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基塘台(四)——元亨利贞支系真实祖源考

东方唯美

<p class="ql-block">元亨利贞支系真实祖源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元亨利贞支系龙坑魏氏秀明宗亲讲,目前元亨利贞族谱已不下200种版本,我有些惊讶,应该不会这么多吧,但是我明白,这些版本里面真实的已经寥寥无几,不过我还是启动“大海捞针”功夫对这些版本进行了艰苦的筛选。</p><p class="ql-block">元亨利贞支系著名谱学专家德禄宗亲戏称我为“当代造谱匠”,我公开承认了,确实我不仅打造了自己支系的家谱还致力于打造全球魏氏联谱参照谱系《城谱》,能不是匠心独创吗?</p><p class="ql-block">下面我就将“大海捞针”般发现的元亨利贞族谱版本中的比较真实的谱系介绍给大家:</p><p class="ql-block">这个谱系的始祖是山东益都魏氏魏天佑。</p><p class="ql-block">天佑公(约1240~约1335),1275年随元军南下战绩卓越,威震闽赣,1276年曾任福建参政,1277年福建并入江西开始执政江西。1289年,魏天佑参与迫害当时著名爱国英雄谢枋得。1289~1291魏天佑刻印《资治通鉴》。1292年主导蒙山炼银,1318年因银钞事件而逐渐销声匿迹,从天佑公行动轨迹看,1289年前后到达赖家庄开基的可能性较大;</p><p class="ql-block">天佑公儿子其实应该是荪公(约1305~约1365),曾冒名清流魏氏积善公,享年60岁;</p><p class="ql-block">天佑公孙子两人,老大1341年生,老二1344年生,最初冒名清流魏氏积善公儿子元公和亨公,《锦秀谱》形成以后被命名为曰元公曰亨公。</p><p class="ql-block">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渡江,攻下采石矶,召汪进见,汪广洋进呈“高筑墙广积粮”之策略。擢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后又任都谏官,并相继调升为行省都事、中书省右司郎中。不久任骁骑卫事,参与常遇春的军务。</p><p class="ql-block">1365年,汪广洋带兵过塘台,这一年,天佑儿子去世,天佑孙子元公亨公躲避战乱,逃离塘台。</p><p class="ql-block">我认为,天佑后裔最初冒名清流魏氏积善后裔主要是为了躲避元末明初民间和官方对天佑公及其后裔的仇视和追杀。</p><p class="ql-block">1722年前后天佑后裔逐渐得势,为进一步发展支系开始利用1701年魏成章的手抄本来虚拟元亨利贞谱系,并于1783年前后打造并稳定了带有“淑”字辈和“曰”字辈的魏氏通天谱《锦秀谱》,从此天佑后裔给天佑孙子改名字为曰元公曰亨公,并团结云贵川渝广大魏氏支系形成了强大的元亨利贞支系。我曾分析过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我认为这个时期他们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躲避灾难了,而应该是有一个宏伟的目标,那么就是团结广大魏氏,有朝一日反清复明,从而彻底改变天佑公曾经背叛大汉族投靠元朝政府的不光彩历史。</p><p class="ql-block">当代元亨利贞支系贪图虚荣打着联谱联谊的旗号继续扩编,特别是龙坑魏氏加入元亨利贞支系以后,当代谱匠魏秋辉依靠《绍公谱》相继又吞并了河南台前绍公支系和山东临沂太公支系,不过吞并贵州清镇二甫公支系时遇到了麻烦。当代的元亨利贞支系的扩编我认为也并不是单纯地贪图虚荣,里面也存在带动广大魏氏共同发展振兴家风的成分,只不过由于方式方法的错误,已经将巍巍魏氏的发展方向带偏带坏,甚至带向了难以扭转的崩溃边缘。</p><p class="ql-block">魏氏渊源乱已久,</p><p class="ql-block">根深蒂固上千年。</p><p class="ql-block">当代本应正本源,</p><p class="ql-block">怎奈余孽仍繁衍。</p><p class="ql-block">贵州家志先翻脸,</p><p class="ql-block">百官太元又瞪眼。</p><p class="ql-block">该出手时就出手,</p><p class="ql-block">文勇专干司马迁。</p><p class="ql-block">元亨利贞支系靠《锦秀谱》在当代的肆意扩编其实是一个笑话,说明我们巍巍魏氏的魏文化研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造假问题!