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闻“清流关”地名是从一友人那。一日,友人问我:清流关去过吗?得到我否定的回答后,伊颇为得意地拿出新近拍得的照片,介绍起来。我一边暗自羞愧自己的孤陋寡闻,一边思忖盘算着亲临一趟,以补空缺。</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得好:择日不如撞日。昨,偶经滁州,想起清流关,欣然前往。</p> <p class="ql-block"> 清流关始建于南唐建国初期,约公元939年左右。当时南唐仍统治着江南大部分地区以及江北十四个州,需要一条由南京过江往北的便捷通道,以便军事情报和政治文件的传达。遂开凿了清流关,并在清流关上设兵把守。因此地属清流县,又处于清流河上游,故名清流关。古清流关为华东地区陆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号称“九省通衢”,是中国南方的福建、浙江、江西、江苏经南京过安徽、山东、河南、山西、河北沟通北京的一条重要通道。战时封关防守,平时通商行贾收税,增加财政收入。直至清朝末年,津浦铁路通车,现代公路构筑、改道,才被闲置。</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在崎岖逼仄的村道上穿梭,终被止于“古清流关”徽式牌楼下,不能通行。</p> <p class="ql-block"> 弃车步行,穿过已然荒废的村庄,古驿道豁然呈于眼前。驿道全由青石铺成,长约2.5公里,宽约3米。一道道或长或短、或浅或深的车辙印清晰可见,整齐有序,连续贯通,辙宽约3-5厘米,深约3厘米。</p><p class="ql-block"> 沿山势拾步而上,道旁,怪石参差,嶙峋突兀;坡上,林木繁盛,叠翠流碧;林间,鸟声起伏,水声滴答;远处,桑田鳞栉,鸡犬相闻。</p> <p class="ql-block"> 行约20分钟,下见一方小塘,三两树影倒映,一叶扁舟静卧。阳光下湖面如镜。偶尔,细风掠过,涟漪微起,烁金跃银,煞是撩人。</p><p class="ql-block"> 顺水塘往前,便见一低谷,这里大概就是史书记载里的古战场吧。清流关自建关以来,这里发生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赵匡胤在此攻打南唐;辛弃疾在此抵御金兵;朱元璋屯兵2万于此练兵,后大败元兵,夺取采石天险,进取南京,建立明朝;明末李自成率兵与明朝兵部尚书卢象升在清流关一带的广武卫、珠龙桥发生激战,兵马“填沟委壑,河水为赤”,以失败而告终,血洒长河;太平天国时期,东王杨秀清于咸丰三年(1853年)5月派大将罗大刚攻打滁州,与清朝将领胜保的3000骑兵大战于清流关下,终没能攻破关隘,太平军死伤甚重。</p><p class="ql-block"> 越过古战场继续前行,便见草丛间偶或俯卧的石碑、碑帽。看着这些被“弃之如敝履”的文物上面逐渐磨灭的文字以及崭新的断痕,不免顿生感慨,心也委实痛得紧。</p> <p class="ql-block"> 终于见到古关隘了。关隘置于山口两峰夹峙间。据记载,关口是纯石制建筑,顶上呈拱形。关洞门额上嵌石刻:“古清流关”和“金陵锁钥”等。只是历经岁月冲刷、战火洗礼,关洞拱顶已完全坍塌,两侧石墙亦已残破。唯隘口残壁上各竖立的一块石碑依然挺立。一侧碑文为明代崇祯年间南京织染局掌印司礼监太监刘文耀所撰的《增建关券并修路碑记》,记录着清流关的过往;一侧碑文为司礼秉笔太监胡良辅所撰,只是文字斑驳,有些尚能看清,有些则难以辨认。这些均是珍贵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清流关南望长江、北控江淮,地形险要、山高谷深、气势雄伟。历代文人墨客,颂清流关诗文甚多。尤以欧阳修"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度人行绝"以及陆游"阵云冷压清流关"两首为最。更有明代文学家程敏政的《夜渡西关记》及清代文学家戴名世的《乙亥北行日记》,记叙关中风景。</p> <p class="ql-block"> 岁月更迭,古清流关已逐渐被人们遗忘。偏僻的地理位置,反而使得清流关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磨刀石、试剑石等虽残迹犹存,但古战场已不再金戈铁骑、刀剑相见,古驿道也不再旌旗猎猎、战马奔突。哀鸣和剑影已消逝在风中,化作浅吟低叹。代之的是鸟雀啾啾、花草嫣嫣……</p><p class="ql-block"> 透过朦胧的岁月薄纱,夕阳中的古清流关,傲立挺拔,尽显古朴静谧,恬适淡泊,令人流连忘返。 </p><p class="ql-block"> 回程途中,想起友人的那句‘’清流关景区不大,游览半个小时、至多一个小时足矣‘’的善意提醒,不禁嗤笑友人的为景而景。清流关景区确实不大,但如若阳光不骄、风儿微噪,我愿透过飘渺的山雾、沐浴梢间依稀的斜阳,聆听鸟儿啾啾偶或山鸡的扑翅声;坐卧青石板上,穿越时空隧道里,与清流关聊聊古往今来,畅谈南来北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