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闺蜜闲聊中提起我父亲的三个妹妹,她竟然也如数家珍。特别对我二姑的形象记忆颇深。只可惜斯人已逝,二姑只能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了。这些年,我的脑海中有意无意会闪过二姑样子,提起个人形象我会想到她,提起性格养成我会想到她,提起婚姻家庭也会想到她。如果问对我影响最深的女人是谁,我想除了母亲以外,就是二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起父亲姊妹五人,他们无论身高样貌还是性格,都是各奔东西、各自为政的,实在很难想象他们是同父同母生的亲姊妹。三个姑姑中,大姑不高不矮,年轻时像是一朵娇美的花,鲜艳却也淹没在花丛里;三姑有如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出众柔美婉约;唯有二姑长得实在有点对不起观众。她像是从小就受了亏的小树苗,一直病恹恹地长不高,成年后比大姑矮了一头,比三姑更是矮了两个维度。从我记事起她就是一脸菜黄色,看起来就像是长期营养不良,终年顶着两只熊猫眼,只有嘴角的微笑让人稍感安慰些。性格方面比起大姑的泼辣,三姑的柔弱,二姑的为人处事最让人舒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姑对我的影响先是莫名其妙地来自别人的嘴里和眼中。小时候认识二姑的人看到我后,往往都会先是一声叹息,然后不无惋惜地再观摩我的长相,最后总意味深长地说随谁不好吧,怎么专挑二姑随。当我渐渐能听懂他们说话的意思时,从他们的言语中我才知道,原来我放弃了大姑、三姑和母亲的美貌,独独选择随了二姑模样,长得也是一脸抱歉。曾经的孩子对美丑没有概念,谁对我好就觉得谁好看。但当那么多人一次次地教会我评判的标准,我才知道原来我是复制了二姑那张有些抱歉的小脸。当父母也认可我随了二姑的这个事实以后,我心里的冬天才真正到来,并长驱不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这种容貌的焦虑一旦滋长出来,自卑就开始漫无边际地蔓延。我不知道二姑是如何越过这些尖锐的目光,我只知道自己很对不起这个小小的世界。虽然一个孩子在这个世界没有多少观众,但那些熟识的眼神似乎都在对我品头论足。虽然二姑疼爱我,曾多次不吝对我赞美,但似乎全世界只有她这么说,她那些真诚的话语,在我听来更像是安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在街上遇到母亲的熟人,我总想躲到她的身后,或是低着头踢脚下的石子,或是假装转过脸看远处的风景,心里巴不得他们打个招呼马上就走,我不想看到他们遗憾的表情。然而那时候的车马很慢,人们联络的方式还停留在原始阶段,熟人间的遇见更像是一场盛大的会面,如果见面不聊天或是不聊深聊透,似乎就辜负了这一场遇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人寒喧过后,便是相互介绍各自的近况,孩子是不可避免的话题。我想当个隐形人去逃避这样的见面,怎耐母亲总以为我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拉我向前让我叫着阿姨或是奶奶。我也总是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抬头喊了一声,然后又藏起那张小蟹壳脸,一边想要逃,一边又在意他们的交谈,仿佛在等一次命运的宣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卑感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地长大,以至于我看全世界的人都觉得面貌有可取之处,甚至在二姑脸上也找到了可圈可点的优点,除了我自己。在女孩该爱美的年纪,我根本不愿去仔细地审视镜中的自己,免得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看。每天潦草地擦把脸,站在门外对着大衣橱的镜子胡乱的扎个马尾就去上学。因为别人无心的话语产生了自卑,又因为自卑,才刻意忽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人思想的牢笼一旦从小形成,很难轻易从固有的藩篱里挣脱。高中时,我长得比三姑还高,但是我的心里还是二姑那么矮,以至于刚入学自选座位时,我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第一排。等到真正按高矮排座位时,我才惊觉,原来我比好多人高出一大截,原来我跟二姑不一样。当我慢慢学会用坚强和乐观的外表掩饰内心的卑怯,“外强中干”大概就是那时我的样子。风和日丽下是一枚阳光少年,偶尔却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内心瞬刻间大雨倾盆,丢盔弃甲,想要逃窜。面对别人的赞美我不敢肯定是表扬还是挖苦,自己看别人都好,对人也总是发自肺腑地赞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年以后和母亲谈起二姑对我的好,自然谈起了我的自卑感,母亲竟然以为我是在开玩笑,说怎么可能,我闺女这个样子怎么会有外表的自卑。看我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地很严肃时,母亲才表示十分地惊讶。她哪里知道,我用了多少年的时间才算治愈童年岁月里受到的内伤。但这该死的自卑感偶尔还会来偷袭。有一次遇到一个才华横溢的女教授,交谈了一会之后,我的自卑感又爬上心头。看着她那还不如二姑的外表,我想如果真像二姑那样多好,彼时感觉自己像个愚蠢的巨人,面对着眼前的精灵,恨不得把小腿折去一截,去仰视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心宁静的人,外表看起来也安详。二姑好像并没有自卑感,她看起来还十分地乐观,二姑说话我们都爱听,她的表达方式总能让人接受。她常用幽默的方式来自嘲,赢得大家开心一笑。二姑小时候有没有自卑过我不知道,我看到的二姑是已经有人爱有疼的二姑。相信无论有多少的自卑感,在爱情面前也会逃之夭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完美的肯定与爱再加上时间,绝对治愈自卑的配方良药。