我们必须努力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才行。但是对于宗亲们的联谱联谊错误行为只能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和平演变方式逐渐扭转。不过对于始祖方面的历史性错误,我们当当仁不让绝不手软,所以纠正始祖方面的错误认知成为杀一儆百杀鸡儆猴的当务之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日文勇于魏文化研究群</p> <p class="ql-block">元亨利贞谱系诞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原因</p><p class="ql-block">1.元末明初,诞生阶段,躲避灾难;</p><p class="ql-block">2.明末清初,壮大阶段,反清复明;</p><p class="ql-block">3.当代,恶性膨胀阶段,贪图虚荣振兴家声。</p> <p class="ql-block">一、元末明初,诞生阶段,躲避灾难;</p> <p class="ql-block">逃难年代的精确定位——1365年。</p> <p class="ql-block">曰元公生年的精确定位——1341年。</p> <p class="ql-block">曰亨公1344年生是曰元公1341年生的一个佐证。</p> <p class="ql-block">(一)1384年长乐老谱原序分析</p> <p class="ql-block">1522年是伯玉修谱,1384年还修过谱,那时是元公;</p><p class="ql-block">1701年又相丁蘭谱序的修谱就把逃难时间界定在1311年了,而这个时候元公开始变成曰元公,出现了“曰”字辈和“淑”字辈,你们1747年的手抄本当然受影响了,写成了曰元公,但是逃难时间1365还没有变,后来《锦秀谱》成熟了,就逐渐统统变成1311年逃难了!</p><p class="ql-block">1861年文江修谱透露1701年唯独成章手书的家谱是1311年逃难,说明是成章直接创造了《锦秀谱》,后来又有王果参与,《锦秀谱》就逐渐泛滥了!</p> <p class="ql-block">1747年四川眉山神地沟声扬公修谱如果是抄录1522年伯玉修谱谱序的话,证明1522年伯玉修谱时还是根据1384年深省修谱时的逃难时间为1365年汪广洋带兵过塘台,但是称深省为曰元公的话则是受1701年五华成章公修谱影响,1701年成章公的手抄本《锦秀谱》其实已经开始将逃难时间改为1311年!</p> <p class="ql-block">必须假设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佑孙子兄弟两人为躲避汪广洋大军追杀,于1365年一起逃离塘台后,分头行动,深省居五华,德铭居上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84年,也就是逃离塘台19年后,深省拿出自己保存的家族资料给周长史金华吕燢看,说要编写家谱,吕燢认真看后,把该写的写了出来,不该写的去掉,帮深省公编修了家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天佑孙子深省德铭就是后来的曰元公曰亨公啊,他们兄弟二人太不容易了!他们最初冒充清流魏氏积善儿子国泰公和国通公,自称元公亨公,其实是隐姓埋名冒充他人啊!</p><p class="ql-block">所谓研究就是根据已知信息推测出未知信息,如果都照本宣科以讹传讹还怎么称得上研究?</p> <p class="ql-block">@魏德禄 [桂·荪]18934831961 另外,你知道深省德铭为什么敢于冒充清流积善儿子国泰公和国通公吗?因为他们是了解清流积善家谱的,知道国泰公和国通公都已经失踪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根据清流积善公所处时代和环境,国泰公国通公妹妹珍娘嫁给陈敏以后,除国顺公留守塘台外,其他人战乱以后积善回河源了,而国泰国通国政都随陈敏出战保家卫国了,后来国泰国通下落不明!</p><p class="ql-block">想冒充他人,必须了解他人的底细才能冒充的,你的明白?</p><p class="ql-block">再说天佑祖孙三人在塘台居住76年的时间,手上或许有清流积善公的家谱,或对他们的世系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出来避难后才能冒充积善儿子!