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的高中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罗仕强 陈全之 刘南光</p><p class="ql-block"> 刘诗玉 唐葭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公元一九六三年的九月,我们背着被包提着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到衡阳市一中高五十七班读书。</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曾惠民老师才三十多岁很年轻,也很阳光。当时全班同学有五十人但到毕业时仅仅三十六人。</p><p class="ql-block"> 由于学校刚从东洲岛迁到丁家牌楼(现黄白路)设施比较简陋,教室,宿舍全都是平房。进校门右侧有个篮球场,教室和宿舍中间便是食堂和一间大礼堂。礼堂旣是会场又是饭厅。 </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记忆中学校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是一辆半新不旧的人力胶轮板車。六百来人的吃喝拉撒用品仅靠这辆板車拉肯定供不应求。当年学校食堂的大米就是老师和同学们利用每周的劳动课往返十多里路去市区大码头大米加工厂挑的挑,扛的扛运回来的。这个最原始古老的运粮活儿持续了一年多,直到六五年才由汽车替代。</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三年我们国家刚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 ,各种物质相对贫乏。国家号召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学校领导积极响应,各个班便开垦校内空闲的土地种菜种瓜。</p><p class="ql-block"> 我们五十七班在校篮球场旁边发现一片空地,决定开发种冬瓜南瓜。</p><p class="ql-block"> 南瓜和冬瓜都是春季播种,对土质没有过高的要求,因为南瓜抗旱能力强。根系发达吸水能力也特強,但不抗涝。我们挖土整平,再将泡浸的种子芽尖朝下放进约饭碗大的土坑里,撒把煤灰掩盖。几天之后南瓜秧子破土而出,长势喜人。我们在气候升高时挑水浇灌,在大雨滂沱时排水抗涝。绿色的藤蔓到处乱爬,我们便将一些叉枝剪掉。开花期我们每天清晨去采花授粉,保证南瓜的成活率。挂果后我们便施肥促长……。老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班种的南瓜冬瓜丰收了!那种成就感的喜悦让我们心花怒放。学校领导便特意请照相馆的师傅拍摄这张收藏了(1964年~2023年)近一个甲子的珍贵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3年入校时,全校就是进校门右侧一个篮球场。全校师生六百多人,活动场地显然不夠。其实学生宿舍后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是靠近湘江河畔的一个大陡坡。杂草丛生,乱石成堆,凸凹不平显得很荒凉。 学校领导决定发动全校师自己动手修建操场,这可是个大工程。一没机械设施,二没经费拨款,全靠锄头铲子,菀箕扁担这些最简单的工具来“愚公移山”。</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就是“南泥湾”和“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全校师生拧成一股绳,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雷锋精神劲往一处使。起早摸黑在苦战了近三个月后昔日的荒废土坡居然焕然一新变成了约一万平方米学校最大的操坪和足球场⚽️ (根据足球场7140平方米推算)。</p><p class="ql-block"> 平时旳体育课,军训演习“突击一剌”,及1965年的校运动会和足球赛都是在我们自己亲自修建的大操场进行。</p> <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我们的校园生活可以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来摡括。</p><p class="ql-block"> 那是1965年,学校每学期的文艺汇演将拉开帷幕。咱们五十七班将当时最经典的歌舞《洗衣歌》搬上了学校舞台。</p><p class="ql-block"> 学姐罗玉君和黄缦君酷爱舞蹈便按舞蹈杂志上《洗衣歌》的示范动作编排指导。陈全之同学扮演炊事班班长,其中七个藏族姑娘扮演者分别是:罗玉君、黄缦君、冯光玉、颜德媛、牛明珠、彭毓华、肖衡毓。当时表演的服装是在附近市棉纺织厂借的。竹背篓是男同学到近郊砍的竹子编制的,记得在破篾时余治滿同学不小心弄破了手出不少血。伴奏是由班长刘南光带领的班级小乐队承担。</p><p class="ql-block"> 这支歌颂军民鱼水情的舞蹈《洗衣歌》一上台便轰动了全场师生,谢幕时热烈火爆的掌声久经不息。至今大家都津津乐道。</p> <p class="ql-block">1966年我们即将迎接高考,那时候的口号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心怀祖国,放眼全球。”的标语写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p><p class="ql-block"> 没有培训班也没有开小灶补课,只有自律的努力。6月中旬(那时候高考时间是7月中旬)未高考之前便有大学来校招生。我班刘诗玉同学被某军事院校保送录取。全校师生为她高兴,因此学校领导及科任老师与我们五十七班全体同学欢天喜地提前拍了毕业集体照。</p><p class="ql-block"> 高三学子跃跃欲试张开了飞向理想的翅膀。然而历史却跟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了,大学停招,这一停便是一十一年。</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就是老三届学子在特殊时期里成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殊群体。我们曾经迷茫过,困惑过、无奈过……但我们从来没有平庸过。</p><p class="ql-block"> 岁月无语,时光有痕。</p><p class="ql-block"> 峥嵘岁月的高中时代啊!留给我们的故事太多太多,虽然有些苦涩但仍然使我们无比的眷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创)2023/6/6 衡阳</p> <p class="ql-block">(衡阳市一中1966年高三57班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此文作者近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