二姑的爱情让我看到,来自灵魂的陪伴,比看脸的爱情更牢不可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姑是真正的嫁给了爱情,有幸觅得良人相伴一生。姑父少时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同胞兄弟相依为命。奶奶早年病故,兄弟姐妹都跟着爷爷在乡镇辗转,有的当兵,有的上学,只有二姑十几岁就独自进食品厂做工人。二姑父也在工厂,跟师傅学修车技术。同命相连的两个年青人相识时,谁都没有嫌弃谁,大概他们都怀着悲悯的心,看到了彼此无华的皮囊里裹着的有趣灵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说父妻是冤家,相爱又相杀,不吵不闹不可能。但是二姑夫妻二人好像是个例外,他们惺惺相惜,甚至从来没有红过脸。二姑的性格外向,姑父性格偏内向,若是看到姑父心里有点不愉快,二姑一句话就能把他逗笑。二姑若是不高兴,二姑父更是不敢怠慢,他知道二姑身体不好,万一气出病来得不偿失,因此总会变着法地讨二姑欢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姑家离我家最近,隔三岔五会来看看她哥哥,顺便带些自制的小点心哄哄我和弟弟开心,她更喜欢跟我母亲说说贴心的话。二姑自幼身体有慢病,但她说来说去都在担心她的丈夫,担心他工作劳累,担心他不按时吃饭影响健康。她从没说爱,但那爱都在那些担心里。有了儿媳后,她又滔滔不绝地夸起那个跟她外表相像的儿媳如何好看、如何懂事,她那小小的熊猫眼里总是闪着爱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帆风顺的人生是没有的,历经波折磨难的人生似乎才是常态。在下岗失业浪潮席卷全国的年代里,夫妻二人双双下岗。二姑父凭借有口皆碑的修机手艺,卖力赚的钱越来越多,人也累地越来越瘦。他凭一已之力,攒钱给儿子在附近买了一套当时来说算是比较大的婚房。姑父的健康同时出现了问题,二姑这个贤内助心疼又自责,不辞辛苦地变着花样给姑父调理身体。他们之间不必说“我爱你”,那相互疼惜的眼神里,那一粥一饭里都藏着无数个爱。我去看二姑父时,他却在担心二姑的身体吃不消,每次看二姑的腊黄脸皱起来,他都会为自己的身体虚弱而生气,恨不能立马赶走身上的病魔,他还要做那棵为家人遮风挡雨的大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间的事总是在此消彼长中不断发展,你弱我就强,你强我就弱,二姑两个人的病情也是如此。不是她过段时间去住院,就是过些日子他去检查,他们成了医院的常客,可恶的病魔不断地在二人之间转战。眼看她的病情不见好转时,他的病魔又起,于是她又不得不把重任扛在肩头,强撑着去照顾他,如此反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病魔不会因为两个人相扶相惜就会释放善意,它会先百般折磨,直到精疲力尽,再狠毒地当着最亲的人的面夺走他最爱的人。二姑最后的日子里,二姑父守在医院的病床前两个月寸步不离,他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全心全意独自照料卧床的二姑。他一会为了二姑能吃下一点饭而开心,一会为了她的病情恶化而难过。有人去看望二姑,他总是说些安慰的话给二姑听,嘴角挤出一堆苦笑,然后转过脸偷偷抹去两行泪。他陪二姑走完了六十年的人生。当年的医生曾说二姑大概活不二十岁,可是最好的爱情却让她赚取了四十年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寻常烟火夫妻,一生白首不相离。送走二姑后没多久,年就要来了。我去看姑父,他的眼里不再闪着光,而是写满了落寞与忧伤。我们都从生死两茫茫的悲伤中走出来,唯独他还在孤苦哀伤的阴影中沉缅。他像是在一个梦魇中的人,故意不愿醒来。我从没见过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可以痴情到那样,那个病怏且不漂亮的女人,在他却是至宝,是心头的白月光。他每天抱着二姑的照片,不思量,自难忘,厨房里,沙发上,饭桌旁,他说哪哪都是二姑的影子。我劝他没事出去,多到人群中玩,哪怕蹲墙根晒太阳,跟老爷子们下棋也好。可他生怕丢下二姑,连送孙女上学的差事也推掉,每天守着他的小屋寸步不离,他说他怕离开了,二姑回来找不到他。有时他也骑车出门,可是却是到二姑的坟前去话凄凉。也许他们之间还有太多的话没说完,有太多的美好值得回忆,他在这些旧日的美好里逃不出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永远救不了一个不想活下去的人。他陷在往事里不能自拔,心疼的他无法呼吸。阳春三月的花已绽放,可他终究还是借着一场春雨,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淹没在相思里。年后不久,噩耗传来,表弟从此成了孤儿。姑父终于追着他的白月光而去,他忍受的煎熬不过才几个月。他本可以轻松安享晚年,怎耐他不忍独活,他还是怕二姑一个人在那边太孤单,不知他们是否曾经有过生死相随的誓言。他放弃生命,越过空间,走出时间,去新世界开启一段新的陪伴。虽然我不赞成姑父的做法,但我会被他感动,女人向往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人也许就是这样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但在谈婚论价人的眼里,人心无法论斤称重,颜值、金钱、权力似乎才是最管用的春药。那些身外之物可以成全婚姻,也可以打败婚姻。说好的不离不弃,现代人却像抛弃一件过时的衣服一样随手丢掉。君不见,多少场世纪的盛大婚礼,没过几年却成了分手的道场。最长情的告白不是拿着钻戒,说着爱你一万年,而是有人问你弱可温,有人为你留盏灯,有人对你嘘寒问暖,有人懂你的悲欢。愿你我余生皆有良人相伴,以温暖,以包容,以慈悲,以懂得,平淡相守,不离不弃。</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在水之湄</p><p class="ql-block">感谢:遇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