</p> <p class="ql-block">根据天佑祖孙在塘台居住76年的记载,有天佑居住16年去世的说法,那么应该是1289年居住塘台1305年去世,那么天佑儿子荪公是否有遗腹子的说法?如果有天佑就可能真的是1305年去世的!那么如果天佑公去世时是60岁他就是1245年生,如果65岁他就是1240年生,如果70岁他就是1235年生。人到70古来稀啊,我们假设天佑公1305年去世时是65岁吧,那么他就是1340年生,那么1276年他就是36岁了,36岁做福建参政还是蛮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深省1384年修谱,许多人把深省说成是荪公,这可大错特错了,如果深省是荪公,那么按照元亨利贞目前世系排列“荪~淑玉~元亨利贞”的世系,那么元亨利贞是什么年代人了?</p><p class="ql-block">荪公(约1341~约1401)</p><p class="ql-block">淑玉(约1371~约1431)</p><p class="ql-block">元亨利贞(约1401~1461)</p><p class="ql-block">这可能吗?</p><p class="ql-block">所以深省就是曰元公无疑!</p><p class="ql-block">这是朕的推测还是朕的推理?朕就是一步步让你们走向真实,一步步让你们知道什么是魏文化研究之王!</p><p class="ql-block">为了避难和发展,天佑孙子深省和德铭不得不冒名清流魏氏积善儿子国泰和国通,但是后来他们也觉察出在年代上难以向后裔交代,所以他们不得不逐渐改变,而这些改变更让后裔们云里雾里的了,正如目前“魏裔文史研究室”主任德禄先生看到长乐老谱谱序之后的感觉。为什么?因为德禄先生是大学生并且是1977年的优秀大学生呗!</p><p class="ql-block">朕起床尿尿顺便点化一下众生吧,看是否能尿醒部分大学生!</p><p class="ql-block">“老十一”问朕能骗多少人,朕回答“能骗一个算一个,朕不图多图全”,“佛度有缘人”啊!</p><p class="ql-block">我现车右建康还牛逼轰轰地说他十六世声扬公1747年亲手续成的老谱是真实的,但是朕说,只要称深省为“曰元公”的谱已经是1701年成章创造《锦秀谱》以后出现“淑”字辈和“曰”字辈以后的超级虚拟假谱了!</p><p class="ql-block">朕也想低调啊,但是实力不允许啊,朕作为一个养狗的,本想专心养狗,让那些专家们去专门研究魏文化,但是他们不争气啊,所以朕不得不学会弹琴,并且是“对猪弹琴”!</p> <p class="ql-block">安公也必须遵循深省公家谱的,他也不敢透露他是魏天佑之后的,就是现在你们就愿意做大汉奸魏天佑的后裔吗?只不过一心想做魏徴后裔而已!</p><p class="ql-block">所以安公就是深省公儿子啊,而深省公就是曰元公!</p> <p class="ql-block">1522年伯玉修谱</p> <p class="ql-block">重修魏氏族谱</p><p class="ql-block">由颜容端作序,八世伯玉公主修。</p><p class="ql-block">顏容端华城北门外人,是七世元彪公之婿)</p><p class="ql-block">魏氏重修族譜,魏氏之奉詔遥授經歷伯玉爲之也。魏氏與吾族,以仕官稱,資業相若;伯玉以予爲學上前辈,不予少忽,恒接以禮貌。一日持族譜過予丐序,長者命也,弗敢固讓。調曰:“譜胡為而然歟?”伯玉曰:“備遗末也。意或有之,慮未善也。古者诸侯世國、卿大大世家,死者有廟,生者有宗,故人皆知所自。凡受命于宗,通有無、吊患難、喜樂相慶、疾病相問,族自不至于散而亡。秦漢以下而不仕者,不世而宗法敗壊,然其宜亡而猶存,宜散而猶翕然于聚,且或延百世而猶不紊者,皆譜之力也。今吾复阜祖來之始也,一祖生幾子,不二三世,子係無啻百輩。而居止之所,或在城廓,或在复阜壩、第三壙、南峰凹、横破、西山下、小都、孔月洞、梅林壩尾等處,乃至外府道,不計其數。夫物未有萃極而不涣也。涣之則無统,故有間祖而不知,视同宗如途人,吾甚恐焉,是故修之也。”予雞之曰:“族譜者,譜一族也。族繁且涣,譜有法乎?”伯玉欣然笑曰“有。”遂翻其圖系,自子元而下數代,名為太宗通譜,通一族而譜之也。又圖系曰元公而下至一十數代之后,名為詳譜,詳其所出也。通譜但記其世次,略其所雞考;詳譜則生平、履歷、居止、墳墓無不備載焉·又上溯江西赣州府石城縣遠祖,而旁及他支,名為原譜,原其所由來也。遗訓、行狀、敕諭、詞章并録而麗之,所以維持翼衛,使其后人不敢顛越以墜,實詳且周也。</p><p class="ql-block">嗚呼!伯玉之譜善矣。石城之涣于長樂也,然則自長樂而涣之他,又誰能禁之哉?