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老家竹子多,所以很多用具都是用竹子做的。不过随着老一辈的逐渐离世,新材料新工具的不断诞生,这些古老的竹编工艺,大多快要失传了。感谢吴艳女士帮忙去农家拍这些图片,她走访了好几家才拍到这些,辛苦了!</p><p class="ql-block">方言叫“刷吧”,一种洗锅的工具,现在用钢丝球、百洁布代替了。把片好的竹篾花开成细丝,留一头用来绑带。这两把是用的编织带绑的,我小时候是用竹篾绑,我还学过绑过,不过已经忘了,即使会编也没有用,不会起竹篾。昨天去同学群一问,有同学会编一些竹制品,可是我们都不会起竹篾。不要小看这个绑法,即使“刷吧”用得只剩几块竹篾,它也能保证“刷吧”不散,这伸缩功能,绝了!</p><p class="ql-block">这个“刷吧”除了用来洗锅,也是我们玩陀螺的材料之一。老家有一种树叫青冈树,它结的果子就是下图这个绿色的果子,像一个绿坛子顶着一个褐色的盖子。从“刷吧”上折一根三五厘米长的细竹丝,往坛子盖上一插,一个指尖陀螺就做好了。做得好的,可以旋转特别久才停,做得不好,就转不起来。不过每当我折“刷吧”的时候,都免不了听妈妈一顿唠叨。</p> <p class="ql-block">这家伙叫做围席,长的能有十几二十米。家里稻谷收了,小麦收了,找个屋子角落一围,就是一个简易仓库,要多高就围多高,特别方便。不过自从在屋角修了一个正式小粮仓以后,围席就很少用了,后来又出现了结实的特大塑料袋,围席坏了后再没买过新的了。对于这次拍到围席,我是相当惊喜的。</p> <p class="ql-block">筲箕。大部分时候放在盆上,充当沥水篮在用。有一种饭,叫干饭的,一定要用它来沥。把米放水里烧开,大概有点开花了就倒入筲箕沥水,下面是米汤,筲箕里的米再放入锅里继续煮,不过这时候锅底一般会放红薯、土豆、四季豆等等一起煨。</p> <p class="ql-block">箩兜(箩筐)。用来挑稻谷、小麦、油菜等等小粒的东西,还有一种像背篓那样稀疏的,用来挑红薯那样的大个头,不过因为我爸常年不在家,我们母女仨都没力气用箩兜挑东西。有一种背篓,也是这样细密的,我们叫“皮背篓”,打米、卖油菜籽等等用它。</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童年的噩梦——背兜(背篓)。每天背着它割猪草,收菜背它,割红薯藤背它,收红薯背它,收玉米背它,连收小麦也背它……就是它压弯了我的脊梁,宁愿在城市劳心,也不愿回老家劳力。儿时每次发烧,都会在恍恍惚惚中看到背上的背兜变大,更大,最后比房子还大,我就跟针一样小,被它压在下面。</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背兜,比这个小,精致,细密,上街赶场用它来背点菜,蛋啥的去换钱。</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背兜内带座椅的,我、我妹都是坐在这样的背兜内长大,区别在于我会从背兜里爬出来摔地上,我妹就可以安安静静坐在背兜里玩泥巴。十年前,我妈背着这样的背兜带着我的女儿炒菜做家务,也背着她去逛公园,这个背兜是特地从四川老家带过来给我背娃娃的。</p> <p class="ql-block">连盖。图片这张盖是用树枝编的,也有用竹编盖的,这玩意打油菜的时候用得多。把割下来的油菜铺在围了边的石头坝上,或者大张油布上,放太阳底下暴晒后,用连盖锤,很快菜籽就争先恐后地蹦出来了。用连盖也是需要点技巧的,第一次用难免盖不了,不是在连杆上转不圆,就是打不到油菜,不过多试几次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刮刮”,这是收集竹叶、晾晒水稻、打人的利器,房前屋后都会有一把。用这个在竹林里耙多几次,竹叶就聚拢了。晾晒水稻时,除了可以把底下的翻到面上来晒,还可以去除混在稻子里的叶子残渣大块的部分,小的残渣需要用风车来扬。如果惹到我妈,她经常随手就抄起“刮刮”,往我腿上、屁股上来几下,很痛,不伤骨头。前面的弯头,是用火烤变形的。</p> <p class="ql-block">撮箕。洗红薯的大功臣、倒垃圾的好手,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家伙,在我家里除了背篓外就它的使用频率最高。洗红薯的时候,手扶住两边,把平的那头按在肚子上,腰稍稍往前挺,顶住撮箕,手臂使力,上下晃动,红薯或者土豆就在里面翻滚,多几次泥巴和着水就从缝里漏掉了,红薯洗干净了。</p> <p class="ql-block">簸箕。这是蚕的家,蚕的一生就是从这个簸箕被转移到下一个簸箕,转移着转移着就长大了可以吐丝结茧了。这是晾晒红薯淀粉的工具,每到红薯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放着几个簸箕,簸箕里面清一色的白,那是淀粉的颜色。这是我砍猪草的地方,为了不弄得地上到处都是,妈妈会让我垫个簸箕,就在簸箕里砍,也方便砍碎的猪草盛出去。这是炎热的夏夜我睡觉的床,每个夏天的夜晚,我就在空旷的屋外摆上一个簸箕,躺在里面看遥远的星空,听此起彼伏的虫鸣,想着天马行空的话题,然后就睡着了,直到露水打湿衣衫,被冻醒了,或者被妈妈叫醒了,才挪回屋继续睡。</p> <p class="ql-block">这是暖水瓶的罩子,里面的胆很容易碎,就需要一个坚硬的外壳。后来,这个外壳被塑料壳代替了,我也只是偶尔才能见到它。这张图片是前年川西旅游时在一个饭馆拍到的。</p> <p class="ql-block">“烘笼”,还是奶奶在世时用过。只不过烘笼里面不是暖水壶的胆,而是一个陶盆。烘笼还有提手,方便随身携带。冬天,往陶盆里放些点着的木炭,上面盖张帕子,把手往里一揣,暖和!我也用过烘笼烤脚,晾袜子。奶奶偶尔还会趁妈妈不注意拿一个鸡蛋,直接埋烘笼里煨熟了给我吃。奶奶去世了,就再也没有人帮我张罗烘笼了,家里的烘笼也不见了踪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中心公园的福田记忆公园拍的,近画面的是鱼篓,接下来是斗笠,都是竹制品。</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coco park一个活动现场拍的,小号的簸箕。</p> <p class="ql-block">还有米筛,没有拍到图片,同学去网上搜了一张给我。0.5米左右的圆形筛子,比米粒小的沙子、碎米粒等漏下去,米粒留在上面。妈妈不知道怎么摇的,几次之后混在米粒里面没有完全脱粒的稻谷就聚在了一起,把它们抓出来喂鸡,余下的就是跟现在见到的一样,全部都是雪白的米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儿时用过的竹制品,肯定不止这么多,不过我想不起了,现在也用得少了,都被塑料铁制品等代替了。还有一些,被当成了艺术品保存,也许某天就变成了非遗。不过这些工艺,在普通民众那里,渐渐地失了传。我会编背篓、编撮箕、扎“刷吧”,但是不会起竹篾,可是传到我女儿那一代,就像妈妈的千层底一样,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