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洋井”这词,对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出生在城市里的老年人并不陌生,这些人都是吃洋井里的水长大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家乡周村区古商城,今年因烧烤爆红之前,在外地人的心目中算不算"城市"还打着问号。说"周村"是城市吧,地名带个"村"字,说是乡村吧,后面还缀个"区"字。许多年来,每当我向外地朋友说起周村,总要费一番口水还啰啰不清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周村至晚清已基本具备了城市格局,最繁华的一条街名曰"大街"长约三百来公尺,当初的街宽也就四五公尺。街虽不大,名气却挺大,著名的"瑞蚨祥"老字号始创于此,″三五牌"英美烟草公司在大街上有分公司,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就了电灯电话电报,每到夜晚,街上灯火辉煌,倪红闪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周村城里居民用水,都是用洋井压上来的。整条街加上几条胡同,至少也有二三百户人家,全部生活用水几乎取自于一眼洋井。据我记忆,那时整个周村小城区之内,也不过四五台洋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街上唯一的洋井安装在一条小巷子里,二三百户人家都到这里打水,盛水工具是洋铁皮制作的水桶,当地人叫"梢",梢上带有细细的铁提把,叫″梢细子",一条扁担两头各挂一铁钩,钩在梢细子上,桶摆放在洋井的出水口,一上一下将水吸出流进梢中,然后用肩膀托扁担,挑回家中。也有两个小孩用木棍抬水的。一桶水大约二十来市斤吧,挑在肩上晃来晃去,免不了洒溅在地上。挑水的人很多,每天都要排队,但不是人在排队而是梢挨着梢,排到谁谁就接过洋井的水柄压水,然后挑走或抬走。路面上终日里泥泞湿滑,隔不远就有小汪积水,脚踏在地面上也能溅起水珠,自然而然,这条巷子叫成了"水胡同",延读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多少年来,水胡同那台洋井见证了周村古城的风雨苍桑。难以想象,洋井里的水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年代正处于计划生育前三十年,每个家庭至少有三个以上的孩子,多的五六七八个。孩子多吃饭的多,家家户户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大人们忙于生计,小孩子五六岁就得干家务活。而挑水抬水这件最重的活几乎都是孩子们来完成,用两只桶担水的是十二三岁以上的大孩子,用木棍抬水的是七八岁的小孩子甚至更小的孩子。哥俩姐俩兄妹俩小小的孩儿吃力的抬着一桶水走两三百米是多么劳累啊,有的孩子抬到半路累的烦了,突然将棍子一扔,水桶掉地下,水洒了一身,俩孩子哇哇哭着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私合营之前,大街上的商铺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当地人管这商家叫"买卖人",这些人家一般都是雇人挑水,二分钱一担,于是就有了穷人的职业~挑水工,一天到晚为买卖人家挑水,每天能挑二十三担,挣个三角五毛,一个个压的弯腰驼背的,仅能混个温饱,也算是洋井养活了这些穷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洋井带了个"洋"字,可能让某些人看了不舒服。不过老辈子都是这么叫的,其实洋井的"井"就是一土窟窿,五六七八米深,井下顺上铁管。井口盖块洋灰(水泥)板,上面安装杠杆吸水机构,用人力靠杠杆作用将井水吸上来。因这玩艺是飘洋过海传过来的,才叫洋井。洋井在当时也算不上高科技,聪明的国人一学就能仿制。所以洋井不一定是进口原装,只是习惯称呼而已,那年头带洋的东西多了,洋火(火柴)、洋蜡(蜡烛)、洋车(自行车)、洋油(煤油)……等等早在上世纪就国产化了。带个洋字不一定就是进口货,不带洋字不一定不是进口货,比如奔驰宝马苹果CT机等。奉劝某些人大可不必谈洋色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想想也怪,一眼普通的水井,没听说有人勘察设计,也没进行什么卫生化验,二三百户人家就这么吃了好几十年,照样每家生养一堆孩子。整个周村城乡也就一两家小医院,没见多少人因喝井水闹肚子的。不过,那整天挑水抬水的日子实在辛苦,那泥巴扑查的负重前行,那排长队等候压水的焦虑,那水胡同的狭窄泥泞……真是不堪回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幸,改革开放总算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命运。住有居,食有余,行有车,家家户户自来水、桶装水、净化水。洋的不洋了,土的不土了。虽然不用洋井取水了,但如今的桶装水、净化水、直饮机的过滤膜芯片等技术配件还是少不了外来技术。这对那些淡洋色变的进步人士来说,这种水喝还是不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无非是中外文化科技的交流融合。"洋井"就是早期"洋为中用"科技融合的最好例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注:本文图片均转载于百度,特向原作者致谢。</p>