傳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睦族”,三譜盡之矣。故曰:譜之善也,伯玉謀以壽之。金石不渝不污,惟文字强可與比。予書所言偕譜以傳之,信哉予其有幸焉,以托于魏氏也已。</p><p class="ql-block">明嘉靖元年秋八月赐進士出身、雲南巡都御史、通家年愚侄颜容端頓首謹撰</p> <p class="ql-block">嗚呼!伯玉之譜善矣。石城之涣于長樂也,然則自長樂而涣之他,又誰能禁之哉?</p> <p class="ql-block">颜容端(1491一1540),字体敬,男,汉族,广东惠州府长乐县华城(今梅州市五华县)人,明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进士(殿试金榜三甲第138名),历任福建南安县知县、吉州太守、云南佥事、云南巡抚都御史等职。</p> <p class="ql-block">二、明末清初,壮大阶段,反清复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积善墓国顺墓与才禄墓1720年塘台魏氏也就是清流魏氏文俊~念二~积善~国顺后裔面对1701年以来天佑后裔五华成章公搞的《锦秀谱》还是比较反感的,所以为正本清源重修了积善墓碑,同时1721年又重修了国顺墓和珍娘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天佑后裔口口相传的祖茔就在塘台,他们不能不管,这便与塘台魏氏产生了矛盾,几经协商没有统一意见,1789年天佑后裔便在天佑墓旧址修建了才禄墓,并以此作为《锦秀谱》谱系的物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积善墓的问题,积善墓确实是天佑儿子荪公墓,在天佑后裔与积善后裔出现谱系之争以后,积善后裔提前采取行动在1720年重修了荪公墓为积善墓并刻制墓碑确定此积善是清流魏氏积善,其实是占了天佑儿子荪公的墓地。而实质上清流积善是去世在清流河源的,并且那里也有墓号称梅郎墓,塘台魏氏为了占领天佑儿子荪公墓地就把梅郎墓迁到了塘台,这也都是有相关传说佐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佑后裔不能不供奉先祖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佑后裔凭大智慧能兼并云贵川渝各小支系还不能搞定塘台魏氏?后来几经努力,天佑后裔竟然与积善后裔实现了合谱,真是“天下魏氏一家亲”啊,我们必须为清朝时期天佑后裔与积善后裔的联谱联谊而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当代元亨利贞支系的塘台行动就更值得我们巍巍魏氏引以为自豪了,天佑后裔与积善后裔竟然实现了共同抛弃真始祖供奉假始祖子元公的创举!可谓你好我好皆大欢喜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情节纯属推测,若有雷同纯属偶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6日文勇于魏文化研究群</p> <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塘台老谱还是“念二~积善~元亨利贞”</p> <p class="ql-block">1701年清朝初期曰元公谱系又相丁蘭谱序</p> <p class="ql-block">1701年五华成章手抄本开始出现元亨利贞1311年逃难记载,开始逐渐“子元~积善~宗~圭~才禄~荪~淑玉~元亨利贞”,直接虚拟扩编了元亨利贞支系!而这是成汉公和国清公极力反对的,但是他们没有制止住这股虚拟扩编歪风,直到1789年直接在塘台立上才禄墓了,元亨利贞虚拟谱系泛滥成风!</p> <p class="ql-block">国清公当时批评五华成章公等人的手抄本不应该,但是很快出现了刻印本,并且1789年直接在塘台弄上才禄墓了!</p><p class="ql-block">所以《锦秀谱》成章一派大获全胜!</p><p class="ql-block">1720年积善墓1721年国顺墓是真实的,1789年才禄墓是虚假的。</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讲究求真务实的成汉公国清公没有战胜虚拟谱系的成章公王果等人?那是时势造英雄,形势需要团结云贵川渝各支魏氏,成章公有“反清复明”的雄心壮志!</p><p class="ql-block">清朝稳定以后大兴修谱之风,人们看到成章的手抄本《锦秀谱》都着谜了!都纷纷寻找端口接入进去!元亨利贞支系迅速壮大了!