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推进名师引领工程,提高优秀教师引领辐射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萍乡市教学研究室于6月6日举办了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萍乡市和各个县区的教研员和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得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强调了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所以在小学第二,三学段中,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分为示范课和讲座与点评两个部分。四位讲课的教师在教学时,都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朗读,以“读准读通”“读懂读好”“读熟读广”的学习任务一一推进,聚焦方法的学以致用,不断发散思维,给我们展现了真实的课堂,令在场者都从一篇篇小古文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示范课后,李艳芳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解了文言文的教学实践经验:</p><p class="ql-block">🌸新课标相关理念解读</p><p class="ql-block">🌸统编小学文言文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核心素养导向的文言文教学</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李艳芳老师的讲座,还是黄英老师的点评,都令大家收益匪浅,也督促了大家一定要多多阅读,才能在教学之路上花开遍地。</p> <p class="ql-block"> 在此次学习中,我们始终带着问题:小古文该如何教?该教到哪种程度?学生该如何学呢?通过这几节课,我们有了一定的收获🌹</p> 积累语感,重视朗读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才能,就要充分运用诵读法。大声朗读,有情感的朗读,熟读成诵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音韵美。而在朗读中,教师也要逐步指导,从读准读通,到读懂读好,再到读熟读广,每一个阶段都要抓住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来指导,进而形成才能。</p> <p class="ql-block"> 在诵读中解决文字障碍,在诵读中激发阅读兴趣,在诵读中感悟作者情感,在诵读中领略文字韵味。此次活动中,孩子们的朗读水平明显有提升,我相信诵读的过程中,文言文的精华会成为孩子们的审美才能。</p> 读懂课文,确定方法 <p class="ql-block">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确定读音可以用“句意定音”法,读句子要“气断音连”,理解文意可以结合“借助注释”“展开想象”“反复诵读”“联系旧知”“查阅资料”“组词法”“结合插图”等方法进行学习,但每一学段的学习也要根据课后要求来灵活运用。比如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中,刘宾洁老师是运用看注释结合插图来讲解的,而四年级下册的《囊萤映雪》课后有组词题,所以张娣老师在课堂中就运用了组词法进行学习。</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学段,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学习要求来确定教学方法,方向明确,学生才能学有所成,课堂生成才能一蹴而就。</p> 聚焦语用,学以致用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有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是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在此次学习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在老师们的鼓励中,每个孩子都敢于展现自己。学生一遍读不好,那就再教几遍,读句子断音了,老师就示范读几遍。耐心,细心,再加上有方法的教学,哪个孩子不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呢?</p> <p class="ql-block"> 根据原文中的字来发展思维,比如“善哉乎鼓琴”中的“善哉”,我们在生活中遇见好的事物可以称赞“妙哉!” 难过的事情亦可称作“悲哉!”再如“持石击瓮破之”中,“持”也可用在平时,“持书”“持笔”等,结合生活,灵活运用文中的字词,学以致用,学习文言文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p> 整理积累,发散思维 <p class="ql-block"> 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相对现在,孩子们都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故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其中有很多词义是固定的,所以多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p> <p class="ql-block">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让孩子们都能轻松学习,学有所得,我们所需学习的还有很多,希望我们都能热爱教育,在这片沃土上不断努力,就如黄英老师所说,多阅读才能有进步!简简单单的教,扎扎实实的学,我们一起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