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有“好汉不提当年勇”,今有“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到底平常我们一般成年人挂在嘴边上的“我相当年……”对与否?不是我们随便可以评论的,更是不可给予定论的,作为总结性的回忆一下,公允的给予评价(而不是变本加厉的炫耀),这将对慰籍过去的耕耘,激励奋进的未来,大有裨益(诚然,年代的久远、证物的保存和当时证物中途遗失,都会影响到正常的回忆,如:早年一些大刊物没存放,1988年,中国老年书画函授大学“华东六省一市学员毕业展”优秀奖证书、上世纪90年代的“黄兴杯”全国书画展三等奖证书等几个保存不慎遗失,2000年国画“金银花”人选山东省首届写生展,证书让市文联领回没发,我只存有公布入选名单的报纸,现在也找不到了。更可笑的是我的省美协会员证,市文联代领后,十多年了也不发给本人。何况那些没有任何迹象留存的事物,即便回忆也只能口头表达而已)。</p><p class="ql-block">以下证物选取自1985年参加中国书画函大至2001年,在那个信息流通不很发达的年代,自己朝省及以上报刊杂志投稿,只要水平达标就选登,还有几十块稿酬,很刺激;书画展则通过各级文联向所属的文化部门(现在直接到书画协会)发消息,能否传到所有美术人,就要打个问号了。好在我开始任教的乡镇中学班级少,备课、授课很轻松,课余有空就画张画投个稿,偶尔选登挺开心。一来二去,可能在上边文艺圈或许有了点小名气,不少展览往往是主办方亲自发函相邀。随着生源扩大班级增加,教学任务也相对增大,我们这些被“以本职工作为中心”赤化到骨髓的一代人,便加强自约要放弃其他,但读着邀请函上那发自肺腑的诚意语言,终归还是挤点时间参加了一些。</p><p class="ql-block">注:文中想起来的遗失证物和没找到的一些证物,若在今后收拾杂物时找到,定当及时补上,以飨各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