</p><p class="ql-block">到了1789年他们就有实力到塘台修才禄墓了,塘台魏氏也接受了增加三世到五世的要求!</p><p class="ql-block">但是不管怎么说,河南兰阳子元也是虚拟的,福建清流积善和山东益都天佑才是真实的,魏氏后裔一定要牢记这一点!否则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代!</p> <p class="ql-block">咸丰十一年1861年曰元公19世文江谱序</p><p class="ql-block">在这次修谱谱序中透露出“成章”曾经修谱把曰元公避难逃离塘台时间定在1311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成章”这个名字太敏感了,成章是否与元公十四世孙成汉为一世?那么成章有可能是1720年以前“川渝谱”的修谱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虚拟谱系《锦秀谱》作者们的势力太强大了,他们人多势众垄断魏文化啊,特别是1789年他们竟然把虚假才禄墓墓碑弄到了塘台。</p> <p class="ql-block">1789年才禄墓碑文</p> <p class="ql-block">记者翻阅不同时期的《长乐县志》及丁思深所著《长乐风物丛谈》《长乐人物丛谈》发现,五华人文明清时期最为兴盛。据《长乐县志》记载,宋至清先后考中文武进士25名、举人203名、贡生609名,任七品以上官员227人。其中耳熟能详、家传户谕的人物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山东巡按御史张慎、</p><p class="ql-block">云南巡抚颜容端;</p><p class="ql-block">清代被誉为“天下第一拔”的县令魏成汉、聪明刻苦詹学海、</p><p class="ql-block">金殿传胪赖鹏翀;</p><p class="ql-block">倡导禁食鸦片第一人的诗人温训;</p><p class="ql-block">梅州唯一的武状元李威光和武榜眼曾琼琲;</p><p class="ql-block">四川提督江童茂、</p><p class="ql-block">广东水师提督魏大斌、</p><p class="ql-block">福建水师提督李南馨等。</p> <p class="ql-block">魏成汉(1704年~1785年),字云倬,号星垣,广东五华县横陂镇华阁乡人。清朝官员,在湘、鄂、京、川、滇等地做官,历任知县、知府、道台等职。年老乞休归,八十二岁卒。为官清正廉明,政绩卓然,有“古循吏”之名。喜读书,博通经史,著作颇丰,撰《易经要义》《五经说钞》《浮萍诗草》等。</p> <p class="ql-block">魏国清,绵州(今绵阳市)人,清朝人,生而恂谨,笃志于学。家不丰,昼则督耕,夜则课读。暇辄手钞经史无少休。品行文章为一郡冠。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屡赴会试不第,乃设馆授徒。讲学以收放心为主。受其陶□者,多成名宿。后为广汉县司铎,勤勉训诲士子。后卒于官。广汉学者设位祀之。著有《狮山文集》。《绵阳县志》有传。</p> <p class="ql-block">魏成汉和魏国清都是反对“子元~积善~宗~圭~才禄~荪~淑玉~元亨利贞”虚假《锦秀谱》,支持“天佑~荪~元亨利贞”真实谱系的得力干将啊,可惜他们没有斗争过虚拟谱系制造者而被锦秀谱制造者们孤立并逐渐疏忽,大家是否注意到当代《锦秀谱》传承者是不是很少或不敢提及成汉公和国清公这两个元亨利贞支系里面的精英人物?</p> <p class="ql-block">三、当代,恶性膨胀阶段,贪图虚荣振兴家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篡改积善墓墓碑碑文是当代《锦秀谱》继承者的一个荒唐闹剧,把积善生元亨利贞直接篡改为“积善~宗~圭~才禄~荪~淑玉~元亨利贞”。</p> <p class="ql-block">旧积善墓</p> <p class="ql-block">新积善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代2023年,他们竟然又把虚拟《锦秀谱》谱系“子元~积善~宗~圭~才禄~荪~淑玉~元亨利贞”直接刻到了新的积善墓墓碑上!这样真实的“天佑~荪~元亨利贞”将会更加被埋没甚至被遗忘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老碑就是“积善~元亨利贞”按新碑就是“积善~宗~圭~才禄~荪~淑玉~元亨利贞”。