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会倾听孩子说话也难也不难,最重要的是父母是否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一些改变我们习惯的做法。 </p><p class="ql-block"> 倾听孩子的声音,请记住:停下来 </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要做一件重要的工作之前,是不是先得把其他的事情停下来?你不可能一边演算习题一边看电视,也不可能在与人聊天的同时写一份重要文件。那么听孩子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停下来”有两方面的含义。 </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含义是:最好停下手头会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这本身就是尊重孩子的态度,同时也能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些父母一边做着自己的事,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与孩子说话,因为心思不集中,交流很难顺畅,甚至可能造成某种误解,伤害孩子的感情,而父母自己也容易疲倦烦躁。“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就建议:父母应该坐下来,用眼睛注视着孩子,微笑着静静听孩子倾诉,父母作为倾听者所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含义是:在心理上停下来。有些父母听孩子说话前,先存在一种心理定式:孩子说功课难,肯定是他不用心;抱怨老师,一定又在学校里犯了什么事……在这种心理定式的驱使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之前,在把手头工作停下来的同时也要把自己心理上的种种成见、偏见、定见抛开。在这一刻,父母的心理应该是一张白纸,对孩子所说的东西不妨先全盘接受,而不是急着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评判和批驳。用成人的想法去评判孩子是一件愚蠢的事,孩子最令人惊异也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他们是全新的,他们的头脑里总是充满着新鲜的想法、观念和情绪,这些东西对成年人来说可能已经非常陌生了。那么到底是用“胡言乱语”一类的评价把它们扼杀好呢,还是与孩子一起分享这些美好而新鲜的感觉好呢? </p> <p class="ql-block"> 一位母亲谈到这样一件事: </p><p class="ql-block"> 母亲把一个驼背的孩子带到自己家玩。事先,这位母亲反复叮嘱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在他的新朋友面前提到他的生理缺陷,以免刺伤他。那天下午,两个孩子玩得很高兴,当他们终于坐下来的时候,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问对方:“你知道你背上那个东西是什么吗?”驼背的孩子支支吾吾,十分尴尬。母亲很紧张又很生气,很想出去把孩子训一顿,但她忍住了没有出声,她听见自己的孩子说:“那是上帝为你造的一个小盒子,里面关闭的是你的翅膀。时候一到,上帝会把盒子打开,你就会像天使一样飞起来。” </p><p class="ql-block"> 多么具有深意呀! </p> <p class="ql-block"> 家长平时不妨采用下面一些“停下来”的操作规则: </p><p class="ql-block"> 1.行动上——暂时停下正在看的书、正在做的家务,关掉手机或电视和你的孩子一起坐下来,用眼睛注视着你的孩子,如果孩子十分激动,先给他一些抚慰。 </p><p class="ql-block"> 2.语言上——“别着急,咱们慢慢说”、“没关系”。 </p><p class="ql-block"> 3.心理上——告诉自己:“我正在听孩子说话,我要完整、清楚地听他把事情说完再做判断”。 </p><p class="ql-block"> 提醒自己:“我不要联想起以前的任何事,我只是试图了解孩子现在的处境和他的心理”。 </p><p class="ql-block"> 提醒自己:“我决不打断孩子的话;我决不轻易作出判断;我决不能让孩子感觉跟我交谈是一件可怕的事”。</p> <p class="ql-block"> 父母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孩子将来养成倾听习惯的基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倾听的最好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