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8年6月22日,一场特大洪水侵袭了闽北。在这场天灾中,一个小村子倍受人们关注,它就是传说中“一夜之间被洪魔吞噬的制茶古村一一建阳小湖镇大湖村”。在这之前,我对大湖没有印象,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同年岁末,我参加了由建阳政协组织的为灾民义写春联活动,这是我首次去到大湖。当时的205国道没有通车,还在建设当中,汽车只能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行驶,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颠簸的令人直作呕。沿途郁郁葱葱的原始植被,伴着清新的空气,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偏僻而又宁静的小山村。山路虽难行,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神秘感不断吸引着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所到目的地是小湖镇大湖“新村”。大湖原本没有新村,洪灾之前的大湖,是一个悠久历史的古村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清代乾隆年间,大湖的水仙茶交易十分兴盛,当时大湖的水仙茶大型作坊就有好几家,所生产加工的茶叶制品,用锡箔、木箱、铁皮、桐油棉纸等密封精装,沿着南浦溪水顺流而下,远销日本、香港、澳门等地,所以当时的大湖经济繁荣,有“小香港”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可正是由于大湖村沿河沿江的这一特殊地理位置,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灾,将这座古村洗劫一空。村民们无家可归,惊动了各级政府,在政府的关怀下,大湖“新村”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基本建设完毕,我们所到之目的,就是为灾民们搬进新居而书写春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是“新村”,其实就是政府为灾民安置的住房,距离被洪水冲垮的老村子大约有三至四百米远。房屋沿茶山边缘而建,地势逐层增高,分为上、中、下三排,整整齐齐,远远望去,有一种独特的美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初建时,每位村民只盖一层水泥砖房,甚至许多灾民连门和窗户都没有,只能用被洪水浸泡后的古老房子拆卸下来的门和窗临时凑合着用,崭新的水泥砖瓦配上古老而且还是被洪水浸泡过的旧门窗,着实有些突兀。虽然新房简陋,但村民们的脸上无一不透露着喜悦与幸福。当外界的救灾物资搬进屋子后,屋子顿时就温馨起来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看着一派温暖祥和的情景,我不禁反问自己:“何陋之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来、来、来!书法家为我们写春联哩,大家快来拿啰”,随着村民的一声声呼喊,不一会儿,小小的新村就热闹起来,前来领春联的村民排起了长队。其间,有位扎着麻花辫、戴一幅黑框眼镜的斯文女孩静静的在一旁观看,也许是天意或缘份吧,谁能想到两年后,这位女孩竟成了我的妻子,当时师专刚毕业的她在建阳一个僻远乡镇中学任教,正好寒假回家。一次义写春联活动的偶遇,我竟与大湖结下了不解之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湖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村里的男女老少对我也逐渐熟悉,甚至能直呼出我姓名,倍感亲切!岁月如歌、时光流逝,我对大湖村历史的了解也逐渐增多,水仙茶精加工是这里的传统特色产业,它伴随着大湖的历史而悠远茗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早在一千多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出现人工栽培却是在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22—1722)。据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载:“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清末江夏黄秉墉先生是大湖经营茶叶的名家,其长子黄子峰是民国时期水吉县议会议员,解放前在小湖有大片茶山和茶庄,1949年离开大陆,而后定居香港。他十分关心水仙茶母树的生长情况,1988年他特地回乡看望水仙茶母树,并在岩叉山祝桃仙洞旁立一块石碑,刻上“水仙母树”四个大字,告诫后人要保护好水仙茶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湖“黄”姓为多,据说是黄帝的后裔。那里的江夏黄氏宗祠保存尚好,每年清明节黄氏子孙们集中祭祖,都会在宗祠内聚集,这一风俗延续至今,也是团结的象征。只有“小家”团结,中国这个大家庭才会蒸蒸日上,繁荣富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楮林禅寺”是大湖悠久的历史印记,禅寺建于唐光化元年,后几经修建,距大湖村大约五里路,寺庙目前还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民国时期的建筑面貌,里面有棵千年罗汉松。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立在庙前乾隆二十九年的石碑,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碑文虽已模糊不清,但楮林禅寺所代表的我国博大精深的禅文化将会永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湖的另一座古刹“伽诺寺”也值得一提,1998年洪灾前,该寺座落在老村中,被洪水冲毁后,村民们将其剩余残骸收集,并在大湖新村重新组装搭建,搭建虽然粗超,但从保存下来的横梁等建筑部件中我们隐隐约约还能观察到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与寺庙的清代建筑风格,每年春节前往祈福的人络绎不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受水仙茶栽培技艺文化的熏陶,大湖村村民性格大多温润如玉、品行端正,又受佛家文化影响而崇尚禅意,形成了民风淳朴的良好风尚。村中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青少年好学上进,八十年代以来从大湖村考出去的大学生比比皆是。村民勤劳、善良、团结、能吃苦,在党和政府“脱贫”政策帮扶下,他们用辛劳汗水和智慧劳动致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大湖村民抹去了1998年洪灾后的心灵创伤,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当年被洪水冲毁的老村子如今已成了亩亩良田,村民除了培育加工传统水仙茶外,还种植了食用菌、莲子、水稻、烟草等作物,有些村民在建盏烧制上也颇有建树,他们默默的耕耘在家乡致富道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沧海变桑田,走进茶山下的大湖新村,看着家家户户都加盖起三层楼的小洋房,铝合金的窗配上豪华气派的大门,协调而美观。逢年过节,每家门口都停着小汽车。村口的洗衣渠周围建起了水仙茶文化主题公园,公园里各式运动健身器械应有尽有,满足了各个年龄段的村民健身需求。傍晚时分,劳动了一天的大妈们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孩子们打球的嬉戏声、洗衣渠哗啦啦的流水、伴着姑娘们用木锤敲打衣服并互相说笑声、柔和着水仙茶烤焙的机器轰鸣,融汇成一首新农村的田园协奏曲,欢乐而又祥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茶园别具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愿茶乡人在“中国梦”的道路征程中阔步前行、不负韶华,让古老的大湖村再次焕发勃勃生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陈军,字海立、号观水楼主人,高级教师,业余爱好意笔草草、抒情达意,偶有书画、散文作品发表报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