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非常感恩黎芸芸 老师用心对《弟子规》第12讲的讲解: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喜欢,努力做到;父母讨厌,小心改正。</p><p class="ql-block">黎老师把自己的家庭事务用《弟子规》的孝道和悌道去落实,妥善地处理家庭关系跟大家真诚地分享,我们可以看出,《弟子规》真不是拿来背的,而是用来落实的。</p><p class="ql-block">当然这里的亲所好恶不单单仅是指物质层面上,比如父母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交友、消费习惯等的好恶,还有包括精神道德方面。德有伤贻亲羞,我们为人子女在道德方面有亏损,这也是亲人所不愿看到的,也应该谨为去。谢谢黎老师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感谢 杨家玲老师的担当为我们领读了《忠孝家国情》的第145篇【 “轮回”】,特别赞叹杨老师在二宝还不满周岁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早起,来直播间读书、分享,细心的家人应该可以听得出,刚才二宝在旁边的闹声,但是杨老师依然不为所动,真诚地、专注地分享她的智慧。特别感谢杨家玲老师的这份担当与淡定,照顾好下一代的同时兼顾自己的学习成长,孝道就在这一天天的日子里身教示范了。</p> <p class="ql-block">经由“福气的源头常在孝道里”这个话题,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正知对人生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知?用现代语言说,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即如何做人。</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有了正知,才会做出正确的抉择,对于青少年教育,才能并不属于正知,有才能的人也会做错事,问题不是出在才能上,是知见出了问题,把才能用错了地方,谋取个人私利,危害社会。</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正在成长,如果没有建立关于人生的正知,要么做错事,追悔莫及,要么无所事事,蹉跎岁月。很多大学生说,他们常常很迷茫。考试都可以考得很好,为什么还会迷茫呢?迷茫的是人生,不是知识。只要涉及命运的迷茫,一定是在知见世界里。</p><p class="ql-block">迷茫的下一步就是蹉跎,虚度时光。因为没有对人生正确的规划和判断,任何的进与退,可能都是蹉跎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一考定终身,下周就要进行全国统一高考了,家有高考学子的父母早已经进入了一种备考的紧张状态中。每年高考后都有孩子跳楼、跳湖、跳崖……这种现象不得不让家长们有所焦虑。在平台做义工走进高校的机会相对比较多,和学生们交流,他们常常会问:老师,我不知道考自己考研还是不考。你问他:为什么要考研?回答说因为大家都在考。为什么报这个专业?听说这个专业将来好找工作。可是我们想过没有,这个决定将会占用他三年的宝贵青春,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正是做储备的最紧要关头,如果这三年所付出的,不能对未来产生更长久的作用,只是应付一时之需,那是不是很低效?</p><p class="ql-block">正确的知见对整个人生的效率影响极大,人在没有正知时,连努力学习都可能是浪费时间。一个人只要资质不是特别差,都有可能成为人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达到一定专业水平,完全能实现。</p><p class="ql-block">就在上周,王竑锜老师刚刚结束了在广西的十二场巡回演讲,每场必讲的点就是唤醒大家要提升认知:人如果不用高尚的灵魂去指挥他的肉体,去做一些利益大众的事情,那他的人生就是白白浪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知在幼儿园就要开始学习,到了高中和大学,已经属于补课了。不止一次看到身边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一会儿想到民企,一会儿想去国企,一折腾五六年就过去了,很可惜呀。二十二岁到三十岁这八年的宝贵时光,如果用得好,完全可以成为某一个行业的专业人士,获得大提升。跳来跳去,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走了很多冤枉路。不是知识无用,而是知识只有在正确知见的指导下,持续地发力,才会成为力量。</p><p class="ql-block">回顾一下,我们去年所做的事情,与今年相关吗?今年谋划的事情,与明年相关吗?人生没有成就,不是时间不够,而是总在做前后不相关的事,四年大学和就业不相关,十六年教育和人生不相关,这样的人生效率,还能有优势吗?所以,帮助孩子建立人生正确的知见,非常紧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很多的幼儿园早在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之前就开始为今天做准备,排练歌舞表演,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今天的演出,也是跟着一起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真正如何让孩子在每一个节日获得很好的教育,获得正确的认知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六一”节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而设立的节日。国际儿童节定于每年的6月1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样的一个定义,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每一个节日,都是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的,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祖辈,感恩民族英雄,感恩国家和民族,每一个节日都可以赋予感恩这样的一个价值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是自媒体短视频爆发的年代,我个人特别喜欢收看那些关心农民生活的话题,有很多网红和主播下到田间地头,亲自关心农民的收成,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卖瓜卖果卖山货,这些都很寻常见,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咱们广西的赖家益老师,他的发心就是通过帮助农民种红薯延伸到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返回家乡,让孩子不再缺少亲情的陪伴,让空巢的老人享受儿女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正如今天的日记“福气常在孝道里”,种红薯只是一条红线,牵出了上孝父母,下慈儿女,这就是一个孝道的传承,这本身就是在进行最好的教育;也有的很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用他们的原话来说,我们的高学历不应该是拿来逃避农村的贫困,而是应该陪伴农村脱离贫困!像这样的话题和镜头远比那些自己在城市苦苦挣扎,每天通过摄像头去观察家中父母老人的生活状态的人来的更实际更温暖,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杜甫曾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温暖的家,这个家它不是钢筋水泥的房子,不是木质结构的别墅,而是一份感恩与回馈勇于担当的情怀,在这些新三农,新农人的行为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认知里面有着感恩的情怀,有着担当的勇气和使命,有着报恩回馈的胸怀,有着利益他人的一份祈愿,这才是教育真正所要达到的目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竑锜老师的玉琨国学实验学校最近的“学生国学院”在孩子们积极竞岗担当的组织筹备中成立了,“学生国学院”的搭建的初衷和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中华优秀文化培养传承人,这些孩子从小承担国学院的日常学习及管理,不仅用经典陪伴了自己的成长,同时也通过日常管理从小锻炼了孩子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及人事物的协调处理能力,这些都缘自王老师经典人生的感悟,一份正知将成就一个伟大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话题“正知对人生的影响”就分享到这里,再次感恩正本国学教育、上海孝善馆读书会、广西孝道家园创始人共同搭建的直播学习平台,感恩直播间的家人们的陪伴与聆听,同时也祝福大家,学习让我们生清净心,静能生慧,做学习型父母,成长型父母,做智慧父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