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蕴藉,文化传扬——小初衔接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

东屏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   尽管室外烈日炎炎。但是诗意的课堂如春风吹拂到南京市溧水区东屏小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6月2日,学校迎来了一场充满诗情画意的活动——小初衔接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特邀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婷老师、南京市溧水区教研员戴英老师、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柏春花老师、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付小明老师以及各工作室的成员们、东屏中小学全体语文教师也全程参与了听课和评课研讨环节。</p> <p class="ql-block">   活动分为两个会场同时展开:</p> 课例展示  彰显文化 <p class="ql-block">   首先,两个会场同时进行说课,分别是:南京市五塘小学的周蕾老师说课《杨氏之子》、溧水区东屏中心小学管文杰老师说课《浣溪沙》。</p> <p class="ql-block">   周蕾老师说课《杨氏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的课堂智慧,深厚的涵养以及孜孜不倦的探求心灵。</p> <p class="ql-block">   管文杰老师说课《浣溪沙》引导学生读词想象渐入境;感受苏轼的自强不息的情神、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由江苏省溧水区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刘景景老师执教《春日》和东屏小学任啟明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p> <p class="ql-block">   刘景景老师执教《春日》,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整合上巧妙融合,拓展朱熹的另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观书有感》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书”诗真的“书”吗?从而理解本诗《春日》诗人实际上在写什么,实在是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任啟明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任老师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小古文意思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形式,创设辩论的氛围,激发学生当场辩斗,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多智。</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吴广岭老师执教《七律长征》和南京市汉口路小学高万璐老师执教《自相矛盾》。</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执教《七律长征》,他先声夺人,构建起情感的基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再通过对长征“极难”和“极小‘的比较,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感受红军不怕难的精神和英雄气概,读出词人表达的感情。在理解“暖”和“寒”时,吴老师通过讲故事和观看视频,反复品读、充分感悟红军抢渡大渡河时的惊险悲壮和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  老师执教的《自相矛盾》,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同桌交流,理解古文大意,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表演楚人夸赞矛和盾的情景,感受楚人被问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时,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是两场讲座: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徐建相老师讲座《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许文静老师讲座《浅谈古诗词教学》。</p> <p class="ql-block">   徐建相老师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指向高层级阅读能力的问题缺失、高层级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不力等问题,带领老师们到课堂教学中寻找问题原因并提出了改进课堂提问与理答的对策。</p> <p class="ql-block">   许文静老师讲解了格律诗的简要法则以及对古诗词阅读和理解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她用极其通俗、精炼的语言将复杂、晦涩的“格律”阐释得清清楚楚。</p> 钻研课堂 探索成长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环节,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婷老师主要针对以下这几节课进行了点评,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p> <p class="ql-block">  《两小儿辩日》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角色观。整堂课上,教师甘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尝试读准确到教师针对性指导学生读出停顿和韵律;从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文意到教师准对性地提出学有难度的字词引导探究感悟文意;从学生回顾学法到教师针对性的归纳总结。整堂课体现出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自相矛盾》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教师的基本功较扎实,建议: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些。</p> <p class="ql-block">   接着,柏春花老师点评了吴老师的《七律长征》:吴老师在教学第三联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处理十分巧妙,当中的“暖”和“寒”所蕴含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在理解“暖”字时,吴老师通过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红军不费一枪一炮,不伤一兵一卒巧渡金沙江后的那种喜悦和自豪。在理解“寒”字时,吴老师事先通过让学生观看《飞夺泸定桥》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这个“寒”字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学生理解“寒”字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然后用对“寒”的理解渐趋深入,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品读,此时,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抢渡大渡河时的惊险悲壮、惊心动魄,对“寒”字的理解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最后,周特为我们带来讲座《让语文教学生动而深刻》,引领我们前行。周特的讲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提供差异性思维空间、提供思辨性阅读空间、提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维性。当中,周特通过举例《司马光》的两节不同教学设计,告诫我们老师:教学设计的高度是要把握独立的设计感,同时还要注意操纵的把控力;通过《跳水》一课的设计,告诫老师们课堂上也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两小儿辩日》我们要脱离“辩斗”到探索“答曰”的高度,比如说:孔子不能决,那么到底能不能决?体现出孔子教育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如切入磋,如琢如磨。本次东屏中心小学衔接活动以诗意的方式开启了一次有趣、有效的探索,既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提供一种有效的古诗词阅读教学模式,也助力了学校强基固本、拔尖助峰的行动。</p>

老师

学生

教学

执教

教师

理解

说课

溧水

课堂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