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什么是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p><p class="ql-block"></p> 什么是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p> 心理健康标准 <p class="ql-block">1、安全感高,自我价值感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适度地自我批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能与自己友好地相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乐观向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不是活在虚拟世界中,能够坦然接受现实,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有自己的正常需要,并有能力为自己的需要付出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清楚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理性客观地评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人格相对完整,个人的价值观适应社会的标准,工作认真负责,精力集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有积极乐观适当的生活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有从经验教训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能适应现实环境的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能相对良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有爱人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不过分在意他人和社会的评价,自我独立,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即为心理健康。</p> <p class="ql-block"> 小学时期是学生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同时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让我们携起手来,借助彼此之力共同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他们未来的漫漫长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