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实验幼儿园大二班班本课程—与“蜗”相遇

雾里看花

主题背景 <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可见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幼儿在这种主动学习中收获了不一样的惊喜。</p> 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让孩子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自然的环境,让儿童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那我们大二班的孩子们和幼儿园的小蜗牛们来了一场奇妙的“约会”。大班的孩子情感丰富,他们喜欢动物,与动物之间似乎天生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他们也总是对各种动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头天晚上下了一场雨,8点10分该是我们做操的时间了,可是操场上有积水,于是我们就决定带孩子围着我们的教学楼跑一圈,跑到中途的时候,地面上出现了很多蜗牛🐌,蜗牛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一场蜗牛之旅就这样开始了…</p> 初遇蜗牛🐌 <p class="ql-block">跑操跑到我们二门岗旁边的花园时,李政阳小朋友一声大喊,“老师,地上有好多蜗牛呀,我们千万别踩到它。”这时候孩子们都不自觉的停了下来围了过去,好奇地观察并展开了对话。“这只小蜗牛好可爱啊”“它怎么都跑到路上来了呢?“他肯定是害怕了”“草坪里估计雨水太多了,它难受了它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可爱的小蜗牛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孩子们蹲在地上观察了很久,在与蜗牛的直接接触中,他们提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教师反思:在生活中,会动的小动物总能引起孩子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小蜗牛的饮食起居产生了兴趣。蜗牛虽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孩子们眼里那是充满未知的世界。因此,以“蜗牛"为切入点,开展探究蜗牛奥秘。</p> 趣找蜗牛🐌 <p class="ql-block">基于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围绕“我见过的小蜗牛”开展了谈话活动。在谈话中,孩子们提到了蜗牛在树叶上、树底下、墙壁上.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来支持孩子们验证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老师:“我们要去户外操场上寻找小蜗牛,可是要到哪里去找呢?“它会在树叶上、我上次就在树叶上见过。”“我上次是在水边找到小蜗牛的,它肯定喜欢水。“我在我家的菜园里见到过。”“蜗牛喜欢叶子,我们可以去有叶子的地方找。”</p><p class="ql-block">老师:“那我们就试一试,去寻找蜗牛吧!</p> <p class="ql-block">没一会功夫,孩子们找了好多好多的蜗牛。</p><p class="ql-block">教师反思:善于观察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共同特点,他们总是能发现被成人忽略的很多细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蜗牛仍然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之一,虽然他们是大班了,但他们也对蜗牛更深处的秘密更有了探索的欲望。前一天晚上的降雨,为蜗牛的出现埋下了可能性的伏笔,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验证着自己的假设,通过关键提问引发幼儿积极思考蜗牛的习性,从而促进新经验的形成。</p> 趣看蜗牛🐌 <p class="ql-block">既然孩子们对蜗牛这么感兴趣,那我们就把它们带到我们教室吧,孩子们很高兴的说道,好啊,好啊!在回教室的途中,你给我介绍,我给你介绍,很是高兴。</p> <p class="ql-block">现在孩子们在认真的观察👀着蜗牛🐌</p> <p class="ql-block">那蜗牛🐌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p> <p class="ql-block">陈怡琳说“蜗牛头上这两根长长的触角是他的眼睛,那短的两根是干嘛用的呢?</p><p class="ql-block">刘昊乐回答道“肯定是他的鼻子。</p><p class="ql-block">孙振庭:“才不是,那是它用来探路的。</p><p class="ql-block">一会孩子们又发现了新的秘密:“这个黑黑的是不是蜗牛的粑粑呀。</p><p class="ql-block">“老师,蜗牛爬过的地方湿湿的。“它的身体也是湿的吗?</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把蜗牛小心地放在手心里观察,用手摸了摸它,发现它的身上又软又湿。在一只小蜗牛的身体上他们发现了粘液,原来蜗牛会分泌粘液,使它的身体保持湿润,而蜗牛爬过留下的痕迹,就是它身上的粘液。原来粘液是保护蜗牛的身体的。</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个个说得精彩有道,凑此机会,接着为孩子验证孩子的所猜所想以及普及关于小蜗牛身上更多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大班孩子的经验比较丰富,不仅知道它的壳可以再生,有很多类型的蜗牛。还知道了它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东西,孩子们一听蜗牛有25600多颗牙齿,很是惊讶。</p> <p class="ql-block">教师反思: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支持幼儿的深度探索,不要一下子给出问题的答案,让幼儿尝试自己解决疑惑跟随幼儿的脚步与他们共同探索,并适时地提问进行引导。</p> <p class="ql-block">观察完蜗牛之后,到了喝奶的时间了,一个孩子说,蜗牛弄哪去啊?我们又面临的一个蜗牛“去”和“留”的问题,🈶️想把蜗牛放回大自然的,也🈶️的想把它留下来照顾它?于是我们决定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蜗牛的去留问题。</p> <p class="ql-block">经过投票表决,让蜗牛留下来的人数多于让蜗牛回归大自然的人数。于是我们决定饲养蜗牛。</p> 趣养蜗牛 <p class="ql-block">这个决定孩子们很是欢喜,由于他们会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大家一起为小蜗牛们找家了。小蜗牛的家在孩子们的眼里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开始分头行动,在教室里找了很多类型的“家”,结果大家一致决定用种绿箩的小盆子,因为这次找的蜗牛有点多,这个小盆子的空间比较大。</p> <p class="ql-block">虽然为小蜗牛找了家,但孩子们孩子不放心,由于有了上次饲养蜗牛第二天小蜗牛就不见的经验,蔡铭一小朋友说,我们这次要找个东西盖上,不然又逃走了……,他说完就拿了一本书盖在了小盆子上。这时问题又来了,雨馨小朋友说,这样它们会被憋死的…</p> <p class="ql-block">问题来的正好,接着孩子们又进行了讨论,怎么样小蜗牛才不会被憋死呢?</p> <p class="ql-block">为了支持孩子们的想法,由于这些动作有些危险,这个事情由我自己来完成。