篡改积善墓墓碑碑文是当代《锦秀谱》继承者的一个荒唐闹剧,不过,不管是积善生元亨利贞还是淑玉生元亨利贞,元亨利贞都不可能是1280年出生,所以他们这出戏,演砸了!</p> <p class="ql-block">为达成先祖遗愿,2015年3月21日,中华魏氏元亨利贞宗亲会成立大会在江西石城赣江源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四川、重庆等省市区的200多位宗亲代表出席大会。会议制定并通过了宗亲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以标辉为会长的宗亲会领导班子,提出了工作计划安排,明确把修谱合堂作为首要工作任务。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唐台魏氏宗祠已经于2020年11月4日落成晋主。“修谱合堂”中的合堂重任业已达成。</p> <p class="ql-block">▲石城唐台魏氏宗祠2020年11月4日落成晋主当天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祖宗的修谱宏愿,正在进行之中。为了早日完成编撰《中华魏氏唐台谱志》,在中华魏氏元亨利贞宗亲会的主导下,于2018年开始倡导、联合各相关支系撰修这一套族谱丛书。总的做法是以南宋时期肇基江西省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古称赖家庄)的魏子元字良佐发脉繁衍的各地各支魏氏为核心,由各地各支脉从其本地的始迁祖开始撰修、联修族谱;为纠正和防止世系编写上的不一致,一祖各表的现象再次在新修、联修族谱中发生,对涉及公共谱系部分,由相关房支共同研讨,得出一致认可的或大多数认可的世系后,由各房根据联合意见,按照统一口径、统一说法、统一世系进行编修。由于《中华魏氏唐台谱志》丛书涉及地域范围广,人口多,历史跨度大,各地各房支的经济状况、参与修谱、联谱的人员素质、文化水平和掌握的资料参差不齐,为了基本达到祖宗“修谱合堂”的愿望,有必要对修谱联谱作出一些统一规定。</p><p class="ql-block">主要有如下四统一:</p><p class="ql-block">1、统一族谱书名为:《中华魏氏唐台谱志》。</p><p class="ql-block">2、统一撰写唐台魏氏的大宗通谱--《中华魏氏唐台谱志》综合卷。由中华魏氏元亨利贞宗亲会修谱合堂办公室组织编写,以便将一些共性的东西统一表达。各地各支可以摘录大宗通谱的内容刊载在本地族谱中。以防一事各表,一祖各表,世系各表的混乱现象发生。</p><p class="ql-block">3、统一世系。南宋以后的唐台世系,由中华魏氏元亨利贞宗亲会主持召集各相关房支共同商讨,得出一致认可的或大多数房支认可的世系后,统一写进新编的族谱中。对各种不同意见、不同的历史记载、各地族谱的不同表述,进行保存,留待后人和贤哲进一步探索。南宋以上的世系连接,力争达成统一。</p><p class="ql-block">4、尽可能使用统一族谱的版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系源流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难度很大。本文尝试从迁出地溯源,按时间排序去展开,用史料并结合各地的族谱,去研究探索唐台魏氏的世系和源流。具体方法是以历史时间为主线,以重要历史人物、事件为节点,以单位时间内的合理代数为参照,以史志、族谱、墓碑记录为依据,探讨和论述唐台魏氏的源流、世系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德禄先生的困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宋到明初的唐台魏氏各祖公及世代数的分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粤、桂、湘、川等省均有谱记载,元亨利贞逃难于元末;有族谱记载积善生元亨利贞,与塘台积善公古墓文字相吻合。若按照这种说法,元亨利贞就是元末人,那么成为明朝进士就顺理成章了,也对应上杭县重修的亨公(号泗七)墓碑文。但是,也有很多不好交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系与时间分析:</p><p class="ql-block">1、唐台世系的时间跨度与世代数:从1368年明朝建立前上溯到子元公绍兴年间(1140年前)肇基江西石城县塘台(赖家庄)的跨度达228年【按有些族谱说积善公崇宁年间(1102—1106)徙堂台,肇基时间更提早了30多年】,加上子元公当时已是带子赴任荣归,他已经成年的儿辈在228(或260)多年的时期内,当可繁衍8—10代左右的祖公。