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完横竖笔画和横竖笔画组合汉字之后,五月中下旬,我们完成了撇画以及撇画组合汉字的教学。 这次撇画教学建立在了之前悬针竖学习的基础上:找共同环节,学生根据形状和旧知,得出都是由重到轻、由粗到细、慢慢提起的特点。而不同点在于方向,不仅竖和撇方向不同,撇和撇之间方向也不同:根据倾斜程度,分为平撇、斜撇、竖撇。 知识讲解之后,是在书写单上单钩双钩,先用熟悉的硬笔来感知不同撇的方向。 视频讲解、现场范写、一对一纠正,让孩子渐渐掌握撇画的写法。前期知识点讲得越透,后期练习就能越不走弯路。 一对一指导中,还可以根据个人书写情况的不同来讲解。比如如何关注笔尖,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笔肚,对毛笔本身的理解也能促进对软笔书写技法的理解。 撇画的完成度比较高,课后收集每个人的练习纸,哪怕有一个写得对的,都剪下来,署好名,贴起来,让孩子从书写中找到成就感。 撇画教学的第二周,开始进行含有撇的汉字。因为只学过横和竖,在汉字的选择上有局限性。这里选择了平撇-千、竖撇-川、斜撇-在,仅含有横、竖、撇三种笔画的三个汉字。<div> </div><div> 结构是第一要解决的,画了一部分时间先分析结构,再进行硬笔练习,最后完成软笔书写。</div><div> 但其实这种做法耗费了珍贵的书法课时间,如果利用平时去完成这个部分会更好,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训练软笔。</div> 一对一指导。 因为第二周的撇画汉字教学后收上来的练习单成效不理想,所以后来追加了一次训练。这次训练把侧重点放在“评价”上,拿着上一回孩子们写的练习单,一张一张分析问题。实际上分析到五六张,已经出现了很多共性问题,如:起笔动作缺少或者转得过慢,收笔没有提再回导致“掉”、外形结构掌握不够、笔画技法还没有完全掌握等。在评价环节中,再次一一讲解,现场示范。 一对一巡视指导环节。这一次比上次效果有了不少提高,但不足之处的这一次没有带工具的同学比上次要多,没有训练到。 下一周,开启捺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