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其实高考从未远离。</b>玉盘悬于中天,月光如绸缎般铺满整个夜空,为高考学子们准备的无人机表演秀,将每一位家长对孩子们十二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了。 </p><p class="ql-block"> 夜已很深了,不知是哪位学子的窗还亮出灯光来。在这样一个不期而遇的时空节点上,我不禁想到,我们离“那时”的高考真的是越来越远了,远到连“马上就要考试了自己都还一点没有复习,考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了,考试东西没有带全”之类的让人焦虑、焦急的梦都好多好多年不曾再做过了。孩子们的高考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即便是还有十年,那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b> 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b>贞观初年的李世民在看着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就曾开心的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孟郊登科及第后也留下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的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p><p class="ql-block"> 科举取士是在魏晋以来推行的九品中正制的腐土中生长出来的,此时的九品中正制除了不断制造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高门”的普遍现象外,再也没有用处了。</p> <p class="ql-block"><b> 人生从来不止一场考试。</b>记得有一位画画非常棒的小姑娘,在初三的时候她说,不想把画画作为考高中的手段,怕原本单纯的爱好会因而变质。陈丹青也说过,他最喜欢的一幅画是梵高的《海边的男孩》,“它就是一个小混蛋站在海边,那个脸的五官都没有了,可能画画的人画不出来,画砸了,一笔就抹了。然后身体啊,裤腿啊,这鞋啊,都是歪歪扭扭的,显然很生的一个手在画。我总是觉得这幅画有味道,说不出的喜欢,每次看到心里都会叹气。”</p><p class="ql-block"> 我将以上都理解为只有眼睛在心神安定毫无功利的状态下,才能发现每一份最微不足道的美吧!可后来,她还是做了一名美术生然后考上了本地最好的高中,我不知道这之后她在画画的时候,单纯的快乐还占多大的比例。</p> <p class="ql-block"><b>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b>我们有时是太把世俗的成功和个人成就画等号了,这样就容易让人处于一种不安定、焦虑的状态。这可能是源自于前几十年“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命题在我们这片大地上的一次次应验,它给了我们很多的可能性。然而,时至今日,学区房、鸡娃、虎妈、卷等等,已达到登峰造极,边际效用递减趋势也许已经成型。在历史的长河里徜徉久了,会得到这样的观点,任何事物都会在时间的长河里腐朽幻灭或另起一行。每一个人都在其中,都被其激荡的眼冒金星、两耳嗡嗡。</p><p class="ql-block"> 高考恢复已46年,他本身并没有变,但可能其他的因素有了变化,所以成功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都是趁早的,早</span>春东风夏无风,待到冬日向西北。有时候,想清楚了,看明白了,就能把劲使在刀刃上,从容让人活的像个贵族。</p> <p class="ql-block"><b> 关关难过关关过,安然回望皆成丘。</b>一位老哥跟我说,他特意买了一本纸质的《微积分的力量》,没事就翻来看,觉得特有意思,这种全新的感受是上学时不曾有的。印象之中上学期间的数学,每个知识点老师都是通过几个例题来将其摆放在我面前的,当时只是满足于例题的掌握和做题巩固,对它是怎么来的?如何演化成今天的样子?并没有花丝毫的时间去想。所以只是为了一个结果,学了一些技巧,然后不学之后,就全数奉还给老师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数学不仅是一种语言,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推理系统,它不是让你在头脑里记忆很多的公式定理,而是要你熟练的锻炼抽象推理的能力。这是术与道最大的区别吧。</p> <p class="ql-block"> <b>前路漫漫亦灿灿。</b>生活从来不应一场定胜负,它若给你关一扇门,那我们就来开一扇窗,千万不要在一场马拉松的前五公里就把自己所有的劲用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