灵,也一直庇护着前来上香的百姓。也难怪:一位香客满是欢喜的说道,自上次来了“川地”后,家人关系更和睦,身体更健康,又有一位香客很是激动的说道,真灵验,我家儿子找到对象了,还有一位香客喜形于色的带上公鸡、红布和鞭炮返愿来了,她家孩子终于考上了985……每天前往“川地”的香客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川地”坟头栽满了麦冬,古坟乃甲山兼寅丙朝向,左边是土神位,右边是文昌帝君的神位。坟墓的云头上题写“垂裕後昆”四个大字,墓碑中间刻有:清显考张公讳安重老大人之墓。旁边不远,有两栋砖房,其四周墙面上,密密麻麻挂满刻有乐捐鸿名的碑石。</p><p class="ql-block"> 本人多次前往“川地”朝拜,每次都有所感悟。只要站在坟墓前,眺望远方,视野开阔,有心旷神怡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每每新年过后,鞭炮声还在旷野此起彼伏,第一缕春风爬上枝头,冬雪和春雨在大地相互交融,似乎可以听见了泥土之中,枯黄的草丛传出小草发芽的声音。在时间的长河中,生死轮回,不断续写着新的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