如果把亨公放在元朝末出生,按照目前排列的子元(带子积善赴任1139年荣归)—积善—宗【按25年一代,假设:积善1145年25岁时生宗1145年—圭1170年—才禄1195年—荪1220年—淑玉1245年—亨1350(假设亨公17岁逃元末1368年之难】。那么淑玉在105岁高龄左右还能生下亨公?这样推来,这一时期的祖公数显然是不足的,难道要增加世代?说明元亨利贞不是逃元末之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元亨利贞的父亲与唐台世系</p><p class="ql-block">①假如刻意安排积善生元亨利贞。子元公不生积善,而是生—宗—圭—才禄;另外再安排积善在淑玉后去生元亨利贞(即:子元—宗—圭—才禄—荪—淑玉—积善—元亨利贞),这样可保留子元在绍兴年间做官、中间世代又保留,积善又能生元亨利贞等记载。【国清谱也是安排积善生元亨利贞】</p><p class="ql-block">②假如安排子元公不是在绍兴年间当官,而是在元朝当官(如南雄通判),并生下积善—元亨利贞,元末逃难,则需删除宗—圭—才禄—荪—淑玉这几代祖公;芹公、萃公、荪公、华公、葱公、菜公都是子乌虚有,他们的子孙都不要了,都不是塘台的,与塘台无关;</p><p class="ql-block">③如果删除子元—宗—圭—才禄—荪—淑玉这几代祖公;直接由积善生元亨利贞。这会得罪一大群人,把人家开除出族了,不可取。</p><p class="ql-block">④若亨公于元末逃难,其后面的子孙就更不好排世系了。有明确时间节点的生于1431年的德铭公派下至2013年已有27世(龙川、藤县、安远均有德铭27世孙了),若把亨公的生年往后推到元末,世代数按现在一些谱的排列,亨公到德铭为8世,繁衍7代人计算,则1431-1350=81年/7=11.5岁,【假设亨公18岁元末时逃难(1368—18=1350)】每代11.5岁生儿子,显然是不可能的。即是说,亨公在元末逃难是不可能的,应该往前推。</p><p class="ql-block">⑤再退一步,若按江西安远谱所说德铭的出生时间为1372年,那么元末(1350年)生人的亨公,不足20岁带着怀孕的老婆逃难所生的儿子就是德铭一辈,中间没有五代孙邦政,更不可能有世富、念典、十五郎、弘庆、邦政、钺、天爵、恂、学渠等之人。更是不可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综上所述,提出两种唐台魏氏世系的方案和由此产生的新问题的思考:</p><p class="ql-block">一是保留原来的几代人(子元—积善—宗—圭—才禄—荪—淑玉—元亨利贞),子元于南宋绍兴年间肇其塘台;</p><p class="ql-block">二是删除几代人(子元—宗—圭—才禄—荪—淑玉),只留下积善于元朝生元亨利贞(子元(念二)—积善—元亨利贞)。</p><p class="ql-block">三是新问题:</p><p class="ql-block">1)、优点:【积善生元朝末年的元亨利贞】对应部分族谱记载积善生元亨利贞,对应唐台积善古墓石碑文字的记载;也对上亨公的上杭墓碑———明开基祖。</p><p class="ql-block">2)、难点一:如果积善只生元亨利贞,则需删除几代人【(子元)—宗—圭—才禄—荪—淑玉】。这样的话,怎么处理与八大房中的其他七房的关系?</p><p class="ql-block">3)、难点二:如果安排积善生元朝末年的元亨利贞。那么,亨公到德铭公(安远谱记1372年生,龙川谱记1431生)约8代以上的祖公怎么排?【1亨—2世富—3宏庆—4十五(承五)—5邦政(亨公五世孙)—6法孙—7魏钺—8德铭—】,难道要通通删除,改写历史?</p><p class="ql-block">4)、难点三:假设积善生元亨利贞,按一些族谱说亨公(1350)元末(1368)逃难时18岁,正值老婆怀孕。而南宋初积善、秀珍(1114)的生年是不容更改的(国史记载),到元末亨公出生(暂按1350年)这中间的236年的祖宗那里去了?(缺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结论:</p><p class="ql-block">1)元亨利贞逃难时间:所以,不支持亨公生于元末,逃元末张士诚、陈友谅、熊天瑞为祸赣南之难的观点;支持亨公生于南宋末期1261年左右,逃难于1278—1279年(宋亡之难)。</p><p class="ql-block">2)唐台魏氏世系:子元—积善—宗—圭—才禄—荪—淑玉—元亨利贞。</p> <p class="ql-block">建康——元亨利贞支系后裔里面唯一的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有人放言,是不会有元亨利贞支系的人认魏天佑为始祖的,但是清代文化人魏国清等人经过深入考证却确定了魏天佑的始祖地位。</p><p class="ql-block">但是,在文明输给野蛮正确输给错误少数输给多数的时期,国清公的见解却如螳臂当车,被《锦秀谱》传播者的滚滚列车压得粉碎。子元始祖论在1783年以后得到了广泛确认!</p><p class="ql-block">不过我们仅仅从元亨利贞支系魏建康谱系中就能发现元亨利贞祖源真实情况的。</p><p class="ql-block">该谱记载曰元公曰亨公分手于1365年的汪广洋带兵过塘台?设想一下,如果曰元公是1280年生,1365年的曰元公是多少岁?是不是85岁了?所以曰元公曰亨公生于1340年前后才是事实。</p><p class="ql-block">再看该谱记载:“积善”死于1365年,享年60岁!这样就可以界定此“积善”生卒年为(1305~1365),而天佑公生卒年(约1250~1330)却恰恰衔接了此“积善”公的世次可能。</p><p class="ql-block">1292年8月30日,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献计,调发一万名百姓开山炼银,每年可得一万五千两。</p><p class="ql-block">塘台是福建至蒙山的必经之途,魏天佑1292年前后隐居塘台的可能性最大,而1276年就职福建参政的魏天佑在1277年福建与江西合并后就在江西活动了,所以1289年就定居塘台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天佑祖孙在塘台一共待了76年的话,我们可以推算一下,1365-76=1289,也就是说天佑公是1289年进驻塘台安家落户的。</p><p class="ql-block">如此</p><p class="ql-block">天佑(约1250~约1330)</p><p class="ql-block">“积善”(1305~1365)</p><p class="ql-block">“元亨”(约1340~?)</p><p class="ql-block">的元亨利贞真实祖源关系也便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这是不是天衣无缝顺理成章的神推测?</p><p class="ql-block">靠这些能够精确到日期的时间年代元素和具体的真实的史料记载事件难道还不能足以说明问题吗?</p><p class="ql-block">还坚持曰元公1280年诞辰吗?</p><p class="ql-block">还坚持曰元公始祖魏子元吗?</p><p class="ql-block">当代魏文化研究之王文勇不会忽悠你们的!</p><p class="ql-block">天佑公后裔提前曰元公曰亨公生卒年的目的主要是掩盖其魏天佑孙子的身份,只要大众都知道曰元公生年跟天佑公差不多了,他怎么还能是天佑公的孙子?同时为了提前曰元公的生卒年,还要在曰元公及其儿子安公之间再添加两世才行,这就需要安公或其后人制造假谱系和假墓碑了!所以曰元公谱系最初就有造假的可能,真实的元素只能在假谱中透露出的点滴的真实信息中去总结和挖掘。</p><p class="ql-block">元亨利贞支系,这个靠虚拟《锦秀谱》运作几百年的庞大的虚拟世系其实已经是水深似海深不见底了,大海中的“针”在哪里?“真”在哪里?其实连本支系的人都真假难辨乱作一团了,他们有魄力有能力来破解元亨利贞支系祖源之谜吗?</p><p class="ql-block">还口口声声我们支系大有人在完全有能力解决祖源等问题,“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只有跳出这个圈,高瞻远瞩,宏大如宇宙细微如发丝者才能真正研究领悟到元亨利贞支系的真实情况。</p><p class="ql-block">目前大部分元亨利贞支系后裔被司马迁、《锦秀谱》作者、秋皇、廷皇连环踢以后已经进入昏迷状态,不能发言,不能放屁;</p><p class="ql-block">我前车右大苍虽然仅仅被司马迁和秋皇踢了,但是由于离司马迁太近,反而踢得比较重,目前已经是僵尸诈尸状态一会儿安静不动一会儿异常躁动,危害极大。</p><p class="ql-block">我后车右虽然也被司马迁和《锦秀谱》作者踢过,但是由于没有遭受秋皇、廷皇再踢,还稍微清醒一些,但是智商仅仅相当于5岁幼儿,期待迅速健康,目前后车右是元亨利贞支系里面唯一的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4日文勇于魏文化研究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