</p> <p class="ql-block">蜗牛的家完成了,家里要给他放上食物才行。接着又为小蜗牛们制定了每周食谱,孩子们知道我们人类的饮食要搭配吃,于是就精心为蜗牛们做了食谱。</p> 趣解蜗牛 <p class="ql-block">随着观察的深入,孩子们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又在李政阳小朋友的嘴里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它们俩亲亲呢,它们要结婚啦,它们要生宝宝啦……作为孩子游戏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应保护孩子的这种好奇心。于是,当天我们对“蜗牛分男女吗”,“蜗牛会生宝宝吗?”进行了家园调查问卷。下午孩子们就带着满脑袋的答案进行了分享。</p> <p class="ql-block">蜗牛原来是不分男女的,而且它们都会生宝宝。</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疑问:“青蛙是益虫,那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次通过上网查阅的方式了解</p><p class="ql-block">到,蜗牛对于农民伯伯来说,是属于害虫,</p><p class="ql-block">因为它喜欢各种蔬菜的叶子,所以对农作</p><p class="ql-block">物有一定的危害性。</p><p class="ql-block">而蜗牛对于药学家叔叔来说,是属于</p><p class="ql-block">益虫,因为蜗牛身上有很多宝贝噢,可以</p><p class="ql-block">用来做研究或者制成药帮助生病的人们!</p><p class="ql-block">原来蜗牛既是益虫,也是害虫。</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指南》在科学领域教育建议中指出,“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要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于孩子们有争执的问题,老师引导他们学习查找有关资料,将资料中不懂的文字念给他们听,并引导他们将查找的有关内容分享给其他人。</p> 趣“模”蜗牛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看到蜗牛爬到杯子的边缘也不会掉下来,这点小事情又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蜗牛是怎么样爬的?“你看蜗牛不会掉下来的“我知道,蜗牛有粘液的。”</p><p class="ql-block">“蜗牛就是靠这个粘液爬的,不让自己掉下来,我书上看到过的。”</p> <p class="ql-block">蜗牛小知识:孩子们在探究蜗牛后,发现原来蜗牛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p><p class="ql-block">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我们看到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白色发亮的线,</p><p class="ql-block">那是粘液干了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也想来学一学蜗牛,背上蜗牛壳爬一爬。</p><p class="ql-block">在扮演小蜗牛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晨曦:我知道了,蜗牛输掉比赛就是因为壳太重爬的太慢了。</p><p class="ql-block">嘉欣:我觉得蜗牛背着壳有点重</p><p class="ql-block">尽管孩子们背着“蜗牛壳”感到和平时爬的时候很不一样,但还是在游戏中积极地参与着,感受蜗牛平时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5-6岁幼儿,“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教师要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p> 趣“阅”蜗牛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太喜欢小蜗牛“萌萌”的样子了</p><p class="ql-block">想知道它们更多的事情。光是每天的观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了。有孩子就提出:从书里面寻找蜗牛的更多秘密。于是,孩子们回家请爸爸妈妈们帮忙收集了许多关于蜗牛的绘本故事。《蜗牛的日记》《牵着蜗牛去散步》《蜗牛的家》《自信的小蜗牛》等</p> 放生小蜗牛 <p class="ql-block">周五放学时,孩子们在蜗牛🐌的家里放了它们爱吃的叶子🍃,生怕周末的时候会饿着它们。</p><p class="ql-block">周一来到幼儿园,孩子们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蜗牛怎么样了?结果却发现了……</p> <p class="ql-block">面对部分小蜗牛的去世,孩子们依依不舍,在孩子们的讨论之下,我们决定把剩下小蜗牛放回大自然。</p> 趣“创”蜗牛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各抒己见,争先恐后地献计献策,想要记录下我们眼中的可爱蜗牛。如心:“我用橡皮泥捏蜗牛。”</p><p class="ql-block">刘予茗:“我们可以用水彩笔和油画棒来画蜗牛。”</p><p class="ql-block">黄思睿:“蜗牛喜欢吃嫩嫩的叶子,我们给它们用树叶印一些叶子吧。”</p><p class="ql-block">曹嘉一:“我要用报纸做一只蜗牛。”</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指南》中艺术领域提出5-6岁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教师应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如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支持幼儿进行自主表现。</p> <p class="ql-block">课程感悟:</p><p class="ql-block">与“蜗”相遇的主题课程,来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课程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以蜗牛为有效的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次非常奇妙的发现之旅。孩子们充当着活动的主人,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从发现问题到自主解决问题,课程结束后也一起将小蜗牛放归大自然。他们细致观察、认真操作、探究发现,对蜗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了蜗牛的各种奥秘。孩子们与蜗牛亲密地接触着,边玩边学,边思考边创造,玩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正如杜威先生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就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让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p>

蜗牛

孩子

幼儿

我们

粘液

他们

探究

观察

教师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