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爱眼日~全民爱眼,从我做起

张恩界

<p class="ql-block">今年的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眼睛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和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眼健康直接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一年一度的爱眼日,我们倡导大家关注眼健康,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用健康的眼睛看到更多美好!</p> <p class="ql-block">“视”关一生,步步为营</p><p class="ql-block">在不同年龄段,眼健康的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胎儿~~~遗传眼病基因检查</p><p class="ql-block">婴幼儿(0-3岁)~~~先天性眼病筛查</p><p class="ql-block">儿童(3-6岁)~~~关注屈光不正和斜弱视</p><p class="ql-block">青少年(7-18岁)~~~近视防控</p><p class="ql-block">中青年(18-45岁)~~~近视防控,干眼症</p><p class="ql-block">中老年(45岁以上)~~~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要根据这些防治重点有侧重、不间断地重视眼健康,早发现、早治疗。</p> <p class="ql-block">有远见,不近视</p><p class="ql-block">在我国,近视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的高发眼病,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近视一旦发生,是不可逆转的,发展为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更是会诱发多种眼部疾病,有致盲的风险。</p><p class="ql-block">因此,近视防控至关重要。必须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目浴阳光”、定期进行检查视力,一旦近视要及时配镜,遵医嘱验配OK镜、离焦眼镜等医学手段进行近视防控。</p> <p class="ql-block">不惧白内障,“睛”彩有保障</p><p class="ql-block">白内障是由年龄、遗传、营养、免疫及代谢、外伤等各种原因引发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始发于40~50岁,年纪越大,患病概率越高。</p><p class="ql-block">白内障是全球排名首位的致盲性眼病,不过,只要治疗及时,大部分白内障是可以被治愈的。手术是白内障的唯一治疗手段,确诊白内障且符合手术指正,白内障手术宜早不宜迟,等白内障发展到成熟期再手术,不仅会增加手术难度,也会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治疗效果。</p> <p class="ql-block">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p><p class="ql-block">眼底位于眼球深处,由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盘、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眼底病就是眼底这些组织发生病变的统称。眼底病对视力有严重的危害,但许多眼底病初期的时候症状隐匿,不易察觉,拖延治疗有致盲的风险。</p><p class="ql-block">通过眼底照相检查,不仅可以观察到眼底的情况,诊断出眼底病症,许多全身疾病也可以从眼底照中有所反映。因此,我们建议40岁以上人群、“三高”人群、高度近视患者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已经患有眼底病的人群,建议每3~6个月检查1次眼底,及时监测眼睛及身体的健康情况变化,遵医